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異形Alien
-
2 # 放飛夢想成就2019
現代的電梯的防護措施是相當完備的,鋼絲纜繩分幾組有主纜繩和副纜繩。轎廂上也會有剎車鉗,電梯還有相應的配重塊。引拽電梯和配重塊的鋼絲繩是由多組鋼絲繩組成,並且都有多重的自我保護感應裝置,鋼絲纜繩包括電力線纜不可能完全斷裂。就算是某組鋼絲繩斷裂了其他的輔助轎廂安全保護機構也不會失效。更不會造成轎廂自由體下墜的可能,除非突發性地震炸彈襲擊造成轎廂軌道毀滅性打擊,那天要滅你。我們真的救不了你!
-
3 # 知識與見聞
這一套安全裝置叫做限速器安全鉗裝置,發明了一百多年了,很可靠。這方面介紹很多,我在其它回答裡也詳細說明過。不再贅述。下面回答為什麼有“剎車”系統,還會有事故發生。
首先說明兩點,第一,因為鋼絲繩斷裂而造成電梯乘客傷亡事件,本人從業二十多年沒聽說過一起。理論上的機率鋼絲繩斷裂造成電梯轎廂下墜的機率也是非常非常低的。常見的乘客電梯曳引鋼絲繩一般為5根或以上,都是獨立的,根據設計標準,電梯鋼絲繩安全係數在十幾倍。也就說5根鋼絲繩裡僅剩一根也可以完全承載轎廂。可以毫不武斷地說,如果沒有人為破壞,5根鋼絲繩一起斷裂可能性是沒有的。
第二,電梯轎廂內乘客發生傷亡的情況也非常罕見,電梯事故非常顯著,每一起重大事故都是公開披露的,大家可以查詢一下,哪一起人身傷亡的電梯事故是乘客待在轎廂裡時候發生的,少之又少。
然後來說說電梯乘客安全事故。電梯發生的乘客安全事故主要在門區,而不是轎廂裡,有“剎車”安裝裝置並不能避免這些事故的發生。
電梯門區安全事故細分下來可以有幾種:開門走梯轎廂意外移動發生的剪下事故;不當救援發生的事故;盲目自救發生的事故;等候廳開啟廳門造成的事故。
第一種、開門走梯,轎廂意外移動造成的剪下事故。
這種屬於防不勝防的事故,雖然小機率,但隔幾年也會發生一起
也就是乘客在進出轎廂一瞬間,電梯移動,把乘客卡在電梯和樓體之間。簡單地說電梯設計有安全迴路,門鎖是安全迴路的一部分,門不關安全迴路不閉合,電梯是不應該執行的,那麼為什麼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故呢?問題可能出現在維修工人違規封線,主機抱閘抱緊力不足等等。電梯事故事後分析不足,相對電梯事故本身透明度不夠是我們目前行業的一個不大不小的弊病。就圖片這次事故來說,個人分析是事故原因與電梯提前開門功能有一點聯絡。那次事故發生之後,我就責令取消了公司所售電梯的此項功能。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最新版電梯標準中增加了電梯意外移動保護的強制要求,這種事故發生率會大大降低了。
第二種、不當救援發生的事故
這種事故比較令人心疼,所謂好心辦了壞事兒。專業的事兒留個專業去做,這話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放在電梯行業基本是正確的。
圖片新聞中的事故是一種,人還沒救自己受了傷害。
另一種情況是,電梯未平層,救援人員開啟電梯門營救乘客,結果一起掉入井道,這也是實際發生過的事故。沒搜到事故新聞,我畫了個簡圖,說明一下事故發生情況。
正確救援方式是手動盤車或緊急電動執行至平層位置再救援。補充一句,實際上,電梯傷人事故中大部分發生在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員身上。雖說疏忽和麻痺大意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專業人員面對的環境傷害事故發生可能性要遠大於乘客,所以大家要善待電梯維保人員,他們工作並不容易。
第三種、盲目自救發生的事故
電梯出現故障,乘客被困在電梯了,著急出去,於是扒開轎廂門,想從從電梯轎廂與井道之間的縫隙爬出去,結果墜落井道。
根據電梯標準,轎廂地坎,實際就是電梯轎門與井道壁的間隙,不能超過十五公分。超過的話應該封堵或增加轎門防扒開裝置。也就是說複合標準的電梯,你從這個縫隙是爬不出去的。最新標準電梯轎廂門防扒開裝置為強制標準,新出廠電梯必須配備,以後出現這種事故機率又降低了不少。
這裡還是要吐槽一下,電梯管理規則把增加電梯轎廂防扒開的裝置定義為大修改造級別,手續繁瑣,不知道為什麼增加一個必要的、複合標準的、並且不影響其它部分的安全裝置,要經過審批和重新檢驗。這樣即使像我們這樣自詡為良心電梯企業的公司也不會主動找麻煩了,去主動增加這個安全裝置了。
第四種、等候電梯開啟廳門造成的事故。
雖然未經嚴格統計,但個人感覺這種事故比前面幾個加在一起可能都要多。具體也要分為幾類:保養不當;無安全意識倚靠廳門;暴力破壞以及嘚瑟。
電梯廳門結構和推拉門結構差不多,上面掛著,底下有個滑道。我就不畫圖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開啟一扇推拉門,下邊的是萬丈深淵的感覺,一定要遠離電梯門。不同的是電梯廳門處於一個常態自閉狀態並且有鎖鉤保護,只有轎廂移動過來,轎廂上的開門機構開啟鎖鉤並提供開門動力之後廳門才能開啟。
保養不當這一條我就不細說了,對乘客來說沒有參考價值,作為一個合格電梯乘客避免後面的三條就可以了。首先不要倚靠電梯廳門,你就當它的強度是質量低劣的大衣櫃的推拉門,一不小心就脫槽了,後面就是萬丈深淵,別人開啟廳門了你也別好信兒地扒扒頭,就下圖這樣,沒有新鮮玩意兒。
不過還是要告訴大家,電梯廳門很結實的,最新標準又增加了強度要求,很安全。
其次避免暴力破壞廳門,打架都要離電梯也遠點,再結實的門也架不住暴力破壞。
最後一條就是別嘚瑟,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總有因為嘚瑟出的事故。
電梯多啥,踹一腳不也開了麼!真有人有這樣的想法,踹開之後也不看看,然後就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還有一種嘚瑟認為電梯門開啟電梯就在那裡,挖空心思自己找了一把電梯專用三角鑰匙,以備不時之需。這樣的人我也見過,幸虧他顯擺時候遇到我這專業人士,給他看了看開啟廳門裡面不是電梯,是萬丈深淵,順便沒收了他的三角鑰匙,呵呵。
關於這一條最後再囉嗦幾句,網上說的很多什麼電梯沒來電梯廳門自己就開了,作為一個唯物主義者,電梯專業人士,我是對此類事件的真實性抱有很大懷疑態度的。也沒有人給我還原一下真實的情況是啥樣的。
綜上所述,電梯乘客安全事故主要發生在門區。總結的電梯乘客安全規則是:
無論你在電梯裡還是電梯外,不要觸碰電梯門;
進出電梯看清電梯位置,不平層不進出,除非十萬分緊急的情況,即使有救援人員在場也不要進出,因為救援人員的行為並不都是安全的;
平層電梯快進快出,千萬別在電梯門區停留。
-
4 # 呂延成
最後的安全制動是鋼絲繩著的防墜器,當鋼絲繩斷,防墜器靠自重能伸向四壁,卡在軌道上。所以電木弟墜落是電梯中機率最低的,出人命的是電梯門誤開關
-
5 # 響應蜜蜂
電梯用來曳引的鋼絲繩不是那麼容易全斷的,電梯曳引繩不是市場一般的鋼絲繩,市場很多的鋼絲繩是7股19絲的,電梯曳引繩是7股23絲的!可以這樣說,好的曳引繩比麻繩還要柔軟。別說政府職能部門強制每年定期年檢,就連維保電梯的公司至少每月兩次定期檢修維護,發現斷絲就會全部更換。會對管安全的主要部件進行人為試驗,對門聯鎖裝置,安全迴路裝置逐一測試,每月會人為觸發限速器測試安全鉗!所以,全部曳引繩斷了電梯也不會一衝到底的!當下墜速度超過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就會引發限速器的甩塊動作,卡死限速器鋼絲繩而聯動安全鉗的鍥塊,最終乘人的轎廂會卡在電梯的導軌上,避免慘痛發生!
電梯下墜有很多方面造成的,比如電路板故障,微機出錯,變頻器程式設計故障等等引發抱閘張開電梯才會下墜的。
發生事故盡不相同!
-
6 # 使用者1004067226961
客梯是肯定會剎住的!我見過那東西,只要配重消失,那幾個爪子立刻會卡在齒條上,制止箱體下滑。所以,妓者嘴裡什麼電梯墜下去摔死人之類的根本就是胡說。
-
7 # 乂王胖子乂
如今的電梯有五道鋼纜,每一道鋼索都能單獨拉起電梯。但是斷一道鋼索電梯就會自動保護停機。假設用炸彈一次性切斷所有鋼索電梯導軌滑輪上也有抱緊裝置。
-
8 # 哲泉的DIY
電梯如果歸入交通工具的話,安全性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高的。
電梯的設計有充分的安全措施,首先根據國標要求,一根鋼絲繩安全係數已經足夠承受轎廂+額定載荷,一般的電梯廠商會將鋼絲繩定到4根以上。全斷的可能性幾乎接近0,除非遇到恐怖襲擊被炸斷。而且鋼絲繩的另外一頭連線的是對重,對重的重量等於轎廂+載荷的40%到50%。如果電梯行程很高,為了彌補鋼絲繩的重量造成不平衡,還會加入補償鏈。
轎廂安裝有安全鉗,並連線有限速器。這兩者協同工作,當轎廂下降速度超過設定值,限速器會拉動安全鉗,讓轎廂緊緊夾住導軌。整個過程是不需要電力的,純機械動作。客梯會使用漸進式安全鉗,避免突然剎住造成人員衝擊。
萬一,真的是萬一沒夾住,轎廂在導軌的限制下垂直掉到底坑,底坑安裝有緩衝器,速度超過1m/S的電梯必須採用液壓式緩衝器,低於1m/s可以採用聚氨酯或彈簧緩衝器。不會讓轎廂硬著陸,緩衝器頂的位置是轎廂大梁。
電梯往下掉的新聞見得很多,記者不是專業人士,都只會亂報。電梯會墜落?不可能發生。所謂墜落根本就是沒超過電梯限速器的設定值。或是曳引機的制動沒制動好,之前見過新手保養工往剎車片打油的,導致抱閘無法制停電梯。也有往曳引輪上打黃油的(除了鋼絲繩防鏽油,潤滑類的油不允許打)。也會造成溜車。轎廂嚴重超載,超載保護失效,人員硬擠進去導致超載,曳引輪已經無法固定住轎廂,溜車,最後蹲底壓到緩衝器的見過。但和嚇人的墜落是兩回事。至少沒有超過限速。
希望目前的小區物業管理和消防隊缺乏電梯營救常識的老問題需要重視,每次困人物業只會等電梯工,乘客只會打119,消防來了花九牛二虎之力破壞後救人,真帥。其實不需要帥,電梯有完善的救人機制,幾分鐘就能無損讓被困人員脫離。機房有盤車工具呢,將轎廂移動到平層位置,三角鑰匙開門,幾分鐘搞定。
-
9 # 一笑而過7937338
看見過奧的斯電梯的廣告嗎?發明電梯的第一代奧的斯老闆站在一個沒有轎廂只有一個平板的電梯上,拿斧子砍斷牽引電梯的鋼絲繩,平板稍稍下墜,導軌上的安全鉗馬上卡死,防止電梯下墜。其實電梯剛剛發明出來的時候,人們普遍擔心墜落,奧的斯發明了安全鉗,才使電梯進入大規模應用。還有事故發生,一般是控制系統出了毛病,電梯快速升降,鋼絲繩沒有斷。
-
10 # 三峽靈溪
1,電梯一般是單根鋼絲繩(鋼帶)就可以承受額定載荷,之所以用多達十根就是規定了十倍以上的安全係數,因此執行過程中是不會斷繩的。而且十根一般分為五組,即使斷一根兩根都不影響其它的。
2,即使斷了一根或者數根,電梯機房有超速檢測機構,一旦超速就會制動,制動是透過曳引機構抱閘實現的。因此即使有突然的下墜,一般落幾層就超速了,這時就會制動減速了。
3,如果電梯遭受外力破壞,突然所有的曳引鋼絲繩被同時剪斷,是不是就死定了呢?很遺憾,任然不會,現在電梯還有一個平衡對重灌置,用重物來平衡轎廂的重量,平衡對重也是透過一組鋼絲繩與轎廂連著,這一組鋼絲繩上也有超速檢測,轎廂下墜時也會達到超速而自動減速停止的。
4,如果平衡對重的鋼絲繩也斷了,那就真的自由落體直到底了,一般轎廂內的人很難倖免。
5,電梯井道內的軌道與電梯之間只有一組限位引導輪,上面沒有超速檢測,也無法制動。
現代電梯還是很安全的,放心乘坐吧。比工地上的施工電梯安全多了。
-
11 # zhb1956
我在7,80年代和2015年前都修過電梯,那時的電梯底是緩衝彈簧,上部是機械抱閘。嗯,不保險。現在底部是什麼看不清楚,(有水)。緩衝裝置,廠家說有水無水無關,上部是曳引機,當速度超過設定速度曳引機就會工作,卡子就把曳引機卡死了。電力系統失電,電梯停止執行。安全保證了。
-
12 # z3703998749
安裝過電梯會剎車的是電子加機械利用離心力速度超了離心力大就會剎車,剎車片在轎廂主框架與導軌的結合部位一邊一個,一般都是在轎廂下部,傳動用的是鋼絲繩上邊一個限速器輪下邊一個漲緊輪一根鋼絲繩再上邊繞這,鋼絲繩兩頭再轎廂剎車上連著。牽引主機上邊也有剎車,不過如果遷引鋼絲繩斷了,主機剎車沒啥用,這時全靠轎廂剎車。剎車試驗一般兩年做一次吧還是一年啊忘了,剎車試驗很傷導軌影響乘坐舒適性估計是兩年一次。轎廂有稱重探頭超重不執行還報警。一般電梯驗收還會做1.5倍超重實驗也是能安全執行的。所以經常滿載也沒事餘量很大的
-
13 # 鑫盛二手鋼結構
第一部電梯就是美國一個叫奧的斯的人發明的,當時出名就是因為把轎廂省上去之後他親手砍斷的攬繩而轎廂卻停在了半空。
-
14 # 兵器知識譜
電梯剛發明時是沒有剎車系統的,正是因為頻發纜繩斷裂引發墜落事故才開始強制要求所有電梯使用自動剎車系統的。
電梯的剎車在專業上被稱為“電梯制動系統”,它的工作原理與汽車的剎車裝置基本相同,即透過剎車片抱住剎車盤(俗稱“剎瓦”),透過增加摩擦力的方式實現制動。
區別在於汽車是透過駕駛員操作制動踏板來完成制動,而電梯是抱閘裝置在滿足制動條件時自動抱死剎車片制動。
抱閘裝置制動啟動的條件有電梯供電系統失電和電梯執行失速,供電系統失電指的是執行中的電梯突然停電,這個時候電梯制動系統的抱閘裝置就會透過剎瓦抱死剎車盤,是電梯無法動作,當電力恢復以後抱閘裝置得電,此時就會鬆開剎瓦,電梯又可以正常執行。
電梯執行失速是指電梯執行速度失去控制,比如說上升速度過快時,當然也包括下降速度過快,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纜繩斷了”,這個時候制動系統的抱閘裝置就會啟動,用剎瓦抱死剎車片,直至系統判斷電梯轎廂速度為零。
電梯制動技術的應用避免了許多事故的發生,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並不是說因為制動系統的存在電梯執行就能保證100%的安全。
▼下圖為廂式電梯所使用的制動剎車片(俗稱剎瓦),它的制動原理與汽車剎車片是一樣的,即抱死後以增加摩擦力的形式將動能轉換為熱能散發掉,所以電梯在制動時也需要一個“剎車距離”來把墜落的轎廂動能消耗掉,之後才能把墜落速度降至0,所以電梯的制動系統並不能確保電梯的絕對安全。
這是因為電梯制動系統和汽車剎車系統一樣存在剎車失靈,更重要的是它們的制動效果都受一個剎車距離的制約,即制動距離。
汽車的剎車距離隨行駛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比如說當行駛速度為120公里/小時時,制動距離約為70.9米,也就是說從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開始到車速下降至0,車輛需要70.9米的制動距離才能停穩。
在這個過程中車輛一旦撞上障礙物,那麼事故就不可避免,倘若出現剎車失靈,制動效果弱,那麼事故傷害程度就會非常非常高。
電梯也是一樣的道理,一般住房廂式電梯的執行速度為1.5米/秒,並且執行速度會隨著樓層的提高而提高,比如說當樓層高度達到20層時,平均執行速度提高到1.75米/秒,20層以上時執行速度就會提高到2米/秒,超過30層的高樓就需要使用5米/秒的高速度了。
2米/秒的速度相當於7.2公里/小時,假如是汽車,一腳剎車下去能在3米之內就剎住,制動距離很短。
但是電梯就不同了,因為電梯是一種垂直於地面執行的裝置,當執行狀態處於下降時,電梯除了自身的執行速度以外,還有重力作用下產生的重力加速度。
一旦出現“纜繩斷了”的情況,電梯轎廂就會做自由落體運動,再加上自身7.2公里/秒的初速,下墜速度就會隨著下墜時間的增加而提高。
▼下圖為發生在中國沈丘的7.5電梯墜落事故施救現場,事故發生時電梯內乘員為12人,電梯下行執行至12樓時突然失速下墜,由於制動系統及時動作,轎廂墜落地面後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屬於不幸中的萬幸。事故原因是該電梯已經執行15年,事故發生前就已經多次出現執行不穩定現象均未得到重視,終於在7月5日那天發生纜繩斷裂,釀成事故,試想如果出現故障的地方是制動系統,那麼這12個乘員將無一生還。
舉個例子:假設電梯從10樓開始出現“纜繩斷了”(10層樓的高度約為30米),那麼轎廂的下墜速度就是7.2公里/小時+重力加速度,在轎廂觸地一瞬間,這個速度將會超過24.5米/秒,即88.2公里/小時。
在88.2公里/小時的速度下,剎車距離約為30米,而電梯制動系統從檢測到電梯失速再到制動抱閘裝置動作需要0.5秒的響應時間,就在這半秒鐘的時間裡電梯已經做自由落體運動超過了12米!
也就是說當電梯制動系統開始自動剎車時,斷了纜繩的電梯已經掉下去距離地面不到18米的地方了,因此即便制動系統的剎瓦成功制動,電梯也不會穩穩當當地停在半空,而是緩慢減速墜毀到地面,在最大限度上減輕乘員傷害。
這就是電梯雖然有剎車系統,但是電梯事故依舊頻發的原因所在,所以層數較低的樓房電梯執行速度都要控制在1.5米/秒,絕對不能超速,否則出現“纜繩斷了”的故障時,電梯轎廂是沒有足夠剎車距離的。
除此以外,電梯限速還考慮到上升過程中的失速問題,很多電梯因長期缺乏保養或者質量不過關,造成上限位失靈,此時電梯就會發生衝頂事故。
在衝頂事故發生之前電梯也會觸發制動系統工作,只不過在初速+慣性的作用下也會產生一定的剎車距離,所以衝頂事故造成的乘員傷害遠遠小於墜落事故。
▼下圖為電梯衝頂事故救援現場,電梯上行時同樣會失速,衝頂瞬間時速達到15公里/小時,如果沒有制動系統或者制動失效,那麼衝頂速度將會超過30公里/小時,所以說剎車只能是在發生事故時發揮減小傷亡的作用,無法做到100%確保安全,只有經常保養維護、排除隱患,降低事故發生機率才是確保安全的正途。
-
15 # 常熟電工
電梯有自動抱閘制動,是一種斷電制動的裝置,通電時把彈簧拉開使抱閘鬆開,斷電時靠彈簧力抱死制動輪。
當然如果提升電梯的鋼絲繩斷了,抱閘抱的再死也沒用了,不過電梯是用多根鋼絲繩同時提升的,不可能幾根鋼絲繩全斷。只要鋼絲繩不是全斷,電梯就不會墜落,即使抱閘制動失效,因電梯有配重灌置,在電梯下落時配重在上升,從而一定程度限制了電梯下落速度。
即使鋼絲繩全斷了,電梯也不會墜落,還有安全鉗起作用。當電梯速度達到額定速度的115%時,就會觸發安全鉗動作,安全鉗夾住電梯的導軌,電梯也就卡死在導軌上停住了。
安全鉗是電梯的最後一道安全防線,配合安全鉗動作的是限速器等部件,如圖
限速器安裝在樓頂,脹緊輪安裝在底樓基坑內,限速器輪與脹緊輪之間由閉環鋼絲繩(限速器繩)傳動,電梯上的安全操作拉桿與限速器繩閉環接頭固定,這樣電梯上下執行時,就帶動限速器繩也上下移動,限速器繩又帶動限速器輪轉動,限速器輪的轉速也就反映出了電梯上下速度。
當限速器輪的轉速達到設定動作轉速時(額定轉速的115%),其內部夾繩器會夾住限速器繩,限速器繩就停止上下移動,此時電梯繼續下行,限速器繩就拉住安全操作拉桿,使其向上轉動,從而使這邊的兩根提拉桿向上提升,觸發這邊的安全鉗動作,另一邊透過連桿使那邊的提拉桿提升,觸發那邊的安全鉗動作。這樣電梯兩邊的安全鉗同時動作夾住導軌,電梯就停住了。安全鉗動作後,必須由專業人員來解除……
限速器結構有好多種,一般都是根據轉速與離心力成正比的原理來設計。為了更好理解限速器原理,筆者選一款最古老的甩球式限速器來講解,如圖
在限速器繩帶動下,限速器繩輪8轉動,其轉速透過傘齒輪7與6傳到轉軸1,轉軸1轉速越高,在離心力作用下兩個甩球3越是張開,從而把活動套4提起,透過槓桿5提起,使鉗塊9轉動,從而與鉗塊10一起,把限速器繩夾住。
安全鉗的結構也有多種,在此也選一款容易看懂的作一介紹,如圖
由於鉗塊上端小下端大,當提拉桿拉住鉗塊,電梯越往下鉗塊越是夾緊導軌,這就是安全鉗的動作原理。
以上就是電梯限速器與安全鉗組成的最後一道安全防線,必須保證它完好有效。因此電梯的日常保養定期檢修非常重要,要始終保持安全鉗不卡滯、不過度潤滑,一旦觸發就能卡死導軌。
-
16 # 每日精彩科技
在纜索電梯系統中,鋼絲繩透過滑輪固定在轎廂環上。滾輪是指位於電梯井道頂部的帶輪緣的滾筒。她滑輪槽夾住鋼絲繩,鋼絲繩隨著電機驅動滾筒移動。轎廂升降纜繩還與懸掛在裝置另一側的貨物相連,載具和天平則沿軌道行進。電梯有沒有自動抱剎系統,如果纜繩斷了會怎樣?如果有剎車系統的話,為什麼還會有事故發生?
電梯使用的鋼絲繩屬於一種很特別的鋼絲繩,不會突然斷裂。隨著繼續使用,鋼絲繩會出現磨損,或者由於張力不均勻,長時間磨損後會出現斷絲現象。電梯工作人員發現鋼絲斷裂,及時更換鋼絲繩。另外,鋼絲繩電梯不少於3根,隨著電梯額定載荷的增加,鋼絲繩的數量會增加,有的甚至增加8根,可以起到多重保險的作用。
如果所有電纜都斷開,電梯安全裝置就會啟動。安全裝置是電梯轎廂內的制動系統,它可以在下一個行走軌道上抓住電梯。有些安全裝置是卡在導軌上的,而有些則是卡在導軌上的凹槽裡。通常情況下,安全裝置是由機械調節器啟動的。調節器是一個滾筒,隨著電梯的移動而旋轉。當調節器轉動過快時,離心力就會啟用制動系統。我們最擔心電梯因斷繩而墜落,但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斷繩事故,電梯是由多根鋼絲繩支撐的,電梯執行時,如果鋼絲繩斷裂,其他鋼絲繩也會斷裂,但鋼絲繩斷裂,可能會造成暫時電梯失速,這也是很多人遇到電梯失速時最擔心自身安全的主要原因!
目前市場上的電梯已經採用了比較先進的技術,電梯安全性很高!採用鋼帶代替傳統的鋼絲繩,鋼帶的使用壽命是鋼絲繩的2--3倍,鋼帶內部全部採用鋼絲,層層聚氨酯包裹,無需潤滑,免維護,並有效降低執行時的振動和噪音。普通電梯,至少有三根固定鋼絲繩電梯,大部分電梯是4-8根鋼絲繩電梯,但即使電梯滿載滿載,也只有一根鋼絲繩能承受,其餘的更多來自於鋼絲繩,防止鋼絲繩斷裂或脫落,為乘客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電梯中限速器也是保障電梯安全的重要裝置,限速器的作用是隨時監測控制著轎廂的速度,當出現超速度情況時,即電梯額定速度的115%時,能及時發出訊號,繼而產生機械動作切斷供電電路,使曳引機制動。如果電梯仍然無法制動則安裝在轎廂底部的安全鉗動作將轎廂強制制停。限速器是指令發出者,而安全鉗是執行者。兩者的共同作用才出現了安全電梯之說。限速器安全鉗系統是電梯必不可少的安全裝置,當電梯超速、執行失控或懸掛裝置斷裂時,限速器安全鉗裝置迅速將電梯轎廂制停在導軌上,並保持靜止狀態,從而避免發生人員傷亡及裝置損壞事故。
電梯鋼絲繩同時全部斷裂的情況,幾乎沒有,但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也不用擔心,因為設計者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設計了自動電梯安全裝置。理論上,鋼絲繩可以承受電梯轎廂的重量。在實際應用中,每部電梯的鋼絲繩數量在4-10根之間,斷裂的鋼絲繩可以承受轎廂重量。同時,斷裂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此排除了人為因素。在鋼絲繩斷裂或斷裂的情況下,電梯轎廂的急劇下降可能導致電梯自動保護。電梯限速機構將位於電梯轎廂內直至井道末端,有效降低電梯下降速度,或在緊急情況下使電梯停止執行。也就是說,即使有一根電梯鋼絲繩斷裂,也有其他鋼絲繩可以承載,使轎廂電梯不至於墜落到底。
如果纜繩斷了,電梯會自動剎住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保險人將在15天內對電梯進行維修,檢查鋼絲繩磨損情況,檢查各部件是否存在隱患,如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將存在的不安全狀況,杜絕在萌芽狀態,確保電梯的安全。電梯在執行中,如果突然停電或電梯線路不執行,電梯會自動停止並可靠制動。
因為電梯本身有機械、電器和安全鉗等安全裝置,如果偶爾失壓,一是電氣和機械安全裝置防止電梯執行,二是安全鉗在卡住導軌時動作,使電梯懸空完全鎖死另外,電梯還有應急電源,當突然停電時,應急電源有足夠的電量,使電梯能短時間執行,把乘客送到安全樓層。
講到這裡,我想您應該明白了電梯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像纜繩斷了這樣的情況,其實設計人員早已考慮到了,已經為這樣的情況做了充足的準備。如果纜繩斷了,電梯會自動剎住,保護乘客的生命安全!
回覆列表
提起電梯事故,不少人腦海會浮現這樣一個場景:纜繩斷裂,電梯搖搖撞撞向下墜落,接著身體開始失重,最後“嘭”地一聲(此處省去血腥畫面)。。。
不少小夥伴坐電梯的時候,都曾這樣擔憂過,特別是聽到纜繩吱吱呀呀的聲音,簡直都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其實,電梯有一整套完善的保護體系,正常情況下絕不會出現下墜問題,之所以事故頻發,很大成分上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下面黑科君就來普及一下吧!
從統計資料來看,電梯的安全性比飛機還要高,有多重措施來保證安全執行,機械類有安全鉗、限速器、抱閘、防扒門元件等,在電氣上,也有安全迴路和相序檢測等保護方式。
即便發生電梯下墜情況,電梯速度失控同時,電路主控板會從開關感測器上感應到電流訊號,會立即剎停電梯或就近平層。如果電路無法控制和剎停,還會觸發限速器啟動電氣開關,停止向電梯輸出動作。
如果電氣開關也無效,限速器上的棘輪構件會卡住限速鋼絲繩,進而提起安全鉗,作用在導軌上將電梯機械卡死。總而言之,無論是電氣制動還是機械開關,只要有一種機制發揮作用,就不會發生電梯墜落的悲劇。
電梯保護機制雖然很完善,但還是無法避免一幕幕“死神來了”!根據新華網報道,我國電梯總量高達490萬臺,2016年全年共發生電梯事故48起,死亡41人!
根據我國《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要求,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可調查表明,80%人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個規定,很少有物業能這麼做。
電梯超載沒有警鈴提示、超出使用期限仍然執行,電梯故障長時間沒人維修,有關電梯負面新聞頻頻被曝,電梯故障成了日常生活中投訴最多的專案之一。
更致命的是,根據暗訪新聞報道,電梯上的警鈴很多都是形同虛設,即使按響也不會有人迴應或前來搭救。於是,悲劇就這樣發生了,2016年西安一女子被困電梯內30天活活餓死,轎廂內滿是抓痕。。。
再安全的電梯,也奈何不住一個不靠譜的管理員,縱觀電梯事故,幾乎每一起都與管理方的翫忽職守和消極怠工有關,比如南京某小區電梯墜落一個月,竟然沒有人去搭理,物業抱著“墜落就墜落,反正沒死人”的心態泰然應對。。。
一部小小的電梯,關係著一廂人的命,特別是在樓層較高的大廈,纜繩要承受很強的拉力,其危險係數也越大,按照實際情況,電梯從下落20層,僅需10秒時間!危險一旦發生,根本沒有多少應急和求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