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酉長夫人

    在陝西長安縣東北,一千八百多年以前曾矗立過一座輝煌壯麗的離宮,這就是西漢武帝時的長門宮。

    那時在宮內曾住著一位女主人,每當黃昏,總要習慣憑欄向北仰望一陣武帝宮,然後才飽含酸辛地踱入牢獄一般的內寢。

    光陰飛快地流逝而去,女主人拈指思來,不覺在這裡已四度寒暑了,那百結的愁腸,摧枯了昔日如花似玉的美貌,可以預見的半生悽慘開始籠罩而來。她感到一切都無法挽回了,只能每日以淚洗面。

    她得知皇帝垂青的文人司馬相如,以善作賦而名聞天下,她想,如果把對武帝的思念和冷宮悲苦寫成賦獻給武帝,事情或許有轉機。

    她奉黃金百斤,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獻給武帝。

    那日,武帝於月下酒酣之時展卷讀之,不覺潸然淚下,好一位被謫居的佳人,“形枯槁而獨居”,這不是我的陳皇后嗎?

    他不禁回想起遙遠的往事,想起那個小字稱作阿嬌的小姑娘,她聰明美麗,多情善感,又那麼富有教養,她是自己姑姑長公主劉嫖的掌上明珠。

    她曾與自己同居深宮,遊樂與共,耳鬢廝磨,他想到他四歲時,被姑姑抱著,當姑姑提起把阿嬌許他為妻時,他喜形於色地對姑姑說:“若得阿嬌為婦,當為金屋藏之。”

    而如今,卻將阿嬌打入深宮永巷,內心不覺深為歉疚。

    幽居長門的陳阿嬌,自從託司馬相如作賦獻武帝后,轉眼又過了許多時光,並沒有看到武帝詔她回宮的任何跡象。夜長人不寐之時,她回想起如煙往事,咀嚼著失寵之由。

    作為一個女人,她沒有生育子嗣的能力,而封建帝王無一不把子嗣看得極為重要,因此無子也就不能不使武帝對她不滿,當新婚的柔情蜜意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次消失之後,武帝便常常夜不歸宿了,這不能不使她極為痛苦。

    不久,武帝從平陽公主家便領來了衛子夫,論青春美貌,衛子夫遠勝她一籌。後來,這衛子夫竟使武帝“春從春遊夜專夜”,生女又生兒。

    陳阿嬌見此,妒火中燒,她曾幾次與武帝大吵大鬧,還一次次做出要自殺的荒唐之舉,搞得滿城風雨,外間傳聞紛紛,武帝對她更失去了好感。

    當時京中盛行巫蠱之風,陳阿嬌有病亂投醫,便令侍女偷偷領來女巫楚服,把自己想透過巫蠱使武帝迴轉心意,重寵於她的願望說給了楚服,楚服聞聽,發下狂言,說道:“皇后放心,只要臣妾作法,皇后心願一定能夠達到。”

    一日,武帝突來,見楚服正坐在陳阿嬌身旁,吃了一驚,他立即問陳阿嬌:“是何人?”

    陳阿嬌本對武帝不滿,又曾與武帝幼時青梅竹馬,並不懼怕武帝,說道:“這是我請來的女巫楚服。”武帝道:“請女巫做什麼?”陳阿嬌也不示弱,說道:“令你回心轉意。”

    武帝聽後,龍顏大怒,立即下令處死楚服,又命搜捕後宮,連殺三百餘人。

    陳阿嬌見狀不妙,立即跑到太后處求救。武帝礙於母命,免陳阿嬌一死,幽居長門宮。

    “皇后失序惑於巫蠱,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班固《漢書·外戚傳》

    陳阿嬌想到這裡,百感交集,悲苦愁絕。

    “每憶椒房寵,那堪永巷陰”、“經年不見君王面”、“金屋無人見淚痕”。

    武帝自看了《長門賦》後,整天想著陳阿嬌。沒過多久,武帝親赴長門宮接回了陳阿嬌,復寵如初。

    可是陳阿嬌做夢也沒有想到,她的此番迴轉,不知不覺又墮入醋海之中,那位衛子夫,覬覦皇后之位已很久了。

    建元六年,竇太后駕崩。衛子夫誣告陳阿嬌重操舊業,暗中行巫蠱之術加害她。

    武帝本恨巫蠱,他立即派人到陳阿嬌宮中去查,果然在宮中挖出了木偶,陳阿嬌根本不知哪來的木偶,嚇得昏死過去。

    她在武帝面前力辯自己無辜,武帝此時哪裡還能再聽進陳阿嬌之言,於是詔命將陳阿嬌的皇后封號正式廢掉,又一次把她趕進長門宮。

    陳阿嬌舊地重居,悲憤萬分,沒過多久,她就鬱郁死在那裡了。

  • 2 # 古風散人

    巫蠱只是一個爆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面絮叨一番。

    陳皇后立後十餘年,無子,武帝有些不滿,陳皇后已覺察到,及聞衛子夫得幸,嫉妒之心,無法遏止,不只一次地想自殺。武帝更加惱怒。陳後為了挽回失去的寵幸,於方百計,絞盡腦汁,最後又用巫女楚服為巫蠱祠祭祝詛,被發覺,武帝遂窮治其事,楚服因犯了“大逆無道”之罪被梟首於市,株連被誅者三百餘人。武帝使人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陳皇后的被罷退,遭冷遇,並不是因為色衰愛弛。世之論者多歸咎為無子和嫉妒,其實是這位茂陵劉郎愛情不專,厭故喜新所致。而御用的史官恪守“為尊者諱”的原則,不敢明言而已。

    陳皇后為了挽回失去的寵幸,聽說蜀郡成都的司馬相如是當時有名的才子,工於為文,又聽說皇上很喜歡司馬相如的文章,特別是《子虛賦》,甚中上意。於是專門派人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求為解愁之辭,相如為之作《長門賦》。在這篇賦中,司馬相如細緻地刻劃了陳皇后在長門宮中的孤寂愁悶的生活及心理狀態,無怪乎漢武帝看後很受感動,陳皇后復得親倖。但好景不長,所謂“見而傷之",也不過是一時的感情衝動;所謂復得親倖,也不過是偶一為之。

    實際是武帝初即位時、長公主嫖自恃有功,求欲無厭,武帝患之,陳皇后之寵亦衰。皇太后戒之曰:“汝新即位,先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長主,必重得罪,婦人性易悅,深慎之。”武帝接受了皇太后的勸告,復與長公主和好,對陳皇后亦寵幸如初。

    建元六年(前135年)太皇太后崩,武帝始親政事,好祀鬼神,謀議征伐,長公主嫖驕橫更甚,每有所求,武帝不復與,長公主怨望,口出怨言,武帝怒,欲廢陳皇后,因思若不是長公主。自己當不了皇帝,忘人之德,不祥,暫且容忍下來,然皇后之寵,自此遂衰。

    由此看來,武帝與陳皇后愛情的基礎,本不牢固,動機也不單純。武帝為膠東王時,由於長公主是阿嬌之母,有權有勢,能左右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可以說為了取得長公主的歡心、支援而愛阿嬌;武帝即位初時,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得罪長公主而寵阿嬌;親政以後,為了報答長公主的恩德,而容忍阿嬌,欲廢未廢,到後來陳皇后驕妒日甚,竟信巫女之言,攜婦女之媚道,做出有失皇后體統之事,自然武帝不能容忍,即斷然處置,廢除皇后位,令居長門宮。

    總之,陳皇后之悲劇下場,是有其各方面的原因的。漢武帝之愛情不專,陳皇后之無子、驕妒、行為不端,都是其中的因素。而長公主,即武帝姑母、何嬌之母,似乎是一位更為關鍵的人物。武帝因滿意其姑母,隨之也寵愛阿嬌,貯之金屋,這好象“愛屋及烏”。因不滿意其姑母,亦隨之幾次欲廢阿嬌,這好象“討厭和尚。兼及袈裟”。情況既然如此,司馬長卿即有生花之筆,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文章來,也很難改變這位茂陵劉郎的行徑。

    最後,陳皇后還是幽居長門,鬱郁而死。正如宋代詞人辛棄疾在《摸魚兒》中所說:“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問題的本質。

  • 3 # 八號檔案局

    阿嬌被廢,巫蠱只是一個引子,事實上,她和漢武帝的關係早就很差了。

    首先,阿嬌是怎麼和劉徹在一起的?因為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一心想女兒做皇后,本來想給阿嬌和當時的太子劉榮結親,誰知劉榮的母親慄姬反感館陶總是給皇帝介紹美女,不僅沒同意,反而羞辱了館陶。而正巧,劉徹對館陶說:若得阿嬌,願以金屋貯之。

    小小年紀的劉徹,不見得真的多喜歡阿嬌,但是他的母親王夫人,卻知道這是改變他們命運的機會。果然,館陶公主從此大力扶持劉徹,打壓劉榮,而她歷來受太后和皇上寵愛,最後,劉榮被廢,劉徹成為太子。

    所以一開始,阿嬌和劉徹的感情,就開始於政治。等到劉徹成功登基成為漢武帝,館陶母女卻念念不忘自己當初對劉徹的扶持,挾恩求報,而且館陶行事猖狂,都是仗著自己幫過劉徹,自己是劉徹的岳母。

    館陶這樣,劉徹自然心有怨氣,也會牽連到阿嬌。加上阿嬌和劉徹成婚十年,始終沒有孩子。阿嬌還為此花費了無數人力物力,來調養身體想要孩子,結果卻始終沒用。劉徹對阿嬌的反感也越來越深。

    當然,如果更深層次的挖下去,或許是劉徹當了皇帝以後,對於自己曾經迫於無奈,以婚姻謀得女人的幫助這種事情心有芥蒂,所以對於這件事的主角阿嬌,他也喜歡不起來,每次看到她,就彷彿看到過去那個卑微的自己。

    所以,最後阿嬌嫉妒衛子夫生了兒子,以巫女楚福詛咒,事發以後,漢武帝藉此廢了阿嬌的皇后之位,阿嬌從此長宿長門宮。

    說到底,漢武帝處理的如此不留情,都是因為他早對阿嬌沒感情了,並且阿嬌還是提醒他過去屈辱的存在。

  • 4 # A一劍飄雪

    你說的是漢武帝第一位皇后,也就是金屋藏嬌中的人。漢武帝和陳阿嬌本身就是政治婚姻,漢武帝因為答應娶陳阿嬌,大長公主和王姪聯手把前任太子搞下臺,漢武帝才得以被封為太子。漢武帝掌權後,陳阿嬌驕橫跋扈,沒有生下一男半女,漸漸失寵,導致被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越來越不喜歡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