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某人讀紅樓夢把林黛玉讀成了“下九流(林黛玉敢做私通的事)”。
7
回覆列表
  • 1 # 文乎

    楔子:“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其實以上只表達出來林黛玉被大家認可的表面化的性格形象。她內心至真至純至美的性情,嚮往真實、平等,追求青春、愛情和自由的美好品質應該被欣賞被表達出來。

    林黛玉,文學名著裡的經典人物形象,在我還未曾讀紅樓夢的時候,就先知道她。許多未曾讀過紅樓夢的人對黛玉也有所聽聞。當我看完紅樓夢之後對她的瞭解並沒有太多。後來聽馬瑞芳老師談《紅樓夢》中的黛玉,我才對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瞭解的更細更真實更客觀了。

    我開始欣賞林黛玉。她有兩方面與人不同的優點:對愛情的純粹,性格的真實天真。

    她是金陵十二釵正冊雙首之一,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身魂,她是榮府么女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

    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

    林黛玉是多重性格素質的統一體。分析其人物形象,就必須要從她的性格的豐富性與複雜性所凝聚而成的主導方面切入。

    黛玉性格的一個主導方面是她的叛逆精神與高尚境界。

    所謂叛逆精神是指林黛玉對當時社會所崇尚的一些行為規範和主要價值準則的反叛。而高尚的境界,是指黛玉的人格精神所達到的完善性的標誌,是符合歷史的必然要求的價值的體現。譬如:傲岸不遜、貴族情調詩人氣質等。

    在一個比較單純的官僚家庭里長大的林黛玉,投身到榮國府以後,命運又彷彿給了她新的安排,必須學會照顧自己,必須去學會如何適應周圍錯綜複雜的人事關係。在這裡,隱忍曲承,安分隨時,裝愚守拙等等,是最受稱讚的美德,而縝密的機心,巧妙的欺詐,在這裡更是可以換取到歡心與獎賞,這就是周圍的一切向林黛玉所提出的做人標準。而我們看到林黛玉的行為卻與大觀園中的為人處事標準格格不入。她不怕得罪任何人,甚至從不思考誰可以得罪,誰不該得罪,一切都隨著她生性的好惡,憑著她感情的流轉,毫無顧忌地任意而行,既不經過任何的修飾,也沒有半點掩藏,她的心中所想即口中所說,而口中所說的,常常又是為別人所不肯說的生活真相。正因為林黛玉的率真自然、任性任為,所以她雖然輕易地與人生隙,但從不與人結嫌,而是很快地就能與人消除隔閡

    曹雪芹又不讓林黛玉的這些性格素質顧影自憐地停滯在那裡,它們一方面受到叛逆精神的入微的滲透,一方面又眾星拱月般地將自己的光彩投向主導性格。這樣,人物的形象就在滲透和凝聚的過程中保持了整體性,有一個演化發展的基礎。

    玉的形象世界中,又具有敏感、多疑和傷感的性格素質。

    敏感,是指對周圍的人與事具有超乎尋常的感受力;多疑,則是由於自己的身世而形成的自卑感所建立起來的一種本能的防禦機制,即時時刻刻防備著意外的傷害。

    譬如:第二十六回,她去敲怡紅院的門,晴雯正沒好氣,擋了她的駕。這一無端的誤會,卻立時叫她思前想後,越想越動氣,越傷感,她不顧蒼苔露冷,花徑風寒,獨立花蔭之下,悲悲切切,嗚咽起來,直哭得花魂點點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如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時,當林黛玉得知最後兩朵是別人挑剩下的時候,她當即說道:“我就知道麼!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呀。”以往的評論家大都認為這一段表現的是黛玉的小性兒,其實,這其中何嘗不蘊含著黛玉的自尊,更蘊含著人情的冷暖,說明黛玉渴盼著人間的溫暖與關愛。那一次,史湘雲把她與戲臺上的小旦相比,這固然引起她的多心和不愉快,但這誤會到底是容易解釋和消除的,引起她最不愉快的還是因為賈寶玉為了怕史湘雲得罪人所使的那個 “眼色”,這在林黛玉看來是一種有情意的表現。因此她非常尖利地責問寶玉:“我惱她與你何干?她得罪了我又與你何干?”看來,她彷彿是褊狹到了如此的地步,好像非要賈寶玉和所有的女孩子尤其是薛寶釵斷絕關係之後她才能甘心似的。果然有一次,賈寶玉被她拷問得急了,忍不住這樣說道:“只許同你頑,替你解悶。不說偶然去她們那裡一遭,就說這話。”這幾句話無疑刺傷了黛玉那顆脆弱的心。因此她不由的急了,並且說:“我難道叫你疏她,我成了甚麼人呢?”同時,在這種情況下,她終於被迫地擠出了隱藏在心裡最深處的一句話:“我為的是我的心。”在黛玉的叛逆精神中,黛玉的性格形象又顯得嬌貴、清高,帶有相當濃厚的貴族氣味。

    她那麼熱衷於閱讀詞句警人的《西廂記》和《牡丹亭》,然而,又羞於行酒令時的無意引用,央求薛寶釵為她遮掩,好維護千金小姐、不出屋門的女孩兒的臉面。

    玉的人物形象中又充溢著詩性的芳馨,使她的的叛逆精神帶著一種詩意的激情和意蘊。《紅樓夢》第二十三回有這樣的描寫:“寶玉笑道:‘來的正好,你把這些花瓣兒都掃起來,撂在那水裡去罷。我才撂了好些在那裡了。’黛玉道:‘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兒什麼沒有?仍舊把花糟蹋了。那犄角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裡,埋在那裡,日久隨土化了,豈不乾淨。”落花是女子的象徵,更是黛玉自己的象徵,其葬花即是表明其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志趣。她宣言: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淖陷渠溝,她哭訴: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這樣的歌聲,明顯地應和著林黛玉叛逆性格的主旋律,使林黛玉的詩人氣質裡更多地帶有叛逆者與求索者的基因。詩是黛玉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為她和賈寶玉的愛情溶入了一絲的浪漫和悽美。她的詩,有對愛的感傷,有對愛的憐憫,還有對世俗的不滿。在林黛玉的身上有著濃郁的詩人氣質,她把情化為詩,把詩化為自己追求理想、嚮往愛情的武器。她的詩情真、愛真,她的詩也讓這一人物形象達到了空前的完美。在她的身上,有著恃才傲物、自命清高、目下無塵的文人骨氣和精神潔癖,有著沖淡平和、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隱逸追求。傷感、愛戀,不僅是她的專長,也讓她成為大觀園中的第一才女。黛玉性格形象演變的歷程贈絹使她驚喜痴迷。元春賜端午節禮,獨有薛寶釵和賈寶玉的一樣,觸動了賈寶玉;清虛觀張道士為賈寶玉提親,觸動了林黛玉。五月初二,寶黛大吵,賈寶玉砸玉,這是二人鬧得最大的一次。至初四日,二人和好。初六,賈寶玉在史湘雲面前表達對科舉仕途的不滿,認林黛玉為知己,無意間被林黛玉聽了去,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遂有寶黛第二次訴肺腑。晚間,賈寶玉託晴雯帶給林黛玉兩條舊手帕傳情,林黛玉作《題帕三絕》。林黛玉在受絹時是神痴心醉,往日的疑慮、焦躁、猜度一下子煙消雲散,此後黛玉表現出高興、自恃、鬆懈的情緒,林黛玉待人接物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憶絹使她沉吟思索。在這一階段,黛玉的性格中出現了對既有社會秩序的幽怨、懷疑和憤恨的因子焚絹使她使她對整個貴族家庭加倍仇恨。兩條浸透著愛情、灑滿了淚水的舊絹被黛玉投入火盆,顯示了林黛玉決絕之情,林黛玉在反叛的道路上決定用自己的生命來做最後的抗議。林黛玉出身於“清貴之家”,由於小時父母鐘愛,比較任性。後因父母早喪,寄居賈府,孤苦伶仃。環境的齷齪勢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備”。為保持自己純潔的個性,她始終“孤高自許,目下無塵”,語言“比刀子還利害”,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她在寶玉面前鄙視封建文人的庸俗,詛咒八股功名的虛偽。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鬢廝磨的賈寶玉才是她的“知己”。她和賈寶玉之間的真摯感情,成了她能在這個勢利環境中生活下去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焚稿斷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這個黑暗的社會表示最後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們看到一種新型婦女的思想意識的萌芽。結語: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詩云“顰兒才貌世應稀”。她孤高自許,在那人際關係冷漠的封建大家庭裡,曲高和寡,只有賈寶玉成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於對賈寶玉的愛情中。她用尖刻的話語揭露弱點,以高傲的性格與環境對抗,以詩人的才華去抒發對自己命運的悲劇感受。她為保持自己的愛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林黛玉是理想、是詩,她本身便是情,人類所渴望所難以獲得,所夢寐以求的情。她的鐘情、嫉妒、多疑、糾纏、懼怕,她的病態,表現了許多弱者的內心,表現了許多強者深藏的、潛意識中的不願人知的那一面內心。林黛玉不是小心眼、愛哭鬧、不識大體的尋常小女子,而是一位情趣高雅、志節不凡、重情輕物、熱愛自由、敢於反抗的具有詩性氣質的大家閨秀與絕代佳麗!

  • 2 # 布衣S

    先拿出觀點:林黛玉在曹雪芹的筆下是個悲劇人物,是個封建禮敎的犧牲品,進一步說是和封建禮教抗爭的犧牲品。

    林黛玉前身是一株靈河畔石頭縫裡一株絳珠仙草,因感恩神瑛侍者(寶玉前身)天天澆水,用一生的淚珠還其恩!

    布衣認為其實理解了"木石情緣"的悲劇所在就理解了林黛玉這個人物

    1.林黛玉寄人籬下,自感孤苦無依,但性格任性,這種任性,究其實質,是對封建禮教的一種叛逆的心理。比如:眾人勸寶玉讀書,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但林黛玉從來不勸他讀書做官。又比如:舊社會的“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以貞靜為主"等封建禮教說詞,林黛玉反感,反其道而行之,就連"男尊女卑"在她眼裡也是反感的。認為那些達官貴人不過是"臭男人"而已!

    2,"木石情緣"實際上是林黛玉和賈寶玉兩個有共同性格的人理想的愛情,但卻演義得一波三折,悲劇連連,最終不成。其根本原因是違背了封建社會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封建社會的禁書《西廂記》,《牡丹亭》當成"詞句警人,滿口餘香"的好書!林的"菊花詩""題帕詩"等,都表現了她對自由戀愛的追求,幸福生活的嚮往。然而這在賈府是決不允許的,也註定"木石情緣"的悲慘結局!

    3,林黛玉孤高畫質傲,心胸狹窄,體弱多病,除了眼淚就是吐血,註定了她不能成為賈府第三代內當家!

    在榮府內,林黛玉說話行事被人認為"目無下塵""嘴又刻薄""專愛挑人不是"的"不可救藥之人",與寶釵相比,為人處事,差異太大!

    林黛玉生活在賈府,由於其性格上的叛逆,與當時的環境格格不入,處事小氣,弧高畫質傲,說話直率,最終成為寄人籬下失去寵愛的一名悲劇式的弱女子,在"風刀霜劍"的逼迫下,死於她自己編吟的"葬花吟"中。結束了可憐可嘆可惜又可愛的人生!

  • 3 # 雯臣

    這個話題爭議太大,林黛玉的藝術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真相會把林黛玉高貴的出身完全顛覆。下九流是封建禮教社會的產物,把生而平等的人分為三六九等。這正是作者對封建禮教的批判,也是我們今人摒棄的糟粕。所以,從平等與愛情自由的角度來說,黛玉沒有做什麼不對的事情。

    林黛玉的以卑為尊,是作者對自詡清高的文人士大夫的嘲笑,林黛玉身上的捻酸小性,不正是儒家文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特點。文人相輕自命不凡,文人士大夫以玉自比,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不正是他們所倡導的?作者借林黛玉這個“玉”,嘲笑了士大夫的人前假清高,背後的真下作。

    林黛玉究竟做了什麼?要整天以淚洗面?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要寶姐姐派人冒著雨,趁天黑偷偷給她送燕窩。秘密就在黛玉葬花那一節裡,她與寶玉一起埋下了什麼?

    寶黛兩個不知害臊的(王夫人的話),一起讀了西廂記之後,與兩個人葬花之前,還做了什麼事情?又一起埋下了什麼,什麼東西見不得人,需要埋到到地下?

    寶黛二人埋下的秘密,又是如何被人發現的,讀者自己去讀吧。

    至於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還是那句話,打死你我也不會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哪部電影死的人最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