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的歷史我來評

    距今300萬年至1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人類主要群居在山洞中,透過採摘野生果實、狩獵捕魚等來獲取食物。

    到了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年至5000年,雖然漁獵仍佔據重要的地位,但人類已經掌握了農業生產技術,人類將採集到的種子散落在住所附近,發現了植物發芽、開花、結果、繁殖的生長規律,慢慢學會人工栽培農作物。作物種類南北略有差異,透過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北方最早種植粟(小米)、黍(黃米)等農作物,而河姆渡文化證實南方則主要種植水稻,這是由於北方水少,耐乾旱植物最早被北方人掌握種植技術。

    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的穀物證實古河姆渡水稻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

    各文化遺址出土有大量陶瓷,其中仰韶文化的製陶工藝最為成熟,器物花紋精美,紋飾多以彩繪為主,有杯、缽、碗、盆、罐、甕、瓶、鼎、器蓋和器座等各種形狀。

    除了石器、木器、骨器,陶瓷等常規生活用品,各遺址還出土了許多石頭、象牙、骨骼製作的藝術品。

    此外,人類還學會了馴養牲畜,牲畜多以豬和狗為主,河姆渡遺址隨處可見這兩種動物的骨骼。

    為方便從事農業或畜牧業生產勞動,人類沿河流依血緣關係聚整合氏族部落,透過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仰韶文化考古發現房屋基本用木製材料構成,分為半地下氏和全地上式兩種,面積一般在幾十平左右,多為圓形或方形,可滿足一家庭成員所住,具備防潮遮光禦敵功能,一個村落約有三五百人左右。

    中國現存有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文化等30餘處新石器文化遺址,均可以證明人類此時期人類已經掌握了農業技術,並且人類學會了蓋房子、打造並利用時期、儲存糧谷等等。

  • 2 # 徐徐風來

    考古學家把陶器和農業的出現作為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定居下來,刀耕火種,從事原始農業生產,並把一些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禽,從而有了比較穩定的食物來源。人類還改進漁獵手段,從事製陶、紡織木工等手工生產。新石器時代前期(約1萬年前至5000年前),氏族集團日益擴大,並營建了規模很大的聚落。人們的宗教信仰日益發展。仰韶文化時期的居民創造的彩陶藝術,展現了他們的創造力。

    新石器時代後期,人口快速增長,居址遍佈中國大陸。各地區的氏族部落創造出各具有特色的文化,使這一時期的文化多姿多彩。犁耕技術開始出現,農作物的品種產量大有增加。手工業分工及其技術均有發展,人們已掌臥冶銅技術。隨之,社會結構明顯變化,貧富分化加劇,宗教與政治結合在一起,出現了規模很大的祭壇。還出現了掌握宗教權力和軍事權力的首領,掠奪戰爭頻繁,各地紛紛築造城堡。這一時期,有些氏族部落開始向文明時代邁進了。

  • 3 # 江湖奈我何

    題主好。

    在新石器時代,人們是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農業技術,農業是新石器時代產生的標誌。

    下面我來一一闡述我的觀點:

    距今約12000年前,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而農業的產生就是這個時代的一次巨大的革命,農業的興起也作為新石器時代的標誌。

    1: 早期農業的起源

    在舊石器時代,人類是依靠採集和漁獵來獲取生活資源的,他們是在向大自然的索取中繁衍生息。在距今1萬多年前,由於母系氏族制度的快速發展,導致人口顯著增加,人類活動的地域也越來越大,從而人類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是僅僅靠採集和漁獵不能滿足的,後來當時的婦女在長期的採集實踐中掌握了植物的生長規律,於是慢慢向人工種植和栽培轉變。這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經濟發展打下了基礎。

    2: 新石器時代農業發展

    在新石器時代初期,也就是距今約12000年至8500年前,農業剛剛開始萌芽,人類在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中得以探索發現。

    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的農業和定居生活有了較大的發展。在中國河南發現的裴李崗文化遺址反映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人類的生活以農業為主,種植粟等植物,以磨製工具為農具。

    在新時代中期,農業快速發展而走向繁榮。在黃河中游地區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反映出當時人類有較發達的農業,生產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種植粟和黍。在遺址中發現的數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更是說明的當時的農業發達。

    新石器時代農業的特點:

    1: 農具的使用。由天然原石慢慢發展到墨磨製石器。

    2: 耕作方式由刀耕轉向耜耕。

    3: 農業發展的同時,畜牧業也慢慢發展起來,人類開始飼養豬,狗等。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轉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

    4: 原始農業採用的是刀耕火種。

    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生存的方式,同時也促進了文明的進步,這為後來的社會變革創造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烤盤可以用來做雞蛋餅或者蔥油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