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愛好者的秦三世

    與蜀漢、東吳相比,曹魏並沒嚴格意義上的丞相。儘管我們都知道曹操和曹丕的父子曾經擔任過丞相。但是仍然是東漢時期的丞相,而不是曹魏時期的丞相。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魏王。拜華歆為相國,安樂鄉侯。同年12月,曹丕成為漢代皇帝。後來,曹丕將相國改為司徒。因此,曹魏正式成立後,華歆不但沒有繼續擔任相國,而且將官銜改為司徒。這也是因為在東漢時期,司徒的官職長期被用來代替宰相。因此,魏國選擇了東漢的官職。東漢時,司徒、太尉、司空為三公。其中司徒負責與政府打交道,也就是說,他在一定程度上頂替了丞相。

    然而,魏文帝曹丕建立曹魏後,司徒所在的三公逐漸成為一個虛擬的職位,或者說是一個榮譽的官職。比如曹魏的軍權不在太尉手中,而是由將軍或行政長官控制。至於魏朝政府,它是分散的,而不是由丞相單獨控制。也就是說,正是因為宰相的權力太大,所以曹丕建立魏朝後,一直空缺宰相的職位。當然,儘管宰相職位空缺,但曹丕等魏朝皇帝在處理自己的事務時,仍然需要幫助。其中,“錄尚書事”這些大臣們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丞相的工作。

    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重。陳群、曹真、曹休、司馬懿奉命領受詔書。陳群、司馬懿被封為“錄尚書事”。一定程度擔任了丞相的職責,對於曹丕的四臣,曹真、曹休主要控制軍權,陳群、司馬義則處理政事,達到相互制衡的效果。

    在此基礎上,如果曹魏選擇陳群、司馬懿中的一位為丞相,很容易導致一個獨大的家族的出現。也就是說,曹魏成立後,首相官職一直空缺,這無疑是防篡權出現。此外,曹操和曹丕是東漢的宰相。很自然,他們知道首相的權力太大,甚至威脅到皇帝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魏文帝曹丕為避免曹丕被宰相架空的局面,所以在他成為魏帝后,故意不設宰相。

  • 2 # 山顛一壺清酒r

    可以說,曹魏事實上沒有正兒八經的丞相。

    魏國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曹操混戰軍閥,勢力頗大。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征戰袁紹,佔據北方。

    曹操當時是“魏王”,但是當時他沒有當皇帝,實際上還是漢朝的臣子,只是行帝王事而已。

    所以,曹操當時廢三公,自己擔任的是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之後,曹丕繼位,漢帝禪讓帝位,魏朝代替漢朝。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結束了,建立了魏國,曹丕稱帝。

    魏國就一直沒有設定丞相一職位,軍政權分別由大將軍和大司馬擔任。

    曹丕繼位的時候,他將相改為司徒,王朗,董昭,韓暨,衛臻,高柔,鍾會,何曾歷任司徒,而且軍職又是有其餘人擔任。

    所以說 ,曹丕時候沒有丞相一職,司徒只可以說是類似於的丞相。

    在曹芳當曹魏皇帝,經過高平陵一站後,曾經讓司馬懿擔任丞相一職,但司馬懿不願意做。

    之後又策封司馬懿為相國,司馬懿也辭去。

    所以,司馬懿堅決沒有當曹魏的丞相,在此基礎上,曹魏歷史上,丞相一職就這樣一直空缺下去。

    《三國志·三少帝記》裴注引《漢魏春秋》:詔使太常王肅冊命太傅為丞相,增邑萬戶,群臣奏事不得稱名,如漢霍光故事。

  • 3 # 經典守望者

    丞相一職實際上在東漢三國時期的地位非常尷尬。東漢早期並沒有丞相一職,西漢末期就已經以大司徒取代了丞相之名,而東漢又去掉了大司徒中的“大”字,稱司徒。司徒雖然也有百官之首的意味,不過權威早已經不可與丞相同日而語。

    東漢末年,董卓入京稱相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自稱為丞相,自此丞相一職才有出現在了歷史中。三國時期,劉備繼位後以諸葛亮為丞相,孫權稱帝后,顧雍、陸遜相繼為丞相。而曹魏則依舊使用了東漢末的官制,並沒有丞相的設定。高平陵之變後,群臣建議推舉司馬懿為丞相,被他謝絕了。所以,在正常情況下曹魏只有司徒、太傅,沒有丞相一職。

    三國之中,魏強而吳蜀弱,所以吳國和蜀國需要有獨攬大權的丞相來處理軍國大事。蜀國的諸葛亮更是三國時期文武戰場上最有影響力的人,所以他出任丞相對於國家是非常必要的。而吳國一直採取的是偏安政策,所以建國早期以顧雍為丞相。後來,東吳皇室陷入了立嗣之爭,選擇陸遜為相正是為了平息內部的干戈。而魏國的國家執行一直是四平八穩,文官秩序能夠很好地保證國家大政方針的推進,所以沒有必要立丞相。

  • 4 # 小閱人文

    蜀漢丞相為諸葛亮,東吳丞相為陸遜,這在歷史上是很明確的,至於曹魏的丞相究竟是誰,確實是個千古話題。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丞相一職,自先秦產生到秦並天下始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歷朝傳而襲之,其職旨在為皇帝分擔繁重國家事務,典領百官,其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紛爭不斷,割據稱雄者層出不窮,後漸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四川蜀漢丞相諸葛亮執掌軍政大權。江東東吳丞相陸遜權力雖不及諸葛亮,但其地位在東吳亦是無人可及。

    那麼雄踞北方的曹魏丞相是誰呢?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歷史的事實是:曹魏五十年間,丞相一職,一直空缺。

    曹魏之始魏武帝曹操,漢末時雖名為丞相,然實則大權在握,當然,嚴格來講,曹操任的是東漢丞相而非曹魏丞相。

    後來,曹操去世,他的兒子曹丕竟然奇蹟般的繼承了丞相之位,可見當時漢帝早已是傀儡了,漢家天下也名不副實,其實,天下早已是曹家的了,但大家注意,這個時候曹丕和他爹一樣,任的仍然是東漢丞相。再後來,曹丕就稱帝了,建立了名副其實的曹魏。

    在此之後,曹魏50多年的歷史中,再也沒有人真正的當過丞相一職。

    那麼,曹魏時代呼風喚雨的司馬懿呢?難道他不是丞相嗎?常常有人會不自覺的認為曹魏時期手握大權的司馬懿應該就是丞相吧?實際上,單純就其地位和職權來看的話,也不亞於丞相,但歷史的事實是他真的從來沒有擔任過丞相一職。什麼原因呢?

    其實,曹魏皇帝曾經確實有要冊封司馬懿為丞相的意思,而且不止一次,但被司馬懿婉拒了,司馬懿很聰明,他不願意就任曹魏丞相,加上他又特別高壽,其他人也就沒有了任何可能。

    所以,曹魏歷史上,丞相一職一直空缺。

    有些小夥伴可能要問了,為什麼司馬懿要拒絕別人一番美意,拒絕人人欣羨的丞相職位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要說丞相一職,權力確實很大,大到在很多年以前,曹操、曹丕父子因為相繼當了漢朝的丞相而後取而代之建了曹魏,所以曹魏應該不會輕易讓其他人攀上丞相位置,特別是司馬懿這種厲害的角色。所以,曹丕即位後,考慮到相權對皇權的威脅,便不再設立丞相一職了。

    司馬懿很有智慧的,自己已經執掌曹魏大權,再去博一個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丞相之位實在沒有必要,或許真的接受了,反而會引起曹魏的反感和警惕。

    畢竟,畢竟,曹氏父子曾以丞相一職取代了東漢王朝。

    足見,曹魏五十多年曆史,沒有丞相雖然意外,卻也是情理之中。

  • 5 # 青言論史

    首先,曹魏並沒有“丞相”一職;其次,要說有,那也是鬼畜界的頭把交椅保有者——王司徒!

    “丞相”這個職務,在古代其實並不一直存在。自從秦朝建立設丞相開始,到西漢末年,這個職務其實已經名存實亡;等到劉秀開國的時候,東漢王朝的“三公”就變成了司徒、司空和太尉。

    而這三公其實更多地是一個榮譽性的職務,在東漢最高行政長官其實是長期由外戚把持的大將軍一職。等到何進被宦官誅殺、袁紹又帶人殺光宦官以後,大漢王朝的宦官和外戚就等於同歸於盡,其本身也就等於名存實亡了。

    曹操掌權以後,一開始擔任大將軍,後來袁紹不服,曹操拱手就送給了他,自己做了司空;等到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恢復了西漢的丞相制度,只是這並非是復古,而是更好地給自己攬權而已。

    曹丕代漢以後,由於他是透過禪讓所獲得的帝位,因此在官制上大體保留了東漢的制度。即三公由司徒、司空和太尉組成,但在上面還有一個更高階的“大將軍”,後來又設立了“大司馬”,位列三公之上,被稱為“上公”。

    但是,無論是大司馬還是大將軍,都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比如曹魏首任大將軍就是夏侯惇,大司馬則由曹休、曹真等人擔任,也就是曹氏的宗親。而在第二品的三公之中,執掌人事權的司徒,就類似於前朝的丞相一職,只不過其權力遠不及同時期的諸葛亮,和陸遜也不能相提並論而已。

    司徒之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在《三國演義》裡被諸葛亮罵死的那位王朗了。實際上,王朗是善終的。不僅如此,他的孫女還嫁給了司馬昭,生了個孩子叫司馬炎。其家族東海王氏,也成為了西晉初年最顯赫計程車族。

  • 6 # 古今中外多少事

    嚴格來說,曹魏50多年的歷史中,實際沒有人真正當過丞相,也即曹魏的丞相一職,可以說是一直空缺的。

    在徹底消滅袁紹勢力之後,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

    由此,對於曹操來說,雖然名為丞相,但是,曹操擔任的是東漢王朝的丞相,而不是曹魏的。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於洛陽,曹丕從鄴城至洛陽繼位丞相、魏王。

    但是對於曹丕來說,其擔任的丞相,也是屬於東漢王朝的。不久之後,漢獻帝劉協退位,曹丕稱帝,正式建立了曹魏。

    在此之後,曹魏50多年的歷史中,實際沒有人真正當過丞相。

    其中,就司馬懿來說,距離曹魏丞相這一官職,可謂只有一步之遙。《三國志·三少帝記》裴注引《漢魏春秋》:詔使太常王肅冊命太傅為丞相,增邑萬戶,群臣奏事不得稱名,如漢霍光故事。

    在高平陵之變後,曹芳這位皇帝冊封司馬懿為丞相。但是,司馬懿固辭丞相之職不受。

    在此之後,曹芳策命司馬懿為相國,封安平郡公。司馬懿固辭相國、郡公之位不受。

    由於司馬懿堅決沒有當曹魏的丞相,在此基礎上,曹魏歷史上,丞相一職就這樣一直空缺下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吳孫權如何把臺灣納入版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