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山我才
-
2 # 開心果282484822
對光子不能胡說八道
一會說光子的質量為零,一會說光子有靜止質量和運動質量,其實光子就是微質、微電、微體的高速運動的微觀粒子,不能前後說法自相矛盾!
由於空間內的任何點都無法區分、辨別、識別,因此空間不能做參照物。由於沒有參照物的任何一個獨立物體,不存在運動,也不存在速度,因此運動和速度都是相對的,都必須存在參照物。具體物質存在具體速度,在單位時間上,就存在具體運動距離,也就體現了具體時間的存在,具體光子在一秒鐘運動30萬公里,這就說明具體光子具有具體時間,而不是說具體光子不存在具體時間,也不是說具體物質達到光速,具體時間就靜止了,而不存在具體時間了,畢竟光子也屬於物質。假設兩個同向的不同光子,其相對速度必然接近零,也就完全沒有光速30公里/秒的說法。
光子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光子就必然有質量,必然有體積,必然有電量,而體積不可能就一定具有球形或完全對稱性,可以說光子就是在真空中傳播,也未必是絕對的直線傳播,光子也可能是曲線傳播,而空間也沒有絕對理由說明就能彎曲,簡直都是一派胡言!
-
3 # cx1944
光速的參照物是光源本身。是光經過任意兩點間的距離除以時間就是光速。如果用其他參照物光速就得改變,不可能不變。
-
4 # 日曉百科
光速不變理論
光理論上來說,是不需要參照物的,而且光速是不變的,光速不同於普通的物理速度。
如果以速度都是參照物而言來看光速,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速度越大,動能越大。比如說子彈之所以威力那麼大,就是因為他的出膛速度足夠快。
所以如果光的速度用普通意義上的速度來看的話,那麼地球早就千瘡百孔。目前對於光速主流的論調是光速是相對不變的,它也不需要任何的參照物。物理學家們認為光速是時空的屬性,是相對於不同的參考時空而言的,它不需要任何靜止的介質來作參考。物理學家們認為光的傳播介質,那就是相對的時空除了時空這個概念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做光速的參照物,所以你可以認為光束沒有速度,亦或者是速度不變!
-
5 # 模糊黃金紅
人類對光子的認識還很粗淺,如下面這些問題物理學家都還沒有研究清楚:
1. 光子的精細結構是什麼?
2. 除了動態光子外,存不存在靜態光子?
3. 若宇宙中的能量都是光,那麼暗能量是什麼?暗能量是不是就是靜光子?
4. 光子是怎麼傳播的?是不是真有一個粒子在真空裡不停地跑?真空中光速是不變的嗎?
5. 光子可分嗎?
6. 為什麼光子的頻率有上限?
7. 宇宙中既然所有能量都是光子的能量集合,愛因斯坦說質量的大小就是含有能量多少決定的,那麼,為什麼有物質?
8. 引力波和光波都在真空裡以光速傳播,難道有相同的介質嗎?
9. 以太真的不存在嗎?
10. 物質是無限可分的嗎?
11. 銀核費米泡泡的γ光是怎麼回事?
12. 宇宙空間γ射線暴是什麼發生的?
13.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大爆炸遺留下來的嗎?
……
萬千問題一個接一個,不知道物理學家怎麼還能睡得著覺呢?
-
6 # 撤卡
作者,你中學物理沒學好,光是波式運動,牛頓描述的是機械運動。 若果你非要說這是經典力學的災難,那從聲速不變開始就該出現參照系內的點,產生波式運動不可疊加速度的違反牛頓力學的災難了。還輪到相對論誕生再來質疑嗎? 我來告知你光速參照物是什麼,是瞬時的光源,無需假設,時間歸零就等同於絕對靜止。 另外我得提醒你一個每日都在發生的事情,每天不同的地方都在有意無意中做著測量光速,沒有一個結果精準等於C(hγ),這說明不同參照系下測量到不同的光速,速度快與慢沒有影響時空。
-
7 # 寶樹白石
在地球上生活的動物,具有思維能力的人類,看見位移的物體,從這點到那點,移動的快慢叫速度。
物質的位移叫運動,運動的快慢叫速度。
能量有沒有這個物質同樣的效能呢?
宇宙中的能量會不會位移呢?
磁場會不會位移呢?熱量,冷量會不會位移呢?
我們不可否認能量能夠在物質中起作用,使物質位移,能量有沒有物質的這個特徵呢?
能量產生於物質,物質的位移能夠使這個物質產生的能量位移。
太空中充滿了能量,能量是物質輻射岀來的,只要有物質就會有能量。
當一個物質存在時,能量覆蓋了這個物質的外層。一層一層的覆蓋著,離物質中心越遠能量越弱,直到消失。
能量不會脫離物質單獨存在。
當這個物質存在時,能量就已經存在了。
既然能量不能離開物質,能量就不會位移,也就是說能量沒有速度,能量不會離開物質單獨跑路,而形成能量的速度。
地球磁場有沒有速度呢?地球磁場依附於地球,而不能單獨跑掉,地球磁場包裹著地球,含蓋地球磁場所及的範圍,它不會位移也沒有速度。
當有地球時,磁場同時也有了。
與磁場相似的光也是這樣,光含蓋在太陽表面,有了太陽就有了光,光含蓋了太陽表面與太陽系的範圍,光不會單獨跑掉,光只能離開太陽越遠越弱,最後非常弱,弱到無法感覺。
光有速度嗎?光沒有速度。光與發光體的質量成正比,越離太陽近越強,越離太陽遠越弱,光不能離開了太陽單獨跑路。光可以變形,透過鏡面變形,可以聚光,也可以散光。無論是聚光還是散光,越遠越弱,不會越來越強,或光的量度不變。
那麼無線電與光相似,為什麼無線電能夠傳播呢?
我們所瞭解的電磁場,電磁場充滿了太空。
只要有星球存在,就會有電磁場。每一個星球的電磁場含蓋範圍很遠,星球的電磁場互相交織著,就像一個裝滿水的巨型池塘。如果我們破壞它們的穩定的鏡面,加入一個電磁振動源,這個電磁振動源就會破壞它們的穩定而傳播岀去。就像在平靜的池塘水面丟進一個石頭一樣。而產生水波圈圈一樣,這是振動源在磁場中傳播。
地球上發岀的電磁波的振動頻率在太空磁場中也產生同樣頻率的振動,如果,這時候有一臺接收機在太空,就能收到地球的振動頻率訊號,解調後就能知道內容了。
振動源會佔據磁場水池的容積,而推動水位移,當然這個水就是太空中的磁場海洋囉!
在宇宙中,沒有星球的太空中,那裡沒有磁場,也無法進行電磁波的傳送。人類也無法知道那一片宇宙中的事情。
光是什麼意思麼?光是物質運動的劇烈表現,光總是包裹著它的發光體,含蓋所能輻射到的範圍,然而有極限。光依附於它的發光體,不能脫離開來。
-
8 # 山貓清水
假設一顆恆星以0·5倍的光速飛向地球,從恆星上向地球發射一束光。兩個人計算的時間不同
假設發射時恆星與地球相距1年光年,忽略掉地球的速度,那麼地球人看到這束光1年後到達。恆星上的人應感覺不到自己在運動,而是看到地球以O.5倍的速度飛來,那麼恆星上的人就會認為這速光只需0·66年就到達地球。同樣的一束光,一個人認為1年到,另一個認為0.66年到,且地球上的人和恆星上的人都認為光速不變,為常數c(30萬公里每秒), 距離也不變……
-
9 # 彭曉韜
首先,光速的參照物與你所在的或所需研究的物件所採用的參照物是相同的!
其次,目前所謂的光速不變是不完全正確的!光僅在真空中相對產生它的光源速度不變!而相對光源非靜止的觀察者或測量裝置會測量到不同的光速!而在介質內部,僅在均勻介質中的光速相對介質本身恆定(斐索流水實驗結果為直接證據)!在非均勻介質內部的光速處處不同!
再者,目前測量光速的方法均不可能測量出真實的光速!必須用基線法在接近真空的太空中進行測量才有可能測量出真正的光速!因為目前所謂的測量方法都是測量的經測量裝置改造後的次生光的光速,其結果當然不變!
有興趣的朋友可進一步查閱本人的以下文章:
-
10 # 北極星1001
一個人站在A點,另一個人乘坐在一個運動中的物體上,無論這個物體的運動速度多大,比如時速1000公里,或時速0.5倍光速,當運動中的這個人經過A點時兩人同時向一個地方發射一束光,這兩束光會同時到達目標,只是對於接收到這兩束光的人來說這兩束光的顏色不同而已。也就是說光速沒有參照系,它只是電磁波的傳輸運動屬性。
-
11 # 喬之然
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運動是物質(能量)的存在方式!由於所有物質都在運動我們就無法準確的計算出物質實際的執行速度,因為沒有固定參考系因此我們計算出來的物質執行速度都是相對的。而光速與物質的速度不一樣它只有"絕對"速速,不需要參考系!這一概念是由光的本質所決定的!
什麼是光:光是物質能量(電磁能的統一體)的釋放。
什麼是光波:光波是物質能量的釋放與太一場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波動。
光速是光在太一場中執行的速度。當太一場強度確定以後光速也就確定了!光速的參考系只有太一場。如我們地球所處的區域光速約為30萬公里/秒。
太一場:讓物質、天體產生質量和引力的場。太一場用y表示:y=1/c c:光速。
太一場概念非常重要!它是瞭解宇宙的鑰匙!!!!
-
12 # Luthiel
一般的物體的參照物是一切非光,常見的是“自己(人)”“地面”“水流”等。不同參考系速度不一樣。
光有點特殊。。。找誰參考都是光速。不然愛因斯坦當年也不會研究這個。
-
13 # 奔跑地球
相對是參考別人,別人是指不同於自己,而絕對是別人都參考你,包括自己參考自己。參考系的改變不能改變一個物體的自身運動狀態,比如一個自身運動的物體,僅僅因為參考系的改變,運動狀態變化了,這是很滑稽的,比如我相對你靜止,你跑動起來,在你看來,我在跑,這不是很滑稽嗎,可人們不管這些,他只要認為他不動,那就是你動。邏輯上,他無法判斷他是否運動,它需要參考你來判斷是否運動,對他來說假設是正確的,對你來說假設是錯誤的,一個正確的假設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一個錯誤的假設得到結論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判斷誰在運動這個假設是真是假才是關鍵?就像速度參考誰,很明顯是參考了自己,是先前的自己,因此它用的是絕對系,速度是絕對的
-
14 # 駿哥880
光速不變原理,即是:無論你選擇各種參照系,測得的光速都是一樣的。比如:你相對光源靜止,測量光速值。然後你以0.5倍光速沿著光的方向前進,測量光速值。測得的結果是一樣的。與牛頓力學的速度疊加原理大相庭徑。
-
15 # 物原愛牛毛1
你說的沒錯,速度都是相對參照物的,光速也不例外。只不過光速是個不變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對於所有參照物都是不變的,大小為299792458米/秒。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的參考系都是光速的參照物。但從別的意義上說未必如此。下面分別從經典和現代物理兩方面回答一下。
經典物理認為的光速參照物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從他的聯立方程組中推匯出電磁波的速度是個常數,後來他根據當時人們對光的認識,大膽預測光就是一種電磁波。但人們發現電磁作用因觀察者不同而不同,電磁作用並不滿足相對性原理,看上去的確像與某個絕對參考系有關。麥克斯韋本人也認為有一個絕對的參考系,在他看來,不滿足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在不同慣性系中電磁波傳播速度C是常數違反經典速度合成定理)正好說明了時空是絕對的,對於光(電磁波)而言存在一個特殊的(絕對靜止)參考系,比如說充滿宇宙空間的“以太”,光是“以太”介質的波動。在這個特殊參考系中方程取標準形式,光速在各個方向上均以C傳播。
麥克斯韋方程組如此的完美,電磁理論如此的成功,這直接啟發了人們去做一些相關實驗。1881年美國的邁克耳遜和莫雷合作進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實驗”,即干涉實驗。本來是為了證明絕對靜止參照物“以太”的存在,最後卻得出在任何慣性系中光速都是不變的實驗結果。針對這些實驗結果,像洛倫茲和龐加萊等人試圖利用已有理論進行調和解釋,他們從根本上並沒有摒棄絕對時空觀,新理論沒有革命性的改變,只能稱為“改良”。
相對論的相對時空觀1905年,年輕的愛因斯坦用他獨特的思維能力,利用當時現有的材料得出了與所有人不同的結論。他一不小心建立了新的力學理論,顛覆了牛頓力學,摒棄了絕對時空觀,建立了相對時空觀。他把光速不變上升為一個原理,另外他認為相對性原理應該是一個普遍性的原理,不應只適用於力學,也應該適用於電磁力學,於是他把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加以推廣成狹義相對性原理,然後把兩個原理結合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正如麥克斯韋等人認為的那樣,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從表面上看是相牴觸的,這是因為伽利略相對性原理是個不精確的不完善的相對性,它一直沒有擺脫絕對時空觀的控制或者說利用。說到底它只是一個空間相對性原理,而沒有考慮時間的相對性,因此它才不適用於電磁作用方面。時空的相對性與運動速度有很大關係,在低速時,時間的相對性並不明顯,因此伽利略相對性原理還是正確的,到了光速就要考慮時間的相對性。如果考慮上時間的相對性,相對性原理就完全適用電磁作用,光速不變原理正是時間和空間都具有相對性的結果,因而也否定了絕對時空觀,否定了絕對靜止參考系的存在。反過來也可以講,正是由於光速不變原理的存在,才使時空的相對性體現出來。由此可見,光速和時空有著深刻的本質聯絡,光速是時空的屬性。相對於不同的參考系時空是不同的,但光速對於任何參考系卻是相同的,這不但說明光的傳播不需要特殊的絕對靜止的介質或任何別的介質,而且光速的大小也不相對於特殊的絕對靜止的參照物或任何別的參照物。
光只和時空聯絡在一起,同一束光的速度在不同參考系的不變如同同一個時空在不同參考系的不同,正因為時空的相對不同,才使得光速不變,所以如果非要說光的傳播介質是什麼?那就是相對的時空。如果非要說光速的參照物是誰?那就是相對的時空。最後,由於光速問題的複雜性,除了時空,不但沒有任何東西能做光速的參照物,反過來光速也不會做任何東西的參照物。那些認為人相對於光是光速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
16 # 太上邪神
用道德經來評價相對論:荒兮其未央哉!荒謬啊!相對論沒有中心啊!沒有源頭啊!沒有依據啊!無腦啊!光在地球中傳播速度不受地球運動速度影響,在各個方向上速度不變,這個現象是任何波都具有的傳播特點,這個現象與相對論是牛頭不對馬嘴啊!眾口鑠金,流言興於愚者,止於智者,迷信相對論是愚蠢或不稱職的人。
在相對論裡以光速運動的物體 ,發出的光還是以光速運動,相對論中光速不變是正確的,不用懷疑。萬有引力的存在,物體周圍的虛粒子向物體的中心方向運動。在忽略萬有引力時,宇宙中所有物體以其周圍遠距離時空的虛粒子作為參照系時,物體與時空虛粒子是相對靜止,物質與其周圍時空虛粒子等速運動。宇宙中一切的力最終都來源於時空虛粒子的運動,來源於時空虛粒子漲落形成的陰陽,來源於時空虛粒子密度的不均衡。物質在時空運動就像汽車上載的物品一樣,物品跟隨車子運動,動力來源於汽車 ,汽車是主動方,物品是從動方。
光以時空中的虛粒子為介質進行傳播,光的運動以時空虛粒子作為參照系,在虛粒子密度相同虛粒子之間相對靜止的時空環境中,光速不變。以光速在宇宙中運動的物體,其周圍時空虛粒子也以光速在時空中運動,從這物體發出的光以這物體周圍的時空虛粒子為傳播介質,相對這物體光速在各個方向上的速率相同,光速不受其發光物體的運動速度影響,不管其發光物體的運動速度的快慢,光速與其發光物體的相對速度不變。
光速會跟隨時空中虛粒子的密度變化而發生變化,光的傳播路線會受時空中虛粒子運動影響而改變傳播方向。密虛粒子時空的虛粒子向疏虛粒子時空的方向運動形成引力場,光的傳播方向會受引力場的影響。虛粒子在透過物質介面時,密度瞬間變小間距瞬間變大,虛粒子以瞬間的超高速度透過物質介面。光以虛粒子為介質,在進入物質介面時,受到虛粒子瞬間超高速運動的影響,傳播方向偏離原方向,形成折射角。
光在經過大質量天體附近時,所處時空的虛粒子正向大質量天體中心方向運動,光受時空的虛粒子運動影響而傳播方向發生偏移。
增加時空中虛粒子的密度,或者增加時空中虛粒子的運動速度,就能得到比原時空環境中更高的光速。
-
17 # 可知天邊有琦景
這個問題提得太牛逼了,光的速度恆定不變?然而其它所有物體速度都是看參照系的,唯獨光不是?這兩個話題撞在一起就令人生疑
-
18 # 高中物理袁老師
光速是沒有參照系的,這是麥克斯韋計算出電磁波速後最奇怪的事。電磁波速度恰好就是光速,所以他認為光也是電磁波,後來這個猜想被證實。正是光速沒有參考系,所以才有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產生,光速不變原理就是其理論的兩個基本觀點之一。當初科學家認為有一個絕對參考系,它永遠靜止,絕對的靜止,被命名為以太。後來經過長期的尋找和各種科學實驗,都定了以太的存在。
-
19 # 西山江口OnStones
觀察光速和觀察其他物體的移動一樣,使用同樣的參照物測量。速度具有相對性,觀察者的自身速度不一樣,物體的相對速度也不一樣。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觀察光速的結果和觀察者的自身速度無關,這似乎違反邏輯認知。
有關光的不可思議也是這個網路最多的疑問來源。光是常數,雖然光在不同的媒介中的速度不一樣,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恆定的,不隨觀察者的位置或速度而變化。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前提就是光速和觀察者的自身速度無關,和觀察時間和地點無關。
光是這世界獨特的現象,人的大腦理解事物,依賴於類比而不是邏輯,但光沒有同類可以比較。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認知發育結果是把時間和空間作為兩個獨立的物理量分開考慮,空間是空間,時間是時間,要是時間和空間分不清,那會被打屁股。我們無法重新洗刷所有記憶,放棄時間和空間的概念然後去理解光速,因此引起的麻煩要大得多,也許寸步難行。
俄裔德國數學家閔可夫斯基(H.Minkowski,1864-1909)最先把時間和空間結合在一起,理論上為相對論掃清了這個認知障礙,建立閔可夫斯基空間概念。閔可夫斯基空間不同於牛頓力學的平坦空間。如果我們不理解那個閔可夫斯基空間也沒有關係,光速恆定只有數學意義,與圓周率及自然常數的存在一樣。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國際單位制(1983)有關一米的定義:
The metre is the length of the path travelled by light in vacuum during a time interval of 1/299 792 458 of a second.
一米是光在真空中行駛299792458分之1秒的距離,光速只是時間和距離(空間)的比值,其實時間和空間不可分,我們習以為常而已。
-
20 # 大酒瓶子24611095
光速沒有參照物,是一個常量。所以宇宙中不存在絕對速度。否則就可以以光速為參照物測量出物質的絕對速度了。
也許世界真是虛擬的,我們就是固定在椅子上玩虛擬遊戲,雖然在遊戲裡開車開飛機,開飛船,但是實體並沒有動,所以組成所有物質的電磁波,速度不會變。
回覆列表
網際網路到了推廣新物理的時候了。
回顧人類物理理論300年探索之路:
300年前牛頓創立了經典力學,經典力學雖然沒有明晰開啟宇宙奧秘大門,但它觸碰到大門鑰匙的雛形,這個鑰匙雛形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經典力學之後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它們離這把鑰匙雛形越走越遠,完全偏出物理軌道。時間來到300年後,《宇宙物理體系》敏銳察覺到這把鑰匙雛形,把它加工打磨之後變成“物質彈性原理”,終於開啟宇宙大門。
《宇宙物理體系》簡介: 它全文9萬字,歷時6年完工。它對舊物理基礎概念定義作了一次全面檢查維修及重建。它以尋找物質基本性質即物性為突破口重建物理學。它增加了若干新的基礎概念定義。它完成了對宇宙大自然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遍物象進行逐一解釋,且邏輯自洽。
《宇宙物理體系》28個短影片目錄:
1《宇宙物理體系》
2物質和能量
3質量重量
4磁和電
5時空
6光
7浮力
8飽和原理
9資訊傳播
10火箭發射
11蘋果下落
12磁鐵相吸
13地球繞太陽轉
14飛機上升
15太陽能量方式
16月球重力
17力分析
18力傳播
19力與速度
20傳播力
21受力分析
22宇宙機理
23望遠鏡
24物理用詞
25性質和量
26生命
27力分析舉例
28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