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博士優學堂
-
2 # 趣聞新鮮事兒
1、內容差異
散打是中國武術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利用以踢、摔、打結合的攻防技術,拳腳結合見招拆招,而跆拳道的技法中,腿法基本佔了一大半,拳法多是用來防守和格擋。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散打拳腳結合都可攻可守,而跆拳道則是腿為攻拳為守。
2、實用差異
跆拳道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腿部,以腿部為主要的攻守點,而散打則能是拳腳結合攻守兼備。
3、效果差異
跆拳道主要以腿法為主,所以學習跆拳道鍛煉出的效果一般在腿部體現得較為明顯,而散打更為全面,跆拳道能練出的效果一般散打都能練出來,甚至效果更好更多。
4、目的差異
跆拳道和散打發展至今愈加規範系統,作用也漸漸偏向於強健體魄。跆拳道出於技法的限制,腿部效果驚人但是除去腿部之外其他部位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實用性並不是很高。散打則基於武術根本,形散意不散,講究的是面面俱到,是全身都調動起來的鍛鍊方式。
5、方式不同
散打主要一踢,打,摔為主,是一種全面性較強的技擊,所以實戰性較跆拳道而言要強些.它吸收了拳擊的拳法,泰拳的腿法及中國的摔法,所以具備各種門派武術的優點。
跆拳道 今日的跆拳道已不只是一種具有高度攻擊能力的方法,而且還是一種精巧的形體藝術和健身方法。技巧及控制力是跆拳道學習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每項技巧都富有刺激性與競爭性。
跆拳道以赤手空拳進行訓練,培養毅力和爆發力,訓練習拳者如何運用一拳一腳在適當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可使手腳鍊成可畏的武器,在專心致志的情況下出擊,常可產生一擊必殺的的驚人破壞力。這種力量是內功與外功綜合作用的結果。
跆拳道運用骨胳、肌肉、關節的活動來調整身體,因此它是一種全身性運動。跆拳道的動作是適應人體生理特點的,加之修煉過程有合理的階段性,所以它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其訓練程式可歸納為:反省-判斷-勇氣-信心-自衛-自恃-獨立-沉著-領導-勇氣-合作-愛國。精通跆拳道的基本功和套路後,學習者就可以學習自由對抗。並籍相互磨練,流汗而建立彼此之間的真心信賴關係,絕不僅偏重於護身一項的技術。它不但培育具有護國衛民的堅毅卓越的精神力量,同時還具有鍛鍊謙讓、寬容精神的一種活動。這種對抗很危險,對抗練習或比賽雙方都必須穿戴護具,以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
跆拳道運動兇猛強悍,以人為實驗攻擊物件非常危險。故高手們都用磚瓦或木板來顯露身手,並且經常將攻擊目標拋向空中,然後跳起擊破。 散打 散打又稱為散手,在中國曆代有許多種稱謂,如相搏、手搏、白打、對拆、技擊等。由於多種對抗都採用擂臺的形式,因此在中國民間還有“打擂臺”之稱。
然而,現在的散打與傳統的散打有著本質的區別。 現在的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進行徒手對抗的現代體育競技專案,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武術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套路演練形式,一種是格鬥對抗形式。散打就是格鬥對抗形式的一種。 1979年,隨著中國武術熱的再度興起,中國體委按照競技體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體委、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進行了武術對抗性專案的試點訓練,並於同年5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做了首次彙報表演。
同年,又進行了幾次比賽。1982年制定了《散打比賽規則》,1987年,散打被國家體委批准為正式比賽專案,並設“團體錦標賽”和“個人錦標賽”賽制。 現在武術散打對傳統技擊術進行歸納、整理,捨棄它們的具體形態,找出其中帶有共性的規律,即把中國各拳種門派的拳法、腿法透過規整,總結出它們的基本運動形式,經過高度抽象,確立進攻技術具有兩種運動形式:一種是直線型方法,另一種是弧線型方法。
拳法以衝、摜、抄、鞭,腿法以蹬、踹、掃、擺、勾為內容,摔法則根據“快摔”的要求和“無把”的特點,主要把握“破壞重心”和“掄圈”的要點,創造出“接招摔”和“夾打摔”的方法。同時,防守技術也劃分為“接觸式防守”和“不接觸式防守”兩種。 散打從比賽形式上採用了中國傳統的“打擂臺”的方式,一方掉擂出局即為輸方。在競賽方法上採用三局兩勝制,先贏兩局者即為贏家。2000年首屆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湖南長沙市舉行,湖南衛視對賽事作了全程報道,這是中國武術散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國武術散打進入了專業賽制的時期。眾多散打高手登臺競技,當年的散打王是來自解放軍體院的“劈腿王”柳海龍。2001年3月27日,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散打館拉開帷幕,比賽的直播工作在2000年湖南衛視現場直播的基礎上,採取國內各地方與國外電視臺同步直播的形式進行。從2001年2月15日開始,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體育報、北京電視臺、北京有線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全國180多家媒體對賽事的籌備情況進行了跟蹤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對2001年散打王爭霸賽的廣泛關注。 透過2000年一年來的比賽,散打王爭霸賽已經在體育界、武術界尤其是散打專業隊中得到了普遍認同,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參加散打王爭霸賽的熱情空前高漲。2001年,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的報名工作業已於2月10日截止,報名隊由2000年的25支增加到40多支,報名人數由117名增加到200多名,其中很多是國內、國際比賽的冠軍。由於報名人數的大幅度增加,比賽採用單迴圈淘汰制。
-
3 # 被遺忘的明天
十歲男孩學武術好還是學跆拳道好?
中國武術歷史悠久,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跆拳道也在中國傳教幾十年了,而對於十歲男孩學武術好還是學跆拳道好?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說到好與不好,其實跆拳道也算是武術的一種,有句古話說天下武術出少林,也是各個門派的總稱。跆拳道雖然源自於南韓,但追其根源,也是中國武術的一個演變。兩者也沒有可比性。
第二:中國武術對基本功和年齡的要求比較高,並且學習過程也是非常的長久,才能看到比較好的效果;而跆拳道自從傳入中國後,能在短短的幾十年裡那麼迅速的推廣,也正是跆拳道的簡單易學,不論年齡的要求深受學習者的喜歡。
第三:對於柔韌度來說,武術相對要求會比較高,而柔韌度是越早練習就越相對簡單,十歲孩子如果小時候沒有對柔韌度練習過,那麼在柔韌度練習上也是會有一定的難度。
最後,對於十歲男孩來說,學習武術會算是有點晚了,但要是學習跆拳道,就是正好的開始,十歲正是需要強化體格,吸收興趣,培養品德的最好年齡段,而跆拳道對禮儀禮貌的傳教也是非常的重視。
-
4 # 風雨渡
無論學武術還是跆拳道,這個年紀都是一個不錯的入門機會。在當下,大多家長應該都是想透過這類搏擊的訓練,讓孩子 更有陽剛之氣的同時,也具有實用功能,那麼在當下的培訓市場中,跆拳道與武術(指套路和傳統拳法)相對來說,可以考慮以拳擊為基礎的搏擊訓練。
因為跆拳道在中國市場,大多已經成為了一個踢踢膠水木板的禮儀式的訓練,對體能的增加並不會太多。而武術,特指傳統套路與拳法,又因為多年的固守,幾乎已經失去傳承。在當下,現代搏擊的基礎無論中外,拳擊已經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學科 ,並因其訓練方式更符合現代人生活而成為重要的基礎核心,對體能訓練,形象氣質,運動平衡,格鬥實戰,都有很好的幫助。如要往更專業或職業的道路走,再進修摔跤,散打,柔術,泰 拳等,拳擊都是可以積累共用的。
-
5 # 普明在學
相比較當然學傳統武術最好。
1.學傳統武術與當前國家復興傳統文化的大氛圍相符。相符就是順應歷史潮流。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傳統武術就是順水推舟。2.少年兒童學練傳統武術,會與教育系統把傳統文化,陰陽五行和中醫知識編入小學生教材理念合拍。對孩子們以後的智慧開發有很大幫助。3.傳統武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要想對傳統武術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正確掌握中醫人體知識也是分不開的。因此這三者是一舉三得相得益彰。
-
6 # 林風武道崇麟子
其實武術和跆拳道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說都是比較好的體育運動專案。這個主要還是要考慮孩子對哪項感興趣。學習哪種還得孩子自己定比較好。在選擇學習哪項之前要和孩子去完全瞭解武術和跆拳道的知識。讓孩子自己充分了解了在做決定。中華武術,強調的是基本功,需要堅持不懈的刻苦訓練,內容非常豐富,武術套路,兵器,空翻特技等。還有國家規定比賽的武術內容專案。講究武德和傳承。但是現在習練傳統武術的相對比較少了,都是偏向於散打搏擊,和跆拳道了。當然練習跆拳道對現在正在成長的兒童少年的益處是非常大的。跆拳道對孩子的柔韌性和身體形態都是進行專項訓練的。包括孩子的性格訓練,內向和膽子小等缺點對孩子都有一個針對性訓練的機制。講究以禮始以禮終。注重禮儀素質教育方面的修煉,能讓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父母長輩。跆拳道不僅學習外形的動作訓練,還進行身心素質方面的教育和引導。跆拳道擁有更系統的教學體系,也是奧運會競技體育專案。擁有考級機制,激勵孩子們迴圈漸進的去學習攀登,達到跆拳道的高深境界。所以讓孩子自己選擇想學習武術還是跆拳道,如果家長傾向於哪種運動可以給孩子做好引導。選擇大於努力。希望孩子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和智慧點對口入座才能事半功倍。
-
7 # 我是大俠我獨行
當然學武術好!武術綜合性更好,而且中國的武術常常結合養生之道益體強身,那是國外的跆拳道,泰拳,拳擊所無法比擬的!!
-
8 # MDS矩陣防衛體系
武術和跆拳道,其實如果不走專業路線,學哪個都不重要。這麼大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全面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鍛鍊堅強的意志。
但是目前來說,孩子們的學業都比較繁重,家長工作壓力也很大,所以在這類業餘愛好的學習方面,建議首先要離家近,這樣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其次要找個認真負責並且專業的培訓機構或體系,確保訓練的安全性。
至於未來的發展,如果僅僅是業餘愛好,其實不是太重要,孩子長大以後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再重新選擇,之前的訓練作為基礎也不會是無用功。
回覆列表
十歲之前,適宜練跆拳道,以活動筋骨。
因為太小的孩子,如進行高密度大運動量強對抗性訓練,身體吃不消,容易造成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