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識字的人都能寫作,但不是每個人都寫得好,除了必要的寫作技巧外,王陽明先生說“修辭立誠,乃致良知”。
12
回覆列表
  • 1 # 清風輕拂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寫文章幹什麼首先要有那個誠心誠意,也就是手要有那個持之以恆完成的決心,然後你要是按照你的意願決心堅持下來了,也就是到了完成了你所想要寫的東西和要做的事情的時候,才會知道自己原來堅持的意義所在,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 2 # 野駱駝9777

    如何理解:修辭立誠,乃致良知?

    回答

    這是古人們對文化和良知相互統一的概括,修德立身,知心立命,學習根蒂的總結。

    人最應該擁有的良知,不管聰明和愚昧,都應該擁有誠信和立身修德這個根基,之後才能去為人處世。

    中華文化集中表現:

    古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字空】。一代又一代學文化人的精雕細刻,精工細作的加工;

    老子說:【我恆有三葆,持而寶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一代又一代有良知文化人,德藝雙馨,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德學兼修;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一代又一代以文濟世文化人,開萬世師表,垂青史留名;

    讓中華文化厚植於社會的土壤裡。誠心靜氣,向學修命,文達天下。

  • 3 # 金道論國學

    誠意是聖門教人第一義,人能真誠的面對自己,是對自己負責任的開始,是人生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起點。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欺騙自己,活在自己編織的夢裡,不願意出來。當夢境破滅的時候,我們還會編織新的夢境。

    如果我們真誠地面對自己,就會發現,自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夢境之中。打破夢境,是勇氣,更是智慧。

  • 4 # 石頭521

    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如同中華民族的古人那樣強調個人的修為的。而格物致知就是最好的解釋。格物,意為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至知。”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於是宋,元,明,清以及後世的儒家們分成了兩派。一派是"理學",其創始人為北宋的周敦頤、邵雍及張載。繼後有程顥和程頤等人繼續發展,最終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研究理學的學者稱為“理學家”。理學家們認為"理"是萬物的起源(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名字也不盡相同,如天、道、上帝等),而且它是善的,它將善賦予人便成為本性,將善賦予社會便成為“禮”,而人在世界萬物紛紛擾擾縱橫交錯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稟賦自“理”的本性,社會便失去“禮”。因此,如果不能抑制私慾的膨脹,則偏離了天道,不但無法成為聖賢(儒家最高修為者,人皆可達之),還可能會迷失世間,所以要修身,進而保持人的本性(存天理),以達致“仁”的最高境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然後就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融"人慾"於天理之中(不是"滅人慾")。理學家還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所以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透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哲學上定義為客觀唯心主義。

    另一派則是以王守仁領銜的"心學"。王守仁認為,心是宇宙的本源,“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哲學上定義為主觀唯心主義。王守仁還作有"四句詩"來教化: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簡而言之,朱熹們認為,若要"致知",必先"尋理"(天理);而王守仁們則認為,若要"致知",必須尋求"內心"的力量。

  • 5 # 愚翁良知

    王陽明的致良知有其特殊含義。知善知惡,是良知,要求文章愛憎分明,觀點明確。良知發自於心,文章應當發自於心,真情實意,產生心靈的共鳴。致良知還代表著知行合一,文章應當有實用價值,不能言之無物。

    修辭立誠,乃致良知,說明文章不僅是給別人看,也是給自己看。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這種見解,至今對做文章還有指導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逝去人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