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格諮詢
-
2 # 坤鵬論
1.提升專業能力,爭取增加收入
題主沒有說自己的工作是什麼,但是整體來說,決定工資多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崗位、行業、工作經驗、職稱、公司性質等。我們知道,能進入一些國有大公司,很多基層員工收入也不錯,特別是福利方面,很多時候大家都享受。而一些私營企業,可能在基礎崗位上的工資往往設定比較低。除了公司性質外,影響個人工資收入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具體的崗位,首先記住一點:業務類的工作永遠比非業務類的工資高,比如公司的業務部門與後勤部門、行政部門相比,整體收入會高出一個層次。不管題主從事的什麼工作,首先都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其次,要儘可能學一些專業知識,注意不只是看書學習,不只是參加培訓班,而是要透過業績體現你的專業技能。只有業績好,你才能讓領導讓老闆給你加工資。試想一下,如果相同崗位上有多名同事,而你連續幾年業績都是第一,加工資的不是你,還能是誰?當然,這種加工資的幅度可能不大,但連續幾年後,你可能就是部門主管或者經理了,所在崗位不同,工資自然會提升。
當然,還有一種比較悲觀的情況,那就是公司用人唯親,而不是用人唯賢,可能你的業績好也得不到多大的提升,認真分析,如果真的這種情況,你至少還有成績,你完全可以跳槽,有業績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相應資料也表明,高工資很多都是透過跳槽跳出來的,當然,盲目跳槽肯定是不行的。
2.肯吃苦,多做兼職來賺錢
如果原單位比較穩定,收入暫時也無法突破,完全可以透過兼職的方式來讓你實現月入過萬的計劃,這就需要你多付出一點了,把原本用於看電視、玩遊戲、聽音樂、逛街的時間都用於兼職。畢竟在很多單位,兼職都是不被允許的,所以,你只能利用休息時間,包括週末。做兼職,應該結合自己的特長,下面舉幾個例子供大家參考。
攝像師兼職攝影:如今各行各業都需要宣傳,而這種宣傳不僅僅是文字,更包括很多影像,因此,近幾年影視行業也很火。比如樓盤需要拍宣傳片、服裝需要拍宣傳海報、旅遊景區需要宣傳片,甚至一家咖啡店都需要做宣傳……但是很多公司由於規模和業務有限,他們不會設定專門的團隊做這個事,往往都是找臨時的兼職來完成,所以,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並在這個圈子裡,肯付出,一定會有賺錢的機會。除了兼職攝影外,與之配套的,就是影片後期剪輯,同樣的,也需要兼職人員,有的能幹的攝影師甚至一個人都可以搞定。
兼職做設計:平面設計人員現在兼職的機會也很多,海報設計、logo設計、封面設計、圖書排版等等,甚至更專業的團隊還可以進行會場的設計、布展,而這些工作往往很多都是找兼職人員做,畢竟單獨養一個團隊對企業來講成本太高。
同類的兼職案例還有很多,如果你擅長寫作,你可以兼職寫文章,可以投稿到一些新媒體平臺,也可以投稿到傳統的報刊。總之,結合你的專業技能思考,多問問行業的前輩,就一定能夠找到兼職的路子。
-
3 # 設計實驗室
本人是做平面設計的,之前在公司上班月薪5000(四線城市),工作比較輕鬆,下班後還可以接私單一個月3000-5000不等,如果還想多掙一點的話就可以找兼職人員幫自己做一下推廣,給他們一些分成!有一個一個私單頂兩個月工資,當然首先你的設計水平要高。維護好老顧客,拓展新顧客,這年頭有手藝,社會還是不會虧待你的
-
4 # 北嶺的鯨
想要月入過萬的方法很多,只不過在於你該如何去做和實踐,快速資金在短期之內獲取需要看準幾點,第一自己是否具備做這個產業,第二是否自己想好計劃和步驟,第三找準方向的定點。當你看準這三點之後很多產業是可以去做的,凡是在做實體產業上掌握了技術端,你的質量和品牌樹立起來了很多東西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銷量,如果你是上班一族考慮月收入過萬那麼你應該努力看看你自己的業績或者工作能力。總之加油,辦法很多,只需要你去看待好你所看見的問題解決了,自然會有新的觀點去發展。
-
5 # 雕塑藝術李寶凱
負責任的回答,我就月入過萬,是需要你真正付出努力,而不是兒戲,只要用心看準目標而且去努力做並做到,月入過十萬也沒問題。
-
6 # 皮皮羊真的痞
想月入過萬首先你得有先有相應的實力,首先排除發傳單等體力勞動,這些活動不光累還掙錢少。其實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現在,掙錢已經成為很容易的事情了。首先你得動腦子,因為大部分的商業都是打的資訊戰,當你有了資訊差以後賺錢就會很容易了
-
7 # 經驗豐富的勞務從業者
其他人不談,就談自己吧!
我自己從事的是勞務行業,就是對接企業,往企業提供工人,只要掌握好方法,賺錢其實很簡單。不說多,比如你有10個工人,每個月保底收入4000-5000之間!100個工人呢?這可是保底收入哦!如果你有一百個工人呢?一年你能賺多少?一年收入一百萬還是沒問題的。當然要做這行業是要有一定的經驗基礎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給你這個保證你絕對能賺100萬! 畢竟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只要你勤勞,認真,一年賺一百萬是沒問題的。
工人月工資6000左右!包吃包住,長白班。工作輕鬆,汽車線束廠!工人想掙錢的可以來!我老家出來打工的都是安排的這裡。現在做的口碑已經傳出來了,年後的工人更多。當然其他的企業也有。只要工人待遇好,就不怕掙不到錢。
其實勞務行業就是一個服務行業,服務工人,只有把工人安排好了,工人掙到錢了,我們才有錢賺!我從來不去貪圖那個高價格。沒用的,我一直看重的就是工人的待遇。因為工人才是我們的搖錢樹。我可以壓縮自己的利潤,也不能讓工人吃虧,只有這樣,工人才會心甘情願的跟著我們。工人一直跟著我們,我們才能一直有錢賺!
-
8 # 一切需要勇氣
學習本職工作相關內容提高實際操作能力、考試相關證件提升執業資格、學習鍛鍊溝通能力、學習管理能力提升崗位!其實很多行業薪酬都可以輕鬆超一萬,只要做得好沒問題
-
9 # 琰究搞笑君
月薪上萬有很多,關鍵在於你是否有這個實力。腦力體力都可以上萬,你要記住現在這個社會,沒兩把刷子想上萬很困難。你的付出跟你的勞動成果成比例。天上不會掉餡餅,當然,我現在就是月薪過萬,別問我是幹什麼的,我是虛擬世界創作者(做夢),每次都被錢壓得喘不上來氣。
-
10 # 李卓旋幽默搞笑三農
我們建築工人,砌牆,木工,綁紮工,製作鋼筋工,焊工,套絲工,批擋工,貼牆工……。分得細,工資還算可以,流汗,辛苦,但快慢,技能還是有差別的,還有就是工程量有關,一般是按天計算的,不是月薪制,如果工程量飽和,一萬工資可以拿到,但餐風露宿,四處奔波,一年保證每月拿到不敢保證,除非很大的開發區,三,五年時間,幹完後,又像空軍飛行一樣不斷轉場,今年廣東,下年可能海南,不固定。雖然不是白領,肯幹,敢幹,還是可以的,職業無貴賤,人人平等,大家心理要平衡,這樣相安共處,社會和諧。
-
11 # 謝檸檬
1、提升主動收入
主動收入,主要是指透過比如上班、經商等活動取得的收入。要提升主動收入,有固定單位的,增加自身技術技能,尋求崗位晉升;自由職業者(以自媒體運營者為例),緊跟時下熱點,多推經典爆文,學習引流技巧;經商群體,分析市場需求,做好價格分析,爭取提高銷售額並且提升利潤空間……
2、增加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是指透過理財投資等行為增加的收入。工薪一族,可以透過基金定投的方式,在強制儲蓄的同時,攤薄購買單價,只要持有的週期經歷完整的一個熊市到牛市的週期,獲利必然比定期儲蓄要高得多。
以上,只是範範的一些指導性意見,若要落到實處,比如,月入一萬,就得結合你具體的條件而談了。
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啟發。
-
12 # 刺激剪輯
要學會有規劃的進行工作,月入一萬,其實不難的,我們要算一筆賬,保證自己一天賺300多塊,這樣就可以月入過萬,現在工地搬磚一天也300多左右了,所以對於我們一個年輕人來說文化水平相對更高一些,為什麼一天不可以賺300多塊,找一個好點的專案認真用心做,月入過萬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可以考慮專案早餐店,燒烤店,小飯店,送外賣,或者快遞,這些行業都是可以月入過萬的。回答有點累,求關注,求點贊
回覆列表
首先,還是看看很多人認為事不關己的一些資料(2017年半年部分城市平均工資)
來自csb
筆者繼續翻閱相關文獻,網路上公佈的平均薪酬資料,還真只是個參考,引用文獻一段話“統計局一般是透過企業報表中有關的職工工資資料進行計算整理的,因為中國的統計網路存在很大問題(比如很多企業沒有納入統計範圍,有很多企業出於各種原因虛報工資資料),加上統計資料公佈前又會根據政治、經濟原因加以修改(美名為調整),所以社會平均工資的數值與實際情況有時出入很大。”@來自csb
所以那些認為自己嚴重拖後腿的,說不定你企業根本沒被統計進去,但不影響薪資水平是因地區而異的。
因此,影響收入的第一因素:你所處的城市地區
行文至此,想必很多人會問,上海也有幾千塊錢一個月的啊,深圳也有三四千塊一個月的啊,廣州也有三千多一個月的啊,只能說“著眼實在太低了”。
接下來再看一組資訊:
某機構聯合釋出的《2017年應屆生就業報告》,
報告顯示,大專、本科、碩士、博士的平均起薪分別是2800元、4300元、5900元、7900元,博士的起薪屬於中級白領薪資水平,大專、本科、碩士的起薪則普工以下薪資水平。
它們當中,就資質而言,博士生和碩士生具有定量價值,而本科生、大專生只有定性價值,更多是靠日後發揮。
儘管常說學歷是銅牌,但擁有較好的文化知識和專業基礎,更容易創造價值。
影響收入的第二因素:學歷
繼續看一組資料:2016年不同性質企業平均薪酬資料(來自51job)
『合資企業薪酬最高,平均為8049元,其次是民營企業,平均薪酬為7368元,再次為上市公司,平均薪酬為7184元,外商獨資和國企緊隨其後,平均薪酬為7168元和7055元,事業單位薪酬相對最低,跌破7000元,僅為6394元。』
合資企業最高不難理解,不過民營企業排在第二位可能會讓有些人少有疑惑,是這樣的,雖然私人企業也是民營企業範疇,但大部分私企特別是小型私企,都沒有被納入資料統計中,而一些大中型私企,福利待遇水平相比上市公司、外資企業、國企,同樣不賴,非常具有競爭力,而且更具有市場經濟特徵,只要能力出眾、成績出色,便可功成名就。
影響收入的第三因素:所處的企業性質
2016年行業崗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來自@國家統計局官網
報告顯示,總體上,IT行業第一,金融次之,且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收入最高,其次是技術崗位人員。估計報告不含銷售人員工資資料。
影響收入的第四因素:所處行業和所處崗位
以上的相關資料報告,除了學歷部分,都是影響工資收入的客觀條件,大家一定要清晰認識,以便更加理性的拼搏努力。
眾所周知,唯一不從軌跡(即可以與經驗不成正比)也能創造較高收入的,也許就是業務人員。據筆者經驗,雖說業務也講求積累,但積累的起點並非是1或者2,而是從5開始,打個簡單的比方,一般業務人員試用期為2個月,主要考核業績是否達標,並非你產生業績便能透過試用考核,比如試用期內完成20萬元業績便可透過試用考核。
不過業務人員並非易當,比任何崗位都要充滿變數。
請認真看以下分析報告:
@來自南都網
決定工資多少的因素,前五位:職位、行業、年齡、工作年限、學歷,年齡和工作年限沒有必然關係,排在第一的職位,則與技能能力有直接的關係,所以首先拷問自己“是否擁有一門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如果沒有,請回去思考並作出行動”。
關於年齡,其實權重應該比工作年限低一等,但年齡的增加會使得人生閱歷愈加豐富,對視野格局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