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這還真是有高血壓的人應當注意的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在服用降壓藥的時間上確實會有不同,要從兩個大的方面做考慮,目的是真正達到平穩控制血壓的要求。所謂平穩是指既要將全天血壓控制在目標水平,還要符合生理性的血壓變化規律及避免血壓的波動。這就要求有高血壓的人要對自己全天血壓的變化情況有清楚的瞭解後,再確定服藥時間為宜。

    首先,要知道人體全天血壓的變化規律。人的血壓在24小內是不斷變化的,但基本的規律是“兩峰一谷”,即在早晨6:00-10:00出現全天血壓的第一個高峰,也是全天最高的血壓;到了下午16:00-18:00又會出現全天的第二個高峰,通常會略低於早晨的高峰值;到了夜間的1:00-3:00血壓會呈現全天的最低谷,比全天最高峰血壓低20%,血壓這樣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符合人體白天工作學習、夜間休整的生理活動要求,對維持機體各項生理功能非常重要,也是制定高血壓治療方案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其次,要了解各種降壓藥的不同特點。雖然降壓藥控制血壓的機理有不同,但從作用時間上來說,分為一天服用一次的長效降壓藥以及只能起作用數個小時、全天需要多次服用的短效降壓藥。臨床上為保證服藥的依從性儘可能減少服藥次數,都是以服用長效降壓藥為首選,但是長效降壓藥可以有效控制全天的血壓,但不能針對性地解決高峰血壓過高或低谷血壓過高過低等問題,往往需要與短效降壓藥配合使用,才能達到平穩控制血壓的目的。

    綜上所述,降壓藥什麼時間服用好,就要根據自己的血壓情況來確定,比如:

    早晨的晨峰血壓偏高的人,在早晨一起床時服藥,更有利於對早晨及上午峰值血壓進行控制,全天血壓也能更好地維護在較低水平。夜間的谷底血壓偏高的人,在臨睡前服藥,更有利於對夜間偏高的血壓進行控制,確保全天血壓符合“兩峰一谷”的變化規律。兩個峰值血壓都偏高的人,則應在早晨一起床服用長效降壓藥,在下午第二個血壓高峰出現前2小時加服短效降壓藥。

    如此等等,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合理安排服藥時間。這就要求有高血壓的人定期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這種檢查可以每隔30分鐘自動測量一次血壓,對全天24小時血壓是如何變化的有非常清楚的瞭解,既可為制定控制方案提供準確依據,也可更準確地評判血壓控制效果,是高血壓治療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檢測方法。

  • 2 # 醫學莘

    談到血壓型別,可能部分高血壓患者比較陌生,因為沒做過動態血壓監測的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血壓屬於何種型別,我們先了解一下正常情況下的血壓型別:勺型血壓。勺型血壓的特點為血壓晝高夜低,最重要的是夜間血壓低於白晝血壓10%-20%,血壓波動的形狀像一把勺子,因此得名勺型血壓,勺型血壓重在控制晨峰血壓,因此可早晨服藥。接下來我們瞭解一下高血壓最常見的血壓型別:非勺型血壓。非勺型血壓的顯著特點為夜間血壓降低幅度較小,降幅低於白晝血壓的10%,使心腦血管、心臟、腎臟等靶器官在夜間依然承受著較高的壓力,以致更易發生靶器官損害。據統計,超過一半的高血壓患者為非勺型血壓,該類高血壓患者不僅需要控制白晝血壓達標,還應控制夜間血壓達標,以減輕靶器官損害,服藥時間可選擇在晚上。

    除開上述兩類血壓型別,還有兩類血壓型別需引起我們的重視:一是超勺型血壓,二是反勺型血壓。超勺型血壓是指夜間血壓降低的幅度過大,超過了白晝血壓的20%,這部分患者服藥時間應選擇在早晨,晚上服藥會使夜間血壓進一步降低,會減少心臟、大腦、腎臟等重要靶器官的血流灌注,可能會因灌注不足引發缺血事件;需要注意的是,頭頸部血管嚴重狹窄的患者,若血壓型別為超勺型血壓,應慎用長效降壓藥,也就是降壓時間能維持24小時的藥物,因為這部分患者需要將血壓維持在稍高水平,才能保證大腦能得到充足的血供,若使用長效降壓藥,夜間血壓本就較低,更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會增加腦梗塞的風險。反勺型血壓是指夜間血壓高於白晝血壓的患者,這部分患者也應選擇在晚上服藥,以增加夜間血壓的達標率。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的服藥時間需考慮多方面因素,比如若降壓藥為長效降壓藥,勺型血壓患者也可晚上服用;部分非勺型血壓患者之所以未晚上服用,是因為長效降壓藥在任意時間服用,前提是按時服用,降壓時間可覆蓋夜間。因此具體服藥時間請遵醫囑,同時以說明書為準。

    綜上,勺型血壓選擇早晨服藥更有利於控制晨峰血壓;非勺型血壓晚上服用可增加夜間血壓達標率;超勺型血壓應早晨服用,有頭頸部血管嚴重狹窄的患者應慎用長效降壓藥;反勺型血壓患者應晚上服藥。具體服藥時間請遵醫囑,同時以說明書為準。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3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高血壓吃藥什麼時候吃為好?

    一般來說,高血壓屬於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有效控制血壓到目標水平,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心腦血管事件,如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腎病的發生及進展,同時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風險。但是我們經常見有些患者是早上吃藥,但是有些患者可能是晚上吃藥,降壓藥到底什麼時候吃最合適呢?

    首先要說的是,最適合的降壓治療是個體化的,每個人情況不一樣,不同的情況,可能需要不同的服藥時間。大致可分為四種情況。

    1.正常人體的血壓存在著“兩峰一谷”的現象。也就是說在每天的上午8~10點,下午的15~17點,有兩個血壓的“高峰”;而在午夜時分,血壓又會降“谷底”。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也是如此,白天時血壓會升高,夜晚比較低。這也是為什麼腦出血多在白天發作,而夜間腦梗發作較多的原因。所以一般人(指正常服藥後血壓可以達標的人)是早上或者是上午服用降壓藥。上午九、十點鐘服用一個長效藥,一般都可以覆蓋晨峰高血壓峰值的出現。

    2.部分患者血壓相對比較難控制,他為了讓血壓達標可能吃兩種或三種降壓藥。這種病人就不太適合早上一下都吃了。應該分時段吃:早上吃一到兩種,晚上吃一種。這樣既能夜裡不太低,又能控制晨峰的現象。

    3.對於白天血壓高但是夜裡特別低的患者而言,夜間會低血壓,這種病人只能早上吃一箇中效降壓藥,不要一下覆蓋到24小時,否則夜裡就又過低了。

    4.對於晨峰非常明顯,同時夜間血壓低的患者。建議清醒後先不活動,測了血壓以後再吃藥。吃藥以後休息一到兩個小時再起床活動,避免峰值帶來的危險。

    總之,建議高血壓患者做一個動態血壓監測,根據血壓波動的規律調整服藥時間,要知道,即使是同一位患者,病程進展的程度不一樣,可能也會導致用藥時間的變化,因此用藥過程中也要注意隨時監測血壓,便於隨時調整治療方式。但是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正確用藥,不要擅自調整。

  • 4 # 銀杏葉的守望

    降血壓藥物是高血壓治療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正確的服藥對於血壓長期穩定控制必不可少,大家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聽從專業醫生指導,進行規範化治療,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高血壓的發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遺傳和環境等,我們人體的血壓處於不斷的動態變化過程中,多數人群的血壓都在清晨6點到10點最高,清晨也是心腦血管意外的高發時間,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降壓藥物應晨起空腹服用為宜。

    當然,也有部分人群反而在夜間血壓高,對於這部分患者,可在下午服藥。我們要動態監測血壓水平變化,根據血壓水平調整藥物治療方法,藥物治療要個體化,推薦大家優選長效製劑,以長期穩定控制血壓。我們在規律服藥的同時,也要注意合理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注意監測和複查。

  • 5 # 全科掃地僧

    降血壓藥物對於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必不可少,選擇合適的服藥時間對於血壓控制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而言,建議高血壓患者應選擇晨起空腹服藥為宜,可以控制晨峰血壓和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但特定情況下,可以選擇下午或傍晚服藥。

    高血壓是指持續性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水平升高超過正常範圍,並可伴有心腦腎等多組織器官併發症發生的綜合徵。人體的血壓處於不斷的動態變化過程中,一般而言,多數患者在清晨6點-10點為一天中血壓最高的時候,而夜間0點到2點則為一天中的血壓低峰,所以清晨也是心腦血管意外高發的時期,為了控制清晨血壓高峰和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我們一般會建議大家晨起空腹服藥為宜。

    當然,少數人群的血壓變化可能會有所差異,甚至在夜間出現血壓高峰,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下午或睡前服藥。所以,為了準確制定服藥時間,我們建議大家應進行動態血壓監測,以瞭解自身血壓變化規律,根據病情制定個體化方案,同時,建議大家選擇長效降血壓藥物,每天一次服藥即可,可以達到平穩降壓的目的,也能提高病人的依從性。

    高血壓並不可怕,是可防可控的,重在正規診治,大家要積極規範化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低鹽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同時要注意監測血壓水平變化和定期複查,對於降血壓治療效果差或青年高血壓或血壓水平過高的人群,應警惕繼發性高血壓可能,要注意排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狗的牙齒比人的牙齒更鋒利但狗的壽命卻比人短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