回覆列表
  • 1 # 墨中緣

    硬筆書法練習中最棘手的問題是四個字:牽移,勻均。

    字從筆畫、部首、結構、章法四個方面一點一滴的訓練,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單字寫好啦,其它字不行啦,在書法課堂寫好啦,作業不行啦,臨字帖寫好啦,自己寫不行啦,總而然之,就是隻會學過練過,其它寫不好。缺少一個舉一反三牽移的思考方式。 如何解決呢?一個通臨,另一個背寫。

    硬筆書法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勻均。這裡指多橫多豎多撇,是否書寫距離勻均。每個字大小從視覺是否勻均。整幅作品字的重心線是否在一條中心線上(指楷書或橫寫作品)。最終使每幅作品的筆畫、結構、章法處理達到一個較高水平。

  • 2 # 王亮硬筆書法

    硬筆書法練習中我遇到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練的時間稍微長一點筆管就槓手,把手指槓到痛得不能再寫下去的程度。我的中指被筆管不知不覺磨出一個大包,快一年半了好像,不是水泡。或許我握筆太死,可能吧,這個包現在還在。我練硬筆三年多了,現在也是,練字每超過兩三個小時,手指就會痛,必須得停下來,想多練會都不行。其他的都好說,練就完了,我覺得只要認真練習,其他一切問題最終都能被攻克。

  • 3 # 墨緣7144611883

    硬筆書法練習中最棘手的難題是什麼?我認為是字的神韻與變化。神韻一般是從用筆的提摁中來,字的變化往往是從章法佈局和字的結體得來。

  • 4 # 筆尖寫字課堂

    “硬筆書法練習中最棘手的難題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我發表一點個人看法。

    硬筆是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傳入我們國家的,而真正的“硬筆書法”這個概念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由此算來,硬筆書法的發展不到半個世紀。但是由於毛筆逐漸退出日常實用書寫的舞臺,硬筆便成為了替代毛筆書寫的一種新興書寫工具。

    特別是近年來,愛好硬筆書法者與日俱增,硬筆書法比賽層出不窮,硬筆書寫工具五花八門。再加上國家從大的層面的推進,寫好硬筆字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共識和追求。【硬筆書法作品】

    由於硬筆書寫工具的便捷,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書寫,所以,硬筆書法的練習相對於毛筆書法來說較容易一些。

    但硬筆書法畢竟已經成為了一門獨立的藝術,在練習過程中,棘手的難題也是存在的,下面我將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和一些書法愛好者的問題談幾個關於硬筆書法練習中幾個棘手的難題。

    第一:入門容易,但不知如何選帖

    前面已經說過,由於硬筆書寫工具的便捷,練習資料的便捷,學習硬筆書法變得非常容易。

    但這也僅僅是入門容易,因為隨便寫寫是誰都可以的,但是要想寫出點名堂,不至於浪費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學習硬筆書法和做任何事一樣,都需要定一個目標,目標就像燈塔,讓你在航行的時候不至於亂了方向,但是我們在學習硬筆書法的時候要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太容易達到,要定一個隨時讓自己感到“眼高手低”的目標,這樣才能有動力,才能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說到選帖問題,其實也就是目標問題,也是“學古人還是學今人”問題,這是一個困擾初學者的一個大問題。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出自(唐)李世民《帝範·崇文第十二》(卷四)。

    唐太宗的這一段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其實也說明了書法學習中選帖的問題,說白了也就是在練習硬筆書法的時候,應該“取法乎上”也就是應該選擇古帖,因為古帖的格調比較高,起點也比較高,對於學習是很有益處的,雖然工具不同,但是我們學習硬筆書法也可直接用硬筆去臨摹古人經典的小楷字帖,例如鍾紹京的《靈飛經》,鍾繇的《賀捷表》《宣示表》,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以及姜夔的《跋王獻之保母帖》和趙孟頫的小楷《道德經》等,都是被證明了的傳世經典,用硬筆直接臨寫也是被證明了的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

    上面說目標很重要,因為目標決定方向,態度決定細節。

    雖說“取法乎上”,但是關於選帖總的原則是:如果你僅僅是想把字寫得比自己以前或者比別人好一點,那麼你可以直接選擇今人書寫的一些硬筆字帖,但是如果要想在硬筆書法方面追求一定的成績,那麼就得選擇古帖入手,今人的硬筆書法僅可做敲門磚了。

    第二: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方法不對,努力白費”這句話大家經常在說,其實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方法。

    不懂方法,亂寫一通,最後浪費了時間也沒多大改變,其癥結就是不知道硬筆書法練習的方法,這也是一個硬筆書法學習者感到棘手的問題。

    梳理起來,硬筆書法的練習和毛筆書法如出一轍,筆法,字法,章法是三個要素。

    練習硬筆書法的正確方法是從基礎開始,也就是從筆法開始,慢慢過渡到字法也就是結構,最後才是章法要領。

    而最正確的方法始終離不開“臨帖”二字,而且必須是“精臨”,也就是寧可一個字認真寫十遍,也不可十個字寫一遍,練習貴在精而不在多,掌握規律,舉一反三才是正確的做法。

    “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孫過庭在《書譜》中的這句話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孫過庭《書譜》】

    認真觀察,大膽書寫,仔細校對可做到事半功倍,為什麼如今很多中小學生字帖寫了不少但是字卻沒有改善呢?那就是因為他們陷入了“抄帖”的沼澤泥潭中,字帖寫了不少,每天寫幾頁,但是卻完全不知道寫的內容是什麼。這就是問題所在,不懂得方法而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三:遇到瓶頸,不知如何突破

    做任何事都會遇到瓶頸,其實這並不是困難,而是進步的階梯。善用瓶頸會使人進步,害怕瓶頸只會讓人望而卻步。

    或許很多硬筆書法練習者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寫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自己寫得很不錯了,其實這只是你相對於以前沒有學習過寫得好了一點,並不是真正的進步。而還有一種感受就是:寫了很長一段時間,感覺都沒有進步,其實這個時候就是出現練字瓶頸了。【硬筆書法作品】

    出現瓶頸對於書法練習來說是一件好事,出現了瓶頸說明你在進步,在不斷遇到新的問題,出現瓶頸的原因則是眼界更高了,而自己手上的功夫卻沒有跟上,這也就是“眼高手低”的狀態,這種狀態是我們練習書法最好的狀態,我想用一首古詩來形容這種感覺很貼切: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出現瓶頸,會令人懷疑,會令人煩躁,但這是每個書法學習者都會遇到的,這也正說明你在進步,在這個時候也就說明你應該更加努力,不斷吸取更加有營養的東西來充實自己,不要覺得山重水複疑無路,因為後面很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出帖與入帖的關係

    在練習硬筆書法中,很多人經常會困惑:我什麼時候能出帖呢?

    我覺得出帖與入帖只是一個概念,首先應該考慮的是:我入帖了嗎?字帖中的精華我都吸收了嗎?而不要急著去想出帖的問題,而給自己的學習設定障礙。

    試問趙孟頫終生學習王羲之的書法,他固然是入帖了,但是他出帖了嗎?你能說他作為“楷書四大家”他沒有出帖嗎?

    歷代學習王羲之書法的人沒有超過王羲之的,但是都各有各的面貌,各有各的成就,書法史上顏真卿,歐陽修,褚遂良等就很好地說明了入帖和出帖的關係,所以在經典的碑帖面前,不用擔心入帖和出帖的問題,只要認真臨摹學習即可。【顏真卿書法】

  • 5 #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無論是練習毛筆書法或硬筆書法,我個人認為比較棘手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如何安全度過臨習“高原期”,另一個是怎樣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如何安全度過“高原期”

    大凡書法練習者,都有這樣的心得體會:臨習一本字帖,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不再有進步,反而覺得字越寫越不成樣子,甚至想放棄練習,這段時期就被稱為臨習“高原期”。很多書法練習者在這個時候選擇放棄,或更換字帖。選擇放棄,你會一事無成;更換字帖練習你還會遇到“高原期”。“高原期”是書法練習者繞不開的一道坎。那麼怎樣才能安全度過“高原期”呢?

    暫停下來補充營養。

    如果你實在堅持不下去了,索性就直接停一段時間,停手不停腦,趁這段時間好好的把字帖“研究”一番,把心思放在對字帖的觀察和揣摩上,你定會有新的收穫,也一定會產生繼續練下去的信心和興趣。

    先易後難,先簡後繁。

    當你練不下去的時候,你可以試著有選擇的去臨摹,選擇字帖裡面筆畫比較簡單的簡體字去練習,這些字比較容易掌握,你就沒有畏難情緒,也就比較容易練下去。筆畫比較多的繁體字可以放在後面練習。

    怎樣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臨摹字帖就好像是拄著柺杖走路,最終目的是要學會自己行走,也就是說臨摹字帖最終是為了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因為我們不可能一直拄著柺杖走路。

    由照臨轉入背臨。

    臨時一段時間後,覺得單個字已經寫的很像了,這時就應該進入背臨階段,把字帖丟在一邊,靠著記憶把字帖書寫一遍。寫完之後和原帖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差距,反覆背臨,直到臨的形神兼備。

    對字帖進行分析和總結。

    這時你就應該從運筆特點、筆畫、偏旁部首、結構、佈局章法、風格特點等方面對字帖裡面的字進行歸類、分析和總結。並且把這些規律性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尤其是要去試著書寫字帖裡沒有的字,久而久之,你定會把字帖的神韻學到手,變成自己的東西。

    只有解決好上面兩個棘手的問題,你才能寫出有自己風格特點的好字。

    (圖例為沈鴻根硬筆書法欣賞)

  • 6 # 千年蘭亭

    我覺得硬筆書法最棘手的問題,體現在章法上如何借鑑古代的經典作品。

    大家都知道,古代碑帖是我們學習書法的最佳範本,尤其是其中的章法佈局,可以直接套用在我們的作品中。

    但是,由於硬筆與毛筆的不同,其粗細、輕重、枯溼、濃淡等對比明顯不如毛筆,創作時可以採用的技法與手段比毛筆要少很多。

    如此一來,經典碑帖中的很多手法,就不能直接套用到硬筆書法作品中去。

    硬筆的特點線上條勻稱,圓潤勁健,在章法中學習中,一是要找與此特點類似的書法家作品來學習,二是要善於在經典中發現可以借鑑的區域性技法。

    此外,硬筆章法的學習,還要多看當代大家的硬筆作品,廣採博收。

  • 7 # 常天書院

    我覺得最難的地方就是在臨摹了一段時間的字貼之後會遇到瓶頸就是怎麼寫都覺得差點意思,千萬不要氣餒,這個時候就可以不要臨摹了,可以用自己腦中的想法和肌肉記憶來書寫一段,會發現不一樣的感覺!

    想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學習書法國畫等內容,點我哦~

  • 8 # 筆畫人生

    古往今來的練字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眼高手低”,任誰都逃不開這個魔咒。所以最棘手的問題是控筆始終不如意!水平越高深,痛苦越明顯。

  • 9 # 醉蘭亭書法

    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成立於1993年,把硬筆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以官方形式提出來時間還是比較短的,但發展速度和受眾相當的廣泛。究其原因一是書寫工具的改變,從記錄功能看毛筆已經退出歷史舞臺,隨之替代的就是各種硬筆的書寫工具;二是人們對美的追求把硬筆推向了藝術,形成一個門類。硬筆書法強大的生命力主要是根植於幾千年來的書寫藝術,沒有毛筆書法他是不能單獨存在的,也就變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差別主要在於書寫工具的改變造成的表現形式的變化。

    學硬筆書法與學習其它藝術一樣,會經歷很多困難,只有不斷的堅持,不斷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有所收穫,沒有哪門藝術是一夜就能學會的,什麼速成方式都難讓您在短期成為書法家,只能解決字寫的好看一點的問題,和藝術相去甚遠。

    學好硬筆書法首先要解決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堅持。大多學書者都因為沒能堅持而半途而廢,主要解決辦法是制定階段性計劃,一天天堅持下去,經過一兩個月把堅持變成自覺的習慣,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隨著書寫水平的提高,習慣會變成愛好,這樣您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學書動力;二是選帖。選擇什麼樣的字帖對學書法至關重要……

  • 10 # 韋老師書法課堂

    現代練字的人越來越少了,生活工作中,大部分文案被電腦列印所代替,甚至有部分大學的學生作業也被電腦列印或電子郵箱代替。練字被人們所忽略。

    其二,練習硬筆書法字重在字的結構,而我在練習和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字的結構,我將字的結構明確為兩個要點,即字每個筆畫的位置和長短,寫字前先觀察仔細這兩個要點,寫完一個後馬上進行比較對比,也是比較這兩個要點,這樣學生練字起來,目的就很明確了,就能更快的練好字。

    其三,關於筆鋒,我覺得筆鋒不一定非要寫得很突出,因為還要實用嘛,如果每一筆一劃都要把筆鋒寫得很突出,那平時寫作業,寫字就會很慢,不實用。

    以下是我和我學生的練習,請各位指導!

  • 11 # 抱庸詩書

    與毛筆相比,硬筆的點畫結構相對容易的多。主要原因在兩點:①大家多少都有一些硬筆書寫的基礎,從書寫技能技巧上只需要透過臨帖來固化習慣;②硬筆筆尖堅硬,筆法基本固定,臨學起來容易上手。因此,愛好硬筆書寫的朋友,只要有恆心有耐心,寫一手漂亮的硬筆字並不是有多困難的事情。

    抱庸以為,硬筆書法最棘手的事情,就是如何把硬筆書寫升格為硬筆“書法”,也就是從“寫字”向“書法”躍進和轉變。

    硬筆書法不足百年,雖經數代人辛勤探索出現了不少硬筆書帖,但大多數都是直教套用、挪用毛筆書法的法度技巧,自身的理論法則非常單薄且難成系統。當然這不能算錯,師法古人古法肯定是必要的,但我們都明白“結構決定性質”,硬筆筆尖結構的不同,必然導致書寫方式手段等規律有所不同。直引傳統古法雖有需要,但究竟是不是最科學最合理的方法路徑?硬筆書寫的規律技巧是不是應該在古法的基礎上有拓展變化?這些都是需要深研細究的問題,也有待商榷。有兩點必須申明,一是要實事求是,二是與時俱進。

    書寫更多的在於技能技巧,而書法則是有風格、有文化、有氣象的藝術。從硬筆寫字到硬筆書法,或許只在一線之間,哲學上就是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是艱辛漫長的,也不是必然可以實現的。

    抱庸認為,硬筆書法最棘手的問題就是風格的塑造。風格是書法人的藝術標籤,它本身就是獨具特質的藝術品格。書法者只有真正融塑了自己的風格,才算真正的入了門。

    能寫一手漂亮規範的硬筆字,不代表就是硬筆書法,如果沒有自已的風格氣質,充其量就是字寫得不錯。這樣的朋友很多,幾乎每個班、每個學校,都有不少寫字好的人,甚至街頭賣藝的乞討者,也屢見不鮮。因此,要從會寫字突破躍升為擅書法,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功夫要練。

    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借鑑與臨摹,在硬筆書法中也非常重要。讀悟名家名帖本身就是最有效的學習,學然後知已之不足,此為“克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最關鍵最核心的東西,還是在於筆下的功夫。

    常看到不少教授書法的廣告,說什麼五天硬筆書法速成,一個月練好硬筆書法,怎麼可能呢?由書寫而成書法,是鳳凰涅槃、點石成金,即便天賦過人,沒有三年五載、十年八年的功夫,也是很難實現的。硬筆書法也一樣,需要千磨萬擊點滴養成,需要實踐閱歷人書俱老,只可日積月累久久為功。

    抱庸妄談。

  • 12 # 楊軍108398491

    個人認為硬筆書法練習中最棘手的是三個‘’心"的問題!三個心即:用心,恆心,靜心。何謂用心,我們不管是練習硬筆書法,還是做別的事情,要想做好都得去用心來做。只有用心了,專注了,那麼練習硬筆書法就不會出現練了多長時間了,感覺還沒什麼提高的問題。只有用心去做了,才會苦中取樂。你會發現練習過程中的樂趣,也不會為練習,在桌前一坐一個小時,兩個小時而感到腰痠背痛,手指疼了。反而會因為專注於練字,隨著時間的積累,即使手指疼,那也是疼並快樂著!至於如何執筆,如何運筆,如何掌握好結構,這些都屬於用心的範疇,就不一一例舉。再說恆心,練習硬筆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當然,除非你天賦異稟,短期內就能練成。對一般人來說,既然練習硬筆書法,就要做好長期,持久的準備。唯有用恆心,堅持下去,才能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最後說一下靜心,我們現在的社會是高度資訊化的社會。經濟發達,社會繁榮,但人的心也很容易浮燥。我們練習硬筆書法,要經得起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誘惑。只有靜心練字,才能使我們的硬筆書法一步一個腳印的提高,精神世界得到昇華。靜下心來練字臨帖,透過臨習古帖,與古代的書法家進行對話,從中汲取書法藝術方面的營養。

    處理好了這三個心的問題,硬筆書法練習中,對於練習者應該不會有什麼棘手的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齊的《心太軟》,當年火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