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拾級而上的木木

    這一期我剛剛看過。

    以一個喜歡文學和文字的我來說,我評判一個作品的好壞,是以作品表達的內容為主,一個是你作品輸出的價值觀,你的態度,你的立場,你對生活的反映。從作品內容上來說,拼湊,流於形式,前後邏輯牽強,總之就是不順,總感覺不通透。為笑而笑的痕跡過重,再一個,作品輕了,因為距離真實生活的土壤遠了。

    反觀那個美華人,每一個梗都來自現實生活裡的笑料,不管它是中外文化差異的梗,還是來自個人遭遇上的梗,總之,都來自生活。生活裡的點,更容易讓觀者產生共鳴和心裡互動。節目前面鞏漢林的兒子和潘陽的節目也是,但是他們的節目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打破父輩光環而做的一次突破,一次嘗試和一次冒險,觀眾心裡先入為主,已經默默降低了心裡的期望值。

    而高曉攀不一樣,在觀眾心裡,他是老喜劇人,有一定知名度和成熟作品,代表作。所以觀眾心裡對他的期望值挺高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高曉攀比同行的從業人員確實長得帥,眼緣很好,很多人喜歡他的帥氣和Sunny形象。總之,就是對他的期望值很高。結果他的作品,輸在了內容和表達上,這就讓人覺得他不單單是作品問題,更是懷疑他一直沒有進步,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作品來自生活裡的觀察,對生活的理解,經提煉打磨後,再表達呈現為舞臺藝術或者語言藝術。

    在我感覺,高曉攀這幾年似乎遇到了他自己藝術生涯的瓶頸期了。他本來說相聲的,可是用了小品的表達的方式。揚短避長,自我突破,或者重新嘗試,自我檢驗嗎?

    總之,高曉攀輸的一點不意外。我看著看著,就覺得危險了。節目播放中,給了郭德綱一個鏡頭,從老郭尷尬的笑裡,就看出了他坐在旁邊觀看時的心理活動。一定覺得完了,完了,你娃完了。

    高曉攀需要提高的是整治作品的功力。還是好好迴歸生活,好好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汲取素材和養分,從來都是藝術的起點!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2 # 德娛樂

    不好好說相聲 演什麼小品,也算相聲演員吧就是知名度不高,自己沒有好好研究自己本身的特長也沒有有特點的影視作品

  • 3 # 鐵衣

    主要是作品不行,團隊的創作能力太弱,這個作品的立意就不討喜,主題不明確,看完許多人不明白要表達什麼,沒有正能量或情懷方面的內容,而作為相聲演員演小品,顯得不倫不類,相聲比不過德雲社,小品又不專業,而且觀眾也比較清楚他的實力,潛力有限,淘汰也就順理成章了。

  • 4 # 岑詮

    高曉攀今年34歲,姑且算很年輕、但已經過時了。從去年參加《相聲有新人》那段充滿情懷的作品、就已經看出高曉攀未老先衰了。

    “嘻哈包袱鋪”本是很有朝氣和活力的相聲團體,可惜班主高曉攀想法太多、浮於藝術而過多關注短期利益,以至於本可以在京城相聲界有一番作為的相聲社團、終究淪為被“風投資金”錯愛的獵物。

    一向喜歡遊走於體制內和民間相聲的高曉攀,或許他認為兩邊都不得罪就是最好的“謀略”,但到頭來似乎兩邊的觀眾都不討好。

    面對好大喜功的姜昆,高曉攀不吝足以起雞皮疙瘩之詞、盛讚其“當之無愧的相聲守望者”。姜昆很受用,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把高曉攀誇得鼻血都留下來了。

    再去參加《歡樂喜劇人6》,高曉攀實屬無奈。說實在的,但凡“嘻哈包袱鋪”能穩健生存下去,誰也不願意說那些肉麻的話、甚至還要出現在這麼難堪的舞臺。

    心很大、但實力不濟——這或許是高曉攀最好的寫照,他不甘心僅僅是一個“相聲演員”——因為他自知沒辦法在相聲界“開疆擴土”。所以,小品、綜藝、影視等一概可以嘗試。

    藝人跨界沒有錯,前提是本行已經出神入化、否則只會貽笑大方。就像姜昆說相聲沒轍了、就給老爸辦書法展、給自己辦臨摹書法展,或者每場下鄉慰問都要冠以“姜昆喜劇場”。

    如果可以,還是踏踏實實做藝,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饋觀眾。曲協雖好,給得了“口糧本”、卻給不了長久之計。

  • 5 # 於小小

    高曉攀在首輪竟演中就被淘汰真的很讓人失望。

    而高曉攀也是第6季喜劇人已經出場的5組竟演選手中,出場挑戰最多的一位。

    為了保險起見,高曉攀選擇了國外的脫口秀演員艾傑西,他覺得這樣自己的勝算會更大一些。畢竟無論從人數還是從對喜劇元素的把握程度上來看,脫口秀幹不過小品,外華人肯定幹不過熟悉漢語技巧的自己人。

    然而,結果卻是高曉攀輸給了艾傑西,沒有獲得晉級資格。而就在高曉攀上場之前,同樣是嘻哈包袱鋪的金霏、陳曦,在表演結束之後,沒有人上場挑戰。

    這就是實力差距!

    高曉攀真的是江郎才盡了?

    想當初,剛剛離開德雲社的時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創立嘻哈包袱鋪、拍電影、出演影視劇,曾被譽為最帥的相聲演員,嘻哈包袱鋪也曾經被稱為是最有希望和德雲社比肩的民間相聲團體。

    然而,這些都已經稱為昨日的輝煌,嘻哈包袱鋪也早已經被後起之秀相聲新勢力憑實力碾壓!而高曉攀卻越來越不似從前!

    就拿最新一期《歡樂喜劇人》來說,高曉攀的小品無處不透露著尷尬,他在小品中說自己是“沒粉絲沒流量沒超話沒上不了熱搜還自以為很紅”的相聲演員,與其說是自嘲倒不如說是現實。

    在他的參賽作品《女婿大作戰》中,他的表演和演岳父的那個演員沒法比,和出場時間很短的大女婿的扮演者孫超也沒法比,最起碼這兩位很自然,而高曉攀看起來就“僵硬”了很多。

    高曉攀曾經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是郭德綱西河門的弟子。在早期的德雲社,他和郭德綱並肩“作戰”過,後來離開了德雲社,自己成立了嘻哈包袱鋪。

    緊接著,他拍過電影,也演過電影,更登上過很多主流媒體的舞臺,高曉攀本可以更好、更出色。然而我們看到的事實卻是,他一步步在走下坡路。

    記得《相聲有新人》時,高曉攀來給自己旗下的金霏、陳曦助演,一段相聲下來,差點把張國立給說睡著了,當時很多人都驚訝於高曉攀驚人的退步。

    如果說那次助演是個意外的話,那這次喜劇的再次落敗,無形之中驗證了高曉攀真的已經退步了、過時了。

    一個人如果一直沉迷於過去的成績而止步不前,遲早會被淘汰,因為,沒有觀眾願意在原地看他的表演,欣賞他的作品。

    因此,對於這次的鎩羽而歸,高曉攀要做的不是遺憾。而是要以此為契機,沉下來好好磨鍊自己,爭取下一次無論在什麼樣的場合下出鏡的時候,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熬夜真的會讓人變老嗎?會傷面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