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善易學講堂

    我們在廣東粵西,算是祖國的南端,即雷州半島!雷州半島因為每年打雷較頻繁,雷中又帶有大量的二氧化氮所以雷州半島的土地非常肥沃,適合耕種,這就形成了粵西的雷陽文化或雷州文化,他是粵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典型的地域文化!比較出名的有雷劇、石狗文化、舞鷹雄、爬刀梯!

    一、雷劇

    雷劇,原名大歌班,因早期以雷州歌曲調為聲腔,曾名“雷州歌劇”,廣東省雷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二、石狗文化

    狗能鎮魔驅妖、祛邪消災,能司風雨、賜財福、添丁壽、主功名、主正義等等。因此,雷州人有給小孩取名“暱狗”、“狗仔”、“狗生”、“狗保”,並讓其戴“狗仔帽”、穿“狗弄衫”(類似馬甲)的習俗。城鄉還普遍在門口、巷口、村口、路口、井口、河口、廟前、墓前祀立石狗,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或遇有紅白喜事時加以拜奉。

    三、舞鷹雄

    舞鷹雄已有較高的表演技藝;傳至梁應清、梁卓錦時,仍只能在地面表演;到了梁榮章、梁寶琛,創造出能在4—6米高的木杆上表演,大大增加了高難技巧。既有較強的觀賞性,又保留著濃厚的民間習俗。

    四、“爬刀梯”是當地民眾祭祀儀式中莊嚴神聖的內容之一,充分表現雷州人民祭祀祖先時心靈的虔誠和感情的真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爬刀梯”成為一項扣人心絃、引人入勝的觀賞性藝術,當地民眾每年都把這項活動搞得熱烈、隆重、精彩,遠近聞名,備受雷州人民喜愛。

  • 2 # 平子汽車

    陝北榆林革命老區,有紅色文化旅遊革命教育底蘊,有橫山老腰鼓,牛王會,清醮會,獨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黃土高原和窯洞的風土人情和紅棗、小米五穀雜糧,也有神府煤田、油、天然氣等現代礦產資源

  • 3 # 吳魂楚魄

    花鼓戲、皮影戲是湖南衡陽地區的傳統文化。花鼓戲是全省性的,上了年紀的湖南人都能唱上一兩句。有時本地富人辦喜事,會出重金唱一臺花鼓戲。於是十里八鄉的人們都會趕過來觀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場面之壯觀,熱情之高漲令人歎為觀止。

    皮影戲的熱度是不及花鼓殘的,觀看的大多是老年人,年輕人很少有興趣。兩張方桌,一個白布蒙的螢幕,兩盞煤油燈,一些用竹條支撐的塑膠紙人像,兩個人,一人在前臺指揮著人像的動作,一人在後臺敲鑼打鼓。兩人相互配合,演繹著人們喜聞樂見的故事。像評彈,但比評彈有影像感。

    舞龍燈、耍獅子、划龍舟在衡陽地區挺盛行。近年來,由於城鎮化加快,有了一些錢的農民都買了房住進了城裡,農村人口稀少,漸漸地舞龍燈和舞獅被人們淡忘。只有划龍舟依然盛行,因為當地政府都支援,每年端午節都會有龍舟競 賽。

    隨著電視和智慧手機的普及,人們能隨時隨地觀看自己想要看的節目,於是,花鼓戲、皮影戲也被拍成了影片,製成了光碟,進入了千家萬戶,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呆在家裡看大戲。而今,智慧手機又淘汰了電視機,人們在手掌上就可隨意觀看了。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不能讓其消失,應有所保護地傳承下去,讓其生生不息!

  • 4 # 半影塵世

    我們這裡是彝族自治州,有一些彝族特有的習俗,漢族也會和他們有一些共同慶祝的習俗。

    比如,結婚的時候,在老家宴客要三到四天,比城市裡只是宴客一晚會麻煩很多,但人情味很濃,而且客人的多少也是衡量這家人人緣和排場的一個標準。

    結婚宴客的場地,會用松毛(松樹葉子)鋪滿,然後由專人擺盤,輪流吃飯,每一輪七到八桌不等(農村院子空間有限,只能輪流),輪流吃飯,氣氛熱烈。

    客人給的賀禮也不是裝在紅包裡,而是有一個專門的記賬人,到了的客人自覺去他那裡“掛禮”,基本都是現金,現場點清楚,現場記錄名字和對應的禮金。禮金多少一看這個人是不是來還禮(前期這個人家辦客接過現在這家結婚人的禮金,他就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點),二看關係(親戚需要掛的多點),其他的就可以根據當下當地的禮金習俗進行掛禮就可以了。

  • 5 # 孤旅天涯

    呼倫貝爾市,雞嗚三國的地方,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魅力城市,呼倫貝爾大草原、大興安嶺、綠色淨土、中國冷極,濃郁的民族風情,這就是呼倫貝爾的地域文化特色。

  • 6 # 西山逸隱

    老朽家鄉地處河北東南部,緊靠運河西岸,文化習俗受京津影響不小。

    本地比較突出的特點有:雜技文化,每有村人將孩子送入雜技訓練,往年春節期間也能露上兩手。

    各村大都備有大小鼓隊、民樂,平時經常聚一塊兒活動。

    內容不外京劇、河北梆子、歌曲雜耍(獅子舞高蹺啥的)、廣場舞等集會。

    詩詞文章也時有組織展示,縣有文化館,鄉置文化站,文化氛圍還行。

  • 7 # 歐比旺羅克

    文化是一條河,上游是中游的傳統,中游是下游的傳統。每一個時間點上的文化都是從遠古到未來文化之河的斷面,一切都在流變中,不僅與異鄉有差別,與自己也有差別。

    世界上本來沒有鞭炮,放的人多了就成為文化。但這種文化只是一種地域文化。近期炒得火熱,有意與之聯姻的非洲就沒有這種文化,不知道成為親戚後他們能否虛心學習。

    即使作為本土文化,鞭炮文化也必須在法令的框架內演變。以前放鞭炮有很多講究,放得有文化,放得越多、講究越多越有文化。曾幾何時,大家都在睡覺或玩手機時,放鞭炮就成了沒文化,不但沒文化還捱罵,甚至可能違法。

    政府強制力永遠是砌進文化長河裡的牆,影響並左右著文化的走向。

    農曆新年是傳統文化集中展現的時段。不想出來個新冠疫情橫插一槓子,把一切過大年的傳統文化都封閉隔離了起來。這種重大歷史事件是扔進文化長河中的一塊巨石,將對文化的演進產生長久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開一個正品化妝品折扣店,哪裡拿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