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青藏高原是驢友們心中的“聖土”,用騎行的方式能更直接全面地感受它的魅力,那麼騎行川藏線是怎樣一番體驗呢?
4
回覆列表
  • 1 # 暢享騎遊樂無憂

    騎行川藏線啊,我是2012年趕著世界末日的衝動去的。只能說,去過不後悔,不去後悔一輩子。有時候生不如死在地獄,有時候曬太陽看鮮花心靈在天堂。你會經歷絕望的上坡,爽到要飛的下坡,暴雨,冰雹,下雪,大風,大霧,一天過四季的感受也是很美妙的。如果你喜歡騎行,我建議走一趟!!!!

  • 2 # 禾中日記

    體驗是個人的主觀感覺,比如:不錯、一般、還好吧等等。因而要深入地說騎行川藏線的體驗,首先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為什麼騎行川藏線?

    1.挑戰自我

    自駕川藏線,沒條件;純徒川藏線,沒時間。騎行,比較符合大學生的暑假活動:挑戰自我、價效比適中。既然“挑戰”排在首位,那麼川藏線上的風景基本被掠過,越是泥濘爛路、連環爬坡,體驗越爽越深刻。

    2.朝聖

    拉薩可是許多人心中的聖地,有生之年,一定要以某種方式去一次。帶著洗滌心靈,走在朝聖路上的騎行者,無論狂風暴雨、能力強弱,一定會堅持住,不拖包不搭車到達拉薩。一到拉薩,發現自己被忽悠了,直說:早知道,就慢一點,多拍點照了。

    3.在意風景

    馱著大包帶小包,慢悠悠的踩,時不時停下來咔嚓幾張,到達不了目的地,木有關係,搭個帳篷搞點吃的就OK。人家體驗的是邊騎邊拍、想看便看的愜意。

    說完這三個體驗,再來聊聊自己的。禾中是以寫遊記為目的騎行川藏線,途中需要去尋找素材:觀察一些騎行現象、拍一些照片、與騎友聊一聊;然後基本每個晚上雙手捧著手機,靜悄悄地碼字。看見騎友們為了玩激情,挑戰自己,一天騎個一兩百公里,禾中心裡有點羨慕;看見隊友們到達目的地,洗個澡玩下手機就躺著睡了,禾中想想就是藍瘦。不過到達拉薩後,申請到原創標籤,禾中想著一路的風雨兼程,就香菇。歡迎關注,更多精彩等著你

  • 3 # 霖妹妹自駕遊世界

    我去西藏是自駕mini 鄉村人。從合肥出發,青進川出。全程來回10000公里左右。

    我們自駕,吃住基本大部分都是在車上。可惜影片拍的少,也沒有太多的記錄,以後慢慢補上。

    路上也看到了很多騎行的戰士們,我表示尊敬。有摩旅,也有腳踏車。

    川藏線山比較多,上上下下,車子上下都要好好掌控,別說騎腳踏車的了,上坡只能下來推,下山又要慢慢來,不然掌握不好速度,容易翻到山下去。

    由於我們是青進川出,去的旅途上見到的騎行軍特別少,摩旅見到了幾個。可是從拉薩出來,到了318,往成都去的路上,倒是看到不少,越是接近成都,見到的騎行越多。他們都是剛出發,或者出發不久。不知道有沒有毅力到達拉薩。

    每次見到他們,我都會向他們大喊,加油加油。一路平安。去一趟西藏,不管是自駕,騎行,或者用腳步丈量,都是一種修行。

  • 4 # 使用者60311748668

    每個時間段和每個人的體驗都不可能一樣 我騎摩托車去過一次 那會路況條件比現在差很多 但是感覺非常不錯 其實跑西藏不一定非要夏天去 365天 每天都可以去 每個時間段都有不同的風景

  • 5 # 螞蟻重慶

    318川藏公路有中國的景觀大道美譽,騎行川藏線是每個騎行者的夢想,每個騎友的目的都不一樣,19年9月剛剛完成川藏公路重慶到拉薩全程2400公里的騎行,自己定下的目標是騎完川藏公路全程做到,不推車,不搭車,託包不離車,我做到了,說實話,要做到的確很難,14座高山埡口,每天爬不完的坡,還有高反,一路艱辛,當你精疲力盡時,看到高原美麗的風景,感覺一切付出都值得,到達拉薩完成那一刻,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夠完成。

    一路上也有很多騎友採取

    騎車+搭車的方式也非常不錯,既減輕強度,又體驗景觀大道的魅力和藏族同胞的風土人情。

  • 6 # 知易行難Q紀

    騎行川藏線是怎樣一種體驗

    自從騎行川藏線後,經常有朋友問這是怎樣的體驗?

    我也一直在思考,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或許,是那份未知的誘惑引無數前赴後繼,是因為在路上有無盡的可能!

    下面說說體驗。

    11個字:累、冷、高反、煎熬,痛並快樂著。

    2句話: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 路在腳下,向前走便是自己的路。

    騎行川藏318線,一般起點在四川省雅安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全程2200公里,需翻越4000米以上高山14座含2座5000米,一般騎行者需25至30天,適合騎行的月份是5月、6月(避開7、8月的雨季)和9月、10月,其它的月份有大雪,天氣嚴寒不適合騎行。

    路程這麼遠,這麼多的高山,需克服高原反應。看起來非常駭人,一般人看來,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體能訓練、裝備、藥品、時間、錢,然並不是,這些是必須考慮和準備好的,但最重要的是我決心,是想做一件事情的義無反顧……腳邁開了,路在腳下,前路便無可阻擋。

    我原先計劃在2020年9月出發騎行川藏線,但考慮寒冷問題,決定5月出發。

    川藏318線的攻略研究了許多遍,該有的裝備也準備了:

    腳踏車及配件:用了兩年一千多塊的公路車,備用內胎4條(後來因不堪負重,寄回家2條),備用防刺外胎1條,俢車補胎工具1套,後尾車架+50升馱包各1。

    衝鋒衣(單層):1件,後來因天氣嚴寒在康定買了1件棉外套。

    雨衣:1套。

    防雨雪鞋套:1雙,在翻越折多山時遇大雨雪穿上走了1公里就報廢了,鞋襪全溼透,只能咬著牙堅持到新都橋,後買了雨鞋備用。

    護膝:2套,保護膝蓋的同時防冷。

    騎行手套:短指、長指手套各一對。

    膠手套:2雙,防雨雪打溼手,特別是下坡時防冷。

    內衣內褲:4套。

    襪子:6雙

    洗漱用品:1套。

    藥品:防高反高原安(但我還一粒未吃),感冒藥,胃腸藥,西洋參片,葡萄糖等。

    行色匆匆,從廣州坐飛機到成都市雙流機場,然後從雙流騎行往雅安,一路天氣炎熱,但還算適應。

    意外的是,在蒲江縣被一條流浪狗追了將近10公里,領養了它,給它取名川蒲,小名小川,並返回蒲江縣城的寵物店給它洗澡和打狂犬疫苗,買了航空箱、狗糧和狗圈。負重一下子增加到了60斤,結果是遇上稍高一點的坡度,便只能推著車走了。

    累:

    第一座海拔過3000米的二郎山聳立在眼前,從山腳到埡口,幾乎全是上坡,只能一路推,由於是第一座高山,勁頭兒挺足,加上山裡溫度適宜,30分鐘一歇,到後面幾公里每一步都喘著氣……

    真正累的是在翻越第二座高山,埡口海拔4298米有“翻死人”之稱的折多山。坡度對比於二郎山,坡度陡而長。從折多塘出發至山頂埡口約20公里,幾乎全程推著。那天剛好雨雪交加,路滑並因下雪變窄,大車多,騎行小心翼翼,上到埡口用了將近6個小時,已經表達不出什麼叫累了。

    冷:

    折多山氣候惡劣、多雨雪。由於海拔高,氣流東西交匯,導致經常下雨雪,尤其是今年5月,更是雨雪交加,能見度低,給交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加之康定路段俢路而來的交通管制,導致經常塞車。更不幸的是鞋套在一公里處開裂陣亡,腳鞋全溼透,到新都橋將近50公里,一路苦熬著。只是不斷在心裡叫喚:“自己的決定,決不退縮……,路在腳下,向前走便是自己的路。”

    高反:

    一路推行,將近折多山埡口8公里處,一直犯困,即便是又累又冷又餓,還是想睡覺,這是輕微的高原反應。

    好不容易走路離埡口5公里的一個客棧,海拔4000米,頭有點痛,迫不得已住下來。聽客棧老闆說,每年有些旅客到這因為高反,不得不折返回去,痛哭流涕,可能一生只有一次機會,這是多麼大的遺憾呀!

    煎熬:

    由於坡陡而長,雨雪交加,給騎行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特別是腳和鞋溼透的情況下,每走一步都是煎熬,累、冷、餓,往往令人開始懷疑人生,騎行川藏線是不是瘋了?

    但是,如果頂住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咬緊牙關成功翻越,那是意志毅力和身體的極大昇華。來自南方廣東的我,會發覺雨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難面前退縮,遠離了初心。

    老話說得好:“ 只有人享不了的福,沒有人受不了的苦。” 只要咬緊牙關,那些困難並不可怕,風雨雪只等閒。

    說完了困難,再來說說那些夢寐以求的景色和享受:

    丨高山和陡坡

    這是身體和意志的考驗,反過來,翻越後享受著勝利的喜悅。

    丨雪、雪峰

    來自南方來的我,對於漫天飛舞的雨雪,猶如見到神蹟,興奮激動,即使雙腳被雨雪溼透浸泡了50公里,也毫不在意,遇見一生中第一次的驚豔的雪景,那點身體的苦又算得了什麼?

    還有皚皚雪峰,映在眼睛和心頭,是一種無上的享受。

    丨雨雪中的花、鳥、牛、狗和人群車流

    你會驚歎,造化弄物,不分彼此,一樣接受大自然的考驗和洗禮,眾生平等了。只是人被了衣服,動植用身體皮毛直接承受,哪個更了不起?

    丨旅途中認識許多人和

    你會發現,天下之大,是川藏線讓如此多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不同地方的人士,從將近70歲的大叔到20歲的小青年,匯聚在一起,翻山越嶺,冒風頂雪,腳步不斷直奔拉薩。這是一場身體的煉獄之旅,亦是精神和意志的考驗。受不了磨難的,黯然退出;而有部分因體質過不了高反這一關的,更是滿懷遺憾。在雅安客棧遇見一位67歲來自上海因高反折磨而迫不得已返回的吳大叔,幾乎痛哭流涕,說一輩子就這一次機會,以後不會再來了,無盡唏噓……但另一位來自成都69歲的劉大叔,這是第五次嘗試翻越折多山,成功了!而不幸的是,有人永遠倒在了路上再也起不來了。

    丨總結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這麼多旅人在同一條路上絡繹不絕,前赴後斷,和途中結識的數位旅友交談,沒有完美的答案。有人籌劃多年,謀定而動;有人滿腔熱血,匆匆而來。有人輕裝而發,絕塵而去,只需7天或十數日之快;有人背馱沉重的行囊,走走停停,花費數月之久。

    在路上,必有相同的路段一樣的辛勞和考驗,必受相類的異域風俗世情薰染,必為祖國的大好河山和驚豔的美麗的風光而驚歎歡呼……

    在路上,暫時可以清空往昔的爭拗和異見,拋開昔日的焦慮和不安,躺開心靈接受大自然的歷練和洗禮,再看往昔的俗世,是否會有不一樣的明悟?

    放下不堪的塵囂,追求一段夢想中的詩和遠方,歸來後,有多少人可以惜懷斷舍離?

    或許,是這份未知的誘惑引無數前赴後繼,是因為在路上有無盡的可能!

  • 7 # 自在獨行一TSM

    騎行川藏線一直在夢想……

    上有老,下有小,暫不宜遠行……

    總有一天會去實現夢想……

    只要餘生還健康……

  • 8 # 大白騎行

    騎行川藏線是怎麼一翻體驗,其實就一句話:身體在地獄,靈魂在天堂!

    怎麼來理解這一句話呢?我們從身體和精神兩方面來闡述!

    NO.1身體感覺

    1、川藏線全程兩千多公里,要翻越十四座四千米以上的高山,而我們需要用腳踏車的方式,大概要連續騎行二十二天左右的時間,體能方面來講是就是很大的考驗。

    2、除了高強度的運動負荷,還有極端的天氣條件,一山有四季全年備寒裝就是最真實的寫照,在遇到極端天氣時騎行是非常悲催的感覺,甚至會讓你懷疑人生。

    3、除了上面兩點,還有乾燥的氣候也是很多騎友難以適應的,當然人人都談論的高反,也是阻礙一部分人完成川藏線騎行的最大難題。

    NO.2精神體驗

    與身體上感覺到的疲憊和痛苦完全不同,騎行川藏線在精神上就是一場自我超越和享受的過程。

    1、用騎行的方式翻越十四座海拔四千米的高山,這會帶來很大的征服感和成就感,也是完成自我超越的過程。

    2、川藏線並不全是難點和痛點,它的魅力在於既險又美,雖然的通麥天險一去不復返,很多埡口也改成了隧道,但這仍不能改變以險著稱的川藏線。

    除了險就是它最吸引人的美景,在整個川藏線上有很多美景,由於它獨特的地質地貌,呈現出的風景也是獨一無二的。比如姊妹湖、毛埡草原、然烏湖、覺巴村、泥洋河風光等等,都完全不輸一些5A級景區,最重要的是它不需要門票。

    所以說騎行川藏線就是心靈上的旅行、身體上的考驗!對於騎友來講,它是一生必騎一次的一條公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楚門的世界》是90年代末最有先見之明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