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蔓莓愛跑步
-
2 # 耀光勵志正能量
家鄉總是承載著一個人最原始的思念,不管你見識過世界的偉大繁華還是異域他鄉的萬種風情,家鄉始終是你最四年的地方。家鄉的年味我比較喜歡小雞燉蘑菇,一道東北名菜,即是用選用野生的幹蘑菇、雞肉和粉條一同燉制而成。食用時榛蘑香氣四溢,菇肉柔滑細膩,雞肉鮮嫩軟爛,色澤紅亮、汁寬味濃。狗魚,漠河特產的冷水魚之一,夏秋季節尤其多。當地人的吃法多數是紅燒和燒烤。
-
3 # 川渝老胡不老
回答這個題應分兩部份。首先說說年味,過去(指改革開放前)無論城市農村全年所有人都有工作都有活幹,除城裡的有星期日外(一天)農村全年不休,以一個生產隊為單位,在隊長帶領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這樣幹也只是能吃飽乾飯已是不錯的了,要想隔三差五吃點肉解饞,是大多數人的奢望與夢想,就算家庭條件好的有點臘肉之類的,也沒閒工夫烹調來一家人慢慢享用,所以人們都期盼能有時間一家人都能聚在一起弄吃的或娛樂娛樂,搜尋一年也只有過年這幾天,一般從初一到初七放假都算放得長的,但除此之外就沒有假期,最關鍵的是一年的積穀存肉都必須要放在過年這幾天來吃,再窮的家庭過年都能吃上肉,城裡要發肉票糖票,就算農村,生產隊也要殺過年豬,家家都分到幾斤,所以保證人人過年有肉吃。這在現在看來是很平常的事了,而當年則是難得口福,所以,期盼了一年,到過年(除夕)家家貼春聯,多數是買來紅紙找家裡的學生自已寫;人人穿新衣,因當年要憑布票才能買到布,且只夠一人做一套衣褲的標準,不用商量和開會,大家都把新衣服留到過年來穿,誰家小孩穿上斜紋布那是有關係的人家了,因為計劃經濟時代好布料限量供應,能穿燈芯的更是家有工作(指在政府機關、糧站、食品站、供銷社等當時的權力部門工作的)同志的才可能……如此,當年人們盼望過年,年關一到無論貧富(在區域性地方,其實貧富差距不大)家家都煮肉推磨(當年沒有電動鋼磨,只有石磨)置辦過年這幾天的吃食,無論主副食零食,全是自家制作,如爆米花、米米茶、泡粑、米花糖等,一系列準備就緒了,除夕中午開始吃團年飯,晚上年夜飯,各家過各家的,正月初一則是給去世的祖先上墳祭拜的日子,初二開始小年輕們開始出門拜年掙壓歲線,年長者們則開始約人打牌(無賭資的)下棋等……這幾天就是所以人一年的期盼兌現的時光,一年的夢想實現的時段,那種感覺非親歷過人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既快樂無比又莊重異常,那種氛圍就是年味。 時移事異,現在想找那種年味根本不可能。 但現在過年雖找不到當年的感覺,也是一種薪火傳承,天南海北的人過年都往一個地方而去,那就是老家,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的耍的都比過去豐富,高興快樂也是全年不多見的日子,應該繼續傳承,特別是面臨洋節的衝擊,更應設把中國傳統節日保持下來,教育下一代,重樹年味,發揚傳統,這是每個華人都責無旁貸的,也是快樂無限的,更是文化自信的一個環節和載體。 過年,好好過,繼續過,忘掉壓力與煩惱,年年過個平安快樂年!
-
4 # 裝就不用修
年味是什麼?
好像從高中之後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年味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有些朋友說年味就是小時候的期盼。
小時候的一顆糖、一枚蛋、一碗肉,都是年味。
就好像現在的小朋友,在他們看來還是年味十足的啊。只不過在成年人看來就沒什麼年味了。
確實是這樣,小時候無憂無慮,又可以放假,還有新衣服和好吃的,就足夠了。而現在過年是年關,大把的花錢還不討好,過的心力交瘁。
說直白點就是:以前放個竄天猴都能樂半天,現在放一地的瀏陽河就嫌吵。心態不一樣了。
-
5 # 升揚果果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過年變得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我時常在心裡問自己這個問題,卻百思不得其解。只是感覺,年年有新年,一年卻不如一年。
是不是人長大了,心中的期盼沒有了?或是吃的東西多了,過不過年和平時沒什麼兩樣了?還是過年過的麻木了?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但可以確定的是,很多人都感覺到了年味的漸漸消失,卻都無能為力。總想做些什麼,卻又無從下手,只能默默看著“年”離我們的渴望漸行漸遠。
記得幾年前,每年過年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從年初盼到年尾,才終於迎來每個熱鬧沸騰的新年。雖然那時候過年天氣比較寒冷,但是家家戶戶熱熱鬧鬧的,街坊鄰里、親戚朋友在一起寒暄嘮嗑,早就把寒冷拋到了腦後。
特別是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熱氣騰騰的團圓飯,年夜飯總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宴席。那時候爺爺奶奶還硬朗,大媽大伯一家也會和我們家在一起過年,一大家子其樂融融。那時候也沒有手機的困擾,沒人會低下頭玩手機,大家都在一起聊聊天,或者打打牌,下下棋,到處都洋溢著過年的氛圍。
而現在,爺爺奶奶早已過世了。過年總是一家三口,雖然爸爸一直說人少好過年。但我總是感覺過年還是熱鬧好,三個人吃年夜飯燒再多菜也感覺沒那麼可口香甜了。現在就算過年期間會和很多親戚一起吃飯,但大多低著頭玩著手機,全程只有吃飯時有交流,也覺得親情寡淡了。
以前最令人激動的就是除夕的守夜。一大家子人都圍到一起取暖,一邊看著春晚,一邊聊天吃東西,就這樣一直守到零點,然後隨著鞭炮聲入眠。雖然小時候大多熬不到零點,但還是拼命睜開雙眼,撐不住了就吃東西,總是把肚子吃的圓滾滾的,然後還是睡著了。
而現在,不管是平時還是除夕夜都能熬到一點之後了,卻再也沒有守歲的感覺了。大多時候,一家三口除夕夜看著電視,卻發現春晚也越來越沒有以前好看了。每次總是爸爸媽媽堅持不住先睡著,而我一個人玩著手機和同學們吐槽春晚。零點的鐘聲敲起,鞭炮聲倒是越來越響亮,過年卻過的越來越沒勁。
年味到底去哪了?
我總覺得,現在人際關係的淡漠與此不無關係。現在的拜年可以說是一種形式,早已沒有了以前的那份真誠和質樸。寧願和搖來的陌生人聊天,也不敢和身邊的同事說說心裡話。網上說的是真話,生活中說的是假話。
過年了,最需要親人朋友的探望和祝福,需要鄰居間的相互走訪和看望,這會讓人感到溫暖有加,有句老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
當然還有各種洋節日的衝擊,現在許多年輕人都崇尚過洋節,包括我自己。特別是對情人節、聖誕節等外華人的重要節日,我們都非常熟悉洋節日的時間、過法、要求、禮物和禁忌等,而對中國年卻不知道過法和要求,甚至對禁忌一點都不知道,連過年的日子也不是很清楚,感覺中國年沒什麼過的,就是吃頓飯看個晚會再睡幾個懶覺罷了。
我們這些年輕人都沒有過年的期盼,可能家長也更沒有什麼過年的衝動了,這個年還能過的有味道嗎?
但我們的新年永遠是我們的新年,回家“過年”是每一個華人的血液裡永遠的基因,是對家永恆的愛的主題,也是家對遊子愛的呼喚,更是兒女對家無比的眷戀和依賴。
過年是中華民族的生活大事,是任何文化形式也不可能剝奪或改變的。與其說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不如說春節作為一種具有儀式特徵的活動所傳達的理念正在逐漸淡化。
雖然年味一年不如一年,但過年總還是會有讓人興奮、激動的時刻。雖然人們嘴上都抱怨著說過年沒意思,但還是在過年的時候馬不停蹄的往家裡面趕;雖然大家都吐槽著毫無看點的春晚,但還是會在除夕那天晚上不自覺地開啟電視看春晚;雖然過年越來越缺少儀式感,但到了一年的結尾總還是會有無限感慨。
就算過年越來越沒有了年味又如何,我只知道與親人團聚的那刻每個人的心裡都是久違的激動和興奮。父母每年日日夜夜期盼的也不過是過年時能多和我們相處一段時間,而我們嘴上說著嫌棄,但家、父母永遠是我們的依靠。所以,過年一定要回家,即使實在沒辦法回家,也要和父母親人多多聯絡。親情是過年最為珍貴的情感了。
而我相信,過年也不會越來越沒有年味,因為有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併為之而努力改變。試著過年保持一個好心情,給家人朋友們多製造驚喜,也許你的年也會有別樣風味呢!
-
6 # 焓焓生活錄
從前,我們一定要趕在除夕夜回到家,和一家人吃團圓飯, 一年未見的親人在桌上有哭,有笑,舉起酒杯,共同祝賀新春,期盼來年。 如今一桌子的人都捧著手機,偶爾抬頭吃一兩口菜, 面對面的人,卻要隔著一整個網路發紅包,寫一句“新年快樂”!
-
7 # 煙雨迷離醉紅顏
每年都盼著過年,因為這個期間對於我們這些打工仔來說特別有意者,這個期間孩子放假老婆也放假回去可以陪老婆孩子一起團圓,一起走親戚,跟孩子一起放煙花,很快樂
-
8 # 樹欲靜而風不止150680
隨著年齡的增長,年味越來越淡。結婚生子後,年味更是沒有了。現在有了第三代了,又回憶起小時候過年的情景,歷歷在目,不能忘懷。
-
9 # 火百合96712391
小時候只有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各種各樣吃的。走親訪友,父母也會閒下來陪著孩子看春晚。父母都會把傳統的習俗傳承。是一種期盼,幸福感簡單!容易滿足。現如今經濟好了,物質,吃喝,玩樂已不是稀奇之事。交通便利,資訊發達,親戚好友常聚。也已為人父母,少了童心,少了期盼。年味就變了。
回覆列表
家鄉總是承載著一個人最原始的思念,不管你見識過世界的偉大繁華還是異域他鄉的萬種風情,家鄉始終是你最四年的地方。家鄉的年味我比較喜歡小雞燉蘑菇,一道東北名菜,即是用選用野生的幹蘑菇、雞肉和粉條一同燉制而成。食用時榛蘑香氣四溢,菇肉柔滑細膩,雞肉鮮嫩軟爛,色澤紅亮、汁寬味濃。狗魚,漠河特產的冷水魚之一,夏秋季節尤其多。當地人的吃法多數是紅燒和燒烤。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對於東北有著特殊的感情,比如我最喜歡吃的年味菜就是醬大骨頭,主要指的是醬脊骨,也就是豬大排,漠河的醬骨頭肉質鮮美,入味濃而不膩,而且營養豐富,讓遊客充分感受東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鱈魚燉豆腐,這是漠河最有營養的一道菜,鱈魚是漠河特產的珍貴冷水魚之一,肉多刺少,吃起來清口不膩,而且含有豐富的營養。此外豆腐也是一道養生之菜,二者搭配起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說起我的家鄉,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東北的水餃,它和其他地方的水餃有點不一樣,它具有東北傳統風味,其餡心屬於北方傳統的“水打餡”,麵糰採用冷水和麵,皮薄筋抖,餡心汁多鹹鮮,屬大眾化麵食。白肉血腸,白肉即為豬肉,血腸即為豬血,漠河人在遵循此菜原有烹飪手法的基礎上,又加了一道蒸的工序,即在燉肉前,先將白肉上鍋蒸20分鐘。再加上東北菜的精華——酸菜,一盆東北特有的殺豬菜就呈現在你眼前了。你想吃的,你想嘗試的,在東北可以說你都可以見識到,最家常的菜色就是東北最有名的地三鮮,是指新鮮下地的時蔬,如土豆、茄子和辣椒等。地三鮮的做法很簡單,即將土豆、茄子和辣椒切塊後,放入熱油中炸成金黃色,再一同炒制調味而成,成菜鮮香軟嫩,甘腴味美,適於下飯。醬嘎牙子,野生魚配上農村自家醃製的大醬,濃郁醬香和野味的結合。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