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清風清風

    我不這麼認為。

    寶寶週歲後,跟大人一樣吃飯了,對母乳的依賴就變得少了,這就給人一種錯覺,母乳沒營養了。

    其實母乳裡的養分是不足夠供給週歲後的孩子,並不是沒有養分,母乳能夠提高孩子的抵抗力等,我女兒兩歲多才斷奶,她體質就不錯,接觸了感冒的小朋友她會有稍微的感冒反應,不需吃藥兩天就好了。

  • 2 #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寶寶週歲吃母乳沒有營養嗎?這點對嗎?其實是錯誤的,為什麼?

    如果有母乳的,建議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益處多多。

    母乳餵養有什麼益處?

    1、促進母嬰情感和肌膚相親,減少寶寶焦慮和不安全感。

    2、經濟實惠,有利於寶寶胃腸道健康,減少胃腸道疾病發生。

    3、母乳含好消化,含不易消化蛋白少。

    4、含有免疫球蛋白,減少寶寶出生一年內生病風險。

    5、有理由寶媽產後身體康復。等等。

    週歲後母乳沒有影響嗎?

    其實是有些人理解有誤導致。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最好母乳時間6個月,有條件吃到寶寶一週歲,一週歲後可以繼續母乳餵養。但是在6個月後根據寶寶胃腸道情況,新增輔食,有利於為寶寶吃固體食物奠定基礎,提高更為豐富的營養素,而不是母乳沒有營養。

    美國兒科學會專業建議: 如果有母乳的話,建議母乳餵養至少要餵養到一週歲,一歲後可以繼續母乳。而不能斷章取義,認為一歲後母乳就沒影響。

    因為母乳餵養涉及導致母親工作和母乳餵養等不方便因素,也有社會輿論壓力等因素導致寶寶到了1-2歲不得不斷奶,或者有些寶寶自己不喜歡吃奶而斷奶。

    一歲時寶媽母乳營養情況與寶媽營養狀態,飲食情況等均有關係,而不是寶寶到了一歲就沒營養,這點是沒有科學根據。

    母乳餵養可見減少寶寶在生命最脆弱的第一年患感染性疾病風險,所以推薦大家儘量母乳餵養。

  • 3 # 郭郭親子

    寶寶週歲後母乳沒營養了,看看下面這些權威機構怎麼說吧

    一:寶寶週歲後母乳一樣有營養的。只要新增好輔食,母乳可以繼續餵養。對抱抱來說母乳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母乳含有人體所需得所有抗體,寶寶所需得微量元素。這世界上沒有一種食物是母乳能夠取代的。

    二:世界衛生組織更建議:“寶寶六個月內純母乳餵養,之後以持續母乳餵養並新增適當的補充食品的方式進行餵養,直至寶寶2週歲或更長。對於6-23月齡兒童,母乳也是能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母乳可提供6-12月齡嬰兒所需的一半或更多的能量,12-24月齡嬰兒所需的三分之一能量。”

    三:中國衛生組織部建議: 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嬰兒新增輔食後,母乳還要繼續餵養到2歲或者2歲以上。

    三:美國兒科學會(APP)建議: 母乳至少要餵養到一週歲,如果母親還想繼續母乳餵養,是可以繼續的,不用馬上斷奶。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每個權威組織都建議和支援母乳要餵養到1週歲甚至是2週歲,所以,母乳6個月就沒有營養,純屬亂說。

    所以放心繼續餵奶吧!

  • 4 # 凝媽悟語

    寶寶週歲後母乳就沒營養了嗎?

    “寶寶週歲後母乳就沒營養”, 也許這句話可能成為媽媽們急於給寶寶斷奶的理由,還會給不得不給寶寶斷奶的媽媽帶去一些安慰。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寶寶週歲以後,母乳仍然有營養,仍然是比配方奶更好的選擇,只要有條件可以繼續給母乳餵養,沒條件也要給寶寶新增奶粉,讓寶寶養成終身喝奶的習慣。

    我家二寶1歲2個月,仍然母乳餵養中,朋友的寶寶母乳餵養的2歲多,實現自然離乳。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安慰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看看權威的說法,我們就知道母乳餵養是處於怎樣重要的地位: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母乳餵養至少持續到1歲,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2年,中國衛生部也建議繼續餵養到2歲甚至2歲以上。

    母乳中的鐵可以被寶寶更好的吸收,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可以讓寶寶變得更聰明,母乳中的多中營養物質是任何一種高階配方奶粉無法複製的。

    吃母乳的孩子更不容易患有中耳炎、過敏、嘔吐、腹瀉、肺炎等疾病,就是因為母乳中的各種抗體、酶、生長因子等營養成分所起的作用。

    每個孩子的身體發育不同,需求的營養不同,只有媽媽的大腦能接收到寶寶的訊號,促使母乳分泌出適合寶寶生長的各種營養物質。

    對於我們自身來說,繼續母乳餵養的好處顯而易見

    1、母乳餵養方便快捷

    當寶寶餓了的時候,不需要準備奶瓶、水和奶粉,抱過來直接餵養。特別是出門在外的時候,不需要攜帶奶瓶奶粉等一大宗物品,不需要考慮溫度、消毒等令人擔心的問題。隨時隨地,都是一樣的溫度、一樣的質量,寶寶吃了都是暖暖的、健康的。

    2、母乳餵養增進親子感情

    母乳餵養的寶寶更依戀媽媽,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因為母乳餵養,和寶寶有了更多身體接觸的機會,身體會產生“愛的荷爾蒙”,讓我們心率下降,免疫力提高,從而促進身體和心理健康。

    不用說太多,只這兩點,就可以給媽媽堅持母乳餵養增強信心。

    總之,“寶寶週歲後母乳就沒營養了嗎?”您信嗎?我不信,一起交流你的感受吧!

  • 5 # 教養迷思

    作為一個堅持母乳餵養到2歲的寶媽,我可以肯定的說一歲後母乳沒營養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母乳中不僅僅是孩子所需的營養元素,還有母體產生的抗體,是孩子增強免疫力最好的食物。

    週歲後母乳不是沒營養了,而是隨著寶寶的成長,純母乳餵養已經不能夠滿足孩子全面的營養及能量需求。這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否認母乳的價值,而是按照孩子的成長階段,給孩子增加輔食。

    我家寶貝,喝母乳到2歲,即使因為後期上班的原因,母乳量減少,但我還是堅持儘量給孩子親餵母乳。很明顯,他身高體重指標,以及語言能力,思維能力都很不錯,這一點我很感謝自己的堅持。

    身邊也一直會聽到有人說,母乳沒有營養,甚至說有毒!我只能呵呵了。

    如果說母乳沒營養,那大家喝牛奶幹嘛???難道牛奶不是母乳?牛奶都是奶牛生孩子一年內的奶???說母乳有毒素的,難道牛的母乳就沒有毒素了?還是你們相信,奶粉裡的毒素已經被人類拿掉了???強制孩子戒媽媽的母乳,然後給孩子喝牛的母乳?這個邏輯上說的過去嗎?

    其實,這個問題仁者見仁,不強求,但我堅持母乳餵養,也呼籲寶媽們如果有條件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

  • 6 # 兒科醫生雨滴

    做兒科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營養學會指出:7~24個月的嬰幼兒繼續母乳餵養,可以顯著減少腹瀉中耳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繼續母乳餵養,還可減少嬰幼兒食物過敏,特異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

    此外母乳餵養的寶寶到成年期的時候身高會更高,而且肥胖,以及各種代謝性疾病會明顯減少。

    繼續母乳餵養還可以增進母子的情感連結,對促進嬰幼兒的神經心理發育很有好處。

    簡單說就是母乳餵養時間越長,母嬰雙方的獲益就越大。

    目前沒有任何研究可以表明寶寶一歲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

    母乳餵養味道多大是由媽媽和孩子自己決定的,如果是媽媽有精力有條件完全可以選擇順其自然等待,寶寶自然離乳。

    這樣呢,不但可以減少寶寶心理上的影響,而且可以避免不少強行斷母乳帶來的後續問題。

  • 7 # 活蹦亂跳小松噓

    寶寶出生後最好的營養來源就是母乳,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是孩子到了一歲的時候,媽媽或是家裡的老人就會勸說給寶寶斷奶,認為這個時候的母乳已經沒什麼營養了,給孩子吃也沒什麼意義了。其實,就算是孩子在一歲以後母乳的營養也並沒有降低,但是要想讓孩子把母乳吃到2歲甚至更久很多的媽媽們都做不到,就算是媽媽不去上班也很難做到。只是隨著寶寶慢慢長大,所需要的營養就會增多,母乳就不能滿足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孩子斷奶了,但是在斷奶的時候媽媽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媽媽們在準備斷奶的時候,需要做好準備,提前一段時間給孩子進行混合餵養,也就是剛開始的時候給寶寶餵母乳的次數多一些,讓他少量吃奶粉,然後再逐漸增加奶粉餵養的次數,慢慢給寶寶斷掉母乳。剛開始給寶寶選擇奶粉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最接近母乳的,這樣寶寶的腸胃才會慢慢的適應,也有利於寶寶發育。

    隨著寶寶的長大所需要的營養就會增加,寶寶的食量也會增加,但是媽媽需要注意一次不能讓孩子吃奶粉吃的太多。寶寶吃慣了母乳,剛開始一下子讓寶寶吃太多的奶粉的話,會讓寶寶感到不適應,如果再給他吃太多奶粉的話會加重他的腸胃負擔,所以媽媽可以讓寶寶每天少食多餐,這樣更有利於他消化。

    剛開始給寶寶餵奶粉寶寶肯定不願意喝,也許是因為不適應奶瓶和奶嘴,所以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費點心思,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奶瓶和奶嘴。剛開始確實會遇到很大的阻礙,但是媽媽們也需要有耐心,剛開始的時候,媽媽可以把乳汁擠出來用奶瓶餵給寶寶吃,等到寶寶逐漸適應用奶瓶喝奶以後,這樣媽媽給寶寶餵奶粉的時候會輕鬆不少。

    剛開始斷奶的時候寶寶肯定有很大的抵抗情緒,會哭鬧,這個時候媽媽千萬不要強迫寶寶,這樣會讓寶寶產生更強烈的牴觸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媽媽可以狠點心,讓寶寶多餓一會,在他最飢餓的時候對奶粉的接受度會高一些,多喝幾次奶粉他就會逐漸適應了。

    給寶寶斷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媽媽也不需要著急,這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8 # 兒科醫生說
    寶寶週歲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嗎?

    顯然不是,母乳餵養不僅僅為寶寶提供營養,對於寶寶與寶媽之間感情的建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很多家長都知道,母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來說明。

    6個月以內的寶寶

    6個月以內的寶寶處於1000d機遇視窗期的第二個階段,營養作為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對其生長髮育和後續健康持續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母乳中適宜數量的營養既能提供嬰兒充足而適量的能量,又能避免過度餵養,使嬰兒獲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長速率,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嬰兒第一口食物應該是母乳,有利於預防嬰兒過敏,並減少新生兒黃疸、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發生。

    因此,對於6月齡內的嬰兒應給予母乳餵養。

    7到24月寶寶

    母乳餵養可以滿足可以滿足6個月齡嬰幼兒提供部分能量和優質蛋白質、鈣等重要營養素以及各種免疫保護因子等。繼續母乳餵養也仍然有助於促進母子間親密連線,促進嬰幼兒發展。

    因此,7到24月齡嬰幼兒應繼續母乳餵養。

    當然7個月之後寶寶開始新增輔食,寶寶輔食新增是有原則的

    每次只新增一中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迴圈漸進。

    從一種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末、水果粒等。

    每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2到3天,密切觀察有沒有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新增其他新的食物。

    嬰兒輔食應注意:

    嬰幼兒輔食應單獨製作。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額外加糖、鹽及各種調味品。一歲以後逐漸嘗試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綜上所述,寶寶週歲後母乳的營養是不如以前,只要寶寶仍愛吃母乳,但是繼續母乳也是有必要的。

  • 9 # IF枕邊育兒

    美國兒科學會和中國營養學會都建議,母乳餵養到24個月。所以,即使寶寶週歲後,母乳也是有營養的。我家大寶吃母乳到13個月。

    寶寶週歲後母乳就沒營養了嗎?為什麼?

    這種說法我也聽過,還有的人說是6個月後母乳就沒營養了。但這種說法都過於片面,其實並不完全正確的。

    母乳中已知的營養成分有400多種,這是任何奶粉和其他營養素所不能替代的。寶寶第一口吃到的初乳更珍貴,能減少新生兒黃疸、低血糖的發生。

    寶寶在6個月增加輔食,並不是因為母乳沒有營養了,而是為了鍛鍊其咀嚼能力,以及寶寶發育所需要的營養,也可以從食物中獲取,增加了獲取營養的渠道。

    堅持母乳餵養的寶寶,成年後身高、體重以及健康狀況都會和奶粉餵養的寶寶有不同,患有各種代謝疾病的可能性也會明顯減少。母乳是可以根據寶寶的需求而變化的,奶粉有1、2、3段,母乳沒有吧?母乳就是,你需要什麼營養,媽媽就供給給你什麼。

    所以,並不是週歲後母乳沒有營養了,而是寶寶可以獲取營養的渠道多了,且生長髮育過程中對營養素的需求增加。可以選擇其他餵養方式。

    母乳餵養不僅是生理需求

    寶寶更願意吃母乳,不僅是因為母乳中的營養,還因為它是“媽媽的味道”。依靠在媽媽的懷裡,感受著媽媽的體味和心跳,那是寶寶在子宮裡就熟悉的感覺,他非常有安全感。

    心理學家認為,斷奶是母嬰的第二次分離,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寶寶斷奶之所以這麼困難,不僅是因為貪戀母乳的味道,還有就是不想離開媽媽的懷抱。

    有些寶寶斷奶就會生病,其實可能是生氣的緣故,尤其是那些強行斷奶的媽媽們,傷害了寶寶的心靈,因此而被氣的生病了。

    總之,寶寶週歲後母乳也有營養的。建議媽媽們可以母乳餵養到24個月,為寶寶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如果提前斷了奶,1週歲以內也是以奶類為主的。

  • 10 # 安然成長

    寶寶週歲之後母乳就沒營養的觀點我不贊同。我在餵母乳的過程中,很多人對我說孩子一歲之後母乳沒營養了,像水一樣,只能解解渴。好多人勸我早點斷母乳,而我是在孩子兩歲才斷的母乳。

    孩子一歲之後,母乳依然有營養

    我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可不只是遇到“一歲之後母乳沒營養了”這一個說法,還有各種關於母乳的謬論:母乳媽媽來例假了,母乳味道不好,要給孩子換成奶粉餵養了;你的母乳顏色太淡了,不濃稠,沒營養,要餵奶粉更好......

    這些“黑化”母乳的說法我不接受,也希望各位母乳媽媽不要被謠言矇蔽了。這裡我來說說母乳的營養情況吧,孩子一歲之後,母乳的營養依然“槓槓”的。

    首先,不管哪個階段的母乳營養都是好過奶粉的。

    很多人會說,的確發現大部分喝奶粉的寶寶都長的更胖一些呀,這大概算一個事實吧,但是,我卻發現吃奶粉的寶寶雖然胖乎乎的,卻給人的感覺不健壯,而母乳餵養的寶寶看起來結實多了。

    所有的配方奶都是在透過研究母乳的成分比例,然後模仿母乳而製作的,很多奶粉商家都宣傳奶粉中新增利用大腦的DHA,但是,有研究資料顯示,母乳中的DHA含量比奶粉高出很多,而且母乳中的DHA更容易被寶寶完全吸收。一歲以上的母乳成分依然是優於奶粉的,就算是兩歲以上的母乳成分同樣是優於奶粉的。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就應該是母乳對抗奶粉最合適的宣傳語了。

    其次,母乳餵養的寶寶抵抗力更強。

    為什麼這麼說呢?科學上對母乳的研究發現,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因子,這些活性因子是對抗多種感染的利器。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是有體會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往往生病更少,體質更好。

    我的孩子就是一個例子,在斷母乳之前,生病比其他孩子都少,而且,生病後恢復的也比較快。斷了母乳之後的抵抗力比之前差一點,但是,由於有純母乳餵養的底子,體質還是挺好的。

    那麼,是不是可以不重視輔食呢?

    當然,母乳雖然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但是,在寶寶六個月之後是需要新增輔食的,新增輔食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寶寶對能量的需求,而不是由於母乳營養不足,就算是吃奶粉的寶寶,六個月之後也同樣是要新增輔食的啊。

    給寶寶新增輔食也是為了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味覺的發展。輔食新增的原則是多樣化,讓寶寶體驗各種不同食物的味道,刺激寶寶味蕾的發展,也是讓寶寶愛上多種味道,避免後期的挑食。

    喂輔食的過程中也要避免孩子過量吃輔食而影響母乳的攝入量。

    母乳和輔食是“相輔相成”的作用,互相補充,缺一不可。

    劃重點: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這一地位是不會改變的,不管是在孩子剛出生,還是在孩子一歲之後。

  • 11 # 凌晨媽媽育兒

    所謂“沒有營養”就是一個誤傳,母乳無論在任何階段,都是富有營養的,還含有抵禦疾病的抗體。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斷掉了母乳,靠人工餵養。奶粉也是從母牛身上擠下來後加工而成的,而且一頭奶牛擠奶,可是反覆的擠。怎麼就見得動物的奶就比媽媽產的奶更安全和營養呢?

    寶寶週歲後母乳就沒營養了嗎?為什麼?原美國衛生部長諾維亞說過:“母乳是嬰兒的理想食品,因為它不僅提供完備的養分,並且含有防治腸道、呼吸道和耳道感染的白細胞與蛋白質”。美國兒科學會還建議:母乳餵養應該進行至少一年,並且,只要母親和孩子願意,就應該繼續進行。

    母乳餵養本來就是提供嬰兒營養最好的來源,但中途經過一些奶粉商家過度的廣告宣傳,被妖魔化了。但是近年來,經過專業的科學實踐驗證,母乳餵養對孩子來說是最安全可靠的,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所重視。

    可是生活中仍然有些老一輩的所謂“經驗之談”,在誤導著許多媽媽終止母乳餵養。

    關於母乳餵養的謠傳

    母乳不夠黃代表營養不夠:每個媽媽的體質都不一樣,不一定說奶水黃,就代表營養價值高,只要是媽媽沒有營養不良,沒有嚴重的遺傳生理疾病,母乳都是最有營養的。

    女孩要早斷奶,要不以後白帶多:這個說法就更沒有科學根據了,白帶的多少是跟女孩本身的身體激素有關的,跟斷奶的時間沒有什麼關係。

    奶粉比母乳營養均衡:我們通常買的奶粉,可以從說明中看出營養成分是多達幾十種,但是你知道嗎?母乳的營養成分經過檢測可以有上百種哦!

    母乳餵養時間長會導致孩子心理問題:在心理學研究上沒有任何一項研究表明,孩子母乳餵養到三歲,孩子會有心理問題。反而是那些被過早的要求獨立的孩子,在青春時顯得期懦弱怕事。

    應該何時斷奶?

    斷奶是寶寶和媽媽兩個人之間的事,只要雙方中其中一方表現出斷奶的意願,就表示可以斷了,否則,你想喂到多大都行。

    當媽媽被餵奶折磨的苦不堪言,嚴重影響身體以及心理健康。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主動選擇斷奶,雖然母乳對孩子好,但是媽媽的身體拖垮了,對孩子的一生都會造成影響,所以想斷就斷吧,也不要被太多的專家言論所綁架。

    每一個孩子的心智發育速度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在可能在一歲多的時候就對吃奶不感興趣的,那媽媽也不必強求。有的孩子可能在二三歲還有很強烈的吃奶慾望,媽媽覺得讀自己沒有影響的前提下,也可以一直餵養到孩子自然離乳。

    關於母乳餵養,我也是個過來人。大寶是一歲10個月斷奶的,我是隨著他的意願斷的。身邊也很多人提出質疑,但是都被我以“餵奶是我自己的事,請不要干涉”的態度給擋回去了。二寶是8個月斷奶的,因為帶著兩個孩子,加上二寶超級戀乳,恨不得無時無刻掛在我身上。嚴重影響了我的健康,心理也承受不住了,最後就狠心斷奶了。

    現在倆娃都挺健康的,也沒發現什麼關於母乳餵養的那些後遺症。所以堅定自己的選擇,勇敢去做,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指導意見”。

  • 12 # 寶寶管家

    母乳無論在任何階段,都是富有營養的,還含有抵禦疾病的抗體。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斷掉了母乳,靠人工餵養。奶粉也是從母牛身上擠下來後加工而成的,而且一頭奶牛擠奶,可是反覆的擠。怎麼就見得動物的奶就比媽媽產的奶更安全和營養呢?

    原美國衛生部長諾維亞說過:"母乳是嬰兒的理想食品,因為它不僅提供完備的養分,並且含有防治腸道、呼吸道和耳道感染的白細胞與蛋白質"。美國兒科學會還建議:母乳餵養應該進行至少一年,並且,只要母親和孩子願意,就應該繼續進行。

    母乳餵養本來就是提供嬰兒營養最好的來源,但中途經過一些奶粉商家過度的廣告宣傳,被妖魔化了。但是近年來,經過專業的科學實踐驗證,母乳餵養對孩子來說是最安全可靠的,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所重視。可是生活中仍然有些老一輩的所謂"經驗之談",在誤導著許多媽媽終止母乳餵養。

    關於母乳餵養的謠傳

    母乳不夠黃代表營養不夠:每個媽媽的體質都不一樣,不一定說奶水黃,就代表營養價值高,只要是媽媽沒有營養不良,沒有嚴重的遺傳生理疾病,母乳都是最有營養的。女孩要早斷奶,要不以後白帶多:這個說法就更沒有科學根據了,白帶的多少是跟女孩本身的身體激素有關的,跟斷奶的時間沒有什麼關係。

    奶粉比母乳營養均衡:我們通常買的奶粉,可以從說明中看出營養成分是多達幾十種,但是你知道嗎?母乳的營養成分經過檢測可以有上百種哦!

    母乳餵養時間長會導致孩子心理問題:在心理學研究上沒有任何一項研究表明,孩子母乳餵養到三歲,孩子會有心理問題。反而是那些被過早的要求獨立的孩子,在青春時顯得期懦弱怕事。

    何時斷奶並不只看媽媽,跟寶寶也有關

    斷奶是寶寶和媽媽兩個人之間的事,只要雙方中其中一方表現出斷奶的意願,就表示可以斷了,否則,你想喂到多大都行。

    媽媽被餵奶折磨的苦不堪言,嚴重影響身體以及心理健康。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主動選擇斷奶,雖然母乳對孩子好,但是媽媽的身體拖垮了,對孩子的一生都會造成影響,所以想斷就斷吧,也不要被太多的專家言論所綁架。

    每一個孩子的心智發育速度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在可能在一歲多的時候就對吃奶不感興趣的,那媽媽也不必強求。有的孩子可能在二三歲還有很強烈的吃奶慾望,媽媽覺得讀自己沒有影響的前提下,也可以一直餵養到孩子自然離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剖腹產的新生嬰兒側睡多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