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子說

    小朋友在幼兒園拿了別人的東西,這時他們對物質所有權還沒有一個很具體的概念,不管是讓孩子偷偷的放回去,還是當面還,最重要的還是怎樣引導孩子。

    跟孩子講道理

    我家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偶爾也會有拿幼兒園的玩具回家的現象。往往在這個時候我都會跟孩子說:“幼兒園的玩具是屬於幼兒園的,你可以在幼兒園玩,但是不能夠把它拿回家。如果你每天都拿一點回來,那幼兒園的玩具就會變得越來越少,以後你在幼兒園就沒有玩具玩了。”

    並且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拿幼兒園東西回家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叫做“偷”,是會受到他人譴責的。你只要偷偷的把玩具放回去就可以了。不過要記住的是,下次不能夠這樣做了。

    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我做幼師的時候,偶爾也會有一些家長帶著孩子跟我說:“孩子昨天把幼兒園的玩具拿回家了”。這時候剛好又被其他的小朋友看到,往往在這個時候,我就會當著全班人的面說:“某某小朋友很喜歡這個玩具,所以他把這個玩具帶回家過夜了!現在某某小朋友把這個玩具送回回來了。小朋友們,這個小玩具它昨天晚上去了某某小朋友家,它看不到它的爸爸媽媽是不是很傷心呀?所以以後不管是哪個小朋友,最好不要把玩具帶離它們的家,好嗎?”

    在當著小朋友的面說時,千萬不要說是某某小朋友偷了。如果這樣說的話,其他小朋友就會跟著起鬨,說某某小朋友是小偷,這樣會對某某小朋友的心理造成無限的傷害。

    總的來說,當孩子把幼兒園的玩具拿回家以後,不管是偷偷的放回去,還是當面的還回去,一定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引導不對就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 2 # 村媽育兒

    建議是當面大大方方地還回去。

    “偷偷地還回去”容易讓人產生做賊心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受。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大部分是無意的,做為家長千萬不要把這種行為定義為偷,並且給予品行不善的批判。

    幼兒園的孩子,特別是小班的孩子,還不懂偷的概念,大概是他們心裡覺得好玩兒或者無意間帶走了,建議是趁這個機會引導孩子,告訴他這不是自己的,如果特別喜歡,要先和東西的主人打招呼,得到小夥伴的允許後才能玩兒,另外可以引導小朋友學會說對不起。

    總而言之,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這種行為就定義孩子品行不善,最好是能當面坦坦蕩蕩地去還,並且教小朋友真誠的給小夥伴道歉。

  • 3 # 平凡小李有夢想

    孩子在幼兒園拿了別人的東西我們除了正確的引導他們,而且像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吃,不能跟著陌生人走,這些等等安全意識要做好防備

  • 4 # 小妞老爸

    我們家的寶貝終於克服了入園焦慮能高高興興的去上學了。當爸媽的頓時感覺吃飯香了,上班有勁了。生活真美好啊!當你還沉醉在喜悅裡不能自拔時,全然不知入園後會有一大堆的問題將我打擊的天旋地轉。

    大概是孩子入園的第2個月,晚上睡覺的時候她媽媽去書包整理,看見一個新的小頭花,她搶過來,很快就甜甜的入睡了。心想肯定是幼兒園老師或者哪個小朋友送給她的禮物,也沒有多心。下週的週一,整理書包時又發現了一個不屬於家裡的小玩具。因為搞不清楚具體是什麼情況,不好瞎猜,就跟她說好第二天早上要還給老師。週五,突然發現書包裡多了一本別人的書。瞬間把之前的事情聯絡起來,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天吶,原來我孩子在”偷“東西!

    我趕緊問是怎麼回事,原來,孩子在放學的時候偷偷裝進書包帶回家了,奶奶看到了就問她,是你媽媽給買的嗎?女兒搖搖頭,說是在幼兒園拿的,並且沒有經過老師的同意,奶奶一聽就說她做得不對,要她明天就還給老師,可是女兒一聽說要在老師面前承認錯誤,先嚇哭了,說什麼也不想親自還回去,非要婆婆送她上學的時候,再偷偷地放回原處。

    我的意見跟她奶奶一樣,小孩子不能慣這種毛病,不問就拿就是偷,應該讓她長長教訓,親自把珠子還給老師。第二天,我親自送她上學,趁著沒人的時候,跟老師說了這件事,本來挺不好意思的,但是老師一句沒事讓我一下子放心了,老師蹲下來告訴女兒,如果喜歡幼兒園的玩具,可以跟老師商量後帶回家玩一天,只要第二天好好地拿回來就行。女兒聽了高興地笑了,蹦跳著去吃早飯了。臨走時,我還是有點不好意思,老師說,小孩子都有這個階段,這不是偷東西,我們也不會這樣認為,還誇將女兒懂事,在幼兒園表現很不錯,這麼好的老師,真的讓人點贊。

    不得不說,幼兒園老師的應對方式非常正確,3-6歲的兒童,經常發生偷拿東西的現象,他們對物品所有權比較模糊,認為自己喜歡的就可以拿回家,這不是偷,而是一種心理過度現象,是可以原諒的,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是塑造好品行和好習慣的重要時期,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首先,要適度地滿足孩子,不要讓孩子對某些東西特別渴望,久而久之,她就會透過偷拿的方式來得到。

    1,產生共情,歸還物品。把已經“拿到手”的東西還回去是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因為孩子喜歡所以一般不會情願;另一方面孩子雖然小但是心裡其實也知道可能是不好的事情,有些抹不開面子。班主任教給我一招共情很有效,而且也可以讓孩子心甘情願。關鍵詞:可惜、難過。你可以告訴他,寶貝媽媽看出你真的好喜歡這件玩具哦,對不對?家長能說出他的心聲,孩子會看著你的眼睛拼命地點頭。然後誘敵深入,但是好可惜哦這把梳子不是我們的,真是太可惜啦。明天同學發現自己心愛的梳子不見了肯定會難過的。假如別人沒有經過你的同意把你的東西帶回家去,你會不會也難過呢?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自發的去歸還物品。

    2、教會孩子物權的概念。把東西歸還以後,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弄清楚物權的概念,哪些東西是我的、我們家的,哪些東西是你的、你們家的。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物權敏感期,或早、或晚。物權意識是自我意識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自我意識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因為我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未來是不是很強大,這樣一個強大的能力,首先就來自自我意識的形成的敏感期。

    3、不責備、不表揚。在開始的階段,很多家長也許會像我一樣,制定一些獎懲措施來幫孩子糾正錯誤。其實這樣只是從外力作用,而不能讓孩子從心裡自覺地產生規則意識。孩子不拿東西,也不應該得到獎勵。而應和平常保持一致,讓孩子覺得這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如果情況不是特別惡劣,懲罰能不用就不用。以暴制暴,教不出好孩子。

  • 5 # 高登爸爸是藥師

    幼兒園的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大大方方地還回去,還可以把自己寶寶的玩具帶給別人玩,千萬別小題大做,也不能放任不管。

    作為三個孩子的爸爸,也是兒童教育領域的專業人士,說說男性角度的育兒理念:

    1、幼童還沒有順手牽羊、偷竊的概念,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自己玩或佔有,這是幼童的常態。問題中的孩子看到同學的東西很喜歡,就拿回家了,甚至不願還回去,想一直佔有,這些都是正常的兒童心理,千萬不要上綱上線。

    2、光明磊落的說出心裡事情,處理各種矛盾是培養孩子大氣Sunny、誠懇待人、氣宇軒昂的氣質的好方法。

    3、拿了別人的東西玩,一定要把自己的玩具拿去分享,這樣一方面化解誤會,還會增進友誼。

    4、悔過於私室。完美處理好了這件事之後,最好認真的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一定經得同意才能拿走,公共物品也是這樣,不然別人不經過你的同意拿走玩具,你也會著急的。不要上綱上線,也不要放任不管。

  • 6 # 大叔上山

    小孩拿了別人的東西應該怎麼辦1、幫助孩子形成所有權概念2、對孩子的需要應適度滿足3、讓孩子樂於與家長交流4、讓孩子把玩具還回去5、要強調傷害6、要維護孩子的自尊7、須警惕孩子說謊

  • 7 # g快樂一瞬間

    如果是我的寶寶這樣做了,我先問他為什麼

    這樣做,喜歡不能偷偷拿,偷拿了是不對的,這是小偷的行為,如果喜歡可以問一下小朋友可不可以借他,如果不同意回家可以和媽媽說媽媽去給你買。前提是必須和小朋友當面道歉並還給人家。保證以後不會這樣做了。

  • 8 # 老姚日記

    小朋友拿錯了別人的東西,分為兩種情況:1.自己不知道拿錯了東西 2.自己喜歡就拿了,這兩種情況,我個人建議都要當面歸還,具體聽聽老姚怎麼說:

  • 9 # 九公里

    個人觀點是當面還,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讓孩子知道做人要光明正大,不能做一些偷偷摸摸的行為,這樣才能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10 # 大眉深漂日記

    作為家長我認為小朋友在幼兒園拿了別人的東西不應該偷偷放回去要當面的還給別的小朋友。 同時我覺得應該瞭解下什麼情況導致小朋友把東西帶回家裡了,要嚴肅處理這個問題,如果是小朋友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作為家長應該和他說這樣是不可以的,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東西在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意下不可以亂拿,更不可以帶回來家裡。 和他講道理讓他明白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以亂動亂拿,在當面還給別人的同時還要和別人道歉讓他知道這個是不對的。 然後再告訴小朋友如果喜歡這個東西可以和爸爸媽媽講,可以買給他。

  • 11 # 胖貓家的閱讀時光

    幼兒園小朋友“偷”了別人的東西,應該怎麼處理?我認為要堂堂正正還回去,但不要過分強調。

    1.三歲孩子的物權認知水平

    三歲的孩子,已經建立起基本的物權意識和秩序感,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和別人的東西的區別。比如常見的是,他們不讓爸爸用媽媽的杯子,不讓媽媽用爸爸的毛巾等等,在幼兒園也是一樣。老師一般要給每個人的用品貼上編號或是照片,小朋友都不會拿錯。有一些物權意識特別強烈的孩子,甚至不讓同學碰他的書包帽子。但和兩歲小孩不同,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懂得分辨幼兒園的公共物品和自己的私人物品,爭搶玩具的現象有所減少。我家孩子幼兒園有圖書館,他經常借書回來,再喜歡的書看完了也按時還回去,因為他知道這是公共資源。

    我也曾在孩子書包裡發現過別人的毛巾褲子,經過和老師確認,原來是她裝錯了,這樣自然與孩子無關。但如果孩子總拿錯小玩具小飾品等有趣的東西,在確定不是人家送的前提下,那應該考慮這就是一種偷竊行為了。因為正如我上文所說,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會分辨什麼叫自己的,別人的,幼兒園的。

    2.淡化“偷”的概念,重在共情,找到癥結

    小孩腦回路都很清奇,大人越不讓做的,他就非要嘗試。所以千萬不要厲聲呵斥孩子說他偷東西,儘量淡化“偷”這個字眼。如果家長一味強調,你這是小偷的行為,你這樣警察要來抓你,孩子很可能產生逆反心理,故意做一些錯誤的事來挑戰家長的底線。對於現在這些心智發育比較早,又敏感的孩子來說,叛逆期可不止出現在青春期。因此,我們儘量不用強硬直白的言行嚇唬他,而是要嘗試去“共情”。

    可以詢問孩子為什麼要把別人的東西帶回來,是不是特別喜歡。肯定一下這個東西確實挺好玩的,家裡沒有,想要的話應該告訴家長,而不是直接拿別人的。如果別人喜歡你的玩具,不告訴你直接拿走了,你會不會著急?

    這樣平心靜氣的和孩子溝通,讓他換位思考的同時,家長也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平時對孩子太嚴苛,讓他有想法不敢提,有需求不敢說,才萌生偷拿的行為。“延遲滿足”雖有道理,但家長要掌握度,不能因小失大。

    3.大大方方還回去,不卑不亢

    如果孩子意識到問題所在,那可以鼓勵他大大方方的自己解決這件事,和同學說清楚,因為看這個玩具好玩,沒經過他同意就拿回去了,他找不到玩具一定著急了,今天趕緊還回來,自己做錯了,要道個歉。也可以請老師配合,幫助孩子完整大膽的表達。

    小孩也有自尊心,所以在問題沒有嚴重到一定地步的情況下,態度保持不卑不亢即可,沒必要製造恐慌,讓孩子覺得低人一等。這更需要家長和老師溝通,在請他們隨時關注孩子行為的同時,也不要戴有色眼鏡看人。

    4.家長要以身作則

    有時候孩子出現偷拿行為,可能和家庭影響有關。我孩子放學時掉了一個小飾物,我看到一個小朋友撿了起來,一直把玩,後來還交給了他媽媽,但他媽媽在明知道這是別人的東西的情況下,並沒有還回來,而是直接揣兜帶走了,第二天也再沒提及。當然這個小飾物一文不值,我也沒好意思去要,而且對方家庭條件非常優越,人家可能隨手就扔了。可是這個媽媽有心無心的做法,也許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

    綜上所述,我認為孩子偷東西要教育,但不要過分強調,堂堂正正大大方方還回去,更有助於心理的健康成長。

  • 12 # 親子成長手冊

    1、家長做好引導工作

    幼兒園階段孩子對於物權的歸屬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很多的時候他們喜歡就自己拿了,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這種行為一定要做好引導工作,並且告訴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堅決的不能拿,不然這個東西就不高興了,而且你拿了其他小朋友的東西他們也會不高興的,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孩子今天讓他我們家過夜,明天一定要給他送回去了,就如同你偶爾在其奶奶家過夜一樣哦。

    2、偷偷的還回去儲存孩子的自尊心

    偷偷的還回去,並且告訴孩子這是你和他之間的小秘密,不要讓他的人知道,並且也不要在做這樣的行為,這樣會儲存孩子的自尊心,在他幼小的心靈裡面就如同自己做了一次大冒險一樣。這樣孩子對於這件事情也不會有太多的糾結和陰影問題。但是如果家長非要說這是其他人的東西,你這樣不經過其他的人就拿別人的東西就是偷盜,你必須當面還給人家並且向人家道歉,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難免就會有不好的想法產生,我是一個一個偷東西的小孩。

    3、如果是當面還的話小孩子會被其他的小孩子說是偷東西的,這樣就不好了

    如果當面還回去,如果對方原諒自己的小孩子還好,如果不原諒的話,並且還說自己的小孩子偷東西是小偷的話,這樣亂貼標籤的話就不好了,而且幼兒園裡面的孩子比較多,如果有一個小朋友這樣說了,說不定就會有第二第三個小朋友也會這樣說,那麼孩子就會揹負著小偷的罪名,其他的小朋友也就不願意和他玩了。本來一件小事就會演變成一件大事,對於孩子以後的認知也沒有什麼好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你一個房間,有WiFi有手機有電腦,有食物,溫度剛合適,請問你能待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