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人對虛實、雙重分不清。
14
回覆列表
  • 1 # 木山文

    太極拳中所說的雙重,是指身體的重量平均分配在兩條脠上,就象普通人站立時那樣。這是大忌。太極拳從開始鍛鍊,從站樁,走架子,都在克服人們原本的雙重習慢。而養成一種在習練時和對練時以至將來技擊時都能雙腿分出陰陽,三七分。這樣,可以隨時"倒陰陽",即把身體的重心隨時從一腿換到另一腿。身體的重心隨時移動。幾乎不需要思索,成為一種本能。

    我們常見技擊比賽時,雙方身體一有碰撞,便會有人摔倒。說明他缺少這方面的訓練,這叫"沒根"或"根不穩"。太極拳的習練者都根穩。有人做過試驗,別說在公交車,就是站在貨車馬槽上,在崎嶇的道路上行駛,人都站得很穩,最多倒一下步。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當你擊打對方,對方也擊打你時,發生重力碰撞,你的身體讓對方感覺打到了一個籃球偏離中心的部位,籃球只是轉了一下,對方的力道打空,而繼續向前,你再給他加力,讓他或者撲出去,或者側受重擊。這就叫"引進落空",或"四兩撥千斤"。

    要做到這一點,學會倒陰陽,克服雙重是基本功。這是太極拳必須要過的一道關。也是習練者必須明白的一個道理,比較難,所以要悟。

  • 2 # 雲遊龍鄉

    不是動作上的,而是內在的,《黃帝內徑》耳不極聽,腎精就在,不過度用耳,聽不該聽的,傷腎精,人就精神不能內守,練功等於白練!

  • 3 # 太極如流水

    雙重之病,在於填實。填實說白了就是隻懂向一個點、或一條力線、或一個坑用意加力,這個坑或這條力線就滯而不靈了,就出現了有出無入、有吐無吞、有離心力而無向心力,這樣就出現了只會向前頂死的單向慣性力,這樣鬥牛就難免了。要知道太極是學習牽牛鼻子的藝術,欲避雙重之病,須分陰陽,分陰陽具體來說就是要處理好定與動的陰陽關係,所以王薌齋老先生說:不動之動,方為真動。所以太極拳要想解決雙重鬥牛堵死現象,就要在分開陰陽方面下功夫,簡單說陰就是固定、固定就是生根,陽就是動,動就是調整腰跨襠手的最佳發力位置,初步可把身體分為一和二兩個部份,即定二動一或定一動二,貫徹先定後動原則,即是生根後方可動,熟之後可快速來回切換,這叫陰陽互為其根。再熟練之後,再往處處可分陰陽上靠隴,愈分愈細,以至越分越精密,精密了出手就有藝術含量了!

  • 4 # 歷史車輪就是過山車

    先引一段《太極拳論》的原文: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立如秤準,活似車輪;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這個“重”的意思是對方加力給我(而我當使其落空)。——這樣的解釋偏於咬文嚼字,重有重量的意思,如舉重、負重。結合原文“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即一點重量不可受(一絲不能負重,必須卸掉),將“重”解釋為對方加力給我是通的。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雙重即對方加力給我,我更以力對抗(頂)的意思。欲避此病,唯粘走相濟。而要做到粘走相濟,就要身步轉換靈活。要做到身步靈活身體重量不能平均分散於兩腿,要三七或四六,但不能說雙重,就是指身體的重量平均分配在兩條腿上。

    所謂的“雙重之病”,可以得出是指對方加力給我,而我不能將其粘順走化掉,而去對抗(頂)的弊病。太極拳用的是陰陽相依隨(粘)相轉化的道理(走),而不是陰陽相鬥爭相對抗。

    以上純屬本人拙見,王培生先生有個世界太極拳會上的影片,裡面有講解,大家可以看看。

  • 5 # 明月松間照妖精無處逃

    "雙重"是指動作嗎?我認為,是動作身形和內功的綜合題現,不是單一的因素造成的。

    首先,什麼是雙重,從王宗嶽的"雙重則滯","不能運化"來看,雙重就是動不得了。什麼原因造成動不成了,兩人推手時對方推來你沒辦法去陰陽轉換了。為什麼不能轉換,兩腳抬不起來了呢?一種情況是兩個人的功力相當,聽勁也相當,兩人的勁頂在一起了。這時兩人都沒法陰陽轉換,同時相滯,功力相當,誰也發不了誰。另一種情況是:功夫高者找到功夫低者的重心點,只是控制而沒有發放時,這時功夫低者無法將來勁化掉,處於"雙重"狀態,腳無法移動,陰陽不能轉換,只能聽人擺佈。

    雙重,是病。是指功夫沒有練到。人移重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靠腳步的移動,另一種是靠腰胯的扭轉(太極拳稱丹田轉動)。只有這兩種能力都會的拳者,才能掌握陰陽轉換功夫。因為歩法移動容易訓練,而丹田旋轉難練,所以有人稱重心移動靠雙腳,陰陽轉換靠丹田。丹田為太極之根。

    丹田轉,須松腰,松胯,等等身形的訓練,更有大圈中圈小圈及無圈的彈抖訓練。如果你還是尖襠,胯不會松,,,就是病,不合度,必然"雙重"。因此雙重是現象,造成的原因是綜合的。

  • 6 # 老人家o145306953

    其實雙重就在雙腿上。為什麼如今太極不能打人了,個個理論多費話多道理多,明明很簡單的問題個個都寫成作文一樣複雜又扯不上邊。

    打拳如走路,重點都壓在雙腿上,進退不靈敏,如 李小龍跳步,保持進退自如。

    明明虛實講的是雙腿的變換卻說是上半身的變化,明明粘字代表雙手螺旋纏絲,卻說成粘既是走的含意。 包括我全都是扯蛋

  • 7 # 利民5076

    無論打拳或擊技,始終保持實腿這邊的手心朝下,虛腿邊的手心朝上,如果都朝下,氣機䧟下去成雙重,所以要始終保持一個朝下,一個朝上,叫陰不離陽,陽不離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種企業文化難以讓人接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