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陌影1028

    我是北國,我來回答。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即使沒有看過這本書,對於書中的故事都多少有聽說一點。在《三國演義》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劉關張三個兄弟了。在那樣一個亂世之中,為了權力、為了利益、為了生存,兄弟反目,夫妻失和的事情屢見不鮮,因此劉關張三人的兄弟情義就更顯得珍貴。

    在《三國演義》一開頭,羅貫中就為人們介紹了劉關張三人的相遇過程,並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劉備在三個人之中是兄長。但是倘若你去深究歷史的話,就會發現關羽出生於公元160年,而劉備出生於公元161年,換句話而言,關羽的年紀比劉備要大上一歲,那麼為何關羽願意拜劉備為兄呢?

    這裡面其實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本人認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其一,世人皆知,劉備是皇室後裔,在那樣一個封建年代,皇族子弟即使處於落魄之時,也是比常人的地位要高上許多的。那麼,倘若三人以劉備作為兄長進行結義,未來在與他人交往之時的名聲也比較好聽。

    其二,在三人之中,劉備的志向更為遠大,同時他的領導才能也比關羽和張飛要強上許多。

    劉備參軍的目的為:“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可見其心懷天下,為了天下和平而參軍。而張飛參軍只是因為自己喜好結交天下豪傑,同時認為自己“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對於關羽而言,其因殺了仗勢欺人的豪強而逃難,此時見到朝廷招軍,故想一試,也是為了能夠建功立業。

    因此,可以看出,三人之中,僅僅只有劉備一人是有深遠計劃的,故關羽和張飛二人對其都十分敬佩。換句話而言,只有以劉備為首,三人才能夠闖出一片天地。

    綜合以上兩個原因,不難看出,關羽雖然在年紀上比劉備略大,但是這一歲的年紀,並不能成為兩者誰為兄長,誰為弟弟的爭執理由。而既然是結拜兄弟,那就沒有親兄弟那般有特定的規則,因此以能力來進行排位,或許是一種更為公平的方式。

  • 2 # 歷史的星空9527

    大家看電視劇《三國演義》,對裡面人物都有一個普遍印象,那就是劉關張三人拜把子劉備年紀肯定最大。這些都是真的麼?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參照歷史,就會發現,其實關羽還年長劉備一歲。

    咱們就以史書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戰為界限,看看名傳千古的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時劉關張三人都多少歲了。

    關羽卒於219年,那年他59歲,這麼算來他出生於160年,實際年齡要比劉備還大一歲,赤壁之戰時48歲。

    劉備出生於161年,這個是有確切記載的,赤壁之戰時47歲,也不小了。

    張飛221年去世時54歲,所以他應該是出生於167年,赤壁之戰時41歲。

    這麼看來,赤壁之戰時明明關羽還年長劉備一歲,為何桃園三結義,還是以劉備為兄長呢?

    據野史記載:元代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就專門寫了三結義的原因。

    話說張飛與關羽在涿州結識後,欽佩關羽的志節慷慨,武藝過人,決心要拜關羽為兄長。關羽推辭不過,只好認了張飛做小弟。

    高興之餘,張飛拉了關羽到酒店慶祝,又遇到了“耳垂過肩,手垂過膝”的大鼻子劉備。

    三人把酒言歡之餘,劉備亮出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關羽立即驚為天人,也不管張飛同意與否,關羽立即拉了他向劉備納頭便拜並認劉備做大哥,關羽的答覆與張飛如出一轍“拜德不拜壽”!因此劉備就做了關張二人的大哥。

    其實關張二人願意認劉備做大哥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機,並非表面上的志向相同,肝膽相照。特別是比劉備大一歲的關羽,心機更加明顯。

    原來劉備的大哥公孫瓚調到涿縣當縣令了,劉備在涿縣地方屬於黑白通吃、手眼通天的人物。關羽本來是山西人,因為在家鄉犯了事,跑路到涿縣是想著官府追的緊了,逃出家門的。

    如今有機會與劉備結為兄弟,有公孫瓚、劉備罩著他,自然就不會擔心官府的緝拿了。

    可見桃園三結義剛開始也沒有那麼的情深義重,更多的是對自己未來發展和利益的考量。

  • 3 # 唐島漁夫

    歷史上關羽和張飛並沒有明確的生年,只有卒年。其中關羽去世於220年,張飛去世於221年。只有劉備有明確生卒年,生於161年,卒於223年。

  • 4 # 史海鉤沉者小王

    劉備睥睨全場,問道:“我當大哥,誰同意?誰反對?”

  • 5 # 伊耆角木

    兩點問題,第一,關羽的出生年月不詳,說他比劉備大的哪些證據並不特別可信;第二,歷史上不存在桃園三結義,只是說親如兄弟,因此不存在關羽認劉備做大哥的說法。

    首先說一下劉備關羽誰大誰小的問題。古代人不會特別注重出生年月的記錄(年代越早越明顯)。一般人的出生年月往往很難考證,除非你出身貴族或者名門望族可能會有記錄,或者做了皇帝,都要考證一下出生時間,才會明確記載。所以,三國曆史上能夠真正有記載下來出生年月的人物非常少。劉備因為是漢室宗親可能有宗譜的記載,另外因為後來做了皇帝,必須有記錄,所以可以知道他出生於161年,但是也僅僅知道年份而沒有辦法考證月份。

    至於關羽的生年,網上查下來會告訴你160年,但是要看這個來源是什麼。我們知道,研究三國曆史,最可信的就是陳壽的《三國志》,其次為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經過考證為《三國志》做作的註釋,引用了大量已經失傳的文獻。再次為比較近的年代的一些野史、地方誌可作參考,如東晉的《漢晉春秋》、《華陽國志》等,因為年代比較近。但是,這些著作沒有任何一個寫到過關羽的生年。尤其是裴松之對《三國志》的註釋,一向以詳盡著稱,他都沒寫到的東西,可以說根本無法考證。

    那所謂關羽出生於160年的說法從何而來呢?據說最早的資料是元代巴郡人胡琦所作的《關帝事蹟》,且不說這就是“相傳”為元代,就說這書吧,第一篇就叫“靈異”,講的都是關羽顯聖的故事,這能當歷史資料看嗎?其次的證據在於兩塊石碑,山西省運城市常平村關帝家廟內立有一塊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記其生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而崇幀二年(1629年)立於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關帝志》,都認為關羽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年代都是明末清代。用明末的資料去考證漢末的人的生平,你說可信度能有多少?

    其實,連劉備做過皇帝都考證不出來他幾月幾日出生的,關羽的生平居然能詳細到月日?要知道,漢末三國時期,關羽只是一個武將,沒有道理會特別記載他的出生年月。真正民間出現關羽崇拜的苗頭最早是南北朝時期,那時候崇拜關羽陣斬顏良的武藝。而推向高峰是宋朝開始崇拜關羽的忠義,這時候把關羽推為“關王”。南北朝到宋代的文獻也都依然沒有關羽生年的記載,到了明末突然冒出來了,為什麼?因為關羽被尊為“關帝”了,都到皇帝了總得有個生卒年月吧,所以就想辦法湊了一個,僅此而已,當不得真的。

    說完了這個,就說“大哥”的問題了。有個段子,現在的人結拜都拜關二爺,那關二爺桃園三結義時拜誰呢?一語中的!因為根本就沒有結拜這種事啊。拜把子這種洗習俗不清楚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但可以明確的是,古代正史上那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幾乎沒有一個被記載過有拜把子的行為。這種事情其實挺匪氣的,上不了檯面。劉關張沒結拜,趙匡胤也沒跟柴榮、鄭子明結拜,瓦崗寨有沒有結拜都是個未知數。連水滸傳記載的山寨上都是排個座次定一下某人坐第幾把交椅罷了。《三國志》只是記載劉備關羽張飛親如兄弟,同吃同住。所以,關羽不叫劉備大哥。在劉備起事之前,關羽或許叫一聲玄德,起事之後,大概就只能叫主公了。

  • 6 # 木説歷史

    其實答案很簡單,“桃園結義”是《三國演義》裡的杜撰的橋段,作者為了增加作品的可讀性加入的藝術創作而並不是真的歷史事實。在現存的歷史文獻中還沒有證據證明劉關張三人有結拜關係,只是關羽、張飛早期跟著劉備關係相比較一般將領要好許多。

    其次,《三國演義》既然加入了這個橋段當然是希望讓作品更有可讀性,如果按照歷史事實的年紀排名,劉備整天跟在關羽的後面叫大哥,關羽回頭一句“二弟”這樣還不如不加這個橋段。

  • 7 # 張若塵

    第一,這是一部小說,小說就避免不了有作者自己的主觀想象和想法。

    第二,三國演義是參照陳壽的三國志改編而成,陳壽三國志本身就有點褒揚蜀漢的嫌疑,故而劉備出現時所喊的中山靖王之後就有了血脈正統,無論關羽年齡多大都改變不了。

    第三,書中蜀漢政權建立者是劉備,你讓他天天跟在被人身後喊大哥肯定不行。

    個人觀點,望參考。

  • 8 # 陳嚴15

    頭把位總是有能者居之,關羽、張飛都有性格缺陷,不適合掌控全域性,而劉備是三人中最能掌控全域性的,而且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人

  • 9 # 三世皈依

    劉備、關羽、張飛此三人是《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都有的人物。《三國演義》是小說,可信度較低,而且成書較晚,直到三國後一千年才誕生。所以對於三人關係的描述就沒有正史《三國志》中記載的準確了!三國志中並沒有三人結拜的記載,所以我們可以推斷,他們頂多關係親密,結拜與否不可下定論!

    如果像小說中描寫的一樣,三人真結拜為異性兄弟,那麼他們的年齡問題也就比較麻煩了,因為關羽的生卒年不詳!無法判斷是否比劉備大,不過既然稱劉備為大哥,那就至少說明二人年紀相差不大,而且很有可能劉備比關羽的年齡大,因為異性兄弟結拜時要相互報年齡,按照年齡大小排次序!

    而且,義結金蘭的創始人就是劉關張三人,後人結拜時都要掛劉關張三人的像或者排位來結拜,就是因為他們三人是結拜兄弟的模範,所有結拜的異性兄弟姐妹之間都要以他們為榜樣,“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說的就是劉關張三人義結金蘭的典範作用。

    最後說一下,我們現在企業中的一個現象,好多企業下屬都喜歡把自己的上司叫老大,有時候當老大的年齡未必有員工大,但他們還是喜歡領導為老大,這就可以看出,領導能力有時候可以成為當大哥的資源,劉備的領導人能力就是當大哥的比較強的優勢。這樣關羽他們叫劉備大哥也是挺不錯的一個選擇!

  • 10 # 浪兄筆記

    1 因為劉備比他們有志向。

    有方向和目標的人是幸福的,甚至算是有夢想的,不像很多人為了生活而苟且的活著。正如現在,如果有人跟你說,為了追求人類的身體極限更快更高更強,努力訓練衝擊世界冠軍,或者為了發現宇宙的奧秘去研究發現,而且有可能得諾貝爾獎,一下子感覺就很高大上。

    2 因為牽頭人就是劉備。

    正如現代人請客吃飯一樣,誰是牽頭人自然就是預設的付款人,是一個道理。別人能帶頭,自然私底下準備的比你光聽參與的人多得多,雖然不一定比你懂很多。

    3 因為劉備的名頭比他們大

    劉備好歹也是大儒盧植的學生,公孫瓚的同學。正如現在,如果你說你的研究生導師是某大師,比如哲學的馮友蘭,經濟的吳敬璉,乒乓球的劉國樑。所謂名師出高徒,雖然劉備不一定學的有多好,但這種學習經歷本身就是財富。何況後面,還有可能的大漢皇叔頭銜,這是什麼抬頭啊,絕對貴族,如果有人跟你說他是紅三代,你一定也會刮目相看。

  • 11 # 鵬程好物分享

    劉備,

    皇族之後,國姓!

    地位更高,後期劉備的旗幟就是中山靖王之後,劉皇叔,以興復漢室為旗幟來建國立業!曹丕建立魏國後,劉備在第一時間,再次建國號為漢,就像光武帝劉秀一樣!

    劉邦劉秀劉備建立的國號其實都是漢,都是漢國,而不是西漢東漢和蜀漢,只是後世為了區分才稱之為西漢東漢和蜀漢的!

    那麼,這個時候,關羽是個殺人犯,逃到此地,是沒有什麼地位可言的!劉備是破落皇族!但也是皇族,為貴,為尊,為大哥,帶頭大哥,是很自然的事情!興復漢室的大旗也才能豎起來!!

  • 12 # 生活有點舌甘

    劉備出生於延熹四年,關羽出生於延熹三年,張飛出生於延熹八年。關羽比劉備大,為什麼叫劉備大哥呢?主要是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皇族後裔,比一般人地位高,劉備為大,號召力更大;

    第二,劉備志向遠大,相比關羽、張飛,有更卓越的領導才能;

    第三,桃園結義是在張飛的園內,張飛提議的,拜德不拜壽。

  • 13 # 鑑史匠心

    出身問題,在三國那個時期是很講究出身的,關羽出身平民且殺人在逃時遇見劉備時,他也不過是個賣席子的,可當劉備講出他乃中山靖王以後,關羽便驚為天人,即刻拉著張飛與之結拜,劉備假意提及此事,關羽給出“拜德不拜壽”的答覆,這一點在討董卓時,各路諸侯不待見劉關張,而當劉備亮出“中山靖王之後”這塊金子招牌後得到一席之地,也足以說明在那時出身的重要性!

  • 14 # 魔性的法師

    三國是按實力地位輩分來確定身份的,不是按誰的年紀大小來決定順序的。比如說討董卓八路諸侯會盟,袁紹是四世三公的背景,又有大批軍隊,坐上了盟主的位置,而劉備啥都沒有,只能現在公孫瓚背後,等到搬出中山靖王之後才有個板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