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新亦言

    從目前來看,顯然騰訊做得更好一些。

    京東、美團、58同城、虎牙、映客、搜狗、貓眼背後都是騰訊。

    最近上市的騰訊閱讀、騰訊音樂也是騰訊孵化的新業務。

  • 2 # 寧軒雅

    戰績都還不錯!

    但兩家投資模式不同,騰訊主要以投資為主,相信所投資公司團隊的能力,當股東不參與經營。阿里則是控股,移入阿里企業文化、用自己團隊操盤。

    兩家各有優缺點,也都有成功或失敗的案例。

  • 3 # 壹號股權

    個人看法,騰訊和阿里的投資各有千秋,互有輸贏,在內部孵化方面阿里優勝,在外部投資方面騰訊更佳,整體而言勢均力敵。

    1、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投資差異

    兩者一方面是內部孵化,一方面是外部投資,內部孵化一般是部門之間的競爭,然後有成果了,會獨立出來,比如騰訊做得最好的就是微信的孵化,可以說,沒有微信就沒有現在的騰訊,騰訊有 了微信才能說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穩坐釣魚船。微信除此之外就算是騰訊音樂了,騰訊音樂目前已經上市了,市值200億美元。

    所以,從單個產品的孵化來看,騰訊是佔優的,但是從整體孵化來講,阿里是佔優的,阿里最厲害的內部產品莫過於透過支付寶孵化出來的螞蟻金服,這個產品目前已經獨立出來了,估值在1500億美元以上,相當於1萬億人民幣,從估值來看也僅次於微信了。阿里第二個內部孵化的產品莫過於菜鳥科技,菜鳥科技目前的估值也高達2000億人民幣,大概是300億美元。而阿里雲也是一個拳頭產品,後勁十足,所以綜合起來看,阿里巴巴的內部孵化更優一些。

    2、外部投資騰訊更優

    在外部投資方面,騰訊和阿里都是非常兇猛,相當於最頂級的投資機構了,兩者都能排名進入投資界的前五。在外部投資上阿里和騰訊也具有明顯的差異:

    差異一、阿里巴巴更傾向於控股,比如阿里巴巴對優酷、對高德地圖、對餓了麼等基本都是收購的行為,並非是一次單純的戰略投資;而騰訊更傾向於做一個戰略投資者,並不尋求控股,比如對京東的投資、比如對拼多多的投資、比如滴滴、摩拜、美團等等。

    差異二、騰訊更強項羽軟體了領域,不涉及硬體,但是阿里巴巴尋求硬體的投資突破,最明顯的就是對晶片領域的投資,這個是已經在突破自己的本來的軟體基因了。

    綜合來看,騰訊的外部投資做得更加成功,最明顯的就是騰訊的外部投資明顯是能夠對阿里巴巴的電商本業大本營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比如京東,再加上最近的拼多多,這兩家公司分別在高階和低端對阿里的電商業務造成了威脅,對標的就是阿里的天貓和淘寶。

    但是阿里對社交領域的投資始終並未對騰訊造成威脅,最後的釘釘走的也是企業社交的路子,已經是十足的差異化競爭了,阿里最後投資了陌陌,但是陌陌也只能在陌生人的涉社交領域生存,對騰訊的熟人社交地位沒有任何的威脅,而陌陌後面收購的探探也是大抵如此。

    所以,綜合起來看,騰訊的外部投資更優。阿里巴巴的內部投資更優,兩者基本上是旗鼓相當,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阿里巴巴孵化的產品比較有看頭。無論是菜鳥、還是阿里雲、還是阿里的達摩院,都很期待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 4 # 幸福離我越來越近

    這個確實不好評價,各有各的優勢也有各自的劣勢,比如騰訊遊戲是阿里無法比擬的,阿里的金融儲會和雲計算是騰訊無法趕超的,兩個企業的核心領域不同很難比較,所以說就很難比較他們的戰績……

  • 5 # 興業銀行信用卡經理

    這個確實不好評價,各有各的優勢也有各自的劣勢,比如騰訊遊戲是阿里無法比擬的,阿里的金融儲會和雲計算是騰訊無法趕超的,兩個企業的核心領域不同很難比較,所以說就很難比較他們的戰績…

  • 6 # 龐向前

    這個不能在一起這樣來比較,阿里投資的戰略和騰訊投資的戰略不一樣

    騰訊大多以經濟型投資,不會動原有的團隊和方向,會助力其發展

    阿里屬於戰略型投資,讓自己的戰略佈局更穩固,需要調整一些適合阿里集團的整體規劃和發展

  • 7 # 封板的古月1

    阿里和騰訊的投資思路都是從其自身的企業特點出發的,騰訊的投資主要採用入股的方式,而阿里巴巴則更傾向於控股。在對外投資方面,騰訊通常透過入股的方式成為公司的股東,並不掌握企業的運營權,以此彌補自身在一些產業上的不足。

    從騰訊投資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平臺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公司都不是騰訊控股的企業,和騰訊的關聯性較弱,這種弱關聯方式一方面將騰訊的業務和受到騰訊投資的公司業務相關聯,另一方面被投資平臺又不用擔心騰訊會搶奪自己的控制權。

    而阿里巴巴對優酷、高德地圖、餓了麼等平臺的投資則基本都是收購投資,並非是一次單純的戰略投資。阿里會介入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中去,透過這種強介入的模式將阿里巴巴和該企業形成一個強大的有機整體,並不是一個鬆散的聯盟。

    騰訊現在的投資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和現有業務高度相關,自己又特別擅長的社交、遊戲和文娛領域,旗下運營的公司有國際優秀遊戲公司、幾大音樂企業(酷狗、酷我),還有一些網路文學網站等。第二類是自己不擅長的,但是有利於幹倒最強競爭對手阿里的投資。騰訊透過流量扶持,投資結盟的方式形成戰略同盟,對阿里的佈局進行圍剿。第三類就是比較偏向於財務投資,領域非常寬泛,類似於風險投資。

    阿里作為一家從電商起家的網際網路公司,電商對運營的要求遠大於以社交、遊戲和娛樂為主的騰訊。為了保證商品能從賣家順利送到買家手裡,交易的每個環節必須要有非常好的掌控。這就要求阿里對與電商相關的企業做很強的控制,因此對企業的控股,甚至全資收購是其一直以來的投資邏輯。

    近年來阿里在做好電商業務之外,也不斷將觸手伸向重要的流量入口,例如微博、優酷、小紅書、網路文學、音樂等板塊的投資。而為了應對潛在的競爭對手和各種新興業務,阿里也會採取措施進行投資。美團、滴滴、餓了麼、ofo、哈羅單車、長租公寓、手機租賃等投資業務則歸屬於此類投資目的。

    阿里近些年的投資優先服務於自己的業務,騰訊之前更多的是把投資當作一個業務來做,更為強調投資回報。在核心領域的爭奪上,雙方一直都劍拔弩張,阿里投了陌陌、微博、做大釘釘、也成立了大文娛;騰訊則持續加碼拼多多。

    目前看來,阿里在零售這一塊的投入,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上,優勢會更明顯一些。而從社交媒體領域的投資結果來看,騰訊的投資無疑是做得更加成功的。騰訊的微信作為一款即時通訊類軟體,佔據了社交網路平臺的大部分使用者。而阿里最後投資的陌陌、探探等軟體只能在陌生人的涉社交領域生存,完全無法撼動微信的地位。

    概括而言,騰訊更像是一個聯盟,而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了一個上下游分明的產業集團,兩者的投資方式各有千秋。

  • 8 # 小麥子來華

    感謝誠邀

    1、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投資差異

      兩者一方面是內部孵化,一方面是外部投資,內部孵化一般是部門之間的競爭,然後有成果了,會獨立出來,比如騰訊做得最好的就是微信的孵化,可以說,沒有微信就沒有現在的騰訊,騰訊有了微信才能說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穩坐釣魚船。微信除此之外就算是騰訊音樂了,騰訊音樂目前已經上市了,市值200億美元。

      所以,從單個產品的孵化來看,騰訊是佔優的,但是從整體孵化來講,阿里是佔優的,阿里最厲害的內部產品莫過於透過支付寶孵化出來的螞蟻金服,這個產品目前已經獨立出來了,估值在1500億美元以上,相當於1萬億人民幣,從估值來看也僅次於微信了。阿里第二個內部孵化的產品莫過於菜鳥科技,菜鳥科技目前的估值也高達2000億人民幣,大概是300億美元。而阿里雲也是一個拳頭產品,後勁十足,所以綜合起來看,阿里巴巴的內部孵化更優一些。

      2、外部投資騰訊更優

      在外部投資方面,騰訊和阿里都是非常兇猛,相當於最頂級的投資機構了,兩者都能排名進入投資界的前五。在外部投資上阿里和騰訊也具有明顯的差異:

      差異一、阿里巴巴更傾向於控股,比如阿里巴巴對優酷、對高德地圖、對餓了麼等基本都是收購的行為,並非是一次單純的戰略投資;而騰訊更傾向於做一個戰略投資者,並不尋求控股,比如對京東的投資、比如對拼多多的投資、比如滴滴、摩拜、美團等等。

      差異二、騰訊更強項羽軟體了領域,不涉及硬體,但是阿里巴巴尋求硬體的投資突破,最明顯的就是對晶片領域的投資,這個是已經在突破自己的本來的軟體基因了。

      綜合來看,騰訊的外部投資做得更加成功,最明顯的就是騰訊的外部投資明顯是能夠對阿里巴巴的電商本業大本營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比如京東,再加上最近的拼多多,這兩家公司分別在高階和低端對阿里的電商業務造成了威脅,對標的就是阿里的天貓和淘寶。

      但是阿里對社交領域的投資始終並未對騰訊造成威脅,最後的釘釘走的也是企業社交的路子,已經是十足的差異化競爭了,阿里最後投資了陌陌,但是陌陌也只能在陌生人的涉社交領域生存,對騰訊的熟人社交地位沒有任何的威脅,而陌陌後面收購的探探也是大抵如此。

      所以,綜合起來看,騰訊的外部投資更優。阿里巴巴的內部投資更優,兩者基本上是旗鼓相當,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阿里巴巴孵化的產品比較有看頭。無論是菜鳥、還是阿里雲、還是阿里的達摩院,都很期待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聖鬥士星矢》中貴鬼最好的朋友為什麼是不善言談的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