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滴芽口腔科普

    1. 小朋友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口腔檢查? 通常小朋友6個月的時候乳牙開始萌出,每半年應該定期進行口腔檢查。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年齡及口腔具體情況給家長不同建議,包括口腔清潔及餵養、飲食習慣等。2. 牙痛了、腫了才帶小朋友看牙嗎?

    當然不是!看牙趁早,任何疾病預防的重要性遠遠大於治療。乳牙因為其特殊的結構及孩子的飲食習慣,比恆牙更容易長成蛀牙,且發展非常快速,幾個月就能爛出個大洞。

    ·預防是無創性操作,沒有疼痛,且需時間短,小朋友最容易接受。

    ·小齲洞只需要補牙,會出現輕微疼痛,時間稍長。

    ·壞到牙髓就需要做牙髓治療了,比前兩者更痛,時間最長。

    ·壞到已經無法治療的情況,就需要拔牙。

    3. 寶寶口腔預防醫生能做哪些?

    區域性塗氟(3-6個月1次)

    窩溝封閉(3、4歲乳磨牙,7、8歲六齡牙,12、13歲第二恆磨牙)

  • 2 # 早育之說

    0~6個月溫熱紗布洗口腔   

    口腔保健不僅僅針對牙齒,應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孩子在長牙以前,父母應在餵奶後或睡覺之前用溫熱水浸溼的紗布輕擦小兒口腔各部分黏膜和牙床,以去掉殘留在口腔內的乳凝塊。這種清潔方法不僅能清潔口腔,而且能促進小兒口腔黏膜、頜骨的生長髮育,增強抗病能力。家長替寶寶抹口腔時,還可觀察他口腔情況的變化,有需要時可帶他去看牙科醫生。   

    此外,在此期間寶寶睡著時最好能停止餵哺,切勿讓他含著奶嘴睡覺。   

    6~12個月淡鹽水輕擦乳牙

    6個月左右,寶寶的乳齒開始長出來了。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幫助寶寶“刷牙”了。父母可用手指纏上消毒紗布,用淡鹽水輕擦牙齒的各面。   

    寶寶牙齒的清潔大可不必按照早晚兩次來進行,最好一日數次,每天寶寶早上起床及晚上吃完最後一餐後都要替他抹口腔,同時還要抹他剛長出的牙齒,此時也可以開始用較柔軟的嬰兒牙刷,讓寶寶適應用牙刷刷牙的感覺。   

    1~2歲白開水刷大牙

    寶寶一歲左右,磨牙長出。這時完全可以用兒童牙刷給寶寶刷牙了,不過為了寶寶的口腔健康,最好選擇白開水。此外,寶寶大牙長出後,就要開始注重口腔檢查了。寶寶第一隻牙齒長出後六個月內應去醫院作一次口腔檢查。

    2~6歲開始用牙膏刷牙   

    兩歲以後,寶寶的上下牙全部萌出後。此時寶寶可用小型軟質牙刷沿牙齒的縫隙上下刷。不過,如果是寶寶自己刷牙的話,家長一定要注意提醒寶寶,在洗刷中注意不要使刷毛傷及口腔黏膜和牙齦。   

    較之以往的鹽水和白開水刷牙,此時的寶寶可以使用牙膏來刷牙了。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用兒童牙膏刷牙。為了避免誤咽,量要少,大約黃豆粒大小,且應教會孩子漱口,儘量吐乾淨。為了避免寶寶自己刷牙刷得不乾淨,家長最好每晚替孩子補刷牙齒一次。 此外,為了保護牙齒,預防齲齒,在兒童飲食方面,家長也要特別注意,應喂不含蔗糖的飲料與流食,喂藥或其它營養品後應用清潔水幫助潔牙。

    【貓小帥識字】是一款以冒險故事閱讀來帶動4~8歲小朋友學習漢字的軟體。冒險故事好多哦,可培養小朋友的初期閱讀能力呢。更多早教育兒資訊,有相關方面的問題請關注“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 3 # 七奇起砌

    一般來說,孩子到了兩歲半,20顆乳牙都萌出後,就可以開始教孩子學刷牙;3歲左右就應該讓孩子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習慣。教寶寶刷牙的時候,要注意提醒其清潔3個牙面:內測面、外側面以及水平的咀嚼面。還要特別注意清潔後磨牙(舌側面)和上磨牙(頰側面),因為這些地方是寶寶刷牙時最容易遺漏的地方。

      如何有效防治齲齒?

      幼兒蛀牙一般是由口腔不衛生引起的。究其原因,無非是食物殘渣留在口中,與細菌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層薄膜粘附在口腔裡,形成菌斑,經過長時間的停留,會對牙齒產生脫鈣作用,慢慢導致齲齒。

      孩子常見的20個牙齒問題:齲齒、黃牙、口臭、奶瓶齲、頜骨畸形、過度擁擠、乳牙遲遲不脫落、楔狀缺損、釉質發育不全、牙齒重度磨耗、牙隱裂、電流刺激牙痛、牙齦萎縮、牙髓炎、髓石、根尖周炎、創傷性根尖周炎、牙槽膿腫、四環素牙、窩溝封閉。

      兒童長牙吃什麼好?

      孩子長牙期間,有3類東西是不應該吃的,分別是四環素類藥物、含氟量過多的水和甜食、碳酸飲料。

      孩子長牙的時間因人而異,但是無一例外長牙時都會牙床癢,很不舒服,那麼這個階段,孩子該吃什麼好呢?

      半固態的食物。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讓孩子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稍有稠度的輔食,可以讓孩子意識到他的食物開始有所變化,為日後新增固態食物讓寶寶鍛鍊用牙齒咀嚼打基礎。營養價值高的食物。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水蒸蛋,蔬菜等等。普通稍偏軟的食物。米飯、麵條、大豆等等。

      門牙和後磨牙都已萌出時刻增加硬質食物。可給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蘋果等食物,使換牙順利完成,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及時新增離乳食物。比如米粉、麥糊、土豆泥、水果泥、蛋黃等“糊狀”食物,以及磨牙餅乾。這不僅能夠幫助孩子緩解出牙痛,鍛鍊啃咬及咀嚼能力,強壯頜面部肌肉,加速乳牙萌出,還有助於增加飽腹感,滿足該階段營養需求。

  • 4 # 整骨先生

    我的女兒7歲,每天刷兩次牙,她刷牙的速度極快,幾乎是10秒鐘左右,雖然她用的是電動牙刷還是太快了。

    即使是這樣,她也比她的同齡小夥伴強很多,她的小夥伴每次刷牙都會把電動牙刷打開發出聲音而不刷,利用這聲音給她媽媽製造一個正在刷牙的假象,而她真正的刷牙也無從查考。

    作為家長我就瞭解這些了。

  • 5 # 王子mami

    孩子擁有一口潔白的牙齒,對他以後人際交往非常重要,保護牙齒,從乳牙開始,我的孩子2歲,從6個月開始刷牙一直到現在,很配合刷牙,在她意識中這是很自然的事,首先要買不同時期的牙刷,牙膏要是他易於接受的味道,在網上找正確的巴氏刷牙法,還有就是堅持或和媽媽一起刷牙,孩子0-6歲必須要家長幫刷牙,因為他的手的力度是不能把牙刷好,簡單這麼多,更多問題關注我提問吧

  • 6 # 雷神創業團隊

    經常能看到1、2歲的小寶貝門牙已經出現變色、缺損等齲壞現象,有的甚至出現牙齦腫脹瘻管,形成根尖周炎,不得不拔牙。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長缺乏兒童口腔護理常識以及對兒童齲病危害的認識不足所致;孩子的乳牙總共20顆,大概在6個月到2歲半依次長出。前後相差幾個月都屬正常,早的可能4個月就長牙,晚的可能8、9個月才長,一般晚半年至一年以內都可以先觀察。

    孩子出牙以後就應該給孩子刷牙了。這裡推薦使用分年齡段的兒童牙刷,與成人牙刷類似的正常兒童牙刷足以,現在市面上各種變異型別的嬰幼兒牙刷很多,這更多是廠家的噱頭,像矽膠牙刷或者紗布的清潔力較弱。對家長來講,選擇嬰幼兒牙刷一是要清潔力足夠,二是要自己操作起來方便。關於刷牙:

    孩子是不懂蛀牙之嚴重性的,他們刷牙,全靠一時興起和大人監督,但是養成良好習慣的寶寶,長大一定會感謝當初不嫌麻煩耐心教導的爹媽。

  • 7 # 小潘醫生說口腔

    口腔健康並不僅僅是牙齒健康,還包括口腔牙齦、黏膜的健康,所以不要覺得寶寶還沒有長牙齒,就不用進行口腔護理。

    嬰兒時期最容易發生的黏膜問題就是“雪口”,也叫“鵝口瘡”,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一般是由於分娩或者哺乳用具的感染。 而嬰兒抵抗力比較弱,口腔衛生容易被忽略,唾液分泌少,白色念珠菌更容易滋生,因此,對於寶寶的口腔護理,應該從一出生就開始了。

    出牙數=0

    在寶寶餵奶或者吐奶後,給寶寶喝一點溫開水用以沖洗口腔,然後用手指裹著溼紗布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黏膜,去除奶水殘留; 使用的紗布最好是嬰兒口腔護理的專用紗布,避免有脫落的毛絮造成寶寶誤吸; 另外在使用手指裹紗布進行清潔的時候,比使用工具清潔更好地控制力度,避免損傷牙齦,同時也對寶寶的牙齦進行區域性按摩,可以緩解寶寶出牙前牙齦的不適感。

    剛開始寶寶可能會有些不配合,但形成習慣後寶寶就會很享受啦~

    出牙數=1

    當寶寶第一顆牙齒露頭的時候,刷牙就可以開始了,爸爸媽媽可以選擇專業的嬰幼兒牙刷或者指套刷進行牙齒各個表面的清潔,在寶寶還不會自主漱口的時候,不建議使用含氟牙膏,同時配合使用溼紗布進行牙齦及黏膜的清潔; 建議在寶寶第一顆牙齒萌出後(半歲左右),開始減少夜奶次數,逐漸戒掉夜奶。

    出牙數≥2

    當寶寶長出2顆以上牙齒的時候,除了刷牙以外,還要配合使用牙線。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牙齒之間會有明顯的縫隙,這個位置比較容易殘留食物,因此需要使用牙線進行清理。 在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後,也要使用牙線將牙齒鄰面粘附的奶漬或食物刮除,然後再使用牙刷進行各個牙面的清潔,這個階段可以慢慢培養寶寶的刷牙漱口意識,在寶寶學會漱口以後,可以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

    六齡齒萌出

    當寶寶的六齡齒萌出以後,牙線的使用需要仍然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但刷牙可以由寶寶獨立進行,使用兒童專用的粗柄牙刷進行清潔。

    爸爸媽媽要做好監督工作,嚴格把把控刷牙時間,每次刷牙後都要進行口腔衛生檢查,一旦不合格就要重新刷牙或者由父母輔助刷牙。

    除了上述的家庭口腔護理以外,在寶寶第一顆牙齒萌出以後,爸爸媽媽就可以請口腔醫生為寶寶建立口腔檔案了,堅持半年檢查一次牙齒,適齡進行塗氟、窩溝封閉,同時爸爸媽媽也要做好自己的口腔護理,為寶寶樹立一個好榜樣,當口腔護理成為習慣,才會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怎麼買火車票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