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棲鴻看紅樓

    這不是一個問題,是三個問題:1.襲人真的不願意離開賈府嗎?2.出嫁後蔣玉菡對她好嗎?3.嫁後生活,有什麼讓襲人覺得安慰?

    先說第一個,襲人是否願意離開賈府?內心肯定是矛盾的,但最終還是自願的——像襲人這樣表面木訥、內心有數的人,如果她不願意,恐怕沒人能強迫她。

    為什麼願意離開?賈府的敗落,寶玉的不求上進,讓襲人對未來的希冀完全破滅。不能一味責怪她嫌貧愛富,也不存在妻妾爭風。

    出嫁以後,蔣玉菡會對她好嗎?夫妻感情如果,那是碰運氣的事。但蔣玉菡與寶玉有交情,看在寶玉的面子上,會對襲人好。這似乎是有把握的。

    至於襲人有何“安慰”,呵呵,恐怕沒什麼。她與寶玉有感情,但現實是分離;她的人生理想是“爭榮誇耀”,但現實中她的丈夫是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的戲子;她甚至連一般婦人生兒育女的希望也沒有——吐血一回,她已經預見到“縱然命長,終是廢人”了。

    襲人是一朵並不特別美麗的花,逃不出過早地凋零的命運。

  • 2 # 布媽生活魔方

    古人重視貞潔,講究從一而終,如果有可能,襲人是不會離開賈府的。

    原文後四十回遺失,我們無法推測襲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嫁給蔣玉菡的,但絕對不是高鶚所續,賈府又沐皇恩,復興有望的情況下離開的。

    襲人是那種容貌平平,頗有心機的女子,身處一群丫鬟中,存的也是“爭榮誇耀的心”,這樣的女子,在保持昔日榮光的榮國府,無論如何都不會如了寶釵和薛姨媽王夫人的願,嫁給一個戲子。

    更可能的是,賈府敗落後大家風流雲散,寶玉終日消沉,復興無望,家裡用不了那麼多人手,生計都成問題,襲人哥哥贖了她出去,嫁給蔣玉菡。

    蔣玉菡對她是否好我們無從判斷,或許他會看在寶玉的份上對襲人好一點,但這份好能持續多久我們不得而知,畢竟襲人被踹一腳吐血後,文中明確她不會長壽。身體不好、失了貞、嫁給下九流的戲子,這樣的生活中唯一的安慰也許就是物質生活還能過得去吧。

    “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自帶有一絲旁若無人的嘲諷,既是嘲諷,想來襲人的日子不會太差,就算沒錢去打桂花油,她還有孃家,像寶釵一樣,能維持生活,已經比其他人要好了。

  • 3 # 萍風竹雨123

    襲人是服侍賈寶玉的大丫頭,與賈寶玉有了肌膚之親,又是王夫人的心腹兼王夫人暗許的賈寶玉的姨娘,但她最後卻是嫁了蔣玉菡,這正應了書中襲人的判詞,"堪羨優伶有福,可嘆公子無緣”。

    那麼襲人願不願意離開賈府呢?我以為是不願意的。在《紅樓夢》中,襲人算是很有追求的一個女孩,不但憑著雲雨之情,讓賈寶玉對她另眼相看,而且透過向王夫人諫言而贏得了王夫人的青眼。本來她可以在姨娘這條大路上順順暢暢的瀟灑一生,但卻被要求嫁給一個從未見過面的戲子,她豈能喜歡?更何況,她與賈寶玉明鋪暗蓋十年左右,又豈能對賈寶玉真的放下?

    關於這一點兒,在第二十回,賈寶玉給麝月蓖頭一節中,脂批中曾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可以為當時襲人嫁給蔣玉涵的心情作為註解:

    ……故襲人出嫁後雲“好歹留著麝月”一語,寶玉便依從此話。可見襲人雖去實未去也。

    從襲人說“好歹留著麝月”這話,我們可以看出襲人當時的委屈和無奈,她實在不願離開寶玉,卻又因為現實的無奈不得不離開寶玉,嫁給蔣玉菡的意思在裡面。是什麼讓現實變得如此殘酷了呢?想來當時的賈府,已經不能夠僅僅憑著挖東牆補西牆來維持原先的風光,而需連襲人這樣的大丫頭都要遣散了。

    那麼襲人嫁給蔣玉涵以後又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呢?想來也不會太富足。第五回,賈寶玉曾見過描繪襲人的一幅畫,畫上內容是一簇鮮花,一床破席。這簇鮮花當然意味的是襲人在賈府裡過著花氣襲人的日子,那麼一張破席當然是指襲人婚後的貧賤生活。

    至於襲人婚後最感安慰的是什麼?我們可以從第二十八回,賈寶玉和蔣玉菡在行酒令時蔣玉涵的酒令看出一二。蔣玉菡的酒令是:

    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女兒愁,無錢去打桂花油。女兒喜,燈花並頭結雙蕊。女兒樂,夫唱婦隨真和合。

    從這個酒令,我們可以想象的到,襲人嫁給蔣玉涵之後,蔣玉涵因為謀生,常常一去不回,令襲人的日子很寂寞,也很貧窮,因為連買桂花油的錢都沒有。但是,兩人卻心靈相通,能夠夫唱如隨,歡喜和樂。其實作為一個有想法的妹子,襲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讓自己過得很快樂的。

  • 4 # 語凝ly

    我認為襲人嫁給蔣玉菡最安慰的是成為正妻。在古代正妻的地位要高於妾室。而且正妻的地位還受保護。

    看《紅樓夢》中王夫人和趙姨娘就知道。

      

    首先,趙姨娘自己生的孩子,不能認她作母親,不能由她來撫養。當然,只因王夫人有了寶玉,當然不願意趙姨娘的兒子有出頭之日,這才由趙姨娘自己撫養。

    而且生了孩子她依然改變不了自己底低賤的身份,探春、賈環都是主子,而她以及她兄弟,都只是奴才,所以探春不認趙國基作舅舅,而趙國基在賈環面前也擺不起舅舅的款。

      在王夫人面前,趙姨娘的作用與丫鬟無異,是要打簾子端茶遞水的,且不能坐著,永遠只能侍立在一旁,家族有重大活動比如宴會、祭祀等,妾不能參加。

    即便再得丈夫寵愛,因為舊有的道德標準和家族制度的約束,就地位而言,她們根本無法跟正妻相提並論。

      

    再次看二人的經濟狀況。原文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忽然問王熙鳳趙姨娘周姨娘的月例銀子,由此引出賈府眾人的待遇來,從這一回裡我們知道了賈府姨娘的月例標準,是每月二兩銀子。

      二兩銀子是什麼概念呢?賈府眾位小姐的月例銀子也是二兩,鴛鴦、襲人等大丫鬟的月例銀子是一兩,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王熙鳳把給丫頭做衣服的二十兩銀子給了劉姥姥,劉姥姥二進賈府時算了一筆螃蟹賬,一共是二十多兩銀子,說“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王夫人的月例是二十兩銀子,是趙姨娘的整整十倍!而且我們還知道,王夫人年底應該也是有分紅的,而趙姨娘作為妾,可能就沒有這樣的年終獎,所以王夫人一年所得的銀子應該有三五百兩之多,而趙姨娘呢,只有區區的幾十兩銀子。

      

    所以,單從月例銀子一項,即可看出妻妾之間的巨大差異,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再次,影響子女婚配。趙姨娘倆孩子,探春相當不錯可惜是個女孩子,還是庶出。

    據說有很多人家因為女孩子是庶出而不願意娶的。就算探春最後真的嫁的不錯,那也是遠嫁,趙姨娘根本沾不上光。兒子賈環直接是扶不上牆的癩皮狗,除了四處給小姨娘惹事鬧亂子,沒給她掙一丁點的面子。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妻和妾的地位千差萬別。

    所以對襲人而言,嫁給蔣玉菡無疑能獲得社會地位的提高。

    襲人一出場時,作者這樣介紹她“ 原來這襲人是賈母之婢,本名珍珠,賈母因愛寶玉,生恐寶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襲人心地純良,克盡職任,遂與了寶玉。寶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見前人詩句有:“花氣襲人知晝暖”之句,遂回明賈母,即更名襲人。這襲人有些痴處,服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只有一個賈母;今跟了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只因寶玉性格乖僻,每每規勸.寶玉不聽,心中著實憂鬱”。“心地純良,克盡職任”這八個字是曹雪芹給襲人最初的評語,然而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的確能發現襲人世故的,與心地純良不那麼相符的一面。其實,這並不是作者開始對讀者進行了誤導,而是襲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性格和處世的方法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隨著襲人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變化而產生的,也正是曹雪芹描寫人物的高明之處。這種變化,實際上在襲人這個人物一出場的時候就埋下了伏筆。

    對賈府這種深切的認同和歸屬感,是襲人一切行為的出發點。理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襲人會站在賈母王夫人的立場上,時時對寶玉進行規勸,甚至對王夫人說出:“我也沒什麼別的說。我只想著討太太一個示下,怎麼變個法兒,以後竟還教二爺搬出園外來住就好了”的話來了。襲人對賈府的認同,不僅僅是自我身份上的認同,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同。而她的出發點,卻是為著寶玉好。在整個大觀園裡,襲人是與寶玉肉體距離最近的女孩子,然而她的精神,卻與寶玉相隔很遙遠。

    在道貌岸然的賈府,她耳濡目染中受到的是封建思想的薰陶,被灌輸的是封建禮教的規範。

    從個人角度看,她步步為營也是期待有一個好歸宿。但既然紅樓夢就是悲劇,襲人當真會結局圓滿嗎?

    書中黛玉和寶玉開的那個玩笑:一語未完,只見寶玉頭上帶著大箬笠,身上披著蓑衣。黛玉不覺笑了:“那裡來的漁翁!”

      若是漁郎指寶玉,那意思就是說襲人“花開二度”後便有難言之隱,有不想讓寶玉得知,或無法讓寶玉知曉之苦處。那這苦處又為何?這裡大膽的猜測,襲人婚後並不幸福。襲人原本深愛寶玉,而那蔣玉菡畢竟為王府寵養多年的戲子優伶,與襲人婚後或舊習難改,或習性難投,又或待襲人不善。再者,襲人難道願意讓寶玉得知原本已是他房內之人卻又另嫁別人?所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之意便好理解了。

      終上所述,襲人婚後的不幸才最終導致了襲人一生的悲劇,這婚姻的不幸亦是紅樓的特徵。試想,如果襲人婚後幸福美滿,那襲人還有何悲劇可言?又保住性命,又躲官司牽連,連寶玉和寶釵最終還要依靠她,那簡直是太好的結局了!這和紅樓的悲劇主旨又豈能吻合?襲人這個人物還有何悲劇深意可談?可以想象,襲人先以為自己跟定了寶玉,而後卻與“公子無緣”,自以為和“優伶有福”能偷生安樂,卻最終又是事與願違。這一件又一件出乎襲人意料之事,怎麼能不讓襲人不“悔之晚矣”?又怎能不讓襲人對自己一生的為人準則提出質疑?而襲人在懊悔和痛苦中觸發舊症,在寶玉出家,寶釵心死之後,與大觀園的眾姐妹一樣,早早的離開了人世!

  • 5 # 婉兮歷史

    個人觀點襲人不願意離開賈府,襲人怎麼可能願意離開賈府呢?且不說自己在賈府待了這麼久有感情,就是沒感情自己苦心經營了這麼久也不甘心離開賈府啊,要知道這個襲人原是賈母身邊的丫鬟,先是伺候賈母的人,賈母后來才把襲人賜給了寶玉,襲人服侍賈母心裡就只有賈母可是服侍寶玉心裡眼裡就有寶玉一人,服侍的當然是讓任何人挑不起一點錯處,就連寶玉帶的玉每晚都要摘下來用帕子包好放在枕頭下面,早上拿出來帶上不至於冰了脖子,就這份細心誰比得上她。

    那麼襲人為什麼會被打發走呢?主要是襲人自動變換的陣營先是不容於賈母后來也不容於薛寶釵,最後連賈寶玉也有些嫌棄了襲人,再這樣尷尬的境地裡面襲人雖不願意離開賈府但是也不得不走了,按理說襲人雖然服侍寶玉但也是從老太太屋裡過來的,可是襲人自從跟寶玉偷試了雲雨情之後就開始變了,雖說服侍寶玉上心了,也開始為寶玉以及自己未來著想了,先是拿自己要回家的事規勸寶玉,後來還藉著寶玉捱打投誠了王夫人,發展到最後竟然開始置喙薛寶釵以及林黛玉誰合適賈寶玉的事了,並且薛寶釵也的確有本事,先是拉攏了襲人後是拉攏了史湘雲,這兩個人也真是賣力,經常誇讚薛寶釵還不忘貶低一下林黛玉,尤其是史湘雲來賈府,賈寶玉因為得了一塊比史湘雲更大的五彩晶瑩的麒麟就留著打算要送給史湘雲,這時候襲人史湘雲以及寶玉在屋裡就開始聊了起來,而襲人跟史湘雲就開始了誇讚薛寶釵貶低林黛玉的模式,其實幸好賈寶玉不是棉花耳朵否則還真是為林黛玉捏了一把汗,可是賈寶玉這這種情況下依舊向著林妹妹,從而也感動了在外聽著的林黛玉,看到這裡真是覺得賈寶玉跟林黛玉就是精神契合的情侶。

    襲人中傷林黛玉也就算了,後來王夫人清理怡紅院丫鬟,一些私下裡私密的話王夫人不僅知道還知道很詳細,這次清理晴雯走了四兒走了芳官也走了,唯獨襲人跟麝月等本分丫鬟留了下來,其實這事真的很有意思,襲人才是跟寶玉偷試過得,晴雯也真是被冤枉的,可走的偏偏是晴雯,可見情商的重要性了。

    其實襲想的太單一了,覺得寶釵嫁給寶玉自己也會有個好的前程,殊不知要是林妹妹沒準可以容得下襲人,寶釵跟襲人一路性子的人,更何況還有個金鶯兒在,姨娘的位置怎麼可能是襲人,襲人後來就被打發出了賈府,嫁給蔣玉菡也是好事,一來蔣玉菡的汗巾子早都跟襲人的換過了,其次蔣玉菡對襲人也真是很好的,並且襲人做了蔣玉菡的正妻,也算是意外之福了吧。

  • 6 # 潤楊閬苑

    襲人的人生理想是當榮國府寶二爺的姨娘,為此她做了不懈的努力。

    令襲人歡欣鼓舞的是,她在寶玉捱打後,時機恰當地向寶玉的娘王夫人進言。這個大膽的做法收效巨大,王夫人相中了她,承諾不辜負她。不僅給她一碗菜,還給她衣服,更重要的是她成為編外姨娘,除了沒有名分,她享受姨娘的一切待遇。

    襲人以為自己的下半生就和寶玉綁到一起了。

    寶釵是襲人大力支援的寶二奶奶人選。寶釵寬厚仁慈,如果她當寶二奶奶,襲人就不會步尤二姐的後塵。

    襲人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規劃走來,準姨娘得到了,寶姑娘當寶二奶奶也實現了,就差姨娘轉正了。

    可是晴天霹靂,襲人被許配給蔣玉菡,她必須離開寶玉,離開富麗堂皇的國公府。襲人必須嫁給一個戲子。

    理想破滅是痛苦的。襲人的痛苦是撕心裂肺的。不說物質條件,就是在感情上,她也離不開賈寶玉。她把自己和寶玉已經當成一家人了,突然讓她離開寶玉,她接受不了。襲人不願意嫁給蔣玉菡。

    襲人有一個痴病,跟誰,就一心一意跟著誰。如今嫁給蔣玉菡,也只能一心一意跟著蔣玉菡過日子。

    從蔣玉菡的酒令裡可以看出,蔣玉菡和襲人的婚後生活是先喜後悲。

    蔣玉菡喜歡襲人的百媚千嬌,與她顛鸞倒鳳,生活幸福。

    後來襲人悲,“丈夫一去不回歸”。襲人愁,“無錢去打桂花油。”

    襲人與蔣玉菡的婚姻也以悲劇結尾。

  • 7 # 時光筆墨栩

    襲人是真的不願意離開賈府。襲人出嫁後,除了蔣雨菡對她好以外,最令襲人感到安慰的是賈府敗落,自己能夠避開了禍亂,過上桃花源般的安寧生活。

    襲人心機深沉,為了嫁給賈寶玉為妾,不惜傷害無辜的人,苦心經營之下,賈寶玉還是出家為僧,一場謀劃落得一場空,襲人是不願意離開賈府的。

    “ 襲人”這個名字可以看出曹公對她略帶貶義。襲人在賈寶玉身邊,對賈寶玉的喜好非常瞭解,她視晴雯為最大的對手。顯然,晴雯生得美輪美奐,所謂賢妻美妾,妾的相貌極為重要,襲人為除掉晴雯這個對手不惜在王夫人那裡告密,表達自己對於賈寶玉的擔心,王夫人信任了襲人,最終將晴雯連帶著無辜的四兒、芳官都被趕出了大觀園。怡紅院裡只剩下麝月、秋紋,她們顯然沒有實力與野心和襲人相媲美的。事實上,晴雯、四兒、芳官都不是狐媚子勾引賈寶玉的人,反而與賈寶玉有云雨之實的僅襲人一人而已。

    除掉了妾的潛在對手,誰是賈寶玉未來的妻子呢?在封建時代,妻之於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譬如:王夫人之於趙姨娘,王熙鳳之於尤二姐,夏金桂之於香菱;襲人對賈寶玉未來的妻子也格外在意的。襲人目睹了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深情,又深感林黛玉性格尖刻難以相處,便不遺餘力地力贊寶釵,竭盡全力地促成金玉良緣。襲人如果真的是一個盼主子幸福的小紅娘,就會促成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婚姻。可是,襲人的心機和自私決定了她採取貶黛揚釵的路線。薛寶釵和賈寶玉成婚也有襲人的一份功勞。

    如此費盡心力地為坐穩妾的位置,除掉了晴雯、四兒、芳官,又含沙射影地陷害林黛玉,這苦心經營的事業,襲人是不會甘心放棄的,襲人是斷乎不願意離開賈府的。在賈寶玉出家之後,薛寶釵哭也“不是端莊”,襲人則“心痛難禁,一時氣厥”,昏死過去了。

    不可否認,襲人多數時候是良善盡責,恪盡職守的。襲人服侍賈母時,心裡眼中只有一個賈母,如今服侍賈寶玉,心裡眼中又只有一個賈寶玉。《紅樓夢》第30回, 寶玉進門,踢了襲人,襲人沒有埋怨暴躁,反而安慰起賈寶玉來,“沒踢著,好好的,不覺怎麼。”襲人的包容、耐心、良善可見一斑。

    襲人最終得嫁漁郎,也是早已註定。《紅樓夢》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襲人抽得的花籤是“桃紅又是一年春”,襲人的代表花是桃花,這句詩的宋代謝枋得所做,全詩是這樣的: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結合全詩來看,襲人在賈府敗落後,嫁給了漁郎蔣雨菡,尋得了避世的桃花源處,得以保全。襲人和蔣玉菡的緣分,早由兩條紅綠汗巾子註定,襲人的松花綠汗巾被子賈寶玉送給了蔣雨菡,琪官蔣雨菡茜香國貢品紅汗巾子寶玉送給了襲人,最終,襲人與“漁郎”蔣雨菡兩人避世而居,舉案齊眉,躲開了賈府的敗落抄家,過上了安寧的桃源生活,令襲人頗感安慰。

  • 8 # 傑出的猴子

    襲人在賈府敗落後,襲人的身份是挺尷尬的。因為自己和寶玉有了肌膚之親,怡紅院眾人基本都已經知曉她和寶玉的關係。王夫人又暗許她給寶玉做姨娘,連月例銀子都漲了,但是這個事也只有王夫人暗許的,並沒有宣之於眾,如果襲人一直不願離開賈府,不願意離開寶玉,難免會落人口舌,說她不知廉恥,如果自己離開了吧,又覺得辜負了寶玉,辜負王夫人,實在不是自己所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鬥破蒼穹》中的美杜莎,雲韻誰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