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觀歷史
-
2 # 路衛兵
劉邦這樣做是有一定邏輯支撐的,即丁公救他是出賣項羽,人品有問題;季布和他作對是各為其主,道義上沒毛病。不過這個過程是存在變數的,劉邦最初想殺的人是季布,丁公並不在冊。結局反轉,是因為劉邦受到了干擾。干擾的關鍵,我認為是影響力的考量。
季布的通緝令很嚴厲,敢窩藏株連三族,但他依然被濮陽周氏收留。魯地朱家更是千方百計維護,透過司機夏侯嬰這條線搭上了劉邦。這無不說明季布影響力之大,正如朱家規勸夏侯嬰時說的,逼急了他跑匈奴或南越去會很麻煩。
劉邦或許也認識到了這點,帝國草創尚需民間支援。朱家以俠義聞名,是個粉絲眾多的草根大號,赦免季布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事實也是如此。而且一諾千金的季布也向劉邦表了忠心,化敵為友,何樂不為。
同樣出於政權穩固的考量,劉邦也需拿反面典型立威。丁公吃裡扒外任何領導都不會喜歡,但他畢竟救過劉邦,如果行事低調劉邦不一定殺他。結果丁公卻以此為榮拿來邀功,正好撞槍口上。當然,其中的關鍵還是丁公無足輕重,既沒根兒也沒影響力,殺雞儆猴的代價最小而效果最佳。
-
3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劉邦這樣做是有目的。
首先,來看劉邦為什麼要誅殺丁公。丁公是劉邦在彭城之戰失敗後的大逃亡中放其一馬的。當時的劉邦很狼狽,九死一生。丁公見他落迫且無助,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他毅然放了劉邦一馬。
劉邦在長達4年的楚漢爭霸中戰勝項羽奪的天下後,丁公自信滿滿地去投奔劉邦,他滿以為憑他對劉麗邦的恩情,劉邦肯定會封他高官厚祿,結果劉邦兩話不說就斬殺了他。
劉邦斬殺他是殺雞敬猴的需要,告誡部將要忠於自己的主子。特別是當時平定了天下,更容不得有部將做出"叛亂"之舉。因此,丁公死於政治,怪不得別人。
其次,來看季布。季布是布是西楚霸王項羽手下的悍將,在楚漢爭霸中多次擊敗劉邦軍隊。項羽兵敗自刎後,他被劉邦懸賞緝拿。但在關鍵時刻,劉邦最信任的夏侯嬰對他進行了說情。後來,劉邦一方面愛惜季布的才華,另一方面被他的誠信所感動,於是不但饒赦了他,而且拜他為郎中。
總之,殺恩人而饒仇人,劉邦是為了治國安邦的需要。
-
4 # 24幀半
丁公和季布的人生結局可謂冰火兩重天。季布是劉邦的仇人,劉邦對他下了追殺令,卻赦免了。
丁公是劉邦的恩人,並沒下令殺他,卻被誅殺了。那麼劉邦為何誅殺恩人赦免仇人呢?
有書君讀《史記》,知曉季布之所以成了劉邦的仇人,是因為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大將,曾多次擊敗劉邦,劉邦恨之入骨髓,欲殺之報仇雪恨!
而丁公之所以成為劉邦的恩人,是在彭城之戰劉邦倉皇出逃時,丁公緊追不捨。
即將抓獲劉邦時,劉邦急忙說了一句:“兩個有才德的人怎能相互迫害呢?”丁公聽了便放走了劉邦,劉邦才能全身而退。
按理說劉邦因恩怨分明,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殺了季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提拔丁公。
可劉邦為何不按常理出牌,對季布以德報怨,對丁公恩將仇報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從忠君方面考慮:季布忠於職守當保,丁公背叛主公當殺。劉邦初定天下,處理政務必以漢代天下穩固為宗旨,天下要想穩定,臣子一定要忠誠,天下百姓一定要歸順。
忠於主公是做臣子的職責。季布便是一個忠臣的典範,為了自己的主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在戰場上縱橫馳騁,英勇無畏,劉邦就多次被他打敗,在彭城之戰後就是季布抓了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妻子呂雉和兒子劉肥。
劉邦雖對他恨得牙根癢癢,但對於他忠於主公還是讚賞的,而這種忠君思想又是漢代江山社稷的穩固,每個臣子必須具備的。
反觀丁公,雖然有恩於劉邦,但身為項羽的部將,暗中放走敵人,這是背叛主公的行為,是人品低劣,沒有原則的表現。
像這種人既然能背叛項羽,將來也有可能為了更大的利益背叛劉邦,所以劉邦義無反顧地以不忠之臣殺了丁公。
其目的是告知天下人要對漢天子忠誠,否則以前功勞再大,也只有死路一條。
因而,劉邦赦免季布,誅殺丁公,是從國家利益出發,弘揚忠君思想而做出的決斷。
二、從政治宣傳方面考慮:赦免季布彰顯寬容,誅殺丁公隱藏過往。劉邦初定天下,不但要廣納賢才為自己所用,還要洗白自己,讓天下人認同。
季布正好又是一個說明劉邦胸襟寬廣,能容天下賢士的絕佳範例,連曾經追殺自己的最大仇敵都能一笑抿恩仇的人,所有賢士願意為他驅使。
曾經的楚華人,項羽手下正在逃亡的將士,看到季布被善待,便都會前來歸順,不戰而屈人之兵,劉邦何樂而不為?
再看丁公,曾經追殺劉邦曾饒過劉邦一命,在逃亡路上,逼得劉邦把劉盈和魯元一雙兒女多次踹下車,顏面盡失,尊嚴全無。
而這些正是劉邦最不堪的一面,也是劉邦最不想再提起的事。如果讓丁公受到恩人的禮遇,豈不是天下盡人皆知,劉邦的政治形象便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失去民心。
權衡利弊,殺丁公洗白自己,隱藏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往,反正殺不忠之臣無可厚非。
說到底劉邦對降將的態度,以對自己江山社稷有無影響來衡量。
有利於江山社稷穩固的,再恨也可冰釋前嫌;對不利於江山社稷穩固的,有恩也可除之後快。
-
5 # 國史記聞
我們常用成語“一諾千金”來形容一個人非常講信用,這個成語便是出自《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其原話是:“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也就是說,“一諾千金”這個詞是本來是形容季布這個人的。季布曾經是項羽的部下,楚漢爭霸之時他多次將劉邦逼入窘境,而劉邦消滅項羽,建立漢朝之後卻赦免了他。而季布的舅舅丁公在楚漢戰爭中曾經在即將俘虜劉邦的時候將他釋放,後來劉邦卻將他斬殺。季布和丁公一個與劉邦有仇,一個有恩,劉邦為什麼會做出違反於常理的決定呢?
一、季布與劉邦的恩怨
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史記·季布欒佈列傳》記載,季布年少之時就因為任俠人在楚地非常出名,秦末起義之時,季布投身到了項羽麾下。季布有著很強的軍事能力,他多次率兵攻打劉邦,讓劉邦焦頭爛額(項籍使將兵,數窘漢王)。所以,在劉邦消滅項羽,取得最後的勝利之後邊下詔書,懸賞黃金千兩捉拿季布,如果誰敢收留他,就夷三族。可見直到漢朝建立之後,劉邦對季布依然是恨之入骨。
秦末農民戰爭形勢圖
皇帝親自下令要捉拿一個仇人,想必季布是凶多吉少了。不過,季布早年的任俠之氣讓他結交了很多可以託付性命的朋友,在這段緊急的時間內,有兩位恩人幫了他。
季布的第一位恩人就是濮陽周氏——周氏保證了季布的暫時安全
季布藏身於周氏家中之後,周氏給他出了一個主意:“現在大漢急於緝拿足下,我現在有一個辦法保全足下性命。如果足下能聽我的建議,那我就直說;如果不能聽,那我就先自殺以明志。”周氏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的建議在當時來說很難讓人接受,但是為了證明自己絕對不會出賣朋友,他願意以自己的性命為擔保。周氏提出的建議就是讓季布受“髡鉗”之刑,也就是剃光頭髮、戴上枷鎖,打扮成奴隸的模樣。季布接受了周氏的建議,他與數十位奴隸一起被賣到了魯國朱家家中。
楚漢鬥爭形勢圖
朱家就是季布的第二個恩人——朱家才真正讓季布徹底安全
儘管季布喬裝打扮稱了奴隸,但是朱家依然認出了他,他告誡兒子好好對待這位奴隸,隨後馬不停蹄地來到了洛陽拜見汝陰侯滕公。滕公就是劉邦的發小夏侯嬰,他曾經在彭城之戰中冒死就下了漢高祖劉邦以及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是劉邦的心腹之臣。
朱家見到滕公之後說了三段邏輯非常強的話,最終說服了滕公。
第一句: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意思是季布到底犯了什麼罪導致皇帝如此急迫地要捉拿他歸案,甚至私藏季布都是夷三族的大罪呢?滕公的回答自然是在我們意料之內的——當今皇帝下令緊急緝拿季布,不就是因為當年季布差點要了皇帝的命嗎!
第二句:君視季布何如人也?
朱家突然開始反問滕公,你覺得季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滕公的回答是:“賢者也”,可見即便是劉邦的發小,也聽說過季布的大名,並且發自內心地覺得這個人不錯。
第三句:臣各為其主用,季布為項籍用,職耳。項氏臣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而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
這句話才說道了重點,它包含了四個重要資訊:1,季布當年在項羽麾下效力,奉命攻打當今皇帝乃是他的分內之事。2,項羽部下的大臣多了去了,難道皇帝能把他們全都殺了嗎?3,現在皇帝剛剛平定天下,就因為個人恩怨而在全天下緝拿一個仇人,這顯得皇帝也太小肚雞腸了——皇帝應該以天下為公才對啊!4,大家都非常清楚季布有著很強的軍事能力,如果把他逼急了,他向南逃到百越或者向北逃到匈奴,成為大漢敵國的將軍,對大漢來說將是一個更大的威脅!
西漢初年版圖
朱家以上的論述,終於打動了滕公,滕公也將朱家的論點如實地向劉邦彙報了。劉邦大氣地赦免了季布的罪名,並且親自召見了他,將他拜為郎中。季布在漢高祖、漢惠帝、呂后直至漢文帝時期都是漢朝重臣,立下了無數不朽的功勳。
二、丁公與劉邦的恩怨
丁公同樣曾經是項羽部下的武將,在著名的“彭城之戰”中,劉邦所率領的五十六萬大軍被項羽的三萬精兵擊潰,當時奉命追擊劉邦的就包括丁公,經過一番白刃戰之後,處於劣勢的劉邦眼看自己就要被俘虜了,便轉身對丁公說:“兩賢豈相戹哉”,這句話煞有《水滸傳》中“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的意味。畢竟丁公與劉邦曾經共同追隨項梁,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丁公決定放劉邦一馬,於是他“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
丁公的結局
漢高祖劉邦
從季布和丁公的不同結局我們可以再次在劉邦身上看到一個成功政治家的特質——他不會被個人恩怨衝昏頭腦。項羽已經破滅,就應該將之前與項羽的所有恩怨都一一冰釋。漢朝已經建立,當務之急就是穩定民心,讓百姓忠於漢朝。
-
6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總的來說,對於投降的將領,劉邦一般都還是給出路的,唯獨殺了丁公。
彭城之戰,是劉邦敗的最慘的一戰。《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記載,當時劉邦倉皇逃跑,被敵人追的很急,兩次把一雙兒女推下車去。夏侯嬰是劉邦的馭手,他不忍心看兩個孩子死於非命,兩次下車把他們又抱上車來。劉邦大怒,“行欲斬嬰者十餘”,可別人都不會趕車,才作罷。
當時在後面追的人是誰呢?就是丁公。《史記•季布欒佈列傳》記載,“丁公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劉邦對丁公說的這句話非常怪,既不是說咱倆人有交情你放我一馬,也不是說你放了我我給你什麼好處,而是說“你是英雄我也是好漢,你怎麼能殺我?”這叫啥理由啊?
這一次丁公追擊劉邦,逼的劉邦狼狽以極,連孩子也保不住,差點殺了趕車的夏侯嬰,就聽見這麼一句話就回去啦?是丁公傻了還是我傻了?
司馬光認為丁公被殺是因為此一時彼一時,打天下和坐天下價值觀不一樣。我只能說,司馬光太書呆子氣了。劉邦沒念過他那麼多書,還沒像他一樣讀書讀傻了。
《史記》的內容司馬遷從哪知道的?還不是劉邦自己說的。他要殺丁公,當眾講了這麼個故事,史官看了記錄,就給抄到史書裡了。那真是這麼回事嗎?恐怕丁公當年不知道拿了劉邦多少好處呢?他把國家大事拿去換好處劉邦不一定腦他,他乘火打劫敲詐劉邦,劉邦還能不恨他?
劉邦自己覺得丟人,沒說實話。
-
7 # 探秘獵人
曾經追的劉邦吃盡苦頭的季布,最後劉邦為了顯示自己的心胸和器量,同時也為了提倡忠君之意,所以反而讓季布做官了。
但是同樣追劉邦的丁公,對劉邦有恩,卻被劉邦殺了,同樣是因為劉邦想提倡忠君之意,丁公當初身為楚軍,卻對項羽不忠,放過劉邦,劉邦若不殺他,就是提倡對主不忠的思想!
事情是這樣的,當初,劉邦和項羽交戰,劉邦慘敗,落荒而逃,所以項羽就派人去追。其中就有季布和丁公!
在追劉邦的過程中,季布對劉邦是苦苦相逼,所以當時劉邦是很恨季布的,後來劉邦打敗項羽後,一開始是要捉拿季布的!
而丁公也是追劉邦的,但是他卻對劉邦網開一面,讓劉邦很輕易的就走了!
後來劉邦登基為帝,本來應該是受封賞的是丁公,被殺的是季布,但是劉邦覺得當時他們是各為其主,季布追殺劉邦是沒有錯,是對項羽忠心,丁公卻放過劉邦,是對項羽不忠。
劉邦做了皇帝,當然要提倡忠君的思想,不喜歡、不提倡不忠的人,所以就把丁公殺了,而留下季布不在追究以前的事了!
同時,季布是劉邦的仇人,也是項羽的舊將,放過季布,可以讓項羽以前的舊部不在擔心會受到處罰!
-
8 # 龔小胖子
我來回答。先來說說丁公。丁公是楚將,項羽的部下。項羽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彭城之戰”中丁公曾經擒獲過劉邦,結果丁公被劉邦的“嘴遁”給說服了,放了劉邦。而後來的劉邦當上皇帝,丁公主動拜謁劉邦,結果劉邦把他殺了。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
第一,反悔說。彭城之戰,丁公為什麼放劉邦,史書上說丁公“英雄惜英雄”放了劉邦,但我認為劉邦是給了丁公“許諾”或者好處的(參考項伯)這個好處大到可以超過“擒獲劉邦”給項羽的這個大功。所以,丁公才會放了劉邦。而這個“許諾”,在丁公向劉邦兌現的時候,劉邦“痞子”和“無賴”的性格體現出來反悔了,或者是當時吹牛把許諾吹的太大,自己實現不了。所以,找個藉口,把他殺了。
第二,掩蓋“黑歷史”。皇帝劉邦被人擒獲過,這是劉邦的“黑歷史”呀!太丟人了。劉邦看到自己曾經搖尾乞憐,求放過的丁公,心裡不舒服。為了掩蓋自己的黑歷史,所以殺了丁公(事實上丁公已經把劉邦的“黑歷史”到處說了,世人皆知了)。
第三,殺雞給猴看。劉邦殺丁公的原因是“對項王不忠,就是你讓項王失去天下,希望臣子要忠於自己的主上,不要學丁公”。劉邦殺丁公,一是為後世臣子樹立“反面典型”。另一個方面是為了震懾自己在當皇帝后分封的王(韓信,英布和臧荼等)。因為這些人中,已經開始有人不聽話了。而丁公自己正好“送上門來”。
再來說說季布。首先,季布的成名應當在自己是“遊俠”的時候,“一諾千金”。劉邦在沛縣當村長的時候,也經常結交一些遊俠,相信季布的大名他是知道的,季布是一個靠譜的人。劉邦當皇帝后,為了樹立自己的“仁義”形象,給大家看到我連曾經兩次要殺我的人都能重用,樹立形象和穩定人心。其次,季布有才能,作戰勇猛。更重要的是忠於主上,劉邦喜歡季布的忠誠。最後,當時的劉邦準備和匈奴作戰,為了避免季布出逃匈奴,而季布對大漢和劉家天下有益無害的情況,決定寬恕季布,為自己所用。
一家之言,供參考。
-
9 # 胡馬說歷史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說:高帝無可無不可。漢高祖劉邦行事的特點是,只要是能夠實現他一統天下做皇帝的目標,什麼事情他都幹得出來。劉邦為了逃命,可以將孝惠、魯元推下車,目的只是為了讓馬車輕一點,他可以跑得更快些。項羽要煮了劉邦的父親,劉邦還要分一杯羹,劉邦的目的是為了戰勝項羽。所以,只要是對劉邦做皇帝有利,劉邦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丁公雖然是劉邦的恩人,但是,劉邦說:“丁公做項王的臣下不能盡忠,使項王失去天下的,就是丁公!”還說:“讓後代做臣下的人不要仿效丁公!”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做了皇帝的劉邦殺丁公是為了維護劉邦自己的統治。季布雖然是劉邦的仇人,但是劉邦知道季布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將軍,劉邦抓不到季布,又不希望季布逃到匈奴,或者是越地去。劉邦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就赦免了季布。所以說,劉邦誅殺恩人丁公和赦免仇人季布,都是因為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就是維護劉邦自己的統治。
回覆列表
先說一下劉邦的恩人:丁公
彭城大戰放走劉邦:公元前205年, 劉邦趁項羽在齊國平叛, 深陷齊地不能分神的機會,率領56萬大軍,東出函谷關,攻打項羽的西楚國,聯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就佔領了彭城。正在齊地平叛的項羽聞訊後,親率3萬精兵殺回彭城,大敗劉邦的諸侯聯軍。劉邦只帶著少量的部隊從彭城逃跑。
劉邦在逃跑的過程中,項羽派了追兵在後面追趕,而且項羽手下的一個將軍丁公帶著楚軍追上了劉邦,把劉邦圍了起來,劉邦一看逃不了了,就衝著丁公說:咱們兩個都算得上是賢人了,何必要苦苦相逼呢?丁公聽了這句話,就網開了一面,把劉邦給放了。
被殺原因劉邦殺丁公,到底是不是因為丁公不忠呢?當然不是,因為如果是不忠而要殺丁公的話,那麼項羽的另一個臣子項伯不知道應該要殺多少次了,因為項伯曾多次對項羽不忠,替劉邦解圍。比如:鴻門宴前私通張良,告訴張良項羽將要攻打劉邦,最終經張良引見,和劉邦結成了兒女親家。鴻門宴中,項伯“常以身翼蔽沛公”。鴻門宴後,項伯還替劉邦多要了一個漢中郡。最後在劉邦的父親將要被烹的時候,也是項伯求情,救了劉邦的父親。這麼看的話,項伯也是為人臣者不忠啊。但是項羽死後,項伯被封侯,而且被賜劉姓。所以,劉邦說的丁公不忠而要殺丁公,這個理由太牽強了。那麼劉邦殺丁公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真正的原因就是丁公雖然放了劉邦,但是他讓劉邦醜態盡出,逼得劉邦不得不露出了自己的原形,那就是為了自己活命,不惜犧牲掉自己兒女的性命。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當年彭城戰敗後,劉邦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就帶著兒子和女兒一起逃跑。但是因為人多了,馬乏了,車也就跑的慢了。這時候,劉邦為了活命,為了讓車跑的快一點,多次將自己的兒子和女兒踹下車去,而自己的車伕夏侯嬰則數次停車去救劉邦的兒女,以至於到了最後,劉邦直接拔劍要殺夏侯嬰。可以這麼說,丁公雖然放了劉邦,但是在他放劉邦的那一刻,劉邦對他的恨已經是深到骨子裡去了。
所以,當丁公知道通緝令沒有自己的時候,他就應該感恩戴德,然後隱姓埋名的活著。可是他沒有這麼想,反而去找劉邦要官。這一要,正好給了劉邦殺他的機會,於是劉邦藉口不忠,殺了丁公。
丁公
再說一下劉邦的仇人:季布
困窘劉邦被通緝季布是楚地人, 是項羽手下的將軍,曾多次使劉邦受到困窘。等到項羽滅亡以後,劉邦出千金懸賞捉拿季布,並下令有膽敢窩藏季布的要滅三族。季布無奈,只能躲藏到濮陽一個周姓人家家裡。
幸得赦免季布躲到周姓人家家裡之後,周姓人家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便把季布化妝成奴隸,將季布賣到了魯地朱家的家中。
朱家買了季布之後,便坐車來到了洛陽,去找騰公夏侯嬰(就是劉邦的那個車伕)。朱家直接問騰公:“季布犯了什麼罪,皇上一定要抓住他,非要殺他不可”?騰公說:“這是因為季布在做項羽手下大將的時候,多次搞得皇上狼狽不堪。皇上十分怨恨他,現在項羽死了,所以皇上非要抓住他不可。”緊跟著,朱家問騰公說:您覺得季布是個什麼樣的人?騰公說是個賢人。然後朱家一口氣說了四點為季布開脫:
第一:忠於自己的主人,是臣子的職責。
季布作為項羽手下的將軍,忠實的執行項羽的命令,打的劉邦狼狽不堪,那是他應該完成的職責。
第二:項羽的部將那麼多,皇上能夠殺的完嗎?
第三:不能夠為了報私仇,去一定要追殺一個人。
第四:不能夠逼人太甚。
漢朝剛剛建立,北有匈奴,南有南越,萬一你把季布逼急了,他逃到北邊或南邊,那都是皇上的大敵啊。想想歷史上的楚平王,他要不是把伍子胥給逼急了,會落的被掘墳鞭屍的下場嗎?
騰公聽完朱家說的話後,便找了個機會,把朱家說的四條原原本本的全部告訴了劉邦,劉邦聽完之後,頓時打了個機靈,然後立即下令,赦免季布。然後親自召見季布,封季布為郎。
季布被赦免的根本原因季布之所以被赦免,表面上是因為朱家的這四條建議條條都是為季布開脫,但是暗地裡卻是字字為劉邦著想:
第一條:忠於自己的主人,是臣子的職責。
劉邦稱帝后,最希望的就是手下的大臣都忠於他。現在季布因為忠於項羽而被追殺。如果一定要殺了季布,那不就等於是提倡臣子可以不忠於自己的主人嗎?這是劉邦所不想看到的。
第二:項羽的部將能夠殺的完嗎?
當然不能。如果一定要殺完,那麼不等劉邦把他們都殺完,他們恐怕都要反了。
第三:不能夠為了報私仇,去一定要追殺一個人。
劉邦怨恨季布,那是個人的仇怨。如果一定要殺季布,那不是顯得堂堂的天子太沒有胸懷了嗎?由此也讓劉邦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胸懷也要裝著有胸懷,沒有度量也要裝著有度量。
第四:不能夠逼人太甚。
伍子胥鞭屍楚平王的事,古人都知道。此時漢朝剛剛建立,無論季布跑到北邊還是南邊,對劉邦都不利。
所以,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考慮,劉邦只能收回命令,赦免季布。
季布
綜上所述:
丁公雖然對劉邦有恩,但是他那是已經把劉邦追的狼狽不堪,醜態畢露時的恩,或者說是施捨更恰當一點。這樣的恩惠不會讓劉邦心存一點感激,反而會讓劉邦對他恨之入骨。所以,劉邦殺他也就不奇怪了。
季布雖然跟劉邦有仇,但是那是各為其主時結下的仇恨,算的上是私仇。而且逼急了季布,對劉邦還有危害。與其給自己樹立一個敵人,不如把他作為一個榜樣,順便招降他,使他為己所用,那不是一舉多得嗎?所以,劉邦赦免了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