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中醫諮詢田昊宸

    腦出血是指非創傷性腦內血管破裂,導致血液在腦實質內聚集的一類臨床綜合徵,屬於腦卒中的一種型別,佔腦卒中約13%。最常見病因是高血壓合併細小動脈硬化,臨床症狀多種多樣。典型症狀表現為頭痛、嘔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如昏睡、昏迷、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等。總體預後較差,而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和腦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基底節區出血

    殼核出血

    最常見,約佔腦出血的50%~60%,通常是豆紋動脈,尤其是外側支破裂所致,可分為侷限型和擴延型。表現為病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缺失和同向性偏盲,還可出現雙眼球向病灶對側同向凝視不能,優勢半球受累可有失語。

    丘腦出血

    約佔腦出血的24%。出血侵及內囊可出現對側肢體癱瘓,下肢多重於上肢;感覺障礙較重,深、淺感覺同時受累,但深感覺障礙明顯,可伴有偏身自發性疼痛和感覺過度;優勢半球出血患者,可出現失語,非優勢半球受累,可有體象障礙及偏側忽略等。丘腦出血可出現精神障礙,表現為情感淡漠、視幻覺及情緒低落等,可出現丘腦出血所致的語言障礙、丘腦性痴呆,如言語緩慢不清、記憶力減退等。

    尾狀核頭出血

    較少見。一般出血量不大,臨床表現為頭痛、嘔吐、對側中樞性面舌癱;也可無明顯的肢體癱瘓,僅有腦膜刺激徵,與蛛網膜下腔出血表現相似。

    腦葉出血

    佔腦出血的5%~10%,包括額葉出血、頂葉出血、顳葉出血和枕葉出血。

    腦幹出血

    約佔腦出血的10%,絕大多數為腦橋出血,由基底動脈的腦橋支破裂導致。偶見中腦出血,延髓出血極為罕見。

    小腦出血

    約佔腦出血的10%。最常見的出血動脈為小腦上動脈分支,病變多累及小腦齒狀核。

    腦室出血

    佔腦出血的3%~5%。出血量較少時,僅表現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徵陽性,無侷限性神經體徵。易誤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需要CT掃描確定診斷。

  • 2 # esohp13030

    腦溢血和腦供養供血不足是兩個概念!腦溢血嚴重可以致死!必須立即就醫。腦供血供氧不足:1 首先去除危險因素,如治療高血壓、戒菸、禁止過度飲酒,2 抗血小板藥物:首選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藥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塊,對血液迴圈有好處,有利於腦部的血液供應。3 抗凝血藥物:抗凝血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暢通,增加腦部血液供應,降低腦缺血的發作。4 手術治療:如頸動脈有嚴重狹窄(超過70%),可採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頸動脈支架成形狀。5 藥物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首選養血清腦顆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極拳練到最高水平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