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楠薔

    一般情況下,油裡面的泡泡聚在一起就可以下肉菜了,如果下素菜就稍微提前一些。 

    三四成熱又稱溫油,約為90°C~130°C,油麵平靜,無煙和聲響,原料入鍋後有少量氣泡伴有沙沙聲,油溫會迅速下降,適用於滑油,製作較軟嫩的菜餚,如滑炒裡脊絲、清炒蝦仁、宮保雞丁等。  

    五六成熱又稱熱油,約140°C~180°C,油麵波動,向四周翻動,略有青煙升起,這種油溫最適合煎、軟炸等,原料入鍋後氣泡較多並伴有嘩嘩聲。軟炸蝦仁、炸香椿、炸花椒葉等,用這種油溫比較合適。

    七八成熱又稱旺油,約為190°C~240°C,此時油麵的翻動轉向平靜,有青煙,手勺攪動時有聲響,可適用於炸、烹、炒等烹調方法。原料入鍋後有大量氣泡並伴有爆破聲。  九十成熱又稱烈油,約為250°C~300°C,油煙密、有灼人的熱氣,青煙四起並向上衝,即將到燃點,原料入鍋後大泡翻騰伴爆炸聲,僅適用於爆菜或給蒸制菜餚澆油,如爆炒腰花或蔥油魚等,這時操作較危險,要小心。  

    筷子法:  用竹筷子插入油鍋中,如果筷子的周圍浮起油花越多就表示油溫越高,就以150℃油溫為例,筷子的周圍泡沫很多但是都較為細小。  兩成熱時,油的表面變化不大,用手置於油鍋表面,能微微感覺到有點熱。   五成熱時,油的表面開始變化明顯,用筷子置於油中,能看到有微小的氣泡浮起。   七成熱時,筷子上的氣泡變的密集,開始有少許青煙升起。   八成熱時,汽包變得很密集,鍋的上方油煙變的明顯。(因為本人做飯不是很熟練,以上不是出自本人之手,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 2 # 幸知厚

    首先你要知道油熱是什麼樣子。如果油熱的冒煙了我覺得就大了。一般炒菜一定熱鍋涼油。先把鍋熱的冒煙,在放油,蔥花,反個個,接著放其他食材。一氣呵成。祝你進步。

  • 3 # vincent5730

    1、三四成熱:是指油溫在120-140℃之間,表現為無青煙、無響聲、油溫平靜,手放在油麵上能感到微微發熱。把筷子放入油鍋中,周圍基本不起泡泡。這樣的油溫適合軟炸、滑炒。

    此時放下去一個蔥花,就會看到蔥花周圍有一些小氣泡。這種油溫適合做滑油、溜菜。比如溜肥腸、溜肝尖、溜筍乾等,這個溫度可以保持食材細嫩的口感,還能除掉多餘的水分。

    2、五六成熱:是指油溫在150-160℃之間。表現為略有青煙,油從四周往中間翻動,手放在油麵上方能感到明顯的熱光。把筷子放入油鍋中,周圍會冒出少許油泡。這樣的油溫適合幹炸、酥炸。

    此時放下去一個蔥花,就會看到蔥花周圍有密集的氣泡,並且伴隨輕微的響聲。這種油溫能讓食材很快定型,顏色也漂亮,還不會出現炸糊的情況,適合大部分食材的烹飪。

    炒、熗等烹調方法,一般就是在油溫五六成熱時,將蔥薑蒜等輔料倒入熗鍋,然後放入肉、青菜,水分明顯蒸發,蛋白質凝固加快,原料不易碎爛。用這個油溫炒青菜能使炒出來的菜顏色漂亮且營養流失少。

    3、七八成熱:是指油溫在160-180℃之間,表現為大量青煙上升,油麵反而較平靜,把筷子放入油鍋中,周圍會迅速冒出許多油泡。這樣的油溫適合油炸含有水分的菜餚,比如炸雞、炸魚等。

    另外,七成油溫煎出的荷包蛋,外皮金黃酥脆、蛋黃溏心;煎魚,能使其外皮變得酥脆,具有脆皮和凝結原料表面,使原料不易碎爛的作用;做拔絲地瓜、拔絲土豆的話,可用三四成油溫將原料內部炸熟,再用七八成熱油溫給原料炸制上色。

  • 4 # 瀾饞食記

    如果只是家常來判斷的油溫的話,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我經常看到有美食節目教人看油溫,拿個手放在油鍋上面感知溫度。

    然後跟旁邊的美女主播說,來你感受一下,這個就是4成油溫,這個就是6成溫。真的有用嗎?沒用的。

    你大老爺們的手,皮糙肉厚,放開水裡一時半會都燙不透。人家一個女孩子,嬌滴滴的,手指嫩的像蔥白,能跟你感知的溫度一致嗎?大廚經驗是足的,但是對於居家新手,這種判斷方法,有用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我們一般這樣感知油溫:

    當油平靜,無聲響無油煙,為3-4成熱,也就是90-120度。

    當油麵起波紋,開始有油煙,這個時候就是5-6成熱了。溫度在140-180度。這時可以將一根筷子插入油中,筷子周圍有細密的氣泡,就在這個溫度區間了。

    當油麵又回覆平靜,大量冒油煙,這個時候基本就是7-8成熱了。溫度在200-250度。此時可以將一根蔥放入油內,有噼啪的爆破聲,這時候你才可以用手去感知油溫,如果熱浪特別明顯,那溫度就在這個區間。

    行了,不要加熱了,再加熱油溫到300度左右就要著了,這就是所謂的10成熱。

    以上就是最常用的感知油溫的方法。

    我的師傅曾經還跟我說過一種比較噁心的暗黑系測油溫方法,這是以前做流水席,大鍋飯時常用的,現在應該沒人用了。我這裡說一下,但是誰也不許用啊。

    3-4成油溫就不說了,但凡有點經驗一眼就能看出。

    當往鍋裡吐口唾沫,唾沫在鍋內運動速度不快,沒有響聲,這個時候就是5-6成熱油溫。

    當往鍋內吐口唾沫,唾沫在鍋內快速運動,併發出唧唧的聲音,並快速縮小最終消失。這個時候就是7-8成熱油溫了。

    是不是很噁心?雖然真的很實用,但真的不建議用。

    所以,我還是權大家買一個測油溫的探針溫度計,某寶有售,幾十塊錢一個。多少油溫盡在掌握。我記得有一期地獄廚神裡,有個新手問狗蛋辣母雞,怎麼看油溫。

    狗蛋霸氣回答:我個傻X不知道TMD買個溫度計嗎?

    只有有了溫度計,你才能夠精準的控制油溫,才能更好的控制烹飪火候。

    舉個例子:油潑辣子。你怎麼控制油溫高低,全憑感覺?但是如果你有了溫度計呢?那麼一切都變得輕鬆起來。

    1、當你把菜籽油的油溫升高到260度時,就可以去除生味,關火。

    2、當測量油溫降低到175度時,第一次潑油。

    3、當測量油溫降低到135度時,第二次潑油。

    4、到測量油溫降低到105度時,第三次潑油。

    引入溫度計標準化以後,你每次製作出的油潑辣子都是完美的。

    快去買一個吧。

    –––

  • 5 # 醬料師

    我們的分享主要是給非專業人士看的需要通俗易懂

    首先告訴大家基礎知識:

    做菜油溫主要分為:

    溫油鍋 三四成熱 90-110℃左右

    熱油鍋 五六成熱 140-170℃左右

    旺油鍋 七八成熱 190-230℃左右

    三四成熱油表面無明顯變化,用筷子頭放油鍋裡可以看見有少量氣泡。

    五六成熱油鍋四周有微量油煙冒出,用筷子探油有明顯氣泡冒出。

    七八成熱油表面開始有波動,油鍋四周有大量油煙升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表面越嚴肅越正派的人往往內心越好色越陰暗甚至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