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至誠智客
-
2 # 精勤荒嬉
這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4000元和在親人身邊哪個更重要?
昨天還有同事和我聊起這個問題。他的家在東北,隻身一人跑到廣東來工作。目前已經做到了單位一個實權部門的二把手,年收入60萬以上。即使收入這麼高,他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在當地供多一套房接他父母過來住。但因為年事已高的父母,不再想遠離家鄉。這種情況怎麼辦?
他說起來直嘆氣,覺得拼搏了這麼多年連父母都無法放在身邊照顧,賺這麼多錢又有什麼用?看的出來,他其實並不開心。一個人是否感到滿意,是否感到幸福,和這些外在的物質雖然有一定關聯,但它們不是根本因素。人有社會性,我們需要親人,需要朋友,需要家的感覺,這些都無法透過錢來買到。
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當我們懷著一個自認為正當明確的目標去離開父母遠遊時,何曾想過這個“正當明確”的目標,是否真正能讓我們感覺到我幸福?我們年輕的時候為了拼搏,總覺得有一天可以榮歸故里,衣錦還鄉。
總覺得有一天可以三代同堂,其樂融融。可就是在那麼多個獨自一人在外打拼的深夜,那種孤獨和無力感總是從內心深處無緣無故的冒出來,總是有那麼一個聲音在敲打你的心靈,問到,“這些真的都值得嗎?”
這又不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
也許你可以計算出多賺這4000元能給你帶來多大的改善,或者你又可以計算出少賺這4000元能讓你多麼捉襟見肘。但你很有可能計算不出母親的感受。
是的,站在他們的角度,兒女的幸福永遠是第一位的,兒女的前途永遠都不能阻擋,兒女的感受永遠優先於自己的感受。這也是老一代在年老體衰之後,唯一能貢獻出的東西—他們不打算在乎自己的感受了。抓緊時光,呆在父母身邊吧。
-
3 # 會展活動執行人
這個問題看出來你糾結的原因是錢和親情,我下面來簡單給你分析下你這兩個選擇會給你帶來那些問題和解決方法。
一、離家遠、月薪一萬元。
1.1這個薪資基本上是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了,當然一些特殊情況除外。在這些城市生活房租費用一個月基本上在2000元左右,一天生活費按照早餐10元、午餐30元、晚餐30元的標準,一個月的生活費是2100元,一個月的公交費用一天大概10元,一個月就是300元,買點衣服、偶爾逛下街、跟朋友聚聚等等大概一個月2000元,這是假如你是男生的情況,女生的話這個費用還不止,女生還要買化妝品、聚會等可能一個月需要3000元吧,這是最低的情況了。那麼大概一個月的花費的就是6400元,還剩下3600元左右吧。
(圖片系引用)
1.2如果你在談個戀愛的話,這個費用基本上就不剩飾面淺了
1.3一般情況下這個薪資,在當地購買房子的機率也比較下,工資基本上都交了房東了和開銷上面了
1.4離父母原,基本上一年回去就待幾天又匆匆忙忙的走了,也不能照顧父母
1.5父母不在身邊能更好培養自己的獨立性吧,更在事業上更努力吧。
二、離家近,工資只有6000元。
2.1這個薪水有可能是在三四線城市,也可以在二線城市,不過離家比較近,可以在家裡面住,這樣就省去了房租,吃住也在家裡面,如果你能吃苦,中午也帶上自己家裡面的飯菜吃,那樣的話基本上也花不了什麼費用,只有花費公交費用和電話費用了,在跟朋友出去玩、買衣服等一些花銷,一個月基本上2000元左右,這樣一個月基本上還剩4000元左右,跟你在遠的城市的花銷差不多
2.2離家近每天都可以回家,休息的時候還能培下爸媽
2.3離家近所有的朋友都在附近,這樣人脈圈子都在一起,能更好的做出事業和建立好自己的圈子
2.4離家近最不好的可能是要天天忍受爸媽的嘮叨吧,不過這個也是一種幸福吧。
總之一句話,離家近能得到溫暖、離家遠可能更能鍛鍊自己吧。
-
4 # 時小慢
我選擇回家,絲毫不帶猶豫的那種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那種選擇都值得尊重我有個朋友從小體弱多病,照顧一個這樣的孩子是真的非常花費心思。做飯硬了一點,或者油膩了一點,寶寶都受不了。
她的母親,就這樣一勺飯、一碗粥,小心翼翼把她餵了這麼大。這個孩子也非常爭氣,考上了復旦大學,也順利留在了魔都。
在這個女孩工資差不多2萬一個月,但是買房其實遠遠不夠,想把母親接到身邊照顧,那是不可能的。
畢竟,自己都和別人合租,哪裡還有老母親的留人之地呢。
後來,人上了歲數。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慢性病襲來。她的母親開始有點血糖高,但是自己不注意飲食。什麼水果、粥,都不忌口。
這個女孩子就非常自責,以前母親那麼講究、細心地給她餵飯。現在,雖然自己能夠把錢寄回家裡,但是母親卻連一口自己做的飯都吃不上。
做選擇時候,我們心裡都要估計一下價效比有的人說,如果體制內收入月薪3000,那麼如果你想跳出體制,起碼外邊月薪3萬才能考慮。離家近還是離家遠,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是,你起碼得收入比在家高3倍才可以。
現在網路越來越發達,線上辦公也很常見,就連兼職的機會都比以前多得多。
所以,雖然看起來離家近掙得少,但是其實能掙的遠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但是,如果母親不在身邊,你真是一點都照顧不到。
子欲養而親不待,千萬不要在為時已晚的時候後悔。那樣毫無意義。畢竟,錢沒了可以再掙,親人沒了,那可真就回不來了。
無論人在哪裡,孝行論心不論跡就像那首老歌《常回家看看》中唱的:“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其實很多父母,要求也不高。如果你真的想趁年輕拼一把,就好好努力,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別讓父母擔心。時不時給家裡打個電話,多聊聊天。
畢竟,我們只有一個一輩子,無論怎樣選擇,都會後悔。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了走下去,讓自己的後悔少一些而已。
-
5 # 宅貓kit
感謝邀請,首先我會問下母親的意思,如果她願意跟我去遠的地方,那就一起搬過去住,如果在遠的地方母親不適應,那我再搬回近的地方,之所以先考慮叫母親一起先去遠的地方,是因為遠的地方錢多,可以給母親更好的生活,有錢可以帶母親到處旅遊,當然前提是母親的意見重要。
-
6 # 謎底
感謝邀請,深有體會,深有感觸。只有選擇過的人才能體會這其中的感覺。我就是這樣的,15年的時候工資大概7K左右吧,但是由於工作性質原因。總是離家別多。回家聚少。很多事情都力不從心。跟媳婦談了好多年還是因為距離的原因一直拖著。時間長了心裡負擔重,工作沒有動力,也不開心。16年下定決心辭職。重新找的工作,工資只有原來的一半。但是離家近。和媳婦能天天見面。順利的結婚生子。一家人在一起週末了出去溜溜,陪陪孩子,其樂融融。日子雖然過得緊巴,但是有得必有失吧。有些東西比如孩子的成長,父母的陪伴這些都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一旦過去就無法退回。有句話定義成功,說每個人成功的定義不一樣,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賺更多的錢就是成功。在我看來和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就是成功。也可以說是現階段的成功,畢竟安居才能樂業,接下來就是為家庭帶來更好的生活而為之不懈努力。
-
7 # 強者生活
謝邀!首先看你需要什麼?有舍必有得!假如你現在非常需要錢,爸媽年輕,身體健康的話,可以考慮離家遠一點工資高一點的工作。趁著父母年輕,自己做積攢一點錢,改變生活,改變家庭現狀,做為你的媽媽,她一定會理解你的,會支援你的,作為你的親生父母,誰不願意家裡過得好一點呢。每逢節假日,多打電話同父母聊聊家常,問候父母,雖然遠離了,讓家人感覺你就在身邊。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過年過節多回家看望父母的。假如爸媽年紀大了,健康不如以前了,那就建議你找一個離家近一點的工作。假如父母親有個不舒服,也好照顧她們。假如工作太遠了,來回折騰也不是辦法。除了請假路費,工資也花到差不到了,也不合算。“一個有家的地方卻找不到養家餬口的路,找到養家餬口的地方卻安不了家,從此便有了漂泊,有了遠方,有了鄉愁。”是漂泊異地他鄉遊子的真實寫照!
-
8 # 珍惜餘下的時間
如果是20歲的我來選擇,母親讓我選擇哪個我就選擇哪個,因為母親不會害我。
如果是25歲的我來選擇,哪個工作能讓我多接觸到遇到優秀的男性我就選擇哪個,因為母親催婚的樣子讓人很不舒服。
如果是30歲的我來選擇,哪個工作能夠讓我有更好的前途我就選擇哪個,因為母親開始有病了我需要錢。
如果40歲的我來選擇,等等,我好像還遠沒到40歲,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是永遠也不會到40歲的。
-
9 # 午亭山下168
隨著經濟發展,勞動力市場的不斷完善,人們在職業選擇上有更多的選擇。
在選擇一份離家遠工資高,還是離家近工資低的工作時,有很多人容易陷入糾結、迷茫之中。
筆者認為,還是需要考慮自己當下以及未來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根據不同的人生階段做出不同的選擇,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因時而變。
剛畢業的話,年輕人血氣方剛,自己父母身體也算硬朗,去一線城市闖蕩也是蠻不錯的,有的選擇一畢業就回老家工作也無可厚非,但筆者還是建議趁年輕去一線城市闖蕩一番,不愧青春,不愧人生,哪怕遍體鱗傷,這終將是自己人生的寶貴財富;
畢業3-5年,也是到了需要考慮成家立業的事了,一線城市與老家究竟有沒有適合自己並且自己也喜歡的工作,每月的淨積累(收入減去各項支出)能否滿足成家後的需要,成家後還需要考慮以後孩子上幼兒園等諸多費用,甚至自己父母是否自己支援或者照顧,都是需要自己考慮的問題,不管在哪裡工作,自己要和家人在一起就好;
畢業多年以後,自己早已為人父母,孩子是否考上大學,不太需要自己操心,父母是否需要自己照顧,家裡是否缺錢,假如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自己也願意去外面工作,也無需考慮太多,隨性而為即可。
對於題主所提問題,假如家人需要自己照顧,家附近的工作還算穩定的話,建議留在家裡,羊羔跪乳,烏鴉反哺,不要讓自己年老時後悔。假如沒有後顧之憂,出去工作,多多積累本金。
如果留在家裡工作,也建議題主工作之餘多找些副業,如寫作、滴滴、送外賣等諸多工作。
祝好!
相關內容
- 我月薪六千,存款五萬,買什麼車最經濟?
- 現在做廚師,月薪六千,包吃,想改行,請問做什麼好?
- 我和我老婆月薪一萬,想買一輛代步車,有什麼推薦嗎?
- 月薪六千,過年時花了一千多元請家人吃了頓好吃的,有人說裝逼,沒錢吃這麼好,怎麼看?
- 月薪六千適合買什麼車,養車費用一年大概需要多少?
- 月薪一萬,為何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買不起房,買不起車,結不起婚,甚至女票都談不起,好迷茫?
- 現在在國企裡工資一個月一萬左右,有個私企給月薪兩萬左右,去不去?
- 一個月薪3500離家近,一個月薪5500離家遠點,都有社保,選哪個好?
- 月薪一萬元想買哈弗H9的人,該怎樣安排自己的工資呢?
- 假如你有一份月薪一萬左右的工作,但是要長期和老婆孩子分開,如果是你是會選擇工作還是家庭?
俗話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也難免會遇到這類的事情,當一件事情需要進行二選一時,其中必然要考慮的東西也很多;如果你是一位剛畢業的學生,並且剛步入社會,此時父母也還年輕,那麼你可以考慮月薪一萬的工作,不是因為這個工作薪水高,而是因為你剛步入社會,可以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豐富自己的閱歷,最主要父母還年輕,還可以照顧自己,父母也會理解你的選擇的。再加上本身薪水也比較可觀,發了工資也可以給父母寄一些生活費,父母也會感到欣慰的。如果你是一位中年大叔,早已經妻兒滿堂,正是一家人歡聚的時刻,這時父母年齡都已經大了,正是需要照顧和陪伴的時侯,此時的你就必須做一些割捨了,雖然選擇了月薪六千的工作,但這樣即可以照顧家庭,同時也可以陪伴在父母身邊,但帶來的就是經濟上的壓力,因為收入相對來說是減少的。所以如果考慮留在家裡工作,建議提問者在工作之餘可以找些副業來彌補空缺,如做一些兼職等相關合適的工作。最後還是那個觀點,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正在一天天的老去,要珍惜陪在父母身邊的每一刻,只有當真的失去的時候,你才能體會到什麼是最重要,父母在世的時候,要多加孝順。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再去後悔。因為沒錢還可以再掙,父母沒了是真的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