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無止境

    公元755年,安祿山親率自己的20萬反叛大軍直逼洛陽,而此時的唐軍卻是節節敗退,唐玄宗李隆基攜楊貴妃等眾人西逃。那麼此時的唐軍在哪裡呢?為何會讓安祿山的20叛軍兵臨城下? 這就不得不從唐朝的兵役制度說起了。

    話說唐朝建立初期,延續的是南北朝時期的府兵制。這是一種怎樣的兵役制度呢?大致上來說就是當時的官兵們平時既要種田又要操練,但是可以不用繳納賦稅,到了戰時,則自備武器上戰場。這在南北朝時期是非常實用的,因為當時諸侯割據,每個政權的地盤都不大,經濟又都還不景氣。 可到了唐朝就不適用了,為啥?地盤太大了,軍隊一旦出動經常就是一年半載回不來,這樣的話,家鄉的耕地也就沒人打理逐漸荒廢了。所以後來在唐玄宗中期,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兵役制度,是為十節度使制度。 意思就是將天下分為十大戰區,每個戰區的司令就是節度使。 一個節度使當然是無法對抗中央的,可後來為了對付遊牧民族,便出現了一位將領兼好幾處節度使的情況。當時的安祿山就是兼任三鎮節度使,可謂是超級大軍閥。這節度使最初也只有統兵的權利,還是容易控制的,可後來為了戰爭的需要,中央又逐漸將地方財政支出權和人事任免權都交給了他們。這樣一來的話,就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小王國,節度使便不再完全聽命中央政權的話了。 當時的唐朝,在南方與南詔國長期鏖戰,在東北方又要面對各種少數民族,在西方還要面對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國,可以說是三線作戰,他們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邊境線上,國內的軍隊很少。安祿山當時能夠指揮的軍隊超過了20萬,而唐朝的中央軍只有區區10餘萬人。 此外天天打仗和天天踢正步的軍隊,戰鬥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當時的唐朝已經歌舞昇平了100多年,昔日引以為傲的中央軍早就成了毫無戰鬥力的花花架子。這些由貴族子弟組成的中央軍完全就是為了在軍隊裡熬資歷,好給自己掙一個晉升之路。而安祿山的叛軍,作為天天和遊牧民族打仗的軍隊,戰鬥力自然要比他們強悍成百上千倍。 所以叛軍一路南下,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輕而易舉地拿下了唐朝的東都洛陽。此時唐朝還有一個唯一的依靠,那便是死守潼關,可結果也讓李隆基給搞砸了。 當時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將主張死守潼關,等待西部軍團的回援,然後再與叛軍決一死戰。但長安城對水路運輸的依賴性很大,為了打通長安的水上運糧通道,李隆基命駐守在潼關的唐軍出戰,高仙芝等人不同意,最終被下令處死。隨後主持軍務的哥舒翰雖然也知道不能打,但迫於李隆基的壓力,也只能硬著頭皮出戰。 最終的結果就是唐軍一敗塗地,叛軍佔領了潼關,長安城岌岌可危,李隆基帶著自己的女人跑了。不過在逃跑途中,太子李亨發動了兵變,楊玉環成了政治犧牲品,李隆基喪失了權利,而李亨則繼續北上指揮作戰,終於在公元757年的六月和十月收復長安、洛陽兩京。

  • 2 # 木木和你一起看世界

    大多數皇帝,喜歡用人唯親,因為這樣,政治可靠,方便自己管理和維護家族統治,所以這樣就讓安祿山步步高昇,以至於坐到節度使之位,將監察,行政,軍事之權攬與自己隻手,還有唐玄宗沉迷酒色,寵信佞臣,從而導致安史勢力逐漸強大。

  • 3 # 七號說三國

    l安石之亂的時候,安祿山把唐玄宗逼著倉皇出逃,半路還被士兵譁變,殺死了最愛的嬪妃。為什麼一個臣子,會將皇帝逼著如此狼狽?原因是兵力差距。

    安史之亂前,唐朝中央軍隊不足8萬,安祿山卻手握15萬大軍,兵力的懸殊,也讓唐朝士兵無法抵抗他的進攻,以至導致皇帝為保命,狼狽出逃。

    歷史上,將領手握軍權,威脅皇權的例子很多,但是他們卻與安祿山有本質區別,因為那些人,大多是皇親國戚、士家大族,或者是功勳卓著的將領。

    而安祿山,一是胡人,沒有家族勢力可供他依靠,二是缺少功勳,沒有功勞可讓他平步青雲,但為何他會獲得如此大的權勢,與這四點密不可分。

    一、唐朝的制度缺陷

    安祿山能有如此大的兵權,主要是他是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節度使,還建任其他的一些重要職務。

    唐朝設立反正,主要是為了防止突厥作亂,在李世民時期,他率兵消滅了突厥,並將他們都遷移到了中原,但是發生了行刺事件,讓李世民心有餘悸,於是又把突厥人遷回了原居地。

    讓突厥回去,不能放任不管,於是唐朝設立了藩鎮,來防範和遏制突厥,但是隨著突厥勢力的日漸增強,唐朝為了平衡雙方力量,不斷的增加藩鎮權勢,效果是保證了邊境穩定,弊端則是給後世留下了諸多隱患,藩鎮勢力日漸強大,威脅到了中央皇權。

    二、重用胡人

    大多皇帝,喜歡用人唯親,因為這樣“政治可靠”,方便自己管理和維護家族統治,但是在唐朝,因為發生了多次政變,讓皇帝對皇室子嗣,有了戒備心理,因而不願重用他們。

    對於胡人,朝廷則沒有這種顧慮,因為他們是“外來戶“,既沒勢力,也沒影響力,因此,不容易發生叛逆之事。還有一點,胡人大多弓馬嫻熟,作戰勇猛,可以拿來即用,這也是朝廷喜歡用他們的一大原因。

    三、河北的胡化

    安祿山的藩鎮主要在河北這一地區,以往這一帶,都是漢人居住的天下,但在唐朝時期,這一代胡人特別多,也為安祿山勢力壯大提供了可能。安祿山利用自己的語言天賦,籠絡了大批胡人,使他們為己所用,並組建了以胡人為主的“父子軍”,戰力十分強悍。

    四、安祿山的個人才能

    安祿山善於利用自身資源,謀取私利,他做范陽節度使的時候,就利用自己的關係網,密切注視著長安的一切動態,使朝廷的一切訊息,都源源不斷的傳入他的耳中,為他的各項決策提供了依據。

    安祿山還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典型的就是認楊貴妃為“乾孃”和拉攏李林甫,這兩人是他一飛沖天的關鍵所在。

    認識楊貴妃後,他可以自由出入宮中,也讓他有了接近唐玄宗的機會,並獲得了唐玄宗的好感和賞識,當然楊貴妃的美言,也是他能深受皇恩的重要因素。

    李林甫則是安祿山仕途一帆風順,步步高昇的關鍵人物,是他的提拔和對皇帝的進言,才讓安祿山有機會步步高昇,以至坐到了節度使之位,將監察、行政、軍事之權攬與自己之手,有了謀反的資本。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但主要是唐玄宗沉迷酒色、寵信佞臣,從而導致安史之亂爆發,讓百姓遭殃,國家衰敗,這一切他難辭其咎。

  • 4 # 歷史小達人

    唐朝的兵制是重內輕外,天下置折衝府六百三十四個而其中二百六十一個都用來護衛京師。這麼一來我們可以看出在唐初中央也就是關中相比於節度使擁有兵力優勢。但是後來唐玄宗在開元十年設立節度使制度使得地方勢力逐漸強過中央,安祿山更是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兵力達到十五萬,且由於地方勢力在唐初的擴張政策下得到了實戰的磨練,作戰能力更是強過中央軍。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雙方兵力懸殊。

  • 5 # 冷兵器研究所

    這個跟唐帝國的軍制變化和唐玄宗末期“外重內輕”的軍事佈局有關。

    眾所周知,唐初實行的是依託均田制的府兵制。府兵是國家分有田地的職業兵,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歸設在各地的折衝府管理。除了征戰,唐代府兵還有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輪番宿衛京師,當時稱之為侍官,言其侍衛天子,又稱為衛士。唐初規定:“衛士於官城外守衛,或於京城諸司守當,或被配於王府上番。”(《唐律疏議》)

    根據統計,唐初分關中(指函谷關以西,秦嶺以北,隴關以東的今陝西關中盆地)為12道,每道為一軍,共12軍,軍有將、副各一人,分統諸車騎府、驃騎府,督率20萬府兵,所謂“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當時唐代的中央軍能明顯壓制邊防軍。而且府兵制時期,負責訓練管理軍隊和指揮軍隊的,不是一批人。高階將領雖然有指揮權,但是對軍隊沒有絕對的控制權,特別是人數過萬的正規軍,不是能輕易調動的。

    然而,自武則天統治以來,均田制逐漸破壞,府兵受田很難足額,不少府兵除了保有一些永業田外,口分田基本上分不到,使得他們經濟狀況不斷下降。(那個被很多人吹上天的則天女皇,其實在軍事外交領域一泡稀爛,基本毀掉了唐太宗和唐高宗以來良好的軍事態勢)

    同時,連年戰爭,讓府兵不堪重負。因此到了唐玄宗時代,府兵制已經崩壞,募兵制開始興起。而自從府兵制破壞以後,京師宿衛不得不靠招募而來的擴騎充任。到天寶元年(742年),關中的中央軍只有6萬人左右。而且這些中央軍腐化墮落、軍備廢弛。“自天寶以後,彍騎之法又稍變廢……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時兵暴起,州縣發官鎧仗,皆穿朽鈍折不可用”。

    在中央軍變得羸(léi)弱的同時,唐帝國的邊防軍開始變得強力起來。這首先是方鎮和節度使制度的建立。

    開元天寶年間,為了適應對外擴張的需要,唐帝國開始在邊境地區設立方鎮,有田產和家眷的常駐士兵開始出現。同時由於募兵制的興起,士兵對於軍官的依附變強,往往士兵只認方鎮的長官節度使,而不認皇帝。

    當時唐玄宗共設立了十個方鎮和節度使。

    總兵額為49萬人,形成了對唐帝國中央軍的絕對優勢。這就是著名的唐玄宗時代的“外重內輕”的軍事佈局。

    至於安祿山由於是三鎮節度使,所以兵力最為雄厚。在安祿山造反前,其兵力如下:

    【河東】兩萬兩百人,馬九千三百匹

    【范陽】九萬一千四百人,馬六千五百匹

    【平盧】三萬七千五百人,馬五千五百匹

    三鎮總共十五萬正規軍。

    這還不包括安祿山所豢養的同羅、降奚、契丹曳落河的八千假子軍,以及大量蠻族僱傭軍。

    當時唐帝國的額定總兵力才為五十七萬,理論上有戰鬥力的鎮兵為四十五萬。也就是當時唐帝國三分之一能打的部隊,幾乎整個東北邊防軍都在安祿山手中。

    有這樣的實力,安祿山不造反還等什麼啊?

  • 6 # 一貳一橙

    自唐睿宗時期設定節度使起,到唐玄宗李隆基正式擴大節度使的權力,並在帝國的邊界設定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這種相當於低配版分封制的制度就叫做“藩鎮”。

    設定藩鎮的目的就是為了防備唐帝國四周的少數民族,因為大唐的軍事重心一向偏重於西北的吐蕃和阿拉伯帝國,所以在河北和東北地區就需要安排一個信得過的人來負責,而安祿山就是一個適合看門的人,至少李隆基和楊貴妃是這樣想的。

    唐玄宗過於自信,導致節度使的權力過大

    在安祿山被他的乾媽楊玉環洗個了個澡後,一個月之內他就成為了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節度使,也就是說唐朝最初的十大藩鎮裡,安祿山一個人就佔了三個。從現在遼寧一帶直到山西,這麼一大塊地盤都是他的了。

    有地盤自然要有軍隊了,因為玄宗時期國家實行的募兵制度,各藩鎮的領導都是以節度使身份(全權排程藩鎮事宜)兼任按察使(主管刑法巡察),安撫史(安撫少數民族和負責地方治安),支度使(管一鎮錢糧)。到了玄宗朝後期,節度使已經是“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造反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唐玄宗晚年怠政給了各藩鎮很好的修養時間

    唐玄宗設定加強藩鎮權力的原因就是希望他們能像周初諸侯國一樣,以眾星捧月之勢保衛國家中心。棋差一招的是他沒想過漢初和晉初分封所造成的後果,更沒想過他這個名義上的兒子居然真的會反叛他。其實早在安祿山修築城池,儲存兵馬錢糧的時候,他的軍隊至少已經達到了十萬,而朝廷那邊卻還在想著辦法討好皇帝和貴妃這對金童玉女。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唐玄宗晚年整天和楊貴妃在一起,而國事就委託給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去管,這是一個不學無術的膏粱子弟,把朝廷搞得烏烏煙瘴氣,結黨的結黨,附和的附和,甚至後來安祿山起兵時的口號直接就是“剿滅國賊楊國忠”。

    叛軍打到門口了皇帝都不信安祿山會謀反

    安祿山的戲實在太好,連英明一世的玄宗也被他騙了,到後來則是“人言反者,玄宗必大怒,縛送與之”。誰還敢說安祿山謀反就直接把他綁起來送到范陽。也是因為玄宗的放縱,安祿山可以有很多的時間集結了十五萬軍隊。

    這時候遠在關中的長安呢,因為玄宗不斷地和周邊國家開戰,西邊的吐蕃,西南的南詔,數場大戰下來整個國家都被掏空了,尤其是和南詔大戰,唐兵死傷高達二十萬之多,而國庫空虛也已經沒有能力再大量徵兵來守衛首都了,最後就是“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亂一爆發,關中才勉勉強強地湊起來八萬的軍隊,以八萬臨時軍隊對抗十五萬兇猛的少數民族軍隊,戰果如何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

  • 7 # 理工男讀歷史

    這是李隆基自己惹的禍。

    根據《舊唐書》志第十八地理一記載,開元二十一年有十節度使、三經略守捉使,共計士兵四十九萬人,馬匹八萬。軍費需要布匹一千零二十萬匹,糧食一百九十萬石。開元之前,每年軍費不過二百萬,天寶年間已經達到六倍。

    安西節度使,士兵2.4萬人,馬匹2700,軍費62萬;

    北庭節度使,士兵2萬人,馬匹5000,軍費48萬;

    河西節度使,士兵7.3萬,馬匹9400,軍費180萬;

    朔方節度使,士兵6.47萬,馬匹4300,軍費200萬;

    河東節度使,士兵5.5萬,馬匹4000,軍費126萬,軍糧50萬石;

    范陽節度使,士兵9.14萬,馬匹6500,軍費80萬,軍糧50萬石;

    平盧節度使,士兵3.75萬,馬匹5500;

    隴右節度使,士兵7萬,馬匹 8000。

    劍南節度使,士兵3.09萬,馬匹2000,軍費80萬,軍糧70萬石;

    以上是唐朝天寶年間各處鎮守兵力情況,而安祿山任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共計掌管兵力18.39萬,佔總數近40%;馬匹1.6萬匹,佔20%;軍費約佔20%,軍糧約佔一半。

    安祿山起兵時,招募了大量契丹、奚族軍隊,叛軍總兵力約為25萬。要留出一部分交給史思明防守老巢,並攻略山西,所以安祿山帶隊進攻洛陽長安的兵馬約15萬。

    唐軍第一梯隊是封常青,在東京洛陽招募士兵,十幾天就得兵6萬(一說3萬),都是城市小市民;

    第二梯隊是高仙芝,除各方援兵之外,從關中臨時招募了5萬,共計10萬;

    第三梯隊是哥舒翰,河隴、朔方兵及蕃兵與高仙芝餘部共20萬據守於潼關。

    至於唐朝中央軍,從玄宗開元十一年起,只保留了一支12萬人的長從宿衛,第二年改名彍騎。有6.6萬在京兆,其他的在晉陽等大州駐防。到了天寶年間,這隻隊伍徹底廢了,基本上就是個空殼子,唐朝的八旗子弟。

    衛佐悉以假人為童奴,京師人恥之,至相罵辱必曰侍官。而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彩、食粱肉,壯者為角牴、拔河、翹木、扛鐵之戲,及祿山反,皆不能受甲矣。《新唐書》
  • 8 # 境界的畢方

    簡單講一下唐朝的田制與兵制。唐朝初期實行均田制,農民交納租庸調,可以輸庸代役,就是交絹或者布代替服役,能讓農民有更多的時間生產,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均田制規定官僚貴族享有蠲免租庸調的特權,對土地買賣的限制進一步放鬆,為土地兼併提供了方便,導致後期土地兼併嚴重,最終導致唐朝的衰落。唐朝沿用北周時期的府兵制,兵員由軍府所在地從“六品以下子孫及白丁無職役者”中挑選,府兵從21歲服役至60歲,實行兵農合一制,府兵的行裝、戎具和軍糧都是自備。因此府兵制必須以均田制的推行為前提。府兵制本是“內重外輕” ,關中兵力佔全國的40%。但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均田制到玄宗時期已經沒落,天寶八年唐政府實際上廢除了府兵制度。為彌補兵源,開始發展募兵制。京師宿衛號稱“長從宿衛”,起初,多選精壯,但後期多招募市井無賴充當,內地兵很快墮落腐化。而邊鎮戍兵雖然也改成了募兵,但因為長期服役,經常打仗,形成了將帥專兵的局面,戰鬥力強。由於唐玄宗窮兵黷武,邊防的兵力迅速增加,節度使勢力被成為籓鎮或方鎮,掌控邊防的財政行政及軍權,後期就是土皇帝。天寶初年中央及內地控制的兵力,僅佔邊鎮兵力的六分之一,且戰鬥力極弱。

    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加上為了叛亂籌集的“曳落河”等骨幹力量,擁有著15萬戰鬥力強的邊防軍隊。反之唐中央政府,由於內地太平日久,軍隊墮落腐化,戰鬥力弱,且直接掌控的人數少,僅8萬左右,後期也是憑藉郭子儀、李光弼等節度使的兵力甚至向回紇借兵加上叛兵內鬥才得以平定安史之亂。但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面已經無法挽救了。

  • 9 # 尚宮女史

    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安祿山擁兵近15萬,而當時的中央軍不足8萬,這是唐玄宗設立方鎮和十大節度使留下的弊端,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弊端實際上是由唐朝的兵制變化引起的。

    唐初沿襲的是前朝的府兵制。府兵制的特點就是“內重外輕”,而且兵權都在皇帝手中。唐帝國在各地設定了600到800個之間不等的折衝府,每個折衝府的府兵有800、1000、1200人不等,也就是說全國的兵力大概在60萬到80萬不等,而關內的折衝府就有261個,佔軍近30萬。這個比列保證了京師的絕對安全。

    這些府兵由南衙十二衛和東宮六率遙領。府兵的任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輪流到京城宿衛,即保衛京師;另一個就是出征,由皇帝選派統帥領軍出征。平時就是種地生產,農閒時節組織訓練。無論是十二衛大將軍還是軍事統帥,和府兵的黏性都不大,所以不會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

    府兵制實行的最徹底的是高祖和太宗兩朝,這一時期戰事頻繁,府兵能夠及時得到補充,不斷有新的進來,而年老的也退休,待遇也比較優厚。但之後,尤其是武則天一朝開始,對外戰事減少很多,府兵最大的作用不過是宿衛京師,戰鬥力也下降,逐漸不怎麼受重視。而且府兵制是基於均田制設立的一種兵制,均田制遭到破壞,府兵制也就開始慢慢凋零,很多府兵開始逃亡,全國真正有戰鬥力的府兵已經很難和貞觀時期對比。

    府兵制逐漸被募兵制代替,募兵制的特點正好和府兵制相悖:“內輕外重”,也就是說中央軍的比例遠遠不及地方軍。到了唐玄宗時期,宰相張說建議實行募兵制,募集士兵來補充府兵的缺失,以護衛京師,在一開始成為長從宿衛,開元十三年(725年)改為彍騎。當時的彍騎有十二萬,算是中央軍的兵力。

    而唐玄宗不久就設立了十大方鎮,由節度使坐鎮,統兵495000人,目的是震懾四夷。但同時也埋下了隱患,那就是節度使擁兵自重,節度使最開始的權力還不是很大,只是擁有兵權,但到了後來,逐漸就成了地方老大,所有的事情都說了算,而且逐漸形成了一種世襲的制度,皇帝能干涉的事情很少,與大唐隱隱有了對抗的意思。

    而且為了便於聯絡和管理,常常一人擔任好幾個節度使,比如唐玄宗的養子王忠嗣曾任隴右、河西、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統兵達到了267700人,可以說是統兵最多的節度使。再就是後來的安祿山,成為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統兵達到了183900人。

    節度使逐漸擁兵自重,而中央軍的兵力卻是逐漸減少的,開始的12萬彍騎也慢慢的變少,到了天寶年間。“是歲天下健兒、團結、彍騎等,總五十七萬四千七百三十三。”

    也就是說除去邊鎮的495000兵力,彍騎還有不足八萬人。這就是當時中央軍的兵力。

    755年冬天,安祿山起兵,當時能統攝的兵力達到了十五萬,河東地區並沒有完全依附安祿山。不過再加上他自己所擁有的夷狄兵力,也已經是號稱20萬。

    雖然20萬這個數字有水分,但是對付中央軍是綽綽有餘的,而且最開始安祿山起兵,唐玄宗是不相信的,一週後才真正相信他反了,於是調兵遣將,只是邊鎮的兵力並不能及時趕到。

    封常清和高仙芝只能在長安和洛陽一帶招募士兵,他們沒有經過訓練,戰鬥力不強,根本沒法和安祿山的勁兵相抗衡,洛陽很快淪陷。

    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殺後,唐玄宗啟用病廢的哥舒翰守潼關,當時已經調集了部分邊鎮兵,組成了20萬大軍,不過成分比較複雜:河西軍、隴右軍、朔方軍、蕃兵、高仙芝舊部等等,他們缺乏統一作戰的能力,但唐玄宗不願意聽從哥舒翰堅壁不出的策略,逼著他出兵,最終這20萬大軍只剩下了8000人, 哥舒翰也被部下綁著投靠了安祿山,可以說唐軍損失慘重。

    之後就發生了唐玄宗入蜀逃難以及馬嵬兵變之事。

  • 10 # 爾朱少帥

    “安史之亂”前夕安祿山叛軍比唐朝中央軍兵力更多更強的原因,要從唐朝的軍制和唐玄宗時期的政策說起。

    唐朝軍事力量包括中央軍和邊防軍,顧名思義,中央軍負責保衛京畿和皇家,邊防軍則是對內鎮守一方對外開疆拓土。唐朝邊軍還有一個正式名稱叫“藩鎮”,最高長官叫節度使或者經略使,每一個藩鎮相當一個軍區,唐玄宗時期有“天寶十鎮”。其中兩個在最西邊:安西節度使、北庭節度使(都在現新疆);三個在國都長安西北:隴右節度使(青海)、河西節度使(甘肅)、朔方節度使(寧夏);三個在國都長安東北:河東節度使(山西)、范陽節度使(北京)、平盧節度使(遼寧)。再就是西南的劍南節度使(四川),南方的嶺南五府經略使(廣東)。

    很長時間裡,唐朝中央軍在8萬左右,藩鎮兵力則合計將近50萬,典型的枝強幹弱,為什麼強悍的藩鎮邊軍一直替大唐王朝開疆拓土、平定邊疆,而到了安祿山這裡就造反了呢?其實是唐玄宗的制度出了問題,即使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別的人,藩鎮造反割據是遲早的事。

    這就要說到唐玄宗晚年和李林甫隨手改動的一項制度:以前的節度使都是由朝廷重臣擔任,而且不是長期任職,可能隨時調回中央。後來改為由平民出生的胡人常任藩鎮節度使。改動這個制度的理由也很充分:漢人和貴族世家喜歡結黨營私,胡人能徵敢戰,平民出生的胡人則沒有家族勢力,絕對是最乖最聽話的。

    這樣一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李林甫為了推行這項政策肯定是出了大力氣的。因為唐朝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出將入相”傳統,武將立功還好,要是文臣在節度使的位置上立了功,那是有很大機率入朝為相的。藩鎮節度使作為胡人長期專職的崗位的話,那就等於在朝廷外斷了文臣透過立軍功挑戰李林甫地位的可能性。當然啦,朝廷內李林甫一手遮天,誰也挑戰不了他的宰相位置。這樣的後果就是李林甫的前任們宰相位置很少能超三年,李林甫硬是幹了19年。

    唐玄宗和李林甫可著勁提拔胡人將領,安祿山(粟特族)、哥舒翰(突厥)、高仙芝(高麗)、李光弼(契丹)就是在這時期政策的受益者。在安史之亂前夕,安祿山已經兼任三個藩鎮的節度使,河東、范陽、平盧三鎮,唐帝國東北方向的三個軍區盡在安祿山手裡。

    話說李林甫是歷史上口蜜腹劍、嫉賢妒能出了名的,但是李林甫能夠穩坐宰相靠的可是足夠的能耐。就比如安祿山就被李林甫拿的死死的,安祿山這樣戰場殺人如麻的人,在見到李林甫時也會緊張到汗流浹背。到了楊國忠上臺後,就明顯鎮不住場子了。很多人看不起楊國忠包括安祿山。估計安胖子這樣想:連給大唐撐場面的李林甫都被楊國忠陷害到不得好死,其他人被楊國忠盯上估計也不得好活。這不,楊國忠打壓安祿山幾次以後,安祿山真的反了。

    這時,營州(今遼寧朝陽)到幽州(今北京)再到太原府(山西太原),這一片廣闊的地盤,這就是安祿山的勢力範圍。當然了除了明面上的這些,還有被安祿山打服氣的室韋、契丹、奚人的不少部落。所以“安史之亂”爆發前夕,安祿山是裹挾了十大軍區裡面的三個,總兵力估計能到18萬,比唐朝中央軍兩倍還多。 不過呢“安史之亂”爆發後,之前那些兵力數字比較已經沒有實際意義。雙方的力量對比開始體現在戰爭動員能力上。安祿山主要是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並且朝富裕而且兵力薄弱的中原腹地進攻。隨著安祿山主力部隊過黃河以摧枯拉朽之勢拿下洛陽後,很多人望風而降加入叛軍,看似安祿山的實力越滾越大。

    但是跟安祿山叛軍作戰的不僅僅是唐朝中央軍,淪陷區仍然忠於唐朝的將士和其他藩鎮的援軍才是主力。高仙芝和封長清就在陝郡和陳留就地募兵十多萬,還有哥舒翰領導的潼關保衛戰就號稱集結了二十萬人馬,雖然這幾位以各種原因敗了,但在淪陷區李光弼和郭子儀打的有聲有色,差點把安祿山的搭檔史思明直接幹掉。

    等到李亨變成唐肅宗,大唐穩住了陣腳,尋思大反攻的時候,安祿山史思明叛軍就開始吃不消了。

  • 11 # 我是趙帥鍋

    這個還要從大唐的軍事制度說起,在高宗李治時期,由於大唐版圖不斷擴張,導致邊疆防守變得非常困難,尤其是大軍每次出征邊境,所消耗的錢財物實在太大,在這種背景下,為改變大軍徵調困難,從武則天開始,大唐就在邊境劃出一塊塊的區域供大軍屯守,是為屯戍軍。

    等到唐玄宗時期,屯戍軍逐漸制度化,並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於是在天寶年間,唐玄宗便正式把大唐劃分出十大軍區,分別為西北地區的河西、隴右、朔方三大軍區,關東地區的平盧、范陽、河東三大軍區,南方地區的劍南、嶺南兩大軍區,以及漠北地區的安西、北庭兩大軍區。

    這十大軍區,共計兵力約50萬,其中河西駐軍7.3萬,隴右駐軍7.5萬,朔方駐軍6.5萬,平盧駐軍3.7萬,范陽駐軍9.1萬,河東駐軍5.5萬,剩餘的安西、北庭、劍南、嶺南駐軍分別為2.4萬、2萬、3.1萬和1.5萬。

    本來,對於這十大軍區,唐玄宗共設定出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來掌管,這樣每個人所控制的兵力都有限,而這十人之間又相互牽制,足以保證大唐軍隊的穩定。但問題是,當時西北地區的河西、隴右、朔方三大軍區,距離帝國都城長安太近,所以皇帝自然需要加強他們的管控,否則他們一旦鬧出事,那長安就危在旦夕。

    在這種背景下,一方面唐玄宗會極力打壓西北軍區的將領,透過嚴厲手段防範於未然,另一方面唐玄宗也會讓太子出面搞好與西北軍區將領們的關係,安撫他們的情緒,免得他們做出過激行為。總的來說,唐玄宗和太子的這種行為,就相當於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然而,隨著西北軍被玄宗欺壓得太狠,軍人們自然會把希望寄託在太子身上,總希望新太子能高抬貴手,多多照顧軍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西北軍將領總是下意識地流露出對老皇帝的不滿,對太子的渴望。

    而太子呢,作為王朝的繼承人,本身就必須承擔帝國的一些政治重任,比如領軍或者從事一些監國之類的政治管理職務。這有職有權,又是繼承人,對於現任的當家人就天然存在威脅。這個時候西北軍將領又對太子各種眉來眼去,唐玄宗心裡自然會非常沒有安全感。

    因為,大唐帝國本來就曾發生過好幾起太子搶班奪權的事例,現在太子又和西北軍將領不清不楚,如果他們真聯合在一起,就意味著太子擁有了搶班奪權的實力,這是唐玄宗不得不防備的。所以,為制約太子和西北軍,唐玄宗決定加強關東軍的力量。

    本來,關東地區的河東、范陽、平盧三大軍區分別由三個節度使掌管,但這種分散的局面顯然無法與太子領銜的西北三大軍區相抗衡。所以,唐玄宗就決定讓關東三大軍區就變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於是他把這三大軍區全部交給安祿山一個人掌管,這樣關東軍和西北軍就可以分庭抗禮,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唐玄宗之所以挑選安祿山來擔任這個職位,一方面是因為安祿山是胡人,沒有太多的社會根基,方便皇帝控制;另一方面,自然是安祿山對唐玄宗所表現出來的政治覺悟,比如及時與太子劃清界限,甚至不惜公開得罪太子,讓唐玄宗感到非常滿意。而這,也正是安祿山能夠手握15萬大軍的緣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名師工作室?有補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