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史使人明智
-
2 # 英布之劍
扯淡,
第一,開啟山海關,引清兵入關不算降清?
第二,就算是為了紅顏,那充當清狗屠殺漢人算啥?
第三,南明都滅了,他還非要把永曆帝殺害向清狗邀功,這還不算降清麼?!
別扯他最後反清了,那完全是為了他的個人利益!
-
3 #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吳三桂 投降是真的 因為事實在那擺著 他帶關寧降軍和綠營兵 先後同李自成和南明作戰 浴血廝殺 替滿清打下大片疆土 是大清開國功臣 之後被主子封為平西王 鎮守雲南 怎麼不算投降 如果不是真投降 那他征戰都是替自己戰的?他的平西王是自封的? 說不是真正投降 不是表面上 而是他的內心 因為他當年的初衷本是借多爾袞的清兵驅逐李自成 結果多爾袞根本不答應和他聯手 逼他投降 才會出兵 在當時的局勢所迫下 為避免山海關自己本部人馬全軍覆沒 擊敗霸佔京師的李自成 替崇禎帝報仇 吳三桂權衡再三 被迫投降多爾袞 之後爆發山海關大戰 清軍大敗李自成 隨後一路追殺 最終徹底消滅大順農民軍 中間吳三桂肯定也想過反水 但他沒有機會 清軍實力很強 他掌握的軍隊有限 又被多爾袞盯的很緊 而且崇禎皇帝已死 對他有知遇之恩的舊主已經不在了 南明政權的皇帝他又不認識 沒理由為了南明造滿清的反 於是吳三桂徹底轉型 變為了滿清征服大明的開路先鋒 這是他自己當初也萬萬沒有想到的
-
4 # 賽麥大弘
謝邀,吳三桂投降清朝,有三個過程,剛開始他與多爾袞商談是借兵,多爾袞不允,在於李自成戰鬥中,吳三桂只有投降一條路,他剃髮投降清朝,多爾袞讓他當先鋒一路追逐李自成,這個時期確實有二心,也是不是真正的投降,他在尋找機會。南明王朝土崩瓦解以後他也沒有其他出路,當他被封為平西王只有死心塌地真正投降大清,這從他對慶曆帝的態度就能說明一切。最後在康熙撤番時,他又反清,這個是真的,他本來就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
5 # 另類文史
另類君開講^_^
吳三桂漢奸這個帽子是後人給他扣上去的。南明永曆帝一直將他視為“忠貞股肱之臣”,因為從吳三桂當時的表現來說,他投靠多爾袞,名義上是“邀約”滿清八旗兵幫大明“驅殺”李自成的農民軍。
對明朝來說,李自成是心腹之患,而且事實擺在那裡,明朝不是被滿清滅亡的,而是被李自成的農民軍幹掉的。
南明永曆帝知道臨死前也沒有把吳三桂視為漢奸,頂多也只是批評他“有異志”而已。
但事實上呢,事實上吳三桂真的是個漢奸,百分百的漢奸!
他投靠滿清,幫滿清攻城略地,親手絞殺永曆帝,犯下種種罪行,罄竹難書!
題主所謂的“沒有真正降清”的說法很考究,確切來說,他那不叫投降,而是投靠。
-
6 # 小崔說歷史LanyaLanya
前幾天,LanyaLanya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是《說吳三桂沒有真正降清的幾點證據和理由站得住腳嗎?》,就本提問作過較為詳盡的分析與說明,總體意思是——吳三桂是真降清的!今天既然又碰到這個問題了,不妨再簡要回答一下,請見諒!
有人認為吳三桂在當時並沒有真正的降清,基於以下五點證據及理由:
一是吳三桂作為明軍主力將領,堅決抗清是其一貫的態度。比如說其在任遼東總兵期間,吳曾積極應戰清軍,多次表態誓死捍衛大明王朝,並在清軍幾次送來勸降書後,均義正言辭的予以痛斥清軍無理要求。LanyaLanya對此說法的觀點是:這喊口號誰不會,明裡一套暗裡一套,說的人話辦的鬼事的“陰陽人”、兩面派自古以來就有。
二是山海關決戰勝利的當天,清軍統領多爾袞就將吳三桂封為平西王,並劃撥一萬兵勇將由其指揮,以此來進一步拉攏和控制吳三桂。LanyaLanya則認為,你吳三桂沒有真正降清,人精似的多爾袞能交給你一萬兵馬指揮?自古以來就沒有這樣拉攏人和控制人的!給你個“平西王”的榮譽稱號倒是有可能的。
三是吳三桂所率領的明軍與多爾袞所率領的清軍在追擊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時候,吳三桂又喊出了“試看赤縣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的戰鬥口號。如吳降清,其在與清軍共同追擊起義軍的時候,喊出這樣的口號不可想象。LanyaLanya要說的是,誰敢保證吳三桂喊這“試看赤縣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的口號不是和多爾袞預先商量好遮人耳目的,要知道當前的最主要任務是消滅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只要能迅速實現目標,搞搞這些個噱頭有什麼要緊呢?
四是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尚未攻下北京城的時候,吳三桂曾有過擁立朱明太子的舉動。LanyaLanya在此到要反問一句,起義軍尚未攻下北京,崇禎還沒去煤山上吊呢,你吳三桂就著急忙火的擁立太子是幾個意思?成年的崇禎皇帝都頂不住起義軍和清軍的雙面夾擊,未成年的太子就能頂得住?以LanyaLanya看來,吳三桂這樣做其實是巴不得朱明王朝早點完蛋呢!
五是吳三桂在與清軍初期合作時期,一邊招賢納士,暗布黨羽;一邊厲兵秣馬,積極備戰,說明其並未真正降清,而是一直在暗中積蓄實力以圖日後反清復明。關於這一點,LanyaLanya是這樣理解的:這與其說是吳三桂一直暗中積蓄實力為反清復明作準備,倒不如說是這一貫善於投機鑽營的吳三桂在為自己的未來作準備。要知道,你不管在哪裡,要想混得好,吃得開,都得有點資本才行!
-
7 # 午夜夢醒18
吳三桂初有投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後因其父吳襄被囚,加之其愛妾被劉宗敏搶佔,對大順政權忌恨而投靠滿清,實是十足漢奸。降清後對大順軍及南明軍隊瘋狂剿殺並殘忍殺害明永帝。但其部將及士兵對清政府打壓,加之康熙強削藩導致吳復判清而自立吳周。吳先判明又判大順再判滿清,十足地反覆無常之人,對舊朝、新朝反覆無常,真降也好,假降也罷,到最後連個降將後資格也沒撈到。
-
8 # 愛歷史的小蝸牛
吳三桂是個真正的漢奸這是毋容置疑的 ,只是因為李自成進入北京城之後,殺死了吳三桂全家,再加上吳三桂後期反叛清廷,所以才會有人說吳三桂不是漢奸。
但吳三桂打敗農民起義軍,又為清軍攻城拔寨,同時殺死了永曆帝,所以吳三桂是漢奸,這是毋容置疑的
-
9 # 苟或
吳三桂確實沒有真正的降清,與其說是降清,倒不如說是於清合作。
崇禎皇帝自殺之後,吳三桂曾經在各方勢力周旋。一開始吳三桂是想和多爾袞合作殲滅李自成而不是投降獻關,但由於李自成親自此時已經親自率軍東征,導致吳三桂原先的計劃被破壞,多爾袞抓住時機誘惑吳三桂投降獻關!
清軍入關後,實行高官厚祿收買的政策,亡明官僚紛紛歸降清朝。吳三桂也放棄了擁立明太子的主張。作為降清的漢族地主階級的代表,吳三桂和清政府之間仍有著相當大的距離。此時的吳三桂打的是“復君父之仇”的旗號。與清軍截然不同
吳三桂在降清之初,仍與明朝殘餘勢力保持著一定的聯絡。對南京福王政權,甚至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遺”。再次,和其他降官不同的是,吳三桂還擁有一支由自己獨立統率的部隊。
在入關之初,清政府表面上對吳三桂十分優寵,但記憶體疑忌,並沒有給他實際的事權。除在政治上對其嚴加防範之外,在軍事上,也只是利用他對李自成起義軍的仇恨,使其率兵擊李。
統一全國以後,由於吳三桂自身手握兵權,滿清不得已只得將其封王,吳三桂不僅擁有封地的軍權、政權、財權、還有招兵買馬的權力,表面上受制於滿清,實際上與皇帝無二。
吳三桂與滿清只是表面上的從屬關係,實際上卻是一種合作的狀態,雙方各取所需,吳三桂在明朝滅亡後就一致搖擺不定,仰仗著手中的人們給自己贏取最大的利益,這樣的任務是不可能真投降的,南明也好,李自成、張獻忠、滿清也罷,誰能給他切實的利益就於誰合作,當自己壯大之後再取而代之。 -
10 # 薺菜糰子
這麼說的不是人云亦云不辯是非的糊塗蟲就是別有用心吳家的孝子賢孫吧?把南明末帝都絞死了,還不是真降清?
也許引清兵入關時吳三桂還三心二意心存借兵復仇的幻想,但之後清軍入主中原,吳三桂就死心塌地的給清軍當急先鋒了。退一步講,要說不是真心降清的話,那也不是說他心存大明,而是說他打一開始就有謀取天下的不臣之志。但從他的表現看,沒證據表明他一開始就有這個志向的。當時他的實力也不足以支撐這種野心,更沒有號令其它漢奸藩王的威望。吳三桂是個很現實的人,如果實力決定了他只能當鷹犬,那就老老實實的當鷹犬。吳三桂頂多是想守住出賣國家民族當鷹犬換來的果實,他覺得憑自己的軍事實力可以當穩一個“世鎮雲南”子子孫孫富貴長久的雲南王,但必須防著滿清兔死狗烹。只是滿清不允許藩王割據,立意削藩,動了吳三桂的底線,吳才被逼反清,同時為了網路人心打出了民族牌,說自己不是真心降清,現在要恢復漢家天下。這種說辭在當時都沒能欺騙世人,到今天還有人信,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
11 # 影歷史
個人認為主要是當時的情緒已經到了,不得已而降清。
吳三桂是一個明崇禎時期的官二代。其父吳襄時任錦州總兵,其舅祖大壽也是當時的一員武將,透過“寧遠大捷”名聲大振。後升為前鋒總兵官,被派駐守錦州。可以說吳家在當時的實力還是蠻強大的 。朝廷很依賴吳家,吳三桂個人也是十分有軍事才能的一個人。
明末朝廷腐敗,農民起義,最大的就是“闖王”的李自成。闖王最先指的的不是他而是他的上司高迎祥,後高迎祥掛了,李自成頂上的。李自成也是很有用軍事才華的一個人,驍勇善戰。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提出“均田免賦”等政策,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實力迅速擴大,可以和明政府分庭抗禮。
於此同時由多爾袞帶領的八旗子弟騎著駿馬扛著彩旗,從山海關直逼而來。這時候攘外還是安內?成了吳三桂的頭痛的事。明末儼然是扶不起的阿斗了,吳三桂雖有護國之心但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候多爾袞多次丟擲橄欖枝。就在吳三桂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傳來李自成的部下 嘿秀了他愛妃陳圓圓,也就是歷史上說的 "衝冠一怒為紅顏,不惜倒戈兵相見。"吳山桂和多爾袞聯合打敗了李自成。李自成歇菜。
這就好比在一大院裡老東家奄奄一息,鄰居還把自己的老婆上了,自己年紀輕輕得謀發展不得以而找靠山。事實證明,他到新東家以後乾的還是非常不錯的。把明朝皇帝從緬甸給逮回來。深的大清的喜歡,於是就把雲南分給他管理。至於後來的。吳三桂又起兵造反,在我看來也是因為情緒到了。
所以沒有真正的降清之說,在當時的環境裡不得以而為之,就好比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回覆列表
五條理由證明吳三桂沒有真正投降清朝:
第一,吳三桂一貫抗清的態度決定了他不會輕易降清。在任遼東寧遠總兵期間,吳三桂曾多次參加抗清鬥爭,甚至在明清松錦戰役後,明軍明顯處於下風的情況下,他的態度仍很堅決。 吳三桂對明朝降清的勸降函都“答書不從”。
第二,多爾袞在山海關戰後加強了對吳三桂的控制可以證明吳三桂未降。史載,多爾袞在山海關之戰勝利的當天,玩弄權術,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又將1萬步兵交給吳三桂。這說明吳三桂受到了多爾袞的拉攏和控制。
第三,山海關戰後發表的檄文證明其未降。清軍與吳三桂乘勝追擊,吳三桂提出了“周命未改,漢德可恩”,“試看赤縣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的口號,如吳三桂已降,也不會發布這樣的檄文,清廷也不會允許他這樣做。
第四,在山海關一役後,在攻陷北京前後吳三桂欲立朱明太子的行動證明其未降。李自成敗退永平,吳三桂提出“約自成回軍,速離京城,吾將奉太子即位”,又“傳帖至今,言義兵不日入城,凡我臣民為先帝服喪,整備迎候東宮”,可是“多爾袞命其西行追賊”的策略打亂了吳三桂的如意算盤。 吳三桂因其勢力太弱,只得聽從了多爾袞。
第五,暗中積蓄實力以反清復明也可證明吳三桂未降。他一邊廣招賢才,暗布黨羽,“陰養天下驍健,收忍荊楚奇才”,一邊厲兵秣馬,為將來的戰爭“殖貨財”。他之所以沒有實現反清復明的願望,是因為清政治統治的日漸強大使“反清復明”的旗幟沒有了號召力。而吳三桂是否降清這一歷史問題已不能用後來的歷史程序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