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玉者

    徐晃二十合就敗給了顏良,是故意放水嗎?

    當然不是故意放水,徐晃,顏良都各為其主,那為什麼徐晃沒有受傷就退出戰鬥了呢?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打不過了唄,肯定是覺得再打下去會有危險了才退出的,但凡能堅持,或是覺的還有機會贏,在眾目睽睽之下能跑嗎,多丟人,這樣看來顏良真勇將也,放眼三國能二十合擊敗徐晃的應該寥寥無幾。

  • 2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徐晃打到受了傷在想到退下來,那恐怕就把命也丟了,徐晃和顏良大戰二十回合,已經看出自己是打不過顏良的,打不過首先想到安全退下來是名將和莽夫的區別。

    顏良是河北四庭柱排名第一的猛將,袁紹和曹操開戰,派遣顏良作為先鋒進攻白馬,曹操接到前線告急書信,親率大隊增援,帶五萬人馬靠土山扎住陣腳,見顏良率十萬人馬排成陣勢,氣勢雄壯,心裡也有些擔心,他想先試試水,看見剛剛投降過來的大將宋憲,說道:早就聽說你是呂布手下猛將,今天去和顏良一戰。宋憲答應一聲,提槍上馬,衝到陣前,顏良看曹軍陣裡出來一將,飛馬迎上前去,不到三合,一刀把宋憲斬於馬下。

    魏續是和宋憲一起投降曹操的,看見戰友被顏良殺了,心頭火起,前來為宋憲報仇,大罵顏良,顏良也沒答話,他心想,戰場上誰的武藝高誰才能活下來,,還是讓我的大刀和你說話吧,衝過去照頭一刀,把魏續劈於馬下。曹操為了試試顏良武藝,搭上了兩個降將的性命。

    曹操見顏良勇猛,問手下將領,誰敢前去會鬥顏良,徐晃飛馬而出,和顏良戰了二十回合,敗回本陣。

    曹操早就知道顏良勇猛,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華雄逞威風,袁紹就說過,有我大將顏良,文丑一個在這,何懼華雄,他派降將宋憲上前,有火力偵查的意思,看看顏良有多勇猛,做到知己知彼,宋憲,魏續很快被斬,曹操知道了顏良的實力,他問手下將領誰敢迎敵,是讓手下的大將自己掂量掂量,覺得自己有實力和顏良一戰,在討令出戰,別盲目上陣白白送了性命。

    在曹營除了許褚也就徐晃武藝最高,他去戰顏良是自認為比宋憲,魏續武藝要高得多,他看到了顏良的勇猛,廝殺前也做好了如果打不贏就提早撤退的準備,這和帶兵打仗一個道理,讓你去進攻,作為主帥就先要想到,打贏了怎麼辦,打不贏怎麼安全撤回來,畢竟也沒有到必須以死相拼的時候,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就是個盜賊也知道先踩點,提前計劃好逃跑的路線,偷盜不成能安全逃跑才是關鍵。作為名將的徐晃,和顏良大戰二十回合後,知道是不能取勝的,沒有堅持打下去的必要,除掉顏良不是自己和他死拼一個方法,即使關羽不出戰,還可以找機會用計謀斬殺顏良,所以徐晃不在打下去,當然這不代表他就只能在顏良跟前堅持二十回合,只是因為沒有硬拼得必要。

    徐晃二十回合敗給顏良,不是故意放水,不繼續打下去是因為打下去,自己也贏不了顏良,還可能丟了性命,所以撤下來才是最好的選擇。

  • 3 # 大飛熊騎士

    徐晃二十回合敗給顏良,絕非故意放水,因為當時徐晃加入曹營沒有多久,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不可能在戰場上放水。所以,徐晃二十回合敗給顏良,屬於正常情況,可以做一個戰績上對比,就可以客觀的判斷了。

    顏良的戰績:一回合拿下韓馥部將耿純;白馬之戰,顏良三回合秒殺八健將之一的宋憲;又秒殺另一位八健將之魏續;二十回合敗徐晃,讓曹營諸將慄然;徐晃的戰績:秒殺郭汜部將崔勇;秒殺白波帥李樂;和許褚打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土山之戰,聯手許褚被關羽擊退;白馬之戰,顏良二十回合擊敗徐晃;延津之戰,徐晃和張郃雙戰文丑,徐晃戰不幾合,料之不敵而退走,不過救了張遼;不知幾回合擊敗袁紹大將韓猛;火燒赤壁,徐晃和張郃奉命阻擊趙雲;隨後,徐晃和許褚(無鞍馬),張遼阻擊張飛;平漢中,徐晃三回合誘戰龐德;漢中之戰,徐晃不知幾回合擊敗劉封;漢水之戰,和張郃聯手圍困黃忠;但是,遇到鼎峰期趙雲,不敢接戰;解救襄樊,和關平交手三四回合平手;和年老加箭傷的關羽大戰八十回合,略佔上風;

    顏良的戰績雖然少,但是早在虎牢關華雄連殺袁術驍將餘涉,韓馥上將潘鳳時,袁紹就說了顏良,文丑二人得其一,就不懼華雄了。所以,顏良是屬於小說的上古名將,而且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前期出色的戰績,作者沒有鋪開寫罷了;再說,從僅有的戰績就可以看出顏良的武藝了,出手四次,除了徐晃,其餘三人皆被陣殺;其中宋憲和魏續都是原呂布“八健將”之一,在早期和曹操軍的戰鬥中,成廉,曹性,郝萌先後陣亡,此二人能成功存活,武藝即便比不上強一流或者一流的張遼,臧霸,武藝至少也在弱一流;再看顏良擊敗徐晃,所造成的影響是曹營諸將慄然,就連許褚這樣的高手也沒有主動出戰,這種影響力僅次張飛長坂坡三喝;所以,縱觀顏良的實力,屬於超一流的中上層級;

    再說徐晃,因為顏良是前期的武將,只討論這個期間的武藝狀態,後來八十回合戰關羽暫時不在這個範圍之內;縱觀徐晃前期的戰績,正是強一流武將的標杆性人物,比如和超一流的許褚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具有不俗的實力,但是再打下去,徐晃應該不敵;再參考許褚前期的戰績,二十回合雖然平手呂布但是隨後典韋夾擊,土山之戰和徐晃被鼎峰關羽奮力擊退,所以許褚差不多在超一流末端;因此,鼎峰關羽(頂級超一流)>顏良(超一流中上)>許褚(超一流末端)>徐晃(強一流),所以,徐晃二十回合敗給顏良,屬於正常情況,許褚也不能上陣挑戰顏良,再輸一陣,會極大打擊曹操軍隊的信心。那麼為何徐晃沒有受傷,不繼續打下去而是退回本陣呢?

    這真不是徐晃怕死,敗回本陣也不能怪人家徐晃,要知道徐晃是小說當中,戰超一流高手最多的武將了,比如說:許褚,關羽,顏良,文丑,張飛,趙雲,黃忠;其中徐晃和文丑交手數合,又因文丑兵馬殺了回來,料之不敵而走;長坂橋沒有主動戰張飛;漢水之戰,遇到鼎峰趙雲(小說都唯一一段對槍法的描寫),徐晃直接避戰;所以,徐晃在戰陣上也很勇猛,但是也帶著穩重,不是邢道榮那種託大的角色;所以,徐晃戰顏良已經是盡力,再打下去,參考上文顏良對戰四人,三人陣殺,這恐怕不是受傷的問題,而是高手過招,容不得半點託大,這反倒從側面說明了徐晃是個穩重型的高手存在。正是因為如此,到了後期武藝,經驗都有所精進的徐晃,面對狀態大幅下滑的關羽也不敢掉以輕心,最終建立了奇功。

  • 4 # _等燕歸來-

    你們看的三國人物不是遊戲,給你一個死資料打得過就永遠打得過,打不過永遠打不過

    每個人年齡不一樣,狀態不一樣,背對還是正對太陽,武器有沒有磨損,馬喂沒餵飽,昨晚是不是進行性生活過頭了,戰鬥力都不一樣,呂布拉肚子發高燒當然也能輕鬆殺死大多數人,但可能打不過一流武將了

    如果三國演義出來一章呂布被小兵單殺了,也別詫異,因為這雖然是個機率相對小事件但終究不是零機率

    所以那些舉例論證哪個武將厲害哪個武將弱的,你就笑一笑就好,

    假如呂布沒死七老八十了站都站不穩我去拿跟棍子給他敲暈能不能給我評個三國第一猛將,一回合生擒呂布

    可笑

  • 5 # 燭影斧聲

    戰場鬥將,分輸贏,未必一定決生死。徐晃作為曹操麾下重要的外姓將領,五子之一,不存在放水的可能,之所以無傷而退,是因為確實不是顏良的對手,如果等到受了傷,恐怕就難以全身而退了。

    顏良雖然被關羽所殺,但沒有敗給關羽

    由於顏良被關羽秒殺,加上影視劇的渲染,有的甚至安排了關羽與顏良交手,幾招顏良就被斬殺的橋段,所以使得很多人對於顏良不屑一顧,甚至將其歸於蔡陽一流。

    實際上,關羽斬顏良存在很大的偶然性,當時關公側坐赤兔馬,倒提青龍刀,河北軍士見了,讓出一條路。因為這樣的扮相通常都是來談判的。

    顏良見到關羽之後,一眼認出他就是劉備所說的義弟。在羅本三國中,顏良出征前,劉備曾拜託顏良,如果見到紅面長鬚者在曹操處,必是他義弟關羽,到時可讓關羽來河北找自己。

    關羽長得辨識度很高,顏良看他的架勢,自然以為他有話說,剛要問時,結果赤兔馬快,已經到了面前,這種速度讓關羽都來不及掄起大刀砍殺,所以一刀將顏良刺於馬下,趁河北士兵沒反應過來,已經割了人頭走了。

    所以顏良的死說明不了他的武藝不如關羽,這是一次不公平的鬥將戰例。

    顏良的武力定位

    徐晃雖然不算超一流猛將,但絕對是一流大將中的佼佼者,在楊奉麾下時,與虎痴許褚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可見其勇力。

    在顏良秒殺宋憲和魏續後,徐晃拍馬而出,但是一交手就知道顏良非自己可敵,戰到二十合敗走,是還有從容撤退的資本,如果在繼續下去,隨時有生命之危。

    徐晃戰敗之後,曹軍眾將慄然,說明他們的確被顏良的勇武震懾到了,包括最善戰的許褚在內,都沒有請令繼續出戰,可見,當時的曹軍眾將,論單挑,無一人是顏良的對手。

    而曹操犯愁問計時,程昱也只是舉薦關羽可敵顏良,並非能勝。

    顏良的武力可以說是僅次於呂布的存在,不過最終還是被關羽所殺,這也是一種慣用的寫作手法,捧起一個來襯托另一個。

    所以說,徐晃並非放水,而是實打實的技不如人,二十回合還能走脫,再打下去恐怕想走也走不了了。何況頂級大將交手就知道深淺,除非心存死志,不然哪會等負傷再想著撤退。

  • 6 # stephensheung

    其實羅貫中寫三國武將的打鬥有的情節本身就不是太精密的計算武藝的高低,主要是為了襯託而突出某個武將。寫前面兩個呂布的降將一兩回合被斬,是因為這兩個本身就是賣主求榮,而曹操根本就看不上這些人,就是想之後的蔡瑁張允一樣,遲早也是要死的,被要良斬了。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他們已經完成了小說裡的歷史使命。徐晃二十回合敗給顏良,就是為了後來襯託關羽的威武。一個二十回合殺敗曹軍第二高手的猛人結果被關羽一刀搞定,多神武啊。這才是老羅的真正用意。至於有人說許褚沒出戰是因為保鏢的原因,根本就是老羅特意忽略了,如果照這麼說,那戰馬超時候許褚就怎麼不請自戰了。

  • 7 # 夏雨風

    當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一個呂布就讓十八路大軍停頓不前。盟主袁紹就嘆息:要是顏良丶文丑在此,何懼呂布啊!

    就說明顏良武藝高超,力壓群雄。徐晃真不是顏良對手,20回合敗於顏良,很正常。

    顏良後來死於關羽之手,一是輕敵,看關羽綠巾打扮疑似黃巾軍復生,草寇而已。二是正想與關羽搭話(曾聽袁公和劉備談起兩個失散的兄弟關張),不曾想關羽虛晃一下轉身而走。顏良不知關雲拖刀之計,欲趕上威逼利誘,那會想到關羽腦後張眼,反手一擊必殺技,成了刀下之鬼。

    關羽深知顏良勇烈,正面交鋒難以一刀斃命,只有施展看家本領拖刀計。關羽要儘早報答曹公厚遇之恩,才能實現一有劉備訊息就要拔腿就跑的約定,所以聽不得顏良解釋,先下手為強。

    可憐一代名將,就此一命嗚呼![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 8 # 今古講堂

    我們先看看《三國演義》裡的原文:“操駭然,回顧呂布舊將宋憲曰:‘吾聞汝乃呂布部下猛將,今可與顏良一戰。’宋憲領諾,綽槍上馬,直出陣前。顏良橫刀立馬於門旗下;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 戰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於陣前。曹操大驚曰:‘真勇將也!’魏續曰:‘殺我同伴,願去報仇!’操許之。 續上馬持矛,徑出陣前,大罵顏良。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 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曹操收軍”。

    之所以引用了這一大段。是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個細節:這一場對戰顏良,曹操陣營一共出了三名將領。首先出場的是宋憲和魏續,這兩個人是呂布的降將,剛歸順不久,上去就送死。第三個出場的才是徐晃,打了20回合,就退下來了。此時,徐晃已經歸順曹操有幾年了,已經成為曹操的核心將領。奇怪的是,曹操並沒有受到真正的損失,也就是死了兩個降將而已。曹操就不打了,收軍回營。這根本不符合曹操的性格。等到再次對陣時,就讓關羽上了,而關羽恰巧又是還沒有歸順曹操。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曹操故意讓宋憲和魏續先上,就是把他們當成試驗品。反正這是兩個投降兵,先檢驗檢驗這兩個人行不行?這兩個人剛歸順,也想拿個表現。稀裡糊塗就送了命。所謂“曹操大驚曰:‘真勇將也!’”其實是故作驚訝,說穿了是一個表演秀,目的是讓魏續也上去交手。

    我們也可以看出曹操的用心:作為一個領導,往往都很偏心。什麼苦活髒活,領導都是首先讓自己不太信任的人去做。而自己的親信,領導總讓他去做一些關鍵的事情。出力的、不討好的事就讓自己不信任的人去做好了。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就可以得出徐晃為什麼20回會就戰敗?

    一,徐晃明顯儲存實力。徐晃戰顏良、文丑,其實都沒有使用全力,他都是上去打了幾十個回合,就主動敗下陣來了。其實他完全有能力繼續戰鬥。如果真的跟對方拼命,鹿死誰手就很難說。 像這種情況在徐晃身上發生過不止一次:徐晃戰龐德時,也是打幾個回合,就詐敗退走。

    徐晃實力有多強?他能和許褚打個平手。而許褚是曹營中武力值相當高的的大將,許褚曾和呂布大戰20回合不分勝敗,許褚裸衣鬥馬超,和馬超武力值相當。按照三國演義的設定,蜀漢五虎大將武力處於同一檔次,很難分出誰高誰低。這樣比較的話,徐晃自身的武力值並不低於關羽多少。在襄樊之戰中,徐晃甚至擊敗了關羽。

    二、曹操事先關照了徐晃,讓他故意放水。由於顏良也是袁紹營中一員很猛的戰將。曹操不願意自己手下的大將太冒風險。關羽作為一個外來戶尚未歸順,讓他去斬殺顏良非常合適。這就和讓呂布的降將去出戰一個意思。但是曹操不好一開始就讓關羽出場。故意讓兩個不重要的降將去打一打,再讓徐晃去做個樣子。這樣就可以讓關羽出馬了。其實曹操陣營中,猛將如雲,對付一個顏良,並不一定要關羽出馬。

    三、這是曹操的一石三鳥之計。一是讓關羽殺了顏良;二是因為當時劉備在袁紹軍中,關羽殺顏良可以起到離間袁紹和劉備的作用。說不定袁紹就能殺了劉備,這樣曹操就少了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但他想不到顏良被殺後,劉備幾句話,就把袁紹忽悠了;三是可以讓關羽歸順。如果袁紹殺了劉備,關羽就只好死心塌地的跟著曹操了。關羽是一個非常講義氣的人,肯定要為大哥報仇。怎樣才能報得了仇?顯而易見,只有在曹操帳下賣命了。

    關羽能那麼快斬了顏良,並非兩人實力懸殊太大。一是顏良以為關羽是來投奔劉備的,少了防範之心,沒有做好戰鬥準備。關羽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二是關羽的赤兔馬太快。一下子衝了下來,顏良來不及反應。

    說穿了,關羽斬顏良,聽上去很威猛。其實是關羽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被曹操當槍使,受人利用而不自知。

  • 9 # 愛尚文史

    徐晃二十合敗給顏良,確實沒有受傷,不過再繼續鬥下去的話,受傷是必然的。當徐晃與顏良單挑二十合之後,羅貫中特地交代了“敗歸本陣”,說明徐晃確實毫無抵抗之力了。如果徐晃還能戰的話,原文應該這樣說“徐晃料敵不過顏良,遂拔馬而走”。

    況且根據當時的情況,徐晃哪裡敢放水啊!曹軍中已經摺了兩陣,如果徐晃再輸了,就成了三連敗了。三連敗,特別是以勇猛著稱的徐晃也被擊敗了,這意味著什麼?諸將慄然,兵無鬥志,軍心渙散。這個時候放水,就是將曹老闆往絕路上逼。

    除非徐晃跟曹老闆有仇,否則不可能放水……

    或許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河北猛將顏良,有沒有二十合擊敗徐晃的實力?

    白馬一戰中,撇開徐晃不說,顏良還有斬殺宋憲、魏續兩項記錄。

    宋憲、魏續,是呂布麾下的八健將之一,在徐州的時候,呂布與曹操、劉備、袁術等各路諸侯周旋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宋憲、魏延兩人的身影。二人的武藝雖然算不上頂級,但不可否認他們身經百戰的事實。其中!他們對戰過的最牛逼的武將,應該是蜀將張飛,在與張飛的打鬥中,二人雖然敗陣,卻可以全身而退。

    說明這二人的自保能力還是可以的。

    同時!說明顏良在取勝手段上,應該不輸於張飛……

    ——或者從文丑分析

    顏良是河北第一上將,袁紹口中的驕傲,而文丑在顏良面前,顯然只是弟弟,有顏良在,文丑只能稱個河北第二上將。

    然而,文丑的競技水平。曾打平過初出茅廬的趙雲。在磐河一戰中,雖然常山趙子龍初出茅廬,不過以他當時的水平,同樣是絕對的頂級高手。後邊一戰,衝殺袁紹陣營,數合斬殺大將鞠義等等,這些都是證明。

    說明文丑的競技水平,至少也是頂級高手。既然文丑都是頂級高手了。那麼!顏良就更不用說了。

    在延津一戰中,文丑慌忙敗逃之際,面對曹營猛將張遼、徐晃的雙雙追擊。文丑調轉馬頭應戰。先是兩箭射落了張遼,緊接著三十合戰退了徐晃。在這種慌忙敗逃之際,都可以從容應對張遼、徐晃兩大猛將的夾擊,而且最終完勝了對手。

    如果在正常鬥將的情況下,那徐晃勢必是接不了三十合的……

    所以!二三十合敗徐晃,文丑都能夠完成的戰績,顏良沒理由不行。

    顏良二十合擊敗徐晃,絕對是硬實力的體現

  • 10 # 一梭煙雨江湖行

    按照陳壽的記載,荀攸獻計聲東擊西奔襲白馬殺顏良一個措手不及,而且曹操親率精兵以關羽、張遼為雙前鋒,徐晃助攻,三員虎將群毆消滅顏良。

    羅貫中為了吹捧關羽,當然要寫徐晃等人戰不過顏良,關羽才好出手。羅貫中寫小說,只要寫關羽斬顏良就行,細節自由安排。

  • 11 # 不沉的經遠

    題主這話說的,交手不是說一定要受傷了才叫戰敗,徐晃敗給顏良不是放水,而是真打不過。

    徐晃二十合敗給顏良,是發生在白馬之戰時,顏良先後殺死了宋憲和魏續兩人,曹操又命徐晃出戰,結果徐晃也被顏良二十合給殺敗。

    徐晃這種情況在《三國演義》裡並不少,兩軍陣前武將交手,覺得打不過了就承認敗了這是很正常的事。像虎牢關公孫瓚對呂布,是數合就敗下陣來,還有張郃在潼關對馬超,也是二十合就敗。實際上在遇到高手自己不敵的情況下,能及時脫身也是本事,像李通在對戰馬超時沒有及時撤退,就被一槍殺了。

    而且徐晃在這一戰裡很明顯沒有放水。首先來說,徐晃和顏良大戰時曹操和曹軍眾將都在觀戰,這個時候的徐晃在軍中地位不低,不可能故意放水,這樣敗了沒面子不說,曹操肯定也會對他不滿。

    其次書中寫到,徐晃被擊敗以後,曹軍“諸將慄然”,曹操也是覺得無人能戰顏良,因此心中憂悶。在曹軍眾將中,此時自然是以許褚為最強,徐晃次之,夏侯惇、夏侯淵、張遼等人緊隨其後。如果徐晃在戰鬥中有所放水,顏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那麼別人不說,許褚肯定不會坐視。但是事實是許褚也不敢出戰,說明許褚自己覺得沒有把握,才不敢上去挑戰顏良,由此可見顏良武藝還在許褚之上,徐晃敗在他手上不冤。

    所以徐晃敗給顏良,是真的技不如人,並非放水。

  • 12 # 江雨燕

    三國演義裡面寫的很清楚了,徐晃確實敗給了顏良。

    徐晃在沒有受傷的情況下為什麼不繼續和顏良打?原因並不複雜,因為他知道久戰不利,長久的和顏良拖下去,自己必然會因為氣力盡失而露出破綻,他自知久戰自己必敗,所以寧願在激戰二十回合以後,就敗下陣來。

    實際上徐晃這屬於明哲保身,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徐晃沒有必要一定要和顏良拼個你死我活,所以他知道自己打不過,乾脆留一點氣力逃回了曹營,這是非常明智的,但我們不能說這是因為徐晃膽小。

    在《三國演義》第十四回中,徐晃彼時跟隨的還是楊奉,曹操帶著漢獻帝等人準備移駕許都,楊奉、韓暹等人帶兵在半路攔截,徐晃當時一馬當先的攔在前面,曹操一方則派出了許諸交戰,兩人交戰了五十回合而不分勝負。

    可見徐晃的戰鬥力總體上和許諸是持平的,因此徐晃自感無法打敗顏良後,就退回了曹營,徐晃退回曹營以後,其它的曹將是什麼反應呢?這時候的曹操不乏許諸、夏侯淵、李典、夏侯惇、樂進等猛將。

    卻說這許諸在爭奪袞州之戰中硬是同呂布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但是徐晃退回曹營以後大家是什麼反應呢?《三國演義》形容說叫“諸將慄然”,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大家都有點心虛和緊張,覺得這顏良太厲害了。

    但實際上這樣的設定有點不符合邏輯,按理來說,許諸能夠和呂布大戰二十回合而不分勝負,就算許諸總體上實力不如呂布,畢竟人家呂布後來是因為曹軍六將一起出馬才把他打敗,無論如何,這許諸和顏良交戰個四五十回合應該沒問題吧?

    而徐晃也同許諸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說明徐晃搞不好和呂布過上幾招的可能性都有,但是羅貫中只寫了徐晃和顏良交戰二十回合就敗下陣來,連讓許諸等人出手的機會都不給,這說明什麼呢?其實許諸、典韋這樣的猛將是有能力同顏良交鋒的,但是這時候曹營有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關羽。

    關羽剛剛才被曹操收留,怎麼著也得讓他表現表現不是?所以程昱立馬就獻計說只有一個人可以斬殺顏良,這個人就是關羽。所以關羽就奉曹操命去斬殺顏良,為此羅貫中描寫的十分有氣勢,叫做“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這就凸顯出關公很強。

    但他更強的地方在哪裡呢?一刀就斬殺顏良於馬下,其實要我說這羅貫中太不厚道了,為了塑造關羽的“英雄”形象,真的可以說用一場大戰和一群大將來襯托他,而且還不讓人家顏良出手,你說人家顏良冤不冤?

    所以,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武將的武力值是有漏洞的,這些都是因為羅貫中帶著有色眼鏡去寫的緣故,當然了他也非常成功的塑造了關羽的光輝形象,只不過咱們讀者真的要替顏良打抱不平呢,所以說到底“白馬之戰”是一場專門為關羽準備的戰爭,是他在曹營的首場個人秀。

  • 13 # 老白的歷史課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正面硬上是上將潘鳳的戰法。

    亂世,活命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幾斤幾兩還是不要強出頭。

    徐晃的確是打不過顏良,顏良是袁紹上將,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顏良三合斬宋憲,一合秒魏續,此二人,乃是呂布當年勇將,顏良之強,躍然於眾人耳。

    徐晃武力值並不出眾,唯一亮點就是襄樊大戰關羽八十合,不過關羽右臂少力,實力下降。

    徐晃也是降將,所以急於表現,曹操問:"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二十合後敗歸本陣,不是徐晃不想展示威風,實在是打不過,硬拼恐有性命之憂。

    就像紀靈戰關羽,三十合後就不敢再出戰,派副將出馬,那也是自知不敵。

    戰場之上,保命最重要,徐晃也算有自知之明,比起那些白白送命的武將強多了。

    你們的每個關注,都將成為小白前進的動力。

  • 1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徐晃五十回合與許褚戰平,卻二十回合敗給了顏良,其實這並不奇怪啊,因為許褚也不是顏良的對手。

    都知道許褚的武藝在曹營是數一數二的,僅次於典韋,又是典韋之後曹操的頭號貼身保鏢,其實徐晃的武藝與許褚相差無幾,兩人能在五六十回合戰平,說明武藝距離不大。

    白馬之戰時,顏良作為袁軍主帥出戰曹操,並在戰場上不到三個回合分別斬殺了宋憲與魏續,按道理來說,徐晃對顏良的武藝應該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徐晃之所以敢出戰顏良,根本原因就是對自身武藝自信,同時也自認為武藝強於宋憲與魏續。

    徐晃能作為參照的就是宋憲和魏續,這兩個人原是呂布手下的八健將之二,強將手下無弱兵,宋憲與魏續怎麼也是跟著天下第一的呂布混了很長時間的,結果一出場就這麼容易被顏良所斬殺,只能說明顏良技高一籌。

    在宋憲和魏續相繼被殺之後,曹操也膽戰驚心,向著身後的武將們問道:誰敢出戰?只有徐晃應聲而出,挺刀縱馬去戰顏良。

    當時曹操手下有許褚、徐晃、夏侯惇、張遼、夏侯淵、李典、樂進、于禁等將領,武力排名靠前的也就是許褚和徐晃了,許褚是曹操的貼身保鏢,需要保衛曹操,暫時不能出戰,這個徐晃如果不站出來迎戰顏良,曹操就會尷尬了。

    徐晃幾乎是應聲而出,可見即使曹操不問,徐晃基本上也會出戰了,徐晃藉著能與許褚戰到平手的自信,與顏良交手,結果一直戰場,二十個回合就被顏良實打實的擊敗。

    高手對戰,不需要很長時間就能感覺到勝負,徐晃與顏良一交上手不到五個回合,就明白了,他原來是輕視了顏良,等雙方打到十個回合時,徐晃已經感到難心為續,然後徐晃又用了十個回合,才勉強從顏良手中撤回。

    當時是兩軍對戰,幾十萬雙眼睛牢牢地盯著戰場,徐晃與顏良的一如一式,盡在眾人眼中,所謂的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就在此時涇渭分明,武藝是高手的,一眼就看出徐晃不是顏良對手,二十回合之後必敗,而一般計程車卒是看不出兩人誰勝誰負的。

    徐晃僅僅二十個回合就敗下陣來,如果徐晃死戰不退,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對於徐晃個人來說,如果死戰不退的話,非死即傷,不是死亡就是受傷,因為不是對手,所謂的對手,就是能力相當的人才能稱為對手,如果能力差距太大,就不是對手了。

    徐晃繼續戰下去,不是受傷就是死亡,在沒有外援來幫忙的情況只有這兩種選擇。

    顏良這個敵人是不可能放水讓徐晃逃走的,他倆又沒有交情,而徐晃本人武藝本來就不如顏良,就更加不可能放水故意戰敗了,何況還有曹操站在身後,還有數萬將士看著呢。

    徐晃會放棄自已的生命嗎?當然不會,他沒有必要死戰不退,又不是拼命的時候,只要點到為止,分出勝負,相信曹操也會理解徐晃。

    徐晃會戰到自已受傷再退下來嗎?也沒有必要,刀槍無眼,誰知道受傷會不會是致命傷,就算不是致命,來個終身殘廢,恐怕這輩子更加難受。

    敗了就是敗了,沒必要為了面子硬著頭皮繼續在戰場上苦撐,就算是徐晃苦撐,曹操也會看出問題,曹操也會愛惜手下將士的生命中,比如呂布來挑戰時,曹操同時讓手下的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樂進、于禁六將一起迎戰呂布,管他面子不面子,性命要緊,六個打一個怎麼了,能贏就行,能贏就是硬道理,曹操也是注重實際的人。

    當然了,如果徐晃在戰場上死戰不退被顏良斬首的話,對曹操軍隊的打擊會更大,因為曹軍陣營排名第二的名將戰死,曹軍哪裡還有士氣,萬一顏良率領大軍衝殺過來,那麼曹軍豈不是更加慘敗。

    所以,徐晃在二十回合被顏良擊敗後,就理智的退出了戰場,這是當時戰場上不成文的規定,技不如人就是技不如人,沒有繼續打下來的必要,還不如早點退下來,但是要說到徐晃是否放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畢竟幾萬雙眼睛在戰場上盯著呢!

    況且還有曹操這個天下領導在,別人看不出來,曹操一定能看出來,徐晃不僅不會放水,還要在曹操這個領導面前表現一把,能立功最好,不能立功也只有退下,但是徐晃放水絕無可能。

  • 15 # 再言春秋

    引言

    徐晃,字公明,是曹魏集團的五子良將之一,與于禁、樂進、張遼、張郃,並稱為五子良將。也是在《三國志》上唯一明確的一個名將團體組合。

    顏良,河北四庭柱之一,與文丑,張郃,高覽,同為河北袁紹集團的猛將。

    從兩個團體中,我們可以發現,張郃既是五子良將,也是河北四庭柱。如果用類比法來進行一個推理的話,顏良約等於張郃,張郃約等於徐晃,所以,我們能夠得出顏良約等於徐晃的結論。

    分析

    單純的從武力方面來看,《三國演義》的武力值相對來說還比較客觀。不存在那種遠超過常人水準的武將。

    即便是呂布,號稱三合之將,但他與張飛單挑之時,也沒有佔了上風。可《三國》之中,與張飛實力相仿的人卻大有人在。

    蜀漢集團的關羽、趙雲、馬超、黃忠;東吳集團的太史慈,甘寧,周泰;曹魏集團的兩夏侯、典韋、許褚、徐晃、張郃,這些人都是與張飛在同一水平線上的武將。

    所以,客觀地說,《三國演義》中的武將,到達什麼水平線,那基本上就是那個位置。至於作戰中的輸與贏,就是作者為了作品而進行的刻意安排。

    顏良的實力

    作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顏良,他的實力那是不用懷疑的。在袁紹看來,只要有顏良、文丑在,那天下的武將就沒有可放在眼中的。

    顏良能夠瞬間秒殺呂布手下的八將中的宋憲與魏續:

    宋憲領諾,綽槍上馬,直出陣前。顏良橫刀立馬於門旗下;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戰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於陣前。曹操大驚曰:“真勇將也!”魏續曰:“殺我同伴,願去報仇!”操許之。續上馬持矛,徑出陣前,大罵顏良。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

    要知道,強將手下無弱兵。或許宋憲、魏續在三國群雄中算不得什麼。但他們畢竟是呂布的手下,實力水平也都得線上。

    而且斬殺與秒殺那絕非是一個性質的。兩個人打二十回合那就是旗鼓相當,可要是兩三回合那肯定是遠遠不及。

    能夠秒殺呂布手下的顏良,其實力水準絕對可以在三國裡面排入第一流的。

    我們還可以拿與他實力相仿的文丑來作為參照物,文丑曾經有著與趙雲大戰60回合的戰績。照此來看,顏良、文丑二人的實力都應該可以和五虎相媲美。

    徐晃強麼?

    徐晃強,而且徐晃是真的很強。

    在正史上,曹操對徐晃的評價是相當之高的: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不僅曹操,一向眼高於頂的關羽關二爺,見了徐晃之後也是口稱“大兄”。要知道能得到關二爺尊敬的人可不多。

    除了自己結拜的大哥、三弟,還有後續的四弟趙子龍,恐怕就剩下張遼與徐晃了。就連馬超,關羽也並不是那麼看得上。

    至於徐晃在《三國演義》裡面的戰績,那也是相當不錯的。首先是一合斬下崔勇:

    一將手執大斧,飛 驟驊騮,直取崔勇。兩馬相交,只一合,斬崔勇於馬下。

    後來與許褚交手,更是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要知道許褚那是能夠裸衣戰馬超的人,依照許褚的實力,足能夠挑戰五虎上將,而徐晃與許褚酣戰五十回合,其實力自然也有著與五虎相仿的實力。

    徐晃VS顏良

    徐晃與顏良一戰,最終以二十回合之後,徐晃不敵而宣告結束:

    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曹操收軍,良亦引軍退去。

    要知道,以徐晃的實力而言,如果他無法戰敗顏良,那麼曹魏集團中,能夠單挑戰勝顏良的人就不存在了。所以,解決顏良的任務最終只能交給關羽來完成:

    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 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如果說仔細讀過《三國》,那麼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在“武力值”上,總會有一些“不盡人意”的表現,或者說是圓不上的地方。

    比如說徐晃與顏良,一個能夠與許褚打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實力可以直逼五虎將的人;卻敗給了另一個實力與五虎將差不多的人。

    這有點說不通啊。是不是徐晃在放水啊?《三國演義》他就是一部小說,除非作者有了明確交待,否則不會出現“詐敗”“防水”這種事。

    徐晃二十回合不及顏良,簡單來說就是作者為了引出關羽斬顏良而做的鋪墊。是作者為了提高關羽的身價而把顏良寫得厲害了。顏良的這個厲害,已經超越了本來應該擁有的實力。

    所以,看起來就會讓人覺得徐晃的表現有些不如人意了。

    結語

    徐晃20回合敗給顏良,只是作者給關羽做的鋪墊。

    此時的作者,眼中只看了一個人,那就是關羽。至於其他人,在此時都是工具人。

    這時候的徐晃只是一個代號,他可以是許褚,可以是夏侯惇,夏侯淵,可以是曹洪、曹仁,可無論是誰,在和顏良打的時候都只能是20回合。不這麼寫突出不了關羽的厲害。

  • 16 # 大愛無恨劉成軍

    白馬坡,顏良帶領10萬大軍陣勢嚴整,旗幟鮮明,刀槍密佈,人馬雄壯。

    顏良金盔金甲,親自出戰,3個回合斬了曹操手下健將宋憲。宋憲的好朋友魏續一馬當先要為宋憲報仇雪恨,結果,只一合,被顏良斬於馬下。

    曹操感嘆不已說:“真勇將也!”戰場上一片肅殺氣氛。曹操又大聲問道:“還有誰願意出戰?”徐晃應聲而出。

    也就是說,曹操話音剛落,徐晃就出戰了。為何徐晃反應如此之快?

    第一、徐晃是曹操愛將之一,每逢出征,徐晃都跟隨曹操身邊,距離曹操很近。應該是當時,徐晃就緊跟在曹操身邊,曹操才話音剛落,徐晃能夠及時準確無誤地聽到,而且首先做出反應。

    第二、徐晃剛剛加入曹操陣營時間不久,有急於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所以對戰爭的發展態勢十分關注,內心深處做好了隨時出擊的準備。徐晃可能早就嚴陣以待,只是不知道曹操是否要派出別人,所以就暫時按兵不動。如今一聽曹操的問話,知道了曹操心中沒有固定的人選,為了抓住難得的表現機會,徐晃就立即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

    第三、顏良雖然連殺兩將,但所殺之人都是普通戰將並非一流高手。因此,徐晃認為自己有資格與顏良決一雌雄。徐晃本來就作戰勇敢,而且,武藝也不低,至少可以躋身一流高手,在此之前,他曾經和許褚大戰50回合不分勝負。

    結果出乎意料,徐晃和顏良只大戰20回合,徐晃就敗歸本陣。曹操諸將慄然。徐晃是故意放水嗎?絕對不是!因為:

    第一、徐晃沒有任何放水的動機。徐晃和顏良一向素不相識,戰場相見是你死我活殘酷無情的殺戮,徐晃又怎能放水呢?

    第二、徐晃沒有任何放水的可能。眾目睽睽之下,高手環伺,徐晃一旦放水,就等於是臨陣通敵,難道他就不怕軍法從事嗎?

    第三、徐晃沒有任何放水的理由。徐晃如果想放水又何必自告奮勇地出戰呢?反正曹操又沒有點名叫他出戰。他之所以出戰,是為了立功表現,而不是為了敷衍了事,更不是他心懷僥倖。因為在此之前,徐晃親眼所見顏良的武功之高。

    所以說,徐晃的敗歸本陣是實打實地和顏良交戰了20回合,已經全力以赴後感覺自己無法取勝,而且再打下去可能負傷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就趕緊爭取全身而退。

    徐晃敗歸本陣以後,諸將慄然。因為此時,大家都心中雪亮:能夠20回合打敗徐晃,曹操陣營無人能夠做到!最後,曹操無可奈何,只好極不情願地請出關羽解決了問題。

    關羽,關雲長不辱使命,一刀定乾坤,白馬之圍遂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女人結婚後,她的心應該放在老公家裡,還是放在原來的孃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