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峰峰說史
-
2 # 赤腳讀書
歷史上著名的削蕃就是文武二帝的削蕃,一為漢代武帝劉徹,一為明代建文帝朱允炆,也是一成一敗。
漢武帝劉徹即位時,西漢王朝已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家實力強盛,財力充足,因而也具備了調整中央和地方關係的實力。再者經過景帝時對吳楚七國之亂的平定,諸候的勢力已大為削弱。
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下“推恩令”。把王國的土地戶口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一時諸王的子孫都得以成為列侯,人人高興,大力擁護武帝的“推恩令”,這一政策也較為順利的推行,把諸侯國消滅於無形當中。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又利用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謀反一案大肆捕殺諸侯王的賓客黨羽,死者數萬人,再次大力削弱了諸侯國勢力。同時頒佈“左官律”和“附益之法”,歧視諸侯國下屬官吏,使知識分子以為諸侯王服為羞恥,嚴格限制朝臣外附諸候王,打擊諸侯王結黨營私。
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又藉口列侯所獻宗廟祭祀的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奪爵106人,史稱“酎金奪爵”。
經過漢武帝一系列的削蕃政策,諸侯只能衣食租稅,不能參與政事。宗族中支脈疏遠的人,逐漸和一般民戶無異了。例如三國時的劉備號稱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其實當時只是一個賣草鞋的而已。
反觀明代建文帝的削蕃就太過迂腐,太急太天真。建文帝仁柔樂善,守成有餘,英斷不足。所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都是迂闊之誚,主張削蕃卻無深思熟慮的長遠謀劃。削蕃失敗,燕軍攻陷南京,建文帝自焚,三人雖然皆死事,尤其是方孝孺因其忠於建文帝而被誅滅“十族”,但是其過失卻是不容原諒的。
其實建文帝在削蕃上如果聽從了高巍之言,那麼就有可能在削蕃事業上比肩漢武帝了。高巍在建文帝即位之初就上書論時政時建議不要學習晁錯削蕃之策,而效法主父偃推恩之策。並給出了具體的方法。例如,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諸王子弟分封於北,如此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驕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則告太廟廢處之等等。但建文帝與齊黃等人亟於削蕃,聽不進良言,終使身死事滅。
總之,急則敗,緩則成。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張弛有度,事半功倍。張弛無度,事倍功半。
-
3 # 大秦書生學歷史
歷史上的大規模削蕃主要有三次,其目的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下面我們分別分析一下這三次削蕃。
一、漢代推恩令
漢朝立國之初,劉邦大封有功之臣,特別是劉姓子弟,被大量封王。各王國地域大至綿延千里,諸侯王有的驕奢淫逸,公然違抗朝廷旨意,宛如一個個國中之國。
漢景帝時期,為了遏制蕃國勢力,朝廷採納了晁錯的削蕃建議,下召直接剝奪楚王、趙王等人的封地。各諸侯國在吳王的串聯下,發起了以“清君側”為名義的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叛亂在朝廷大軍的鎮壓下迅速平息,但是也側面反映了強制削蕃的阻力太大。
於是漢武帝時期,劉徹採納了主父偃的建議,實施“推恩令”。推恩令的內容就是嫡長子繼承爵位,其餘子嗣由諸侯國自己出地盤封賞,但是新出來的小諸侯國不受原來的王國管制,而是由中央的郡代管。這樣一來,名義上諸侯國的地盤並沒有少,而且諸侯的眾多子嗣都得到了好處,於是,削蕃的阻力大大減小了。
推恩令一出,諸侯國的勢力大為縮減,而且被中央的勢力穿插分割,再也不能與中央政府抗衡,中央的統治地位得到有效增強。
二、明代削蕃
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把自己的子侄們分封到國家的邊界,其目的是既能抵禦外敵,又能給予中央必要的武力支援。
但是建文帝朱允文繼位後,深感藩王勢大,中央的統治受到了嚴重威脅,於是與齊泰、黃子澄商議削蕃。燕王朱棣本來就不服朱允文這個侄子,順勢起兵造反,史稱“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以朱棣大獲全勝,建文帝不知所蹤結局。值得一提的是,朱棣篡位成功後繼續執行削蕃的政策,有力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三、清代削蕃
清朝的藩王主要有三個,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清軍入關後,為了更好的穩定地方,肅清抵抗勢力,於是分封這三個大漢奸為藩王,鎮守地方。
這本來就是權宜之計,康熙繼位後,便開始謀劃削蕃。吳三桂得知訊息後,聯絡耿精忠、尚可喜以驅虜復明為旗號,率先動手反清,史稱“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註定是失敗的,三藩朝秦暮楚,不得人心,最終一一被清政府平定。
總結
歷史上的削蕃,有直接剝奪的,也有溫水煮青蛙的,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土地兼併的問題。
-
4 # 歷史名將錄
藩就是藩王,也就是諸侯。削藩,就是削弱諸侯們的力量。
我們知道,打江山往往不是皇帝自己一個人,還有龐大的宗室和功臣,這些人都需要照顧。尤其是皇親,所以,歷代統治者尤其是新王朝建立者仍熱衷於分封諸王。
但這些人不久便釀成地方勢力過大,威脅中央集權,這樣中央政府又不得不進行“削藩”行動,於是“削藩”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而獨特的歷史現象。尤其是下面這四次不得不說。
第一次是漢景帝削藩。
眾所周知,秦漢是古代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化的重要轉折時期。秦始皇兼併六國後,實行大一統中央集權制度,也就是“帝國制”,歷史上叫“郡縣制”。就是把原來的“許多國家”變成“一個國家”,把原來各自為政的“邦國”變成中央統一管理的“郡縣”。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郡縣制”的實行並不是一帆風順,很多人主張繼續實行“分封制”,還把秦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歸結為沒有“封建”。迫於無奈,剛剛立國的劉邦只好實行“郡縣封國並存”的方針。
但劉邦只准同姓封王,不準異姓封王。為此,還殺了一匹白馬來做盟誓,叫“白馬之盟”。事實上,同姓封王也未必靠得住。他們越做越大,越來越不把中央放在眼裡。
於是劉啟繼位後,很想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他任用極力主張削藩的晁錯。但削藩,無疑是要剝奪這些皇子皇孫的權力,侵犯他們的利益,他們豈能心甘情願束手就擒?
結果,漢景帝削藩政策一出,七國之亂。
造反的諸侯,有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菑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讀如昂)、膠東王劉雄渠、濟南王劉闢光,所以叫七國之亂,也叫吳楚之亂。
他們打出的旗號是“入誅漢之賊臣晁錯。”
七國興亂,朝野震驚,輿論譁然。
七國中最富有的吳王劉濞,他是劉邦的侄子。仗著自己封地富饒,所以,氣焰頗為囂張。口出狂言說:“敝國雖小,也有三千里;我軍雖弱,也有五十萬;寡人雖貧,也節衣縮食三十年。吳國在天下各處都有存款,各位大王要犒賞三軍,儘管用錢,跟寡人打聲招呼就行。”
於是七國進軍迅速,這讓漢景帝始料未及,方寸大亂。慌忙之下,腰斬了晁錯。
那麼,劉濞他們退兵了嗎?沒有。晁錯,死的實在是冤枉。幸虧太尉周亞夫極力平叛,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七國之亂。
後劉濞逃到東越,為東甌王所殺。其餘六王皆畏罪自殺,七國都被廢除。七國之亂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爆發。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第二次是唐代歷次削藩。
這些節度使是掌握著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的兵力,管轄著少則幾個、多則數十個州縣的軍政長官。雖然節度使權力要小於西漢時的封王,但隨著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勢力越來越弱,這些節度使等同於了藩王,藩鎮,差不多是“半獨立王國”。
公元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河北四個藩鎮一齊宣佈獨立,或稱孤,或道寡。更糟糕的是被朝廷寄予平叛厚望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跟著反了,還被那四個人慫恿著要稱帝。
所以,唐代宗、德宗、憲宗、穆宗等歷次削藩。但只有唐憲宗有點成就,不過很快就付之一炬,因為憲宗很快就被宦官殺死了。
事實上,直到唐朝終結,都沒有解決藩鎮問題。後來的五代十國,其實就是唐後期藩鎮割據的演變。
因此,後來趙匡胤建立大宋後,杯酒釋兵權,收了地方節度使的權力。
第三次是建文帝削藩。
朱元璋當皇帝,也分封諸王,說是為了拱衛中央。
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當皇帝后,為了解決勢力日益漸長變得難以控制的諸王權力問題,最後採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削藩。削藩政策雷厲風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由小及大逐漸削弱諸王的權威。
但建文帝急功近利,大大超過了削藩的範圍,他不是要削藩,而是要消滅他的叔父一代。
結果讓諸王不滿,尤其是盤踞在北京的燕王。燕王朱棣素有大志,於是以“清君側”的名義在北京發動內戰。
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在北京以討齊泰、黃子澄清君側“祖訓”為名,起兵反抗,號其師曰“靖難”。
經過4年激烈的南北內戰,公元1403年,永樂元年,“靖難”軍攻破南京,混亂中建文帝失蹤不知去向,成為一樁歷史懸案。燕王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不值得一提的是,朱棣繼位後,順利地解決了明初藩王威脅中央集權的問題。朱棣成功,建文帝失敗。
第四次是康熙帝削藩。
滿清入主中原時,由於人心不穩,邊疆未定,所以,不得不分封明朝降將為王,比如吳三桂。讓他們駐守在那裡,保衛並治理那塊屬於他們的領地。
但這些藩王跟之前藩王一樣,權力越來越大,比如吳三桂,他在雲南實行貿易壟斷,還耗費滿清中央的國庫開支來維持他的私人武裝。
所以,削藩勢在必行。康熙繼位後,也開始著手削藩,而吳三桂等也嗅到了康熙的意味,於是他們決定先下手。
公元1673年,三藩之亂二期。最終歷時八年,康熙大帝終於平定了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的三藩之亂。平定三藩後,取而代之的明清地方的布政使制度,中央政權有此最終確定了對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四次削藩,兩次削藩成功,漢景帝和康熙;兩次失敗,唐朝歷次和建文帝,唐朝削藩未成功演變為五代十國,建文帝失敗導致燕王朱棣取而代之成為皇帝。
回覆列表
漢景帝時晁錯削過藩,結果引發七國之亂,被逼自殺;
漢武帝時主父偃採用“推恩令”,以溫水煮青蛙的手段成功削藩!
唐朝以後藩鎮割據,宋太祖上臺後採取一系列措施削弱了節度使的權力,結果宋朝兵弱而亡;
明朝朱允炆採取齊泰、黃子澄等人建議削藩,結果朱棣造反,倉皇逃脫!被朱棣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