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自我為中心的人設
人設偏向之一,是被人們理解成暴君型。是個非常惹人厭的性格型別,這種人在周圍人眼裡是種大麻煩,經常不顧周圍人的感受,一心只想著自己,總是覺得地球都是圍著她在轉動的。
近期孫儷上演《安家》裡的房似錦,在剛到門店辣手整頓風紀的時候,也表現出了這種人設,不近人情,絲毫不顧手下員工的感受,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理會其他人的感受,讓大家怨聲載道。
人設偏向之二,在骨子裡是一個自私的人。這種自私不同於暴君型的不顧他人感受,暴君是帶有權力的強硬幹涉,而自私是情感上的利己行為。常表現出破壞集體意願,並且拒不認為自己有錯。
例如聚餐時大家都表示想吃KFC,偏有人要吃金拱門,還不肯妥協,只能大家將就她一起吃金拱門,這就是自私。
通常人們總以為這類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因為掌控欲太強,或者極度自負,自我感覺膨脹才會引起三觀上的“以自我為世界的中心”這樣的觀念。
其實,事實往往並不是如此。
在心理學上,阿德勒把這種“以自我為中心”定義為:對自己的執著,心裡沒有他人,失去對他人的關心。
第二步,這種極致的“認可欲”導致自己只在意別人眼裡的“自己”,而忽略了別人,不關心他人,只關心別人眼裡的“自己”。
以上就是一個太過“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表現出的“霸道”和“自私”,所投射出的內在心理機制。
所以不要以為太自我的人活的有多隨心所欲,其實內心也非常的缺乏安全感,因為被這種“認可欲”所操控著,逼得自己不得不強硬起來,結果卻傷害了旁人。
“太自我的人”因為太過執著於自己,而忽略了對他人的關心,凡事為所欲為。當一天發現民心盡失,周遭人紛紛離去,悔之晚矣。
那麼一個“太自我的人,要怎麼在保留自我的同時,又不失去他人呢?以下三點幫你解開這個難題。
第一,拋開你的公主病。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自帶公主病,到哪都覺得別人是為你服務的,這就導致了人際關係的破裂。別人並不是為你而存在的,一旦別人滿足不了你的期待,就會覺得失望,憤怒,乃至產生與之為敵的想法。
奇葩說裡的傅首爾曾經說過“你是哪國的公主呢?你只是一個女的。”童話裡說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你談了一個男朋友,分手了,怪童話騙你?
欺騙你的不是童話,而是你對童話的期待。
你並不是哪國的公主,別人也沒有義務滿足你的期待。所以要擺脫“暴君”或是“自私”的人設,先要擺正自己位置,你並不活在世界的中心。
第二,這個世界沒有中心。
錯誤的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才會盲目的自我中心。然而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中心。小時候的地理課,教會我們看地球儀,地球儀是這個地球的原生模型,請問地球儀上哪裡是中心點?
裡面空心柱上的某個虛擬點嗎?也許是,但這個點並不在地球表面。
可見地球上並不存在哪個中心,不是哪個國家,更不是哪個人。所以地球並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說地球也許太抽象了,置身在具體的場景中,比如家庭,學校,公司等等,誰會是中心呢。你的父母把你當小公主,你覺得自己就是中心點了嗎?錯了,你的重要性依賴於父母,而家庭真正的一家之主可能是爸爸,而爸爸也可能很聽媽媽的話。所以,只是這個家庭裡的不同人充當了不同角色,角色可以根據不同事件變換主角和配角,但沒有任何一個固定的永恆中心點。
家庭沒有,學校,公司也是如此,任何一個場景都是如此。每個場景都由每個獨立的人所組成,每個組成的人都只是其中的部分,每人都可以是自我認為的主角,但卻不是整體裡的中心,所以這個世界沒有中心。
第三,找到歸屬感。
拋棄公主病和認清世界沒有中心點,是為了明白自我的價值,而不自執著於自我。僅如此還不夠,想要該變的關鍵還在於要“關心他人”,就要找到歸屬感。
找到自己歸屬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最大的出路。一個有公主病,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人,是不會關注他人,關心他人的,只會關心“別人能夠為自己帶來什麼。”
所以把自己置身在具體場景中,主動拋棄“別人能帶來什麼”的觀念,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參與到其中,詢問“我能夠為別人做什麼”的時候,就是找到歸屬感的時候。
歸屬感並不是把自己限定在某一領域內,而是積極躋身到各個領域,再每個領域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到不同領域中,就打破了“我是世界中心”的錯誤觀念。努力開始行動,為他人而付出,才能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才能獲得歸屬感。
當“自我中心”意識開始冒頭的時候,把自己置身到一個更大的場景中,想想自己的歸屬感,那就不會陷入“暴君”和“自私”的人設中,實現更好的自己。
文|Caseygrey
圖|網路
提升自我,幫助他人。
這種人很快就會有孤獨感,他也不會很快樂。人活世上,不是井底之蛙,你必須和別人打交道。社會是最好的老師,會好好教訓他的
1.太自我為中心的人設
人設偏向之一,是被人們理解成暴君型。是個非常惹人厭的性格型別,這種人在周圍人眼裡是種大麻煩,經常不顧周圍人的感受,一心只想著自己,總是覺得地球都是圍著她在轉動的。
近期孫儷上演《安家》裡的房似錦,在剛到門店辣手整頓風紀的時候,也表現出了這種人設,不近人情,絲毫不顧手下員工的感受,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理會其他人的感受,讓大家怨聲載道。
人設偏向之二,在骨子裡是一個自私的人。這種自私不同於暴君型的不顧他人感受,暴君是帶有權力的強硬幹涉,而自私是情感上的利己行為。常表現出破壞集體意願,並且拒不認為自己有錯。
例如聚餐時大家都表示想吃KFC,偏有人要吃金拱門,還不肯妥協,只能大家將就她一起吃金拱門,這就是自私。
2.那麼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到底反應了什麼樣的心理呢?通常人們總以為這類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因為掌控欲太強,或者極度自負,自我感覺膨脹才會引起三觀上的“以自我為世界的中心”這樣的觀念。
其實,事實往往並不是如此。
在心理學上,阿德勒把這種“以自我為中心”定義為:對自己的執著,心裡沒有他人,失去對他人的關心。
第二步,這種極致的“認可欲”導致自己只在意別人眼裡的“自己”,而忽略了別人,不關心他人,只關心別人眼裡的“自己”。
以上就是一個太過“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表現出的“霸道”和“自私”,所投射出的內在心理機制。
所以不要以為太自我的人活的有多隨心所欲,其實內心也非常的缺乏安全感,因為被這種“認可欲”所操控著,逼得自己不得不強硬起來,結果卻傷害了旁人。
3.怎麼辦“太自我的人”因為太過執著於自己,而忽略了對他人的關心,凡事為所欲為。當一天發現民心盡失,周遭人紛紛離去,悔之晚矣。
那麼一個“太自我的人,要怎麼在保留自我的同時,又不失去他人呢?以下三點幫你解開這個難題。
第一,拋開你的公主病。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自帶公主病,到哪都覺得別人是為你服務的,這就導致了人際關係的破裂。別人並不是為你而存在的,一旦別人滿足不了你的期待,就會覺得失望,憤怒,乃至產生與之為敵的想法。
奇葩說裡的傅首爾曾經說過“你是哪國的公主呢?你只是一個女的。”童話裡說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你談了一個男朋友,分手了,怪童話騙你?
欺騙你的不是童話,而是你對童話的期待。
你並不是哪國的公主,別人也沒有義務滿足你的期待。所以要擺脫“暴君”或是“自私”的人設,先要擺正自己位置,你並不活在世界的中心。
第二,這個世界沒有中心。
錯誤的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才會盲目的自我中心。然而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中心。小時候的地理課,教會我們看地球儀,地球儀是這個地球的原生模型,請問地球儀上哪裡是中心點?
裡面空心柱上的某個虛擬點嗎?也許是,但這個點並不在地球表面。
可見地球上並不存在哪個中心,不是哪個國家,更不是哪個人。所以地球並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說地球也許太抽象了,置身在具體的場景中,比如家庭,學校,公司等等,誰會是中心呢。你的父母把你當小公主,你覺得自己就是中心點了嗎?錯了,你的重要性依賴於父母,而家庭真正的一家之主可能是爸爸,而爸爸也可能很聽媽媽的話。所以,只是這個家庭裡的不同人充當了不同角色,角色可以根據不同事件變換主角和配角,但沒有任何一個固定的永恆中心點。
家庭沒有,學校,公司也是如此,任何一個場景都是如此。每個場景都由每個獨立的人所組成,每個組成的人都只是其中的部分,每人都可以是自我認為的主角,但卻不是整體裡的中心,所以這個世界沒有中心。
第三,找到歸屬感。
拋棄公主病和認清世界沒有中心點,是為了明白自我的價值,而不自執著於自我。僅如此還不夠,想要該變的關鍵還在於要“關心他人”,就要找到歸屬感。
找到自己歸屬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最大的出路。一個有公主病,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人,是不會關注他人,關心他人的,只會關心“別人能夠為自己帶來什麼。”
所以把自己置身在具體場景中,主動拋棄“別人能帶來什麼”的觀念,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參與到其中,詢問“我能夠為別人做什麼”的時候,就是找到歸屬感的時候。
歸屬感並不是把自己限定在某一領域內,而是積極躋身到各個領域,再每個領域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到不同領域中,就打破了“我是世界中心”的錯誤觀念。努力開始行動,為他人而付出,才能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才能獲得歸屬感。
當“自我中心”意識開始冒頭的時候,把自己置身到一個更大的場景中,想想自己的歸屬感,那就不會陷入“暴君”和“自私”的人設中,實現更好的自己。
總結,想要擺脫“太自我中心”,一定要放過自己,放過別人眼裡的自己,學會關心他人,自己將變得更好,世界也將更好。加油。文|Caseygrey
圖|網路
提升自我,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