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蓼汀花漵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有三,(一)我心即理。(二)致良知。(三)知行工功。‘’我心即理‘’是首要,是王陽明心學的確立與開啟,‘’致良知‘’與‘’知行工功‘’這二者,是實現“吾心即理”的方法論,是第一命題的延展。

    先說①我什麼樣的心,才是理?

    答:只有心不為私慾所遮蔽時,即心無私雜之念時,也就是心於清淨明潔時,隨緣生髮的那個意,才叫理。惟此時的意才是真性情,這時生髮的意,才叫理。

    ②我心,是什麼理? 答: 清淨明潔的心生髮的是天理,即天地間的自然之理。因為那時的那個心,心內無“我”,心之內外合一,即與天之自然合一,心與天,是一了,心之理,也就是天之理了。

    ③為什麼,我心即理? 答: 天、地、萬物皆因一心而有,注意,這個“而有”,是指萬物的名字、性象、度數,都是人的心賦予的。假如沒有心,心不使五官能見能聽什麼的,那天地間乞不漆黑若空?正是由於“一心”,任用五官生髮出了世間永珍。所以“心即理”,天理…。

  • 2 # 達學創始人陳利民導師

    原創《達學》思想體系其中幾個原創觀點對比王陽明《心學》:1,心即道,心道要符合天道,心天道合,對比心即理。2,知必悟,行必達,悟達合一,對比知行合一。3,是才盡力,是何才搞清楚還要盡力去達,這至少等於致良能,對比致良知。結論:聯合國趙雲龍博士2018年對達學創始人陳利民進行兩期《達學論壇》影片訪談(各網站上熱搜可見,每期26分鐘)後認為是全面昇華!歡迎點評。

  • 3 # 申靜齋

    通常我們說陽明心學,重點是一個心字。這才是陽明心學的核心。陽明先生在龍場悟道是明心見性。不是單純的理論而是在實證功夫上有了本質的突破。不像現在的很多所謂的大師只停留在理論的水平,沒有實際用處,理論再強如果沒有那個實證的功夫都是無本之木,緣木求魚,說的再天花亂墜都沒啥用!

    借用佛教禪宗五祖弘忍法師一句話: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認得自性,即是丈夫,天人師,佛!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良知!

  • 4 # 靈脩悟道

    “知行合一,致良知"沒錯,是陽明先生的理念!

    心所能及便是天下。

    我在天下才現,我走天下隨之。

  • 5 # 極簡謀略

    我認為最能代表王陽明心學的就是王陽明在天泉證道時說的”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一生命運多舛,始終懷著做聖賢的抱負並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在學術方面,鑽研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但對朱子的“存天理,去人慾”的思想產生疑惑,認為其學說並不是真正的聖人之學,他認為只有“心學”才能解釋其中的困惑,從而轉學陸九淵的學說並將其發揚光大。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可分為三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心即理”,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是心學的基本觀點。王陽明認為人心是根本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一切統一於心。

    ♥”知行合一”,糾正了朱熹先知後行的知行觀。他認為知和行是不能夠分離的,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但致良知學說提出後,知行合一的”知”便是指良知。

    ♥最後致良知才是最終目的。從最開始朱熹的“去人慾而存天理”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再到”良知“,這些都是王陽明在不同階段對自己的學說進行了總結,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王陽明心學體系不斷完善,晚年的王陽明越來越只講”良知“,到這個時候,王陽明可以說是真正的建立了心學。

    ♡良知,王陽明認為,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對善惡的區分,而這個區分就是良知。他強調良知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且永遠存在的,不需要通過後天的學習,所以說良知就是我們的本心,也是我們為人的根本。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都要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只是在實踐中,總會受到干擾,被慾望,誘惑掩蓋本質,人則會偏離良知這一根本,那麼人也不能稱作為一個完整的人。

    ♡講到”致良知”。王陽明認為良知是本體,致良知是功夫。只有迴歸到良知本身,返回本心,沒有私心雜念了,自然就能在區分善與惡、對與錯,生活將變得美好,生命也將更加絢爛多彩。

    ♥最後王陽明的心學總結為他天泉證道時講的”四句教”,無疑是最能代表他的心學這一哲學思想的,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說心的本體是沒有善惡之分的,但意念一經動起來,善惡也隨之而來,而能區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能力這便是良知,能為善去惡這便是格物。

  • 6 # yangjx1

    心即理,人有96%的潛意識在獨立執行。知行合一,人的行為96%是由潛意識決定的。格心,致良知,修煉潛意識,跟隨修煉過的潛意識做出最好的選擇。這是王陽明高明的地方。

  • 7 # 平定山人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概括起來只有六個字和四句話,也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六個字就是“心即理”和“致良知”。

    心即理,即心外無物。據史載王陽明同朋友遊,朋友指著一朵花問王陽明“你說天下無心外之物,那這朵花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有何相關”?王陽明即便闡述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致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這源於孟子所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人皆有之“,王陽明進一步發揮:良知是本能的,當你看到幼兒落井,你會想去救,當你看到飛鳥走獸悲鳴,會起憐憫不忍之心,當看到一件完美的物件被無端打碎,會起惋惜之情,這都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所謂“致良知“就是要人跟隨自己的良知,達到良知,時時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

    四句話: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什麼是格物,王陽明認為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宋、理學家)所講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慾,致良知。他認為,不管你學習什麼,學成功了都無所謂,最重要的事情是“致良知“。如果你學習知識,是為了殺人放火,那就是良知泯沒,若是為了造福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光明瞭良知。

  • 8 # 師太73362816

    日本人最推崇王陽明,卻變成了惡魔成性而自毀的東洋鬼子,不作不死一作必死的小日本鬼子。看來華人不興王陽明是對的!

  • 9 # 吳甲坤

    正好光頭要講王陽明先生的課程,讀了陽明先生的原作,也瞭解了當時的背景,感覺最能代表王陽明的一句話是:我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臨終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吾心光明,亦復何言”!

    這句話很好理解:我心光明亮堂就好,不需要多說什麼了!但我們瞭解一下王陽明先生坎坷奮鬥的一生,就知道,這句話還有言外之意,那就是流言蜚語、中傷、誣告、陷害,功名利祿都可以不管、不求,求的只是一個我心光明,要的只是一個我心無私慾。

    王陽明為什麼說這樣一句話呢?

    因為他的一生,經歷了太多的誣陷和排擠,身在局中還好,很多局外人是不瞭解王陽明的。

    比如說幾件事:

    一是入獄。無論是誰,也不願意入獄,很多人也不願意與入過獄的人打交道。那王陽明知道入獄不好,但他還是直言犯上,就是因為一顆光明心。

    劉瑾專權,謝遷和劉健被迫辭官,繼而戴銑被活活打死,此時的朝廷一片漆黑。王陽明作為兵部一個小小的主事,他完全可以保持沉默。如果他站出來,入獄不可避免,死在獄中極有可能,但他毅然挺身而出。威武不能屈我心中之良知,生死亦如是。經歷過這樣的歷練和考驗,如何不能做到吾心光明?

    二是抗旨。抗旨是大罪,極有可能丟官,並且可能丟了性命,但王陽明義無反顧,為了什麼?還是心光明!

    王陽明擒住寧王后,太監張忠、許泰快馬加鞭找王陽明提人,一是為了銷燬私通寧王的證據,其次也為了搶功勞。他們帶著聖旨來,料定王陽明必定照辦。誰知王陽明居然說不。陽明心想:寧王交給他們,就會被放掉給皇帝親自抓一邊,一番折騰,多少老百姓要遭殃,萬一寧王跑掉,天下蒼生又將受多少磨難? 王陽明於是堅決說:不!不惜跟皇上最紅最寵幸的太監結仇,不惜冒著殺頭的危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只要此心光明,廓然大公,就該有所為有所不為。越是艱難時,越能體現光明處。

    三是貪心。王陽明大事心光明,小事也能反省,時時拂拭,現出良知。

    有一次他看到鄰居一塊地,開滿了油菜花,不禁心生喜歡,脫口而出:“要是這塊地是我的就好了”。他自己馬上意識到了貪心起,於是立刻在心裡反省。這是很小很小的事,卻意義重大。

    龍場悟道,陽明先生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他是體悟到了人人本自具有的一顆光明心。從12歲立下做聖人開始,到生命行將結束時,他回顧一生,做過的事,無論大小、艱難與簡易,他是真真正正找回了這顆光明心。

    那麼,一個人如何才能達到吾心光明的境地?

    己欲達而先達人!

    如果想要自己成功,先讓身邊的人成功!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變外求為內求,凡事從自身多找原因!

    在名利場中,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方不傾倒不淪落;

    生活事上磨,能時時事事勤致良知,積極向上,心存善念,不懈怠不傲慢。

    就這樣一寸寸,擦掉心靈之鏡的灰塵,一步步,走出良知彰顯的道路,最後到達“吾心光明”的境界。

  • 10 # 潼小漫

    我認為最能代表王陽明先生的一句是:”在事兒上磨鍊“。

    這句話可以說把王陽明的思想和方法論都囊括在裡面了,很多人覺得陽明先生提的最大的一點就是”致良知“,的確這是他思想的核心。

    可是怎麼才能時刻明白自己的良知呢?我想就只能透過一件又一件的事情看了。

    現在這個社會下,很多人違背自己的良心幹事情,前幾年往奶粉里加三氯氰胺,讓中國出現多少的”大頭娃娃“,這樣的昧著良心的錢,他們都不嫌腥。

    可是我想他們不會給自己的孩子喝不好的奶粉,因為他們的良知告訴他們,那樣會害了孩子一輩子,良知的聲音一直在提醒他們做個好爸爸或者好媽媽。

    可是換做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的良知卻不見了,所以踐行”良知“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兒上磨鍊,別把自己說的多好多好的,最後在事情上看。

    現實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遭遇,之前覺得可以信賴的朋友,在你遇到難事的時候,一下子就消失了,很多時候一下子就現了原型,之前滿口仁義,最後關鍵時刻,比誰都忘恩負義。

    為啥很多人會被朋友欺騙,被自己最愛的人傷害,是因為在事情上看的太少,所以才會高估了人的本性。

    要想要修煉自己的內心,不是靠張口說說的,而是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上看出來的,做一件好事不難,難在一輩子都做好事。

    願你我在世間的長河中磨鍊自己的心性,人人都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 11 # 命學小生

    引用下日本近代哲學家高瀨武次郎的話

    大凡陽明學說含有二元素,一曰事業,一曰枯禪,得一可興邦,得一可亡國。

    小生最喜歡的一句話是

    性是心之體,天是性之原,盡心即是儘性。

  • 12 # 蒼穹新能源

    智者勤,能者達,勞者獲,勇者勝,專者精,聰者規,備者福,足者樂,學者升,謀者順,才者博,曉者知,誠者靈,舍者得,思者明,慎者行,器者捷,望者空,慮者密,群者義,廉者安,信者盛,諾者守,容者大,謙者禮,忠者穩,忍者興,危者變,險者避,潔者輕,進者取,退者闊,難者幫,急者救,奸者懲,惡者除,叛者誅,犯者監,騙者罰,偷者關,搶者斃,狂者亡,縱者悔,貪者獄,拐者滅,坑者失,蒙者丟,賭者敗,困者助,貧者扶,懶者窮,浪者恥,節者榮,合者貴,和者諧,誠者盈,正者鋼,善者揚,仁者敬,老者尊,幼者愛,慈者美,孝者幸,律者強,恆者成,堅者贏,強者銳,德者重,王者懷,適者存。

  • 13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最能代表王陽明心學的一句話就是在“龍場頓悟”之後,所說的一句話,“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這句話就是他“立言”的基點,就是因為有了這個基點,所以也就成為他“立言”的誓言,而且他也做到了一個真正的“聖人”。

    “龍場頓悟”是王陽明研究《心學》學術的轉折點。大悟了格物致知之旨與五經相印證,並很吻合。於是他下寫了《五經臆說》“求理於吾心”。否定了朱子格物以窮理的認識論。從而奠定了他自己的“心學”基點,也是他“立言”的基點。

    “龍場頓悟”使得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有了一個大飛躍。首先是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併發明瞭自己的《大學》宗旨:

    “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

    教導學者誠意息慮,默坐澄心。以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王陽明就是因為有了自己“立言”基點,才使得他的人生事業走向了歷史的顛峰。在平定寧王之亂後更是有著廣泛的致良知之教。

    “致知者,誠意之本,格物者,致知之實。”,“不本於致知,而徒以格物誠意者,謂之妄。”

    從這一段王陽明心學說教的言語中便知,他已成為了一個狂人聖。主張要成聖,首先就要成為狂者,然後才能悟道而人聖。所以他成功立言“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句話也是成了他的心學代表!

    最後,王陽明成為《心學》講學書院聖人,並已狂聖人作詩一首狂詩,於以告知學生們:肯信良知原不昧,從他外物豈能攖?老夫今夜狂歌發,化作鈞天滿太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銳際四驅怎麼樣?誰懂的給詳細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