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見乾坤

    失去了土地和人民基礎,沒有兵力哥財力,君主再賢明也沒有什麼效果。

    而且當時東周如同待宰羔羊,怎麼會坐視東周成長。

  • 2 # 恆求諸己

    東周存在了500餘年,不能中興其根本在於周幽王父子。

    周幽王大家都知道,烽火戲諸侯,為了談戀愛啥都不顧的主。為了新戀情,廢申後及其所生太子宜臼(即周平王),分別立褒姒及其所生子伯服為王后和太子,這一巨大變動觸及了很多貴族的利益,最不滿的當然是申後他爹了,這女婿忒不是東西,直接聯合了犬戎部給這前女婿給幹了,立了外孫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

    周是制定禮的國家,兒子殺老子還當王了,名不正言不順啊,下面的部族就不服了。周平王一看,鎬京被糟蹋的不像樣了,你們還不服我,老子不在幹了,去別的地兒當王去。於是就去了洛陽建都,史稱東周。

    洛陽中原地區,周圍沒啥關隘,四戰之地。為了不讓周圍鄰居打他,給鄰居說我遷都的時候你們幫我忙了,為了感謝各位,以前我們家的地給哥幾個分分,以後咱們團結友愛,和睦相處。

    中興靠啥,戰爭,打仗打的啥,錢。周平王給祖宗留下的好地都分了,自己的地又不咋地,人口又不多,除了他家跟他家親戚,全是貧困戶,拿啥打仗啊,慢慢混吧。

    就這麼地混了好多年,到了孫子輩出來了個周桓王。很是振作,為了周族的復興做了很多事,為各個國家調停矛盾,畢竟名義上還是王嘛大家都給面子。周桓王很高興,復興就看我了!這個時候呢鄭國挺不給面子的,周桓王不高興了,領人削他丫的!但是手下人不給力,周桓王捱了一箭回來了。這下完蛋了,周圍鄰居一看,原來是個驢屎蛋子表面光啊。

    後面周家的人一代不如一代,內亂頻生。如周莊王時的王子克之亂,周惠王時的王子頹之亂,周襄王時的王子帶之亂,周景王時的王子朝之亂。每次內亂,王室鎮壓不了,還的靠鄰居幫忙,幫完忙還的感謝人家,給地。越給越窮,越窮越亂。並最終讓周室“復興無望”,只能在大國的爭霸中苟延殘喘,直至滅亡。

  • 3 # 無涯煙水迷尋

    東周無沒有中興的實力還要從幽王時說起,周幽王寵幸褒姒,廢申後及其所生太子宜臼(即後來的周平王),立褒姒及其子伯服為王后和太子,這觸及了當時很多貴族的利益,受影響最大的當然是申後的孃家申國。

    申後和宜臼逃到申國後,其父申候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夥同犬戎部落進攻西周都城鎬京,殺了周幽王,立宜臼為天子。申候的盟軍犬戎在鎬京搶掠,並遲遲不肯撤離。宜臼也就是周平王看到鎬京已經殘破不堪了,犬戎也是個威脅,便有心遷都。於是即位次年,周平王便在晉、鄭、秦等主要三國的助力下遷都洛邑,史稱平王東遷。

    綜上所述,東周無法中興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東遷致使周朝直轄的天子王畿大幅度減少。西周時的天子王畿基本上包括了整個關中地區和洛陽盆地的千里沃野,為周能統治各國、維持各國秩序提供了人力與物力支援。

    本來各諸侯國開始實力是遠不如周天子的,但西周末年的戰亂對周王畿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平王東遷後,為了報答晉、鄭、秦等國,將大片土地分封給這數個國家,使得天子的實力進一步被削弱。另外洛邑四周無險可守、列國環繞,隨時有被吞併的可能。與之相反的是,此時諸候國勢力越來越大,越來越不受周天子的掌控。

    其次,便是平王法統不正,周朝建國的核心體制分封制從周天子這裡被破壞,給各諸侯國做了個壞榜樣,周王的權威已不復存在。

    三者,周平王東遷洛邑也與他在宗周地區不得人心,不受支援。東周初年,其實有過二十多年的“二王並立”的局面。除了周平王宜臼外,還有一位周攜王餘臣,他是周幽王之弟。周平王在犬戎之亂時與申候等人夥同犬戎對宗周地區進行了殺掠,當時在宗周的貴族遺民並不支援宜臼,而是在虢公翰的帶領下擁護幽王之弟王子餘臣。

    其四,王室內部頻繁的動亂。

    東周五百多年的歷史裡,也有過想要實現中興的周天子,比如周平王之孫周桓王。周桓王即位後曾出兵干涉晉國國政,並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其後周桓王卻在討伐鄭國的戰爭中,所率多國軍隊敗於鄭軍,桓王被鄭國將領祝聃一箭射中臂膀。此一戰、這一箭讓天子的權威頓失,諸侯看出了周天子的羸弱,不再懼憚周王室了。

    後來東周王室內部又多次內亂,每次內亂髮生後,天子都無力鎮壓,只能借大國的干涉來穩定局面。所以每次動亂過後,周王以部分土地報答大國對自己的支援。所以東周在後來的實力一步步被削弱,周天子的權威已經是名存實亡。

  • 4 # 竹書木簡

    東周不可能出現中興之主,主要由兩種原因:

    一是由周王朝社會制度所決定的。周王朝的社會制度主要由分封制、宗法制、采邑制、井田制構成。周王朝建立之初,分封之後,以宗周和成周為中心的王畿按周裡計算還有“方千里”,也就是說周王室直屬的區域還很大。

    但除了不斷的分封諸侯,還要給賞賜給公卿當采邑,采邑既是這些官員的俸祿,也是等級的象徵。到犬戎入侵時,西周已經建國270多年,這二百多年,不斷地分封采邑,而這些采邑又能世襲,使周王室的直轄地越來越小了。平王東遷以後,這些公卿大夫們又隨王室周遷,再一次瓜分王畿,使狹小的王畿之地既缺少人口,又難以提供足夠的稅負,自然無力供養軍隊了!

    其二,鬆散的分封制度。周王朝分封的諸侯,除了王室子孫外和功臣外,還有一些一些本就是夏商後裔。即便是周王室後代,血緣也越來越遠。雖然按周代的制度,諸侯有“藩屏周”的義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諸侯國國力的逐漸增強,周王室的衰弱,此消彼長。周天子已經沒那麼有號召力了!

    而大家熟知的因“烽火戲諸侯”後,周天子失信於諸侯,不再聽命於天子號令,以致犬戎入京。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個各諸侯國的一個藉口而已!

    所以,即便東周再出一個強有力的“天子”,沒有能直接調動的軍隊,各諸侯國又各自忙著互相侵伐,擴大自己的地盤,真正願意聽從周天子號令的已經不多了,再有賢明的君主,又豈能有回天之力呢?

  • 5 # 撥開歷史迷霧

    由於制度的問題,周朝和後世的漢唐有著極大的差異,譬如,周天子只有分封權,沒有收回諸侯封地的權力。

    漢之宣帝,光武帝,唐之憲宗,宣宗。他們能給中興很多一部分原因在於百姓自認為是大漢,大唐的百姓,而不是某些封君貴族的百姓。

    東周時期,由於分封了過多諸侯國,而各個諸侯國又逐漸強大,導致周天子可以直接領導的勢力遠遠弱於諸侯所擁有的勢力。各諸侯國的百姓又只知諸侯不知天子。從實力上,從輿論上週天子都無法佔據優勢。

    東周時期周天子掌握的勢力不過八百里,連個小小的諸侯也比不過,連小小的鄭國也比周天子強大的多。

    而隨著春秋爭霸的來臨,各諸侯相互攻伐和兼併,周天子又沒有實力去制止,導致各諸侯國越來越看輕周天子。

    這就陷入了一個死迴圈,你想要改變制度就需要有實力,你想要有實力就需要改變制度。就像前段時間網路段子一樣,你想要出去就要帶口罩,沒有口罩就需要出去買,但是出去又需要帶口罩。最後怎麼辦,只有不出去。

    因為諸侯國不將周天子當回事,又頻繁侵佔周天子的領地,周天子沒有權威,無法改變分封制度,只能一代一代的繼續分封,直到後來的六里之地,再到週考王將所有領地分封給其弟王子揭。

    試問,在這種沒錢沒糧沒兵沒威嚴的情況下,又能如何中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 6 # 夏雨風

    東周分封制已經管不住戰國七雄了。最後亡於秦國也是無力迴天。

    秦始皇能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中央極權下的郡縣制,都是中國已經朝著大一統方向,夏商周的諸侯林立的鬆散性階構的社會,已分崩離析,嶄新的大帝國蓬勃而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如何引導喜歡激怒父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