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科醫生孔令凱
-
2 # 使用者2924865214958
成人斜頸的原因一般是痙攣性斜頸,主要是大腦沒有傳送正確的指令給頸部的肌肉,導致頭頸部的肌肉一直保持緊張的狀態,而且這種指令不受人的意志控制
-
3 # 使用者8277399232843
斜頸是不會有遺傳的,斜頸可分為先天性畸形斜頸和先天性骨性斜頸,前者是由於一側胸鎖乳突肌軟萎縮引起的頭歪斜的先天性頸部畸形
-
4 # KK健康
寶寶斜頸,俗稱“歪脖子”,是嬰兒出現頭部和頸部歪向一側的表現。造成斜頸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先天姿勢不當的斜頸:一般是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姿勢不對,一直保持側著頭的習慣,或是在生產時頭頸受到牽拉。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暫時的,屬於生理性的斜頸,出生3個月後會隨著寶寶肌肉的生長,能夠自己控制、牽拉,斜頸就會自己恢復。
2、肌肉強拉的斜頸,是頸部的胸鎖乳突肌過度緊張或者沒有完全拉伸開,導致頭部歪向一側,這種情況時最常見的。只要按摩放鬆寶寶肩頸部的胸鎖乳突肌,斜頸的情況會隨著肌肉的鬆弛自行緩解。
3、骨頭歪斜的斜頸:頸部支撐的骨頭有畸形導致的斜頸最為嚴重,甚至會壓迫到頸椎的神經。可以選擇手術加上功能鍛鍊來改善這種斜頸姿勢。如果出生2個月後的寶寶仍舊頭歪向一側,頸部兩側肌肉不一致,需要及時去專門的兒科醫院就診,明確斜頸的型別,積極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的發展。
-
5 # 心連心好月嫂
什麼是嬰兒斜頸?
嬰兒斜頸指的是胸骨和鎖骨連線到顱骨的那塊肌肉-----學名為胸鎖乳突肌,出現變短變硬,導致寶寶頭和脖子的姿勢異常。
嬰兒斜頸是如何形成的?
大部分嬰兒斜頸是先天性的,一般是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姿勢一直不對,從而形成了頸部的肌肉損傷,也有的是因為生產時的拉傷所導致。 如果你的寶寶經常呈現出一種頭很偏,歪歪的狀態,就要懷疑他有斜頸的問題。
斜頸的寶寶有的會疼痛,有的不會疼,有的脖子有疙瘩或者突出的筋,有的也沒有。
如何判斷我的寶寶有沒有斜頸?
寶寶在自然狀態下,斜頸的寶寶會有以下的表現: 四條裡總要佔一條,如果佔兩條一般就沒跑了。家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孩子自然的狀態下,出現下圖兩個長軸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就可初步確定。然後媽媽帶寶寶到醫院讓專業醫生來確診。
如何治療斜頸?
先天的肌肉的原因引起的斜頸最佳治療時間是小兒兩個月到一歲之間,不需要去跑所謂的專業理療和按摩機構,只要家長每天堅持幫寶寶拉伸肌肉,就可以慢慢痊癒。
一)平時生活中注意一下也可達到讓孩子主動拉伸頸部肌肉的效果。
主動鍛鍊就是儘量將患兒頭部放正,一般方法有三種:
1,睡覺時平臥,適當墊高枕部,健側點燈,孩子避光,自然會向患側轉面;如果孩子大了會翻身了會影響鍛鍊效果,那就儘量讓寶寶多趴,趴著也會鍛鍊寶寶的頸部肌肉。
2,在孩子患側身後逗他,讓他往後看,誘導他往患側轉面;
3,吃奶的時候,讓孩子平臥,奶頭或者奶瓶至於患側肩膀出,讓他主動往患側轉向覓食。 二):手法牽引就是被動的讓寶寶的頸部肌肉拉伸達到治療效果 動作一:豎直扭,具體方法是:
1,先按住寶寶的左邊肩膀,2,再胳膊繞過寶寶的頭頂,3,最後使勁往右邊拉,最好讓寶寶的右邊頭側挨著他的右邊肩膀,固定在那個姿勢,堅持10秒。
▼看一遍連續起來
這樣連續做三次,也就是堅持3個10秒
動作二:平行扭, 具體方法是:
1,先按住寶寶的右肩膀2,再將寶寶的臉往左邊的側面平推3,最後推到扭90度的位置,依然是堅持10秒
▼看一遍連續動作
也同樣是連續做三次,堅持3個10秒
手法牽引需要注意的地方: 1,這裡說的左右是指孩子的左右,別搞錯了。 2,如果是右側斜頸肌的寶寶,所有的動作方向要反過來。 3,如果分不清,那就兩邊的動作全都做了,沒壞處。4,操作要輕柔,切忌抱著孩子的頭搖,有頸椎脫位,頸椎骨折的危險。
這兩個動作很簡單,不需要有多專業就能做好,每天做8--10次左右就可以,一般只要堅持鍛鍊,對肌性斜頸的治療效果都不錯,按摩理療反倒只是起個輔助作用,我有很多病人,單純主動鍛鍊,最後也獲得滿意的預後,所以不必著急,貴在堅持。
斜頸的對寶寶危害
持續性的斜頸時間長了以後就會緩慢加重,頭部歪向患側,患側面部縮小,兩眼不在同一平面,面部朝向對側。顱骨發育偏而小,不對稱。頸椎及上胸椎出現側彎畸形,雙肩不平。下圖就是沒有治療好導致的畸形:
其他可以導致斜頸的原因有哪些?
小兒脖子歪除了先天肌斜頸(胸鎖乳突肌攣縮)多見外,還有其他三種少見的型別,拉伸頸部的肌肉就沒效果。
①眼肌異常(眼球外肌的肌力不平穩,斜視患者以頸部偏斜協調視物)
② 骨性斜頸 ( 寰樞椎半脫位、半椎體)
下面一些手段可以幫我們確定斜頸的病因:
1, 手法觸診很重要,在頭面部轉向的時候觸診胸鎖乳突肌,感覺肌肉的緊張度,質地等。 2, 拍頸椎正側位平片,看看有沒有半椎體,半脫位等問題。
3, 彩超可以詳細瞭解雙側胸鎖乳突肌的厚度,血供情況。
斜頸的理療多久才會見效?
先天性肌性斜頸的嬰兒中,早期進行康復治療,堅持做上面這種拉伸,肌肉性斜頸的寶寶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恢復頸部正常活動。一般來說會在10周之內看到效果,脖子沒有那麼歪了。絕大多數的斜頸寶寶,會在理療到一歲左右達到完全糾正的效果。
為了防止復發,必須牢記在患兒肌性斜頸症狀完全緩解之後再停止治療。
總之,絕大多數的斜頸都是肌肉的問題,堅持在家理療就可以解決。如果寶寶效果不好,那還是要配合醫生做各種檢查,針對病因及時治療。
-
6 # 小慕子媽咪
小寶寶是不是斜頸?如何判斷呢?
我們家小寶快三個月了,他總是喜歡頭歪向一側看,婆婆擔心他長成個小歪脖,就讓我一直在另一側餵奶吃,還有就是小寶寶喜歡看向有光有亮的地方,所以白天我們就給他掉個方向睡覺,讓他習慣把頭歪向另一側。我問過推拿師我家寶寶是不是先天斜頸,他摸了摸脖子說不是,這樣我才放心了,但是平時還要注意寶寶歪脖子的習慣。
寶寶斜頸,主要分為先天性肌斜頸和姿勢性斜頸
先天性斜頸係指出生後即發現頸部向一側傾斜的畸形,其中因肌肉病變所致者稱之為肌源性斜頸;因骨骼發育畸形所致者稱之為骨源性斜頸。
主要表現1、頸部有腫塊,寶媽可以摸一下寶寶胸鎖乳突肌內是否有長2~4cm,寬1~2cm,質地較硬的包塊,在出生後第3周最明顯。
2、斜頸,新生兒出生後頭斜向腫塊一側,半月後更明顯,隨著時間寶寶斜頸畸形更加嚴重。
3、面部不對稱,一般在2歲以後,面部五官出現不對稱現象,比如眼睛斜視,,臉成一大一小,鼻子耳朵等均呈現不對稱性。
如果發現寶寶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
寶媽在家裡可以透過推拿幫助寶寶治療斜頸
1、寶寶仰臥或坐姿,寶媽一隻手固定寶寶頭部,另一隻手在胸鎖乳突肌腫塊處用拇、食、中三指推揉按摩,使區域性輕微發紅,一般2~3分鐘。
2、手法牽拉,寶寶仰臥頭位置於床邊,協助治療者固定寶寶雙肩,寶媽一手固定寶寶枕部,一手固定寶寶下頜,將寶寶頭部輕柔緩慢後仰,充分拉長胸鎖乳突肌,向健側側屈0~45度,患側旋轉0~90度,保持5~10秒,重複30~40次。
3、在日常生活中寶媽要採取與頭面畸形相反的方向動作加以矯形,比如餵奶時,讓寶寶多吃患側的奶,或者用玩具引逗寶寶偏向健側。
排除先天性斜頸,那寶寶可能是姿勢性斜頸,寶媽只需在姿勢上糾正寶寶斜頸的習慣就可以了,比如餵奶時注意兩邊換著喂,寶寶睡覺時可以用枕頭頂住寶寶頭歪的一側,白天讓寶寶床頭床尾對調著睡覺等等。
-
7 # 兒科醫生琪樂
寶寶所出現的斜頸,不但影響寶寶的美觀,甚至對寶寶的頸部活動也會造成影響的,尤其是下巴患側的活動受限更為明顯。那引起寶寶出現斜頸的原因有哪些呢?
目前引起寶寶出現斜頸的原因,大多是屬於先天性的,尤其是在孕期,當子宮受到某些壓力時,就容易對胎兒的發育造成影響,從而很容易引起寶寶出生後出現斜頸的。再一種原因就是在分娩時,尤其是臀位的產婦,在分娩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受到產鉗的傷害,從而增加斜頸的發生率的。當然除上述兩種原因以外,再就是遺傳因素了,尤其是患有各種先天性畸形的寶寶。
先天性斜頸的寶寶,其臨床表現主要是以寶寶的頭部向患側傾斜,而面部卻向健側旋轉,下頜指向健側肩部。尤其是寶寶出生後三週左右,斜頸的症狀就更為明顯的。一般透過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是很容易確診的。
但在這裡要注意的是由於先天性斜頸,很容易和先天性骨性斜頸、頸椎結核、小兒頸部淋巴結炎、小兒麻痺後遺症等等疾病相混淆,所以當寶寶出現症狀時,要注意鑑別診斷。
先天性斜頸的最佳治療時間是6個月以內,所以當寶寶出現症狀時,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糾正的效果才會更好的。如果延誤病情,尤其是斜頸超過4周以上時,就很容易對寶寶的面部發育造成影響的,從而出現面部表情不協調,失衡的情況。
先天性斜頸需要怎樣治療?
就目前治療先天性斜頸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以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當然要根據寶寶的病情程度及月齡段來選擇治療方案的。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只要及時的採取區域性熱敷、手法牽引、按摩等等非手術治療,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如果經上述治療無效,或者是12歲以下的寶寶出現斜頸畸形,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的。
-
8 # 親寶寶聯萌
小兒斜頸在醫學上形容的是由於頸部兩側肌肉強度不一致,造成的頭歪斜或轉向一側的現象。嬰兒斜頸的情況十分常見,但不是所有斜頸都能自然得到緩解。
引起小兒斜頸的原因有很多種:
1.生理性
先天的斜頸一般是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姿勢有誤,一直保持側頭的習慣,或是在生產時頭頸受到牽拉。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暫時的,屬於生理性的斜頸,出生3個月後會隨著寶寶肌肉的生長,能夠自己控制、牽拉,斜頸就會慢慢恢復,這種情況是不用治療,到1歲左右通常會自然好轉。家長只要注意觀察就好。
2.病理性
A.肌肉強拉的斜頸:
出生後2周左右出現斜頸,頸部可見明顯腫塊。對於這種情況,目前認為,肌性斜頸是頸部的胸鎖乳突肌過度緊張或者沒有完全拉伸開,導致頭部歪向一側,這種情況時最常見的。病因可能有兩方面的因素:一個是胸鎖乳突肌的肌肉內壓力增高,導致肌肉缺血、纖維化。另一個是纖維瘤病學說,即肌肉內良性纖維瘤病變。80%的肌性斜頸透過按摩放鬆寶寶肩頸部的胸鎖乳突肌,斜頸的情況會隨著肌肉的鬆弛自行緩解等理療方式可治好,20%到1歲沒有好轉的,則需要做手術才能鬆解。
B.眼源性斜頸:
出生時頸部沒有腫塊,到6個月時才出現斜頸。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斜視所致,一般跟患兒定位看東西時才有表現,睡覺時又會恢復正常。因為需要孩子的配合,眼緣性斜頸必須等到1到2歲左右才能確診,之前確診不了,需定期複查。
C.骨頭歪斜的斜頸:
頸部支撐的骨頭有畸形導致的斜頸最為嚴重,甚至會壓迫到頸椎的神經。 表現為寶寶出生後即出現斜頸,同時可伴發短頸等症狀,也叫短頸綜合徵。孩子沒有不適感可不用幹預,如果出現頸椎滑脫、疼痛,可以透過手術解除症狀。但要長期保持頸椎的穩定,還需配合功能鍛鍊。如果出生2個月後的寶寶仍舊頭歪向一側,頸部兩側肌肉不一致,需要及時去專門的兒科醫院就診,明確斜頸的型別,積極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的發展。
糾正方法:
如果孩子出生2~3個月後,頸部肌肉張力和長度仍然不一致,醫生就會請物理治療師介入。物理治療師會透過協調性的練習伸張較短一側的頸部肌肉——胸鎖乳突肌。一般經過2~3個月的治療,斜頸就能得到糾正。除此之外,以下的動作也是有利於改善嬰兒斜頸的。
1、熱敷:區域性熱敷,使繃緊的肌肉放鬆,每次約20分鐘。
2、按摩:用指尖操作以鬆弛硬塊,每次5分鐘左右。
3、被動伸張運動:每回動作重複20次。
4、周圍環境的
-
9 # 凌霄按摩經
斜頸字面的意思是“扭曲的頸部”;醫學上形容的是由於頸部兩側肌肉強度不一致,造成的頭歪斜或轉向一側的現象。雖然說,嬰兒斜頸的情況十分常見,可是並不是所有“歪頭”的情況都能自然得到緩解。
原因:
1、 生理性
先天姿勢不當的斜頸:一般是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姿勢不對,一直保持側著頭的習慣,或是在生產時頭頸受到牽拉。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暫時的,屬於生理性的斜頸,出生3個月後會隨著寶寶肌肉的生長,能夠自己控制、牽拉,斜頸就會慢慢恢復,這種情況是不用治療,到1歲左右通常會自然好轉。家長只要注意觀察就好。
2、病理性:
A. 肌肉強拉的斜頸
B.眼源性斜頸
C.骨頭歪斜的斜頸
常見造成斜頸症的原因有1/300是先天性,通常一出生就會發現的,可分成三種。
-
10 # 好孕媽媽母嬰
斜頸是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或頸椎骨質發育畸形致頭向一側偏斜的疾病。病因:子宮內壓力異常、胚兒胎位不正、難產及使用產鉗主要原因。
-
11 # 兔媽媽育兒
寶寶斜頸是寶貝的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肌肉力量相對緊,導致寶貝出現的頭經常歪向一 邊的現象。
胸鎖乳突肌的一頭在我們耳後高骨位置像是乳頭的地方,另一頭在胸骨柄上,因此被稱為胸鎖乳突肌,這個肌肉緊張,導致寶貝頭歪向一側。下圖就是胸鎖乳突肌
斜方肌位於頸部和背部皮下,一側呈三角形,左右兩側相合構成斜方肌。斜方肌緊張,使得寶貝的頭部有輕微的後仰。斜方肌如下圖
寶貝斜頸有的是隻有胸鎖乳突肌緊張,有的是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都有緊張,要根據孩子的狀況來判別。
造成斜頸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母親因素:母親本人患有神經系統疾病或者其他因素,而直接影響胎兒
早產兒或者過期產兒:早產是指胎齡大於26周,小於37周的嬰兒,過期兒是指胎齡大於42周以上的新生兒
低體重或者超體重巨大兒:低體重為不足2500克,不足1500克為極地體重,超體重為大於4000克。
-
12 # 昕昕灝灝
對於新生兒來說,斜頸是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因為胎兒蜷曲在一個狹小空間內,隨著胎兒的一天天長大,空間變得越來越小。胎兒的頸部就會逐漸扭曲起來,以協調身體,適應子宮內的空間。頸部扭曲的結果,就會造成頸部一側的肌肉一胸鎖乳突肌逐漸被拉長,致使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的長度出現差異。要兒出生後,頭部就會自然地偏向胸鎖乳突肌較短的一側。如果將孩子頭部保持正中位或轉向另側,較短的胸鎖乳突肌就會被拉伸。
有時候,在胸鎖乳突肌較短的一側能摸到包塊或腫脹的肌肉,這是由於分娩過程中,孩子一側的胸鎖乳突肌受到牽拉,並形成輕微的炎症。孩子出生一兩週後,被牽拉的肌肉繼續腫脹就會形成一個大硬塊。這時,孩子喜歡將頭歪向受損的一側,因為這種姿勢能保持受損的肌肉處於最放鬆的狀態,不至於有被牽拉的感覺。隨著腫脹逐漸消退,創傷的肌肉會完全恢復正常或形成纖維索帶。由於纖維素帶比較硬,而且不如沒受過傷的肌肉樣富有彈性,所以孩子的頸部肌肉運動會因此而受限。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斜頸也可能是因為出生後的某些原因導致。比如當孩子的頭部某處比較平,他會就勢正斜,因為那樣躺著比較舒服;或者父母總是讓孩子以同一種體位著,時間長了也會造成孩子喜歡將頭部保持於同一姿勢,因此造成體位性斜頸。而體位性斜頸會造成頸部反覆向一個方向扭曲,導致部一側的肌肉逐漸變短。
-
13 # 昕昕灝灝
為了解決家長的一系列問題,我們應該從孩子歪頭的原因談起。孩子歪頭,可稱為“斜頸”。斜頸字面的意思就是“扭曲的頸部”;醫學上形容的是由於頸部兩側肌肉強度不一致,造成的頭歪斜或轉向一側的現象。對於新生兒來說,斜頸是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因為胎兒蜷曲在一個狹小空間內,隨著胎兒的一天天長大,空間變得越來越小。胎兒的頸部就會逐漸扭曲起來,以協調身體,適應子宮內的空間。頸部扭曲的結果,就會造成頸部一側的肌肉一胸鎖乳突肌逐漸被拉長,致使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的長度出現差異。要兒出生後,頭部就會自然地偏向胸鎖乳突肌較短的一側。如果將孩子頭部保持正中位或轉向另側,較短的胸鎖乳突肌就會被拉伸。有時候,在胸鎖乳突肌較短的一側能摸到包塊或腫脹的肌肉,這是由於分娩過程中,孩子一側的胸鎖乳突肌受到牽拉,並形成輕微的炎症。孩子出生一兩週後,被牽拉的肌肉繼續腫脹就會形成一個大硬塊。這時,孩子喜歡將頭歪向受損的一側,因為這種姿勢能保持受損的肌肉處於最放鬆的狀態,不至於有被牽拉的感覺。隨著腫脹逐漸消退,創傷的肌肉會完全恢復正常或形成纖維索帶。由於纖維素帶比較硬,而且不如沒受過傷的肌肉樣富有彈性,所以孩子的頸部肌肉運動會因此而受限。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斜頸也可能是因為出生後的某些原因導致。比如當孩子的頭部某處比較平,他會就勢正斜,因為那樣躺著比較舒服;或者父母總是讓孩子以同一種體位著,時間長了也會造成孩子喜歡將頭部保持於同一姿勢,因此造成體位性斜頸。而體位性斜頸會造成頸部反覆向一個方向扭曲,導致部一側的肌肉逐漸變短。
-
14 # 李新劍醫生
小兒肌性斜頸又稱先天性肌性斜頸(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指因一側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攣縮,出現以頭部向患側歪斜,顏面旋向健側為特徵的病症。CMT與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馬蹄足並稱為小兒骨骼肌肉系統三大先天性畸形疾病。
中醫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本病歸屬於“筋縮”、“筋結”、“斜頸”或是“痺症”等範疇。《雜病源流犀燭》曰:“筋縮為熱,縮者短促。……是其意實以縮即為拘攣之義。”
中醫學認為該病的主要病因病機由於胎兒先天不足,胎位不正,氣血執行不暢,脈絡受阻,區域性筋脈缺少濡養而致頸筋結聚,造成筋縮;或孕婦不慎跌撲閃挫,損害胎兒頸部筋脈,氣血執行不暢,氣滯血瘀,瘀血停滯,日久形成頸筋筋結。
西醫學說
目前對CMT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
1、SCM發育不良學說
2、間室綜合徵後遺症學說
3、靜脈迴流受阻學說
4、產傷血腫學說
以上種種因素造成SCM產生纖維化攣縮,致使CMT發病。
也有研究發現,8.6%的胎兒兩側 SCM 出現不對稱,甚至有腫大;而斜方肌、股直肌兩側對稱,未發現異常。這說明 SCM 胚胎起源與發育的過程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現
(1)主症:
1、頭向患側傾斜,顏面向健側旋轉,頭向健側傾斜及向患側旋轉功能受限;
2、患側胸鎖乳突肌可觸及腫塊;
3、患側胸鎖孔突肌緊張,可出現攣縮、増粗等變化。
(2)次症:患側顏面發育受阻,健側枕部較患側扁平,脊柱代償性側彎。
(3)彩超檢查;患側SCM可探及肌性腫塊或回聲改變。
(4)分型;多分為兩種型別
①腫塊型:主症符合1+2,且彩超見患側胸鎖乳突肌可及肌性腫塊;
②非腫塊型:主症符合1+3,且彩超見患側胸鎖乳突肌回聲改變。
鑑別診斷
眼性斜頸、、耳性斜頸、骨性斜頸、良性陣發性斜頸、痙攣性斜頸、繼發性斜頸等
病理研究
早期SCM的包塊中除成熟的纖維細胞、肌細胞及增生的膠原纖維外,還有大量散在的成纖維細胞、成肌細胞、肌成纖維細胞及間充質樣細胞等多種細胞成分存在。
如以成纖維細胞增殖、成熟為主,就可能發生胸鎖乳突肌纖維組織大量增生,出現肌肉纖維化而臨床上表現為典型的斜頸症狀。
如以成肌細胞增殖、分化成熟為主,就可能形成較為正常的肌肉組織而不出現斜頸的表現或肌肉部分纖維化而出現輕型斜頸的表現。
推拿治療機制
由於成肌細胞廣泛存在於病兒早期腫塊中,使我們能夠進一步理解臨床上非手術治療的意義。機械的刺激有利於腫塊中成肌細胞成肌。
手法刺激可透過影響肌組織纖維化中肌成纖維細胞的數量,促進肌成纖維細胞的凋亡,從而干預細胞外基質的合成,以控制組織纖維化的發展,此可能為手法治療先天性肌性斜頸的作用機制。
推拿操作
(1)揉推法一一患兒仰臥位,以爽身粉或者醫用滑石粉為介質,於SCM起止點來回揉推,並在腫塊、増粗及起止點等病變部位著重操作,頻率為每分鐘約120-160次,操作5分鐘。
(2)捏拿法一拇指螺紋面與食、中指指面相對用力,捏住病變部位的面板連同筋肌,腕關節放鬆,拇指同食中指對合用力進行操作、一捏一放連續不斷地提捏揉動,操作頻率為每分鐘約120-160次,操作5分鐘;
(3)牽拉法——患兒仰臥位,術者位於患兒健側位,雙手分別固定患側枕部及肩部,向健側逐漸拉長患側SCM,至SCM緊張後停頓3-5秒後逐漸放鬆,如此反覆操作40-80次;
(4)旋轉法——患兒仰臥位,囑家長固定健側肩部,術者雙手固定兩側枕部,使患兒頭部逐漸向患側旋轉,停頓3-5秒後逐漸放鬆,如此反覆操作40-80次。
(5) 患側肩部,重點斜方肌放鬆手法3分鐘。
(6)捏脊3-5遍。
治療機理
CMT病變部位主要在患側SCM。
推拿手法作用於整個患側SCM及其起止點、以及SCM上的腫塊,可以明顯改善SCM的攣縮狀態並促進腫塊的消散.
多種因素導致CMT往往伴有區域性肌肉發育不良,另一方面CMT患兒由於頸部活動功能受限,頭部長時間處於“歪斜”狀態,參與頸部活動的相關肌肉發生廢用性萎縮,導致這些肌肉攣縮、無力、運動能力降低、而這些攣縮肌群可導致血運障礙又加重了症狀,形成惡性迴圈。
靜力性牽伸是提高肌肉柔韌性的主要方法。適當的持續性被動牽拉運動,可拉長、伸展攣縮的肌肉,鬆解粘連組織,恢復肌肉的柔韌性,增加肌肉的伸展性,提高肌肉協呼叫力的能力,提高頸部的活動功能,增加頸部的活動範圍。
胸鎖乳突肌是治療關鍵
胸鎖乳突肌位於頸前外側,起於胸骨上緣和鎖骨內側部,斜向外上,止於顳骨乳突和上項線,受第2-4頸神經前支與副神經支配。其中一側收縮時,可對寰樞關節運動產生影響,頭向同側傾斜,兩側肌肉同時收縮時,可使數個頸椎複合組成的關節向前移動,頭向後仰。
緩解斜方肌痊癒,有助於斜頸症狀的改善。
斜方肌:頸部傾斜時斜方肌的收縮力増高,斜方肌負荷過重,久之出現勞損、痙攣、肌肉張力下降,結果就會發生動態平衡失調,同時斜方肌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下,可導致肌肉血供不足和代謝異常又加重斜方肌痙攣,而斜方肌痙攣加重,又加重斜頸症狀,不利於斜頸的恢復。
合併症及後遺症
CMT 的合併症多種多樣,包括斜頭、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寰樞椎半脫位,頸椎發育異常,臂叢神經損傷,發育延遲,甚至是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
長期沒有得到改善,頸椎內外失衡,繼而出現脊柱側彎、顏面部畸形、視力改變等症狀。
推拿治療可配合電療、磁療、蠟療、家庭護理等,早期保守治療,越早效果越好,1歲以後未痊癒者可行手術治療。
回覆列表
下面的圖片就是斜頸,大家可以看看哦:
透過上面的圖片可以看到,孩子的頭頂歪向一側,而下巴轉向另外一側,頭頂歪向的那側就是斜頸側。
寶寶的脖子要保持正中直立位,需要頸椎是正常的,頸部兩側肌肉是正常的,頸部軟組織是正常的,如果以上部位有問題,就會導致脖子不能位於直立位置,就會歪脖子。
其中,最常見導致孩子的斜頸的原因就是頸部肌肉——胸鎖乳突肌一側攣縮,導致變短,把脖子拉彎了。人的頸部左右兩側都有胸鎖乳突肌,兩邊力量一致,拉力一致,能把脖子拉的正正的,如果一側短,脖子就向短的那側歪。
另外,因為胸鎖乳突肌起始點是耳朵下面和胸骨上向外一點(就是脖子中間下方,胸部上方向外一點),所以,除了會導致頭歪向一側歪,下巴是轉向另一側的。下圖是轉和歪的區別。
那胸鎖乳突肌為什麼會攣縮呢?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後天的。
先天性的,和孩子在媽媽體內時,空間較小,孩子一直保持著歪脖子的位置,這側的肌肉就會短,另外出生時,擠壓損傷等也可能損傷一側肌肉,導致出現攣縮。
後天的,就是各種損傷,比如這側脖子被打了,肌肉腫脹、疼痛,就會攣縮,另外炎症的時候,也會攣縮。
對於先天性肌性斜頸,按其輕重,可以分為三型,分別為:●姿勢型(輕型):僅有姿勢的改變(頭偏一側,下巴轉另一側),沒有胸鎖乳突肌緊張或者包塊,沒有運動受限。也就是說,患兒僅僅是愛向一側斜頭,但孩子把頭偏向另一側,轉頭是沒有問題的。●肌肉型(中度):胸鎖乳突肌緊張,但未觸及包塊;頸部運動受限。孩子的胸鎖乳突肌摸著是繃緊的,孩子偏頭向健側時,會疼,會哭的。●胸鎖乳突肌包塊型(最重):胸鎖乳突肌上可觸及包塊,頸部運動受限。在胸鎖乳突肌上有包塊,包塊質地硬,界限清楚,多處於肌肉的中下1/3,少部分在上部或全部肌肉都是硬塊。包塊在生後1-8周(2月內)時明顯,到2-6月齡時包塊通常能自動消退,但肌肉緊張等繼續存在。上面就是最常見的斜頸的原因,其他的骨性原因,眼睛斜視等原因導致的斜頸,以及如何治療斜頸,之後會給大家好好講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