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擺渡者
-
2 # 醉夢幻遊
高考志願填報,其中的“衝一衝”,作為對一所特別理想的院校的一種嘗試,也不失為一種辦法,這種辦法,也許在我們對自己選擇過於保守,和對該院校相關專業錄取門檻估價過高時,就有可能成功。但這畢竟是一種碰運氣的方法,最好還是以自己成績為準,對自己理想的院校及專業,作很好研究,包括歷年錄取線、所在城市、氣候變化、飲食習慣、學習費用、就業率……達到志在必得,有把握地選好院校。
-
3 # 託普說
志願填報應該遵循衝穩保墊的原則會比較穩妥。衝一衝也並不是脫離實際,隨便填自己想去的學校和專業的,還是要本著穩妥的原則,對比三年內的招生分數比自己的分數高三分左右,特別想去的學校和專業可以衝一衝,一定要拉開梯度,一般12個志願的話建議衝的學校不超過三個,如果衝成功了皆大歡喜,如果沒成功後面的學校還可以兜著,不至於掉到空裡?每年都有很多高分考生沒有報好志願,最後掉檔非常可惜,所以一定要研究好,謹慎填報。
-
4 # 甘肅高考志願幫
在當前平行志願的前提下,“衝穩保”是基本填報志願的方法,其中衝一衝是實現考生低分上高層次學校的有效辦法。但衝一衝最大的弊端就是專業的不可控性。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主要衝進去的學校,分數是最低的,專業都是最差的。有沒有可以避免這種最壞情況出現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就從以下四個方面說明:
第一、看學校最低分。衝的學校往年的最低錄取分數比你的分數最多高3-5分為宜,不要衝的太高。衝的太高就是浪費志願名額。
第二、看學校招生專業。衝的學校在你省招生的所有專業你必須要全部接受。也就是說,最差的專業你最起碼不會排斥,只有這樣才能衝。不過隨著大類招生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重點學校採取大類招生,衝的可能行會越來越高了!
第三、看學校排名波動。總體來講,一個學校在某個省的錄取排名是沒有多大的變化的,但不排除個別學校會出現排名的起伏變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小年現象”。出現大小年情況的學校是最適合衝的學校。這就需要家長要做好認真的準備工作。
第四、把握批次合併政策。隨著國家對新高考政策的日益推行,本科的合併已經成為一個大的趨勢。浙江、北京等省市已經實現了大本科合併,絕大部分省份都實現了二三本合併。僅僅今年就有8個省實現了二三本合併。我們在衝一衝時,就可以利用在二 三本合併的當年的政策紅利,取得一個比較滿意的填報結果。
這裡我以二三本合併為例講講為什麼會有紅利可以利用。因為二三本合併之後,由於將以往的二本的分數線去除,將原來的三本的分數線當作二本的分數線。所以在當年填報志願的過程中,一定以衝一衝的態度去報原二本靠後的學校,往往會取得比較令人滿意的結果。因為二三本合併之後,原二本排在前面的學校是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的,同樣排在原三本後面的學校,也是不會受到什麼大的影響的。影響最大的就是二本靠後的學校和三本排前的學校。由於沒有原二本線這個隔斷的存在。一些優秀的三本會在取消二本分數線之後,排名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就是三本好的學校排名會前移,將原二本差的學校推到後面。這時候衝原二本在後的學習一定會有驚喜的。但政策紅利只能在二三本合併的當年才才能享受到。
-
5 # 江蘇高考諮詢導師
先表明態度:對於絕大部分考生說,“衝”是沒有意義的。
許多老師,尤其是中學班主任老師,甚至包括志願填報指導老師,都建議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很多考生和家長也就把這個觀點作為志願填報的“原則”。你得理解人家,都有KPI,都有指標,每年多少211多少一本那是要考核的。
其實,對於大部分分數段的考生來說,這個“衝一衝”的方法是錯的,有可能誤人子弟!
從平行志願試點到全面鋪開的十幾年的資料和實操經驗可以得出結論,不管在哪個省市,在高考志願填報和錄取過程中,有沒有可能考分“一分都不浪費”,“衝”上自己想去的大學?很有可能;高考錄取中“一分都不浪費”踩錄取線進大學是不是最牛最理想的結果?不是!
跟很多人設想不同的是,一分都不浪費地考進一所大學,很可能是個非常糟糕的填報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一分都不浪費,是有前提的:一分都不浪費地被一個理想大學的理想專業錄取,很冒險,但是幸運——這是真牛;除了清北,最多加上覆交,可以無論專業,能踩線進大學就是高手;其它學校,包括華五人,不考慮專業踩線進,未必是好選擇。
大多數的大學目前採取的專業錄取制度都是分數優先加專業級差,專業優先的學校很少了。分數優先加專業級差的意思就是說,以一個大學的入檔線錄取,最大的可能是失去了選擇專業的資格,結果就是最終錄取的專業是最不受人待見的最冷門的專業。你敢不填“服從專業分配”嗎?不敢!否則會碰上志願填報最怕的“退檔”。什麼叫退檔?就是這一批次沒你的事了,平行志願後面的那些志願通通作廢。
高招填報志願,必須結合大學及其專業。過去說男怕選錯行,現在是男女都怕選錯行。除了清北華五人這八位,其它大學都必須考慮專業。有些考生和家長會認為進大學後不喜歡這個專業可以轉專業,這裡勸一句,別太把轉專業當成手段,那只是一根稻草。“進入大學後可以隨便轉專業”,基本上是蒙人。都不去冷門專業,大學怎麼辦?可以仔細讀讀大學轉專業的要求,比如要求專業前幾名,要求GPA不低於多少,要求本專業放人,還要求接受專業同意……不是學霸就別指望了,且不說浪費的精力和經濟代價——你得多修幾門課。
大學專業怎麼錄取?以目前多數採用的分數清加專業級差規則為例,同一個大學的不同專業,錄取分差了很多,十幾二十分的來去一點都不鮮見,而“級差”就是用來控制專業報名人數的制度。比如有一年北郵在江蘇錄取,通訊工程最後一名分數是395,而同時最冷門的專業,只要365分。你“衝”上了,以院校入檔線進檔,除了最冷門那幾個專業一般報不滿,報其它任何專業都要扣分,有3-1-1的,就是第一個專業不夠扣3分,第二個再不夠分再扣一分,有的學校居然是5-2-2,結果還需要猜嗎?本來分就低,一個專業落選就被扣成全校最低分。別說以入檔線“衝”,就是你的分數跟去年前年本專業錄取分一致你就一定敢報此專業?你能承受扣掉三分的損失嗎?
舉個栗子來說明。某江蘇理科考生,排名一千五出頭,分數剛剛踩線南大,是“一分都不浪費”進南大的冷門專業(就不說是哪幾個了),還是另起爐灶,看看東南的工科專業(比如建築,電子資訊,就業絕對好),或者是西交北航哈工的工科,或者開廈中武的理科和經濟金融類?這種情況下能說踩線進南大就一定是最好的“志願填報”嗎?恐怕不能。
再舉個栗子。比如省排序兩萬,能夠上尾部211,地理位置和專業選擇沒有優勢,那麼能否考慮普通一本的相對熱門專業?去偏遠地區東北西北西南211踩線學個植物保護,跟南郵通訊工程南信工IT大類相比哪個更有前途?恐怕見仁見智,我一定選後者。
只要是“熱門專業”,不可能踩院校入檔線進去;能踩專業錄取線錄取,才是高考志願填報最高境界。多年經驗總結這裡分享一下:永遠不要嘗試“踩大學入檔線錄取”,必須給專業留幾分,除非是清北,最多加上華五人,這幾個望族不在乎專業,人家是國之重器,講的是“博雅”,咱們普通人,得有一門吃飯的手藝。
所以,再次建議考生:千萬不要衝,尤其不要衝學校。可以穩,可以在專業上“保”。什麼樣的志願填報是最好的?“浪費”點分數,平行志願,以第一個學校志願,第一個專業志願錄取。
回覆列表
所謂的“衝一衝”,不是盲目的選擇高校,去賭;而是要在成績出來以後,根據本省的一分一段表,來選報“衝一衝”的目標高校。
什麼是一分一段表?一分一段表,就是把本省當年參加高考的同科類考生的總分從高到低排列(分數相同的則為並列);再按每1分一段,統計“本段人數”;從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本段人數”相加,則為“累計人數”。
從這張表上就可以看出,每一個分數全省考生有多少名,能讓你計算出自己的排位。
哪裡獲取一分一段表?每年高考結束,閱卷統分後,各省的教育考試院都會公佈本省當年的一分一段表。
考生登入本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搜尋並下載即可。
當然,有些省份往年的一分一段表可能不便於尋找,這種情況下,如果需要,建議考生透過其他途徑搜找。
一分一段表是最有價值的志願填報分析工具。
如何讀懂一分一段表?各省的一分一段表,是有一些區別的,大部分省的一分一段表中的總分是考生的裸分,也有一些省份的總分是檔案分(高考各科成績+優惠加分)。
2020年的高考,只對5類人員加分(邊疆少數民族考生、烈士子女、歸僑僑眷、二等功及以上退役軍人、自主擇業退役士兵),其他情況一律不再加分,相對還是很公平的。
在投檔時,是在考生的文化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一定分數投檔;達到高校投檔條件的,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且不得超過20分。
一分一段表,通常包括分段、科類(文科或理科)本分數段人數、科類本段及以上分值總人數。
如何使用一分一段表?首先,分清名次和位次
名次與位次是有所區別的,名次是考生高考成績在本省的排位,這個排位是不精確的,同分考生的名次都相同。而位次,則是考生成績在本省的精確排位,分數相同的考生按照學科分數排序後,位次也有先後之分。
其次、計算出自己的位次
位次只能算出一個大概的範圍,比如,某考生今年的高考成績為600分,全省的一分一段表中,600及以上考生合計總人數為1200人,其中600分的考生有100人,則該考生的位次在1100至1200之間。
最後,算出等效分
因為今年的成績出來後,究竟能上哪所大學,還沒法確定,因為高考錄取是有兩個分數決定的:考生自己的分數和省內其他考生的分數。
因此,考生在算出自己的位次後,與去年、前年的一分一段表核對,看去年同樣位次的考生,其對應的分數是多少?這個分數就相當於今年的分值,等效於去年哪個分值,這個分值就是等效分。
根據等效分,選擇目標院校在算出等效分後,考生就可以看,去年的等效分下,各院校的錄取成績是多少?
確定了去年的錄取成績後,就可以大概確定你今年應該報哪些院校?哪些專業?
“衝一衝”的策略建議考生將自己的成績取一分一檔表中的最低名次,而對於學校的錄取線,則取一分一檔表中的最高名次,即將自己看低一些,將學校看高一些。
要“衝一衝”的院校,就是把自己認為是該分數段中的最高位次,去匹配對應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