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卷卷的樹窩
-
2 # Nanaimo
我有一個朋友,也是以前的同事,我一直努力想和她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可是我發覺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實在是南轅北轍,無法交流。
自從我有了寶寶,我就辭職在家帶寶寶,做了媽媽之後,我覺得寶寶的成長是我最最重視的,我的生活以寶寶為中心,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我的這位朋友告訴我,不要把孩子看得太重,要活出自我,說她身邊的朋友沒有帶孩子的。
所以,我們是無法溝通的,她說的我不理解,我的想法她不懂,話不投機半句多,也許就是這樣!
-
3 # 瑤妹金子
我說海邊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地方,我很希望帶著我的愛人一起到浪漫的海灘去看夕陽去赤腳踏海灘,我朋友說我不喜歡,因為那裡不知道死了很多人。
-
4 # 十九姑娘的遠方
在我加上她微博的那一瞬間。
不敢相信之餘,是疏遠。我嘗試過透過委婉的方式勸說她改變這樣的想法,可是等來的卻是她一條又一條愈加負能量的微博。令我最終放棄並主動疏遠的是她那句——“微博裡都這麼發,這才是真實的自己,不好嗎?”
恕我笨拙,無法認同。
你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那就堅守住自己的原則。說實在的,人活在世上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為何還要透過一遍遍埋怨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沉重感呢?積極向上,活好每一天難道不好嗎?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想法,很多時候,沒有對錯之分。你不能要求別人改變三觀,認同你的認同,那就只能堅守住自己的原則。
所以,三觀不同沒必要強求別人認同,但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好自己,樹立正確的三觀,做一個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
-
5 # 嘻嘻一哈哈
在我看來你可以接觸到另一類的三觀,擴大視野,沒什麼關係的,同時慢慢找跟你三觀一樣的朋友,找到了,你就不怕沒有人跟你玩了,所以開心起來。相處中直接調侃雙方三觀不合之類的,求得相同點
還有,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你覺得一個小百姓,這三觀怎麼可能達到現在社會認為的相同狀態呢,就算是嚴格訓練的警察隊伍,這三觀也是各人不一樣,也沒有必要求得一樣。也不可能一樣,所以三觀相合,其實就是一句美麗的謊言。你說呢?
這個社會有很多所謂的道德壓著,比如你一定要給老人讓座,就算你腿腳發軟,站立不穩。還有就是三觀要正,什麼是正呢?沒有標準。現在你覺得自己三觀沒有問題,符合公認標準,所以你才有這種怎麼辦,才有不開心
包容別人,感謝對方出現在你的生命過程中,如果對方也是善良的,那就相處著唄。純屬個人觀點
-
6 # 長江後浪推
朋友不是知已,朋友不是愛人,所以和朋友三觀不合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朋友不在一個鍋裡吃飯,不在一個口袋用錢,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上可以不同。當然如果和朋友實在很難達成一致,可以少來往,免得每次在處理問題上分歧太大,爭得面紅耳赤。
比如拿我來說,我比較感性,心思比較細密,看問題看得比較透徹,從不大大咧咧,把事情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從他人言行舉止可以看清別人的真實面目,加之性格比較內向,所以不喜歡和朋友譁眾取寵,朋友不多。但是有些人一生朋友很多,但都是酒肉朋友,一旦風吹草動,全部樹倒猴猻散。其實別看他們平時呼朋喚友,也都是三觀不合的朋友。
人一生找一個親如兄弟三觀相同的朋友很難的,一般自認為朋友的大多隻能算熟人罷了,因為真正的朋友是患難相交不分貧賤富貴的,無論你怎麼樣他都會站在你身後,默默關注著你,讓你心裡感到溫暖。
早年我在廠裡做管理時,那些小加工廠的人都把我當真朋友一樣,都說和我是生死之交,喝酒聊天,有一點好東西都樂意和我分享。其實我性格比較好,不過我心知肚明,他們根本就不是我的真正朋友,他們只不過是有求於我,想我多發一點賺錢的貨給他們做罷了,一旦我離開那崗位,說不定看見都裝不認識。
真正的朋友是過命兄弟,也肯定是三觀相同的。
-
7 # 張風琰
謝邀,俗說:百姓百姓百樣的心,就是一娘生的親兄親妹也性格不同,更何況朋友,交了很長時間,在某一件亊情上或多件事情上有分歧,瞬間覺得和朋友三觀不合,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會拋棄朋友,對不同的看法,我會保守自己意見,如果不是什麼傷害人的不良言行,我會放棄爭辯不在提起,做好自己,繼續和朋友保持聯絡,因為交一個真心的朋友多麼不易,就因三觀不合而放棄也太可惜了,所以不必介意朋友所說的話,所做的亊,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則,在某種事情上,你是無法改變別人的,只能改變自己,改變自己使自己做的更好,守好自己的原則,為什麼要在乎朋友的言行和做法呢?我和他只是朋友,沒有太多理由改變朋友的做法,也沒必要斷絕和朋友往來,因為我們兩個都是這個世界的唯一,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同樣的自己,即然有緣成為朋友,哪就包容一點好了。
-
8 # 百思不得111
平時嘻嘻哈哈,遇事只動嘴!她有事我往前衝,我有事她著急回家做飯!我喜歡民主,大家都好,有些人喜歡搞小動作,塑膠姐妹!
-
9 # 成長的心聲
當你覺得朋友之間的純潔友誼變成赤裸裸的利益關係到時候。當你覺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朋友之間格格不入的時候。當你覺得朋友的人品,存在問題的時候。當你覺得朋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時候。當你覺得被朋友欺騙的時候。當你的熱情被朋友忽視的時候。當你的為人不被朋友理解的時候。當你需要幫助而朋友熟視無睹的時候。當你把他看作兄弟,而他卻把你看作普通朋友的時候。當你和他分享喜悅,他卻無動於衷的時候。當你被痛苦折磨,而他卻落井下石的時候。當你竭盡全力幫助他,而他卻覺得理所應當的時候。
-
10 # 向左遇見花開5
關於穿衣打扮,工作經歷,個人觀點,甚至吃飯口味等等各個方面都和閨蜜有很大分歧!我們共同的相同點只有一個——與人為善!但這些都不影響我們在一起,17年來我們互相支援互相幫助,走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一輩子都要好好的!
-
11 # 素姐姐
我的中學同班同學,我們在一起做朋友好多年。她長的很漂亮,深邃的大眼睛,長長的睫毛,像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Murano美女。上帝是很公平的,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點,但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缺陷。她天生舌頭短,說話口齒不清,仔細傾聽才能聽明白說什麼。別的同學都不和她玩,嫌棄交流費勁。我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我們在一起無需太多語言,也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相互瞭解。
畢業後我們經常相約去逛街,吃冰糖葫蘆。去舞廳跳舞,一起滑旱冰。她雖然說話表達能力不好,可是很有文藝細胞,什麼舞步都會跳,每次去舞廳都是她帶著我跳。我們手拉手滑旱冰,體驗風在耳邊呼嘯而過。一起摔倒一起笑。我們做朋友很快樂,又不是男女談戀愛,沒有必要去講究三觀。
後來我和另一位同學去外地上班,當時通訊還不發達。去外地以後也沒有和她在聯絡。而她總是每個星期去我家裡一次看我回來沒有,問我媽媽我什麼時間回來。我聽我媽媽說以後,心裡很愧疚,在她心裡我是她唯一的一個好朋友。從此我每次回老家,都去找她玩。
-
12 # 開開心心心心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跟我閨蜜在一起玩了十年了,她們家條件也還可以,人也漂亮,但是就是有一點我想不明白,她就喜歡找有夫之婦來約會,我也勸過她,我說中國是沒男的了還是咋了,非要找有老婆的,給人家知道打上門來多難看,她就說了幾句話,她說為了刺激,已婚的更知道疼人,想要什麼買什麼,當時我就語塞了,這是我們倆唯一的三觀不合的地方。後來跟她離的遠了,聯絡慢慢也少了,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
-
13 # 一個人enjoy
我記得朋友發生的一件事,她喜歡聽王菲,有一次正好跟朋友提起,結果那個人說“聽王菲?不就是為了裝逼嗎?”她很無語,她跟我說起這件事,我還挺記憶猶新的,很能明白她當時的感覺,我想這就是典型的三觀不合吧!
三觀不合真的是沒法交流,你眼中所有的一切在他眼裡都沒有意義,而你也不懂他的興趣,就連分享一個梗,他都不知道啥意思,你說這樣的人能成為朋友嗎?朋友之間的默契很重要,有的時候,你話都沒說完,她都知道什麼意思,這才是人生樂趣啊,即使全世界人都不懂你,但你知道有一個跟你一樣的傻屌肯定懂你的點就夠了。
但其實能遇到跟你三觀合的人真的機率很少,可能一輩子也遇不到幾個,大部分人都是停留在表面的交流,所以不用把三觀合這件事看得特別重要,遇到了要珍惜,遇不到也要坦然的接受,大家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在跟各種文化背景、家庭背景、性格差異的人打交道的,能坦然的接受跟你三觀不合的人才是一種常態。
-
14 # 相見不如懷念miss
我在商場上班,專櫃剛剛來了一個小姑娘,25左右,剛來就問我,姐咱們這兒有婚假麼?我說18天的婚假,她說明年五月份要結婚。後來某一天又問我說,姐,我現在有兩個選擇,你幫我選選,一個男盆友在唐山,人帥,家境好,父母對她也好,就是有點遠,另一個男盆友是本地的拆遷戶,家裡有錢,但人一般,父母也挺厲害,好處就是本地的離孃家近。我聽了以後說,這種事兒還得你自己選擇。又過了一陣,又跟我說,有個朋友給她介紹了一個離了婚的省城的男的,家裡挺有錢,男人不善言談,倆人加了微信,但沒有見面。我說你不是都要結婚了麼?她說,只要沒結婚就都有機會重新選擇,我先跟這個談談,不行還有我原來的男朋友呢!瞬間就覺得三觀盡毀啊,實在是跟她聊不到一塊兒了,可能是年齡大了,她的想法不敢苟同啊!!!
-
15 # 福州歡孝
戀愛中,她特別作,不體諒男朋友,愛發脾氣
我比較包容理解男朋友
無法理解她“折磨”男朋友的行為
回覆列表
其實我覺得既然我們能成為朋友,那麼我們一定是瞭解了對方的很多事情後,才能給那個人打上朋友的標籤。
那麼,我們來看看題面,三觀不合的人一定不能成為朋友嗎?
我覺得不一定吧,既然你們已經是朋友了,那麼你們至少在某一個部分是相似的,是聊的來的。
可能你和他都是吃貨,你們可以相伴一起去吃美食;可能你和他喜歡看看世界,你們可以一起結伴旅遊,看這個世界;可能你們喜歡同一個明星,你們可以一起追星,一起磕cp。
我們之所以能成為朋友,並不是我們的相似度有多高,而是我們能不能彼此尊重,彼此關愛
曾經我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我不吃香菜,朋友特別愛吃。所以每次吃火鍋外賣我都會把自己那份香菜倒進朋友的碗裡。
我喜歡某明星,朋友很反感,所以朋友每次收到那個明星工作室送的禮物都直接都給我。
我只喝可口,朋友只喝百事,所以每次去她家,我都會在她家樓下買足兩個人的飲料。
吃不到一起可以當朋友,喝不到一起可以當朋友,喜歡的明星是對家也可以當朋友。不同的喜好根本不會讓兩個人友誼崩塌,每一次決裂的原因不是“她怎麼能吃香菜/怎麼能喝百事/怎麼能喜歡他”,而是“她怎麼一點都不尊重我,都不考慮我,她沒有我在乎她那樣在乎我。”
你們親密無間,但是你們懂得掌握彼此的距離感,我想這才是成為朋友的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