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網路上,凡是有關教師職業的文章,其評論往往形成兩大陣營:“罵”和“挺”,而後者我估計多數是教師。這到底是怎麼了?
3
回覆列表
  • 1 # qzuser2800978

    老師這個職業還是高尚的。但是現在的部分老師對不起為人師表這個詞,應該換個字,為人師“婊”。打罵虐待學生,亂收費,上課講一半開補習班講另一半,總結來說就是沒責任心。所謂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就是這樣。

  • 2 # 元老寶

    任何職業人都分兩種!教師行業因為關係到一個家庭的未來,因而社會關注度高,重視度高,敏感度高!與醫生行業如出一轍!相信一句話,大部分教師都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多一份體諒與寬容,教師本身也是社會的一個個體,也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 3 # 裝怪的壞人

    我來告訴你老師到底怎麼了!現在有太多太多的老師,摒棄了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職責,抓住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不斷壓榨家長們的財力和社會資源。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罵老師!還有更多的是敢怒不敢言

  • 4 # 視野161050121

    別問老師怎麼了,應該多問問孩子怎麼了?家長怎麼了?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環節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現在的孩子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我相信大部分家長能夠容忍和理解老師對孩子的合理批評和體罰,但是個別家長的過激行為讓很多老師面對所有孩子的不良習慣和錯誤漠視,開啟了自我保護模式,沒辦法啊,我工作十三年了,一個月3000多的工資,一不小心碰到個刺兒頭家長,弄不好得搭進去好幾萬甚至十幾萬幾十萬,這輩子處於還債狀態還有啥意義?說多了都是淚!

  • 5 # 滾滾VS莎莎

    我覺得現在很多人都誇大了老師的不好,以前是太誇大了老師的高尚,現在又是大面積的貶低,老師也是一份職業。我有看到過很多說老師故意在學校時不教,要到補習班裡教,我覺得這就是誇張了的一種說法。我們也是讀過書的,老師上課都是按照課本上的內容知識點來教的,每個單元也是要考試的。教沒教學生難道不知道?老師上課要考慮的是全班幾十個孩子,不可能只考慮成績好的學生教難的方法,也不可能因為成績差的學生拖慢教學進度。有的老師有經驗,講的生動有趣,學生喜歡聽,有的老師講課只是照本宣科,學生不喜歡聽,這都是有的,因為我也曾經是個學生。我是在一個縣級市,對於大城市來說算是鄉下了吧,現在的家長有些都很忙,孩子小的沒空陪孩子做作業,孩子大的作業不會做,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孩子放到補習班做作業,做好了再回家,這是我身邊普遍出現的情況。就算是週末補習或者寒暑假補習,也是補成績不是很理想的課,有的是在自己的老師那裡補課,有的是在別的老師那裡補課。我不能說那種自私沒有師德老師沒有,應該也是有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反對的聲音,但是我相信那種老師只是少部分,大部分老師還是認真負責的,我們不能因為這一部分老師就扭曲了對所有老師的看法,這不公平。

  • 6 # 老薑大叔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懟老師,我想從以下幾點談一談:

    一、目前來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收入偏低,老師也想過的更好一點

    現在的教師工資執行標準應該是基本工資執行全國統一標準,調整工資所需要的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來分擔,對於一些財政狀況不佳的地區,由中央財政透過轉移支付予以保障。另外在中央財政給予保障之外,其他的比如績效工資、醫療、公積金、養老等可能與有些地方實施的各類事業單位目標考核有關。但是也有好訊息,就是在近日釋出的2020年中央一號檔案中,要求落實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政策。教師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符合條件的鄉村學校教師納入當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這對於教師職業的收入來說,那肯定是一個非常好的訊息,這也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這種現象的一種關注和重視的表現。我想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這項政策就會快速的落實到位。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的收入都有所提高,但有些和實際付出的勞動並不成正比,由其是中小學教師的收入相對來說偏低。另外有些人感覺以前學的東西沒什麼價值,只有在社會上學習到的才是真本事,有點小錢就開始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其實在中國主要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對看待人和職業的標準是有毛病的,對收入低的就會看不起,所以這也是這部分人對老師這個職業的一種深埋在內心的鄙視。其實這也是一種病態。話說回來,老師也是人呀,他們也想過的更幸福一點,更舒服一點,這有錯嗎?

    二、社會現象級的表現讓傳統的價值觀發生了改變

    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讓人們的三觀發生了變化呢?我想年齡上差距讓人感覺到有代溝,這是因為每一代人受到的教育和經歷過的生活不同,所以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金錢觀是有本質的不同的。我們這一代人在小時候聽老師的問題“將來想做什麼職業”的時候,大多數的回答都是科學家、老師、醫生、畫家等等,這些大多與金錢無關,而與理想有關。可以是現在的孩子因為獲得資訊的渠道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得到的引導也不盡相同。所以對這樣的問題的回答很多是什麼當明星、當網紅、當企業家、玩遍全世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收入高,外表光鮮。明星掙錢快,拍個戲就能掙幾千萬,做綜藝節目,出來唱個歌、露個臉就能掙個幾百萬。很多網紅靠的就是毀三觀的無聊表演可以月入幾十萬幾百萬。走到那裡都是眾星捧月。就是這樣的現象在這個社會上出現的太多了,也就不讓人感覺到奇怪,習以為常以後就成了“真理”了,那麼在這個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時期,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變了味道,所以才導致對這類問題的不客觀實際的思想出現。

    三、教職隊伍中出現了很多不太和諧的問題,造成了老師與家長之間的矛盾

    近些年來各種老師與家長之間的矛盾見諸報端,問題也沒多大,主要是表現在兩個群體之間的想法不同,一是少數老師的收入太低,為了養家或者說也需要過一點更瀟灑的生活想透過其他的途徑來增加收入。老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隨著社會的變遷,物質生活的需求更多的高於精神層面的需要的時候,人總是會改變想法的,這也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出現在有些老師的動機出現的偏差,那就是上課不認真教,學生的學習不好不是我的問題,是孩子沒有認真學習。那麼把壓力轉嫁給家長,家長沒能力去解決就要去求老師,有的請客送禮,有的就開始要求老師開小灶,用金錢來換取老師的勞動與孩子的成績。二是家長的想法不同,有些贊同這樣的方法,有些則認為教書育人,批發作業本來就是老師應該做的本職工作,為什麼要出現這樣的問題,以前的老師也從來沒說讓家長天天晚上非要陪著孩子學習寫作業,然後還要把作業批發完畢,簽名拍照,上報小組長。一但沒有按照要求完成,就會在班級群裡點名批評,搞的家長比學生還累,動不動晚上寫作業要到十一二點,家長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比上班還累,你想他會感覺這是正常現象嗎?誰不想下班了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呀,以前自己是學生的時候天天苦讀,雖然不一定成績有多好,但也沒有家長這樣天天看著呀。所以就認為,這是你的本職,你連作業都不改,你怎麼能知道孩子在哪兒出現了問題?你怎麼有針對性的給孩子提供改進的措施和方法,怎麼提高孩子的成績,怎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老師,怎麼可以教好學生。

    所以這個問題也是要分角度去看的,不能說誰就真的沒有道理,誰的道理就真的那麼準確。

    四、教書育人,是需要不斷的去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隨著社會變遷而必須與時俱進的。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句話出自韓愈《師說》 意思是:“自古以來所有的學生都是要有老師的,老師,是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就什麼都知道的,誰能沒有問題和疑惑呢?有了問題就要找老師去解答,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提出了“教書育人,百年大計”。這說明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平民老百姓,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做為從業人員,需要給學生解答的問題,也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不能總是拿著固有的思維和老舊的答案,為教而教!

    但教育水平總不能全都是大學教授級別的,總是有高有低,家長也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在老師身上,試想一下,就是家長自己是不是也有些工作上的問題不如別人呢?是不是也有些事情就是自己努力也會得到別人的結果。

    總結:綜上所述,個人感覺任何問題的出現都不只是單方面的原因,所謂的一個巴掌拍不響,總會因為某些點上的問題暴露出來,才會在對立面上產生相應的反應,雙方都覺得自己對,但又不能理解對方,所以才會這樣。希望雙方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一下這個問題,這樣才能緩和一下雙方的對立情緒。
  • 7 # fcw49976118

    我認為可能是因為部分教師開班掙錢不無關係,大家都盯著結果,卻沒看到原因。在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各行各業收入不斷增長,從業人員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唯獨包括教師在內的幾種從業人員,工資收入勉強維持生計,平時不敢有病有災,否則立馬返貧負債,更不用說體面到讓人羨慕尊重。教師不是聖人,也有一家老小要養活,看著琳琅滿目的物質也有一顆想去享受的心。既然死工資滿足不了,只能和社會人一樣自尋出路,創業創收,我認識的教師中就有幾個這樣的例子。至於因師德而遭懟,那是個案,不代表大部分教師都失德,但個別情況引發的社會聯動效應很大,所以引起社會對教師的過偏過激認知。

  • 8 # 因為有我20

    懟教師?這是個問題嗎?現在還有噴子不懟的職業嗎?不懟別人怎麼顯示的出來這些垃圾?國家都有這麼多的蛀蟲!更何況一個職業當中?我認為政策導向,輿論導向都該給教師正名!不要一有汙水潑的全天下都是!!

  • 9 # 贏在高三

    我是老師,但是當了家長之後,才知道如何去做老師,如何去做家長。我想誰都知道家校合作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現實中為什麼那麼多人,當然主要是家長懟老師,把原本的合作關係推向對立面?我認為,這主要源於相互之間的不理解和不尊重。

    其實,敢於直面懟老師的彪悍家長並不多見,但是這並不代表家長就心中沒有怨言,很多家長只是覺著為了孩子才“忍氣吞聲”的,當不受這種約束時,比如在網路上,很多家長就會把自己的怨言一股腦的道出來,而家長的數量又是廣泛的,就給人:很多人罵老師的假象。

    家長和老師的矛盾焦點當然在孩子的教育身上。而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和老師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家長認為學校裡的事太多,而老師埋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管不問。家長認為自己又要養家又要教育孩子是不可能的事情,工作已經夠讓我崩潰的了,還要教育孩子,老師拿工資幹嘛呢?孩子的教育就應該由學校來完成。而老師則認為,孩子是你們的孩子又不是我的孩子,你不能把孩子扔給我就算了,一個班五六十個孩子,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此類的誤解,隨著教育的深入,就會越來越多,家長和老師的矛盾就越來越大。 當老師時間長了,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越是新生家長和老師關係越好,越熱心、“和諧”,而接觸時間越長,則變的越冷漠,也許就是因為彼此雙方的怨言越來越多吧。

    其實,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不管有何矛盾和怨言,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都是一致的,雙方關係本來就應該是和諧的,當然前提是雙方能夠換位思考,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聰明的人應該學習如何做家長、如何做老師!

  • 10 # 愛教研

    我感覺這個問題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我們知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在國家發展中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教育,其他各方面工作都會受到影響,對教師存在偏見會影響教育行業整體發展,最終影響全面素質,影響國家發展。所以對於那些對教師行業存在偏見的人妖冷靜,不要先入為主,惡意對待教育。

    我感覺存在這種問題的原因可以打個比方,感覺那些人懟教師就和懟父母是一樣的。我們知道天下可憐父母心,父母對子女全心的愛,有些子女卻認為是想當然,不知道去感恩,反而可能因為一點小矛盾就抱怨父母,因為愛的過多但是得到的不是回報,而是冷眼相對,父母的恩,這些懟父母的人你懂嗎。

    人貴有感恩之心,這些懟對老師的人,你們自己的成長,上學,考大學,如果沒有老師對你的教育,沒有他們的關心,你會怎樣,老師奉獻自己的青春,貢獻給教育事業,把你們培養成才,而這些懟對老師的人反而不懂得去感恩,老師對你好是想當然,是必須,老師需要養家餬口,需要生活,需要工資的提高,你們卻認為不應該,老師也是人,付出了,也需要生活下去,你們卻認為老師這有問題,那有問題,而這些懟老師的人有沒有將心比心,有沒有一點感恩之心呢?

    父母對你的愛,你可以不去理睬反而埋怨對你不夠好,老師苦口婆心,教你成才你可以不感恩反而抱怨老師,當你成為了父母,你難道不怕子女這麼對你,當你成為別人的老師,難道你不怕別人說你嗎?人要將心比心,要學會感恩,不能一味埋怨那些對自己有恩之人,不能以怨報德,這樣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 11 # 妙爸超努力

    這個問題問的其實不合適,其實網路上大家並不是真的在懟教師,如果仔細分析那些讓網友們群情激憤的故事,我們可以總結一個更為貼切的問題焦點: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格扭曲的人,成為了老師?

    盤點近期一些教師被懟的熱門問題

    2017年10月宿遷一教師因曬教師節家長紅包被停止

    2017年11月成都理工大學副教授劉某被爆長期多次騷擾女大學生

    2017年11月陝西一47歲高中男教師不慎將自己與17歲的女學生激吻影片上傳至QQ空間曝光

    2018年3月26日,江蘇一名音樂老師,因為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要求學生以互扇耳光的方式進行觸犯。

    “老師上課不講重點,逼迫學生課後補課”在網上被熱議

    就列舉這五個吧,很有代表性了。。。

    教師為什麼會被懟?

    索要紅包、暴力狂、性騷擾、被迫學生有償補課,這些關鍵詞幾乎是總結了近年來教師被懟的所有原因,是時代的進步扭曲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嗎?

    當然不是這樣,教師作為一個龐大的職業群體,從業人員同樣魚龍混雜,任何行業都一樣,從古至今,教師隊伍裡總會混入一些人渣敗類。在過去,受資訊傳播渠道的限制,這些問題只會在小範圍內引起爭論。而資訊時代,網路的發達,讓所有問題都被無限制的放大了,幾個極端的個例曝光,所有老師都被牽連。。。

    該不該挺老師?該不該替老師說話?

    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拜金、拜權的現象絕不僅僅出現在教師群體中,如果一定要說教師群體出了問題,那隻能牽怪意志薄弱的人太多,經不住利益的誘惑。老師也好,醫生也罷,任何一個群體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只不過教師的職業特性,更容易被社會所關注,更容易被網路放大問題。

    對於師德淪喪的老師,妙爸對他們恨之入骨,在初中,我也曾因為班主任的勢利眼而吃盡苦頭,但回想整個求學大路上,絕大多數老師還都是不以金錢權勢評判學生好壞的。而存在騷擾學生行為的老師,一個學校,其實也就那麼一兩個。。。

    所以,妙爸仍願意相信,絕大多數教師都是有師德的好老師,暴露出的問題僅僅是個例,不然社會該多可悲啊。。。

  • 12 # 聽老納說

    人面對公眾話題,往往會有雙重標準,不涉及自己……的時候下意識的拿起公序良俗道德標準,去套,去框!涉及自己……的時候,又多了一層同情心和同理心,彷彿自己的世界這個時候瞬間才回歸本真!本質上始終是一個心理矛盾體,既希望自己孩子能擁有比別人更好的資源,同時又憎恨………教育不公平!例如,問一個問題:你認為是什麼讓教師變了味?基於當下的補課戰場,不是老師的朋友,肯定會直接各種噴,特別是廣大的家長們。瞭解或者就是老師的朋友,發言肯定相對公正一些。那為什麼這個話題總是廣受關注呢?因為的確是教師隊伍自身出了蛀蟲,又缺少良好的退出機制!

  • 13 # 公考神叨叨

    1、鍵盤俠,事不關己,熱鬧而已

    2、隨波逐流,感覺被人懟自己不懟,不合大眾

    3、事情利益相關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士是買住宅還是買公寓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