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部影片用18萬(人民幣)的成本,單在本土就狂賺了1.8個億。然而在前期,因為成本低,沒宣發,沒名導和人氣演員,東京只有兩家藝術影院願意排片。 靠著觀眾一傳十,十傳百,短短几周,它意外的成為現象級爆款。 日本雅虎評分4.11(滿分5)。 爛番茄新鮮度100%。 豆瓣上,它好於98%喜劇片、99%的恐怖片。
8
回覆列表
  • 1 # 影視控

    一部獨立電影,僅僅只需要300萬日元(摺合不到20萬人民幣)的成本,卻擁有1.8億的票房,這就是《攝影機,不要停》。

    最初僅僅在小影院上映的電影,卻因其獨有的魅力,而被擴大規模,收穫了觀眾的喜愛和口碑。

    導演採用劇中劇的形式,用三個不同角度,為人們揭示了什麼是電影,電影又是如何塑造的。直截了當地告訴觀眾其情節上的虛構性,又恰恰利用這一點去將觀眾打動。

    一個廢棄的工廠中,一個劇組正在拍攝殭屍電影,導演因演技問題,而與女演員松本逢花,大聲吵架,氣氛一度緊張,而劇組的拍攝工作也在此耽擱。

    突然,一陣怪響傳來,一名工作人員似乎被殭屍化,開始進行瘋狂的殺戮,一場血腥又暴力的逃生之旅就在這個廢棄工廠中展開。究竟最後劇組的眾人將有怎樣的結局呢?這部30多分鐘粗製濫造的殭屍片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前面30分鐘左右,採取的是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不論是從逃生方法還是情節逆轉,都讓人覺得彷彿看到了一部粗製濫作的電影。

    但後面長達一個小時,則將前面所有的漏洞都給了一個合理的解釋,讓人們懂得了為何演員不要命的想出去,攝影機又為何晃動搖擺,已死的人為何又再次詐屍,男主又為何走走停停,這一系列的問題,實際上因為低成本,直播事故突發造成的。

    前後情節的反轉,一下子讓整部影片的格局上升。畢竟從沒有人想象過,一個破敗不堪電影背後是團隊盡了最大努力的精心製作。

    本片讓我們看到了電影背後製作的不易,演員不按照導演的規定拍戲,想要為自己加戲,改劇本,臨近拍攝時扮演導演以及化妝師的演員因為偷情出了車禍,劇組本身投資不夠,卻讓人用直播和一鏡到底作為噱頭吸引觀眾。

    那些我們看上去漏洞百出的畫面,都是劇組人員在共同的努力下彌補出最好的結果,甚至全片唯一一個俯拍的鏡頭,是所有人疊羅漢上去,最終才有這樣的效果呈現。

    這讓我們知道了,我們日常中抨擊的爛鏡頭,一個幾秒的片段背後卻是無數人的努力。也許今後的我們仍舊會對大片給予稱讚,但是對那些小製作,初出茅廬的導演,請更加寬容一些,畢竟沒有人能夠在一無所有的狀態下就創造一個完美的電影。

    生活是苦澀的,但是電影人是永遠不會熄滅對電影的熱愛之火。

    影片中的導演是個不成功的電影人,也是一個不負責的父親,多年拍攝電影卻從未大火,每天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面對演員的各種無理取鬧,他只會一一都承擔下來,這個一個被生活磨平稜角的中年人。

    而女兒則與父親完全不同,她喜歡據理力爭,絕對不被任何人的言論勸退,也看不起父親的窩囊樣。

    這場突如其來的電影合作,讓父女兩人的關係得到改善,女兒開始發現父親內心真正的想法,而父親那被現實磨平的稜角又綻放新的光彩。

    不得不承認,影片真的是非常取巧,利用了人們對小成本的鄙夷,卻給予了一個最大化的反轉。前期那一鏡到底的鏡頭,晃動不停,尷尬的演技,不知主線的隨意奔跑,都讓人們有著一肚子的嘈點,可是後期那真誠的製作,則讓那心中燃燒的怒火而熄滅。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普通又不普通,不普通在於對生活的熱愛,即便在平凡,也可以製作屬於自己的電影。

  • 2 # 光怪柒離

    這是一部以破綻百出而閃耀的黑馬電影。

    電影自發明以來已經走過很多歲月,如今呈現在大熒幕上的不是製作水準很高的大片,就是努力拿遮羞布藏拙,而這部影片卻大膽撕開了電影與觀眾之間那層薄膜。

    影片前三十分鐘的劇中劇,曾讓我萌生了幾次吐槽棄劇的念頭,但畢竟實力擺在那裡,還是堅持了下去。隨著劇情一層一層剝開,觀眾終於瞭解了後面的那些真相和苦楚,感同身受的情感就上來了。

    這部影片之所以讓觀眾看得很爽,是因為導演採用了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開頭讓你似乎瞭然一切而嗤之以鼻,但當你放鬆警惕之後再給予猛然暴擊,這樣的情況下反轉情節達到的效果則更加強烈。

    這部片我是和我舍友一起看的,但是她在看了二十分鐘後就去打王者了,我很欣慰能在獨自看完電影后對她說:

    “你沒看完真是虧大發了。”

  • 3 # 妙電影

    這部電影真的算是一匹黑馬了,可能前半小時很多人搞不懂在說什麼,各種無聊各種穿幫。只要耐心看下去就不得不佩服編劇牛B。

    據說電影總成本一共才花了300萬日元

    換算成人民幣還不到20萬,要知道在國內20萬連一集網劇都拍不出來。

    《攝影機不要停》是我今年看過的最好的喪屍片。

    值得一看,真心推薦!

  • 4 # Mike的喵

    這部電影的腦洞與故事線的獵奇去向讓你在前半段不停的問自己:“什麼鬼?”“他們在幹嘛?”“我是誰?”‘我在哪?’“啊啊啊,他們到底在幹嘛”!

    到了後半段,才發現這是劇中劇。最後你發現你已經伴著字幕,O著嘴心中默唸“我擦叻~這tm也可以”完成了一次觀影。

    哈哈哈,推薦跟三五善於吐槽的好友,一起觀影,保證讓你全程無尿點。放心,這部劇就是告訴你,一部槽點滿滿的電影是如何煉成的。

  • 5 # 歌手宗義博

    剛看完這部電影,看完前三十幾分鍾,你可能在佩服導演一鏡到底的同時,也伴隨的很多的疑問?因為有很多尬的地方,可能這時你會覺得導演功力有所欠缺,雖然當中有些反轉及捎帶了人性的描述,但始終不完美,有漏洞。但是當你接著往下看的時候,才慢慢發現前面一鏡到底的短片裡,那些尬的地方、那些漏洞、那些不完美,全都變得非常的合理而完美。後大半部份為你詮釋瞭如何拍了那36分鐘的一鏡到底。又變成了有故事的紀錄片的感覺,整部電影劇中劇,每一個細節導演都想到了。還為你講述了一段父女情。影片最後,當每個人在倒計時中結束了這個一鏡到底的短片以後,臉上都露出了輕鬆燦爛的笑容。剛才所有的緊張和辛苦的忙碌,終於在那一瞬間完美釋放。電影人笑容的背後是辛苦的付出。其實每個行業都是如此。作為一部低成本電影能拍出這樣的效果,我覺得很厲害!

  • 6 # 號角說

    好像感覺跟當年的《瘋狂的石頭》有一點像

    另外《攝影機不要停》,劇情看起來好像有點無厘頭,其實有內在的聯絡。劇情分兩部分,第一個是短篇,第二個是解釋為什麼會出現第一個短片(直播)的過程。

    另外給我的感覺好像帶著點諷刺的意味,有實力的往往最苦逼的,從頭到尾展現的是一個導演對與一個作品的認真和追求,以及相對的展現出某些藝人對作品的態度(虛假做作),形成一個對比。

    而作為直播鏡頭前的老闆,其實也代表著觀眾。一切你所看到的都只是想讓你看到的,而背後發生了什麼其實你不會去關心。

  • 7 # 浪潮電影

    這是一部足以載入史冊的電影,也是一部具有實驗意義的電影。

    最近一部日本電影刷爆朋友圈,它的風頭甚至改過了重映的《龍貓》,不僅以15萬元的製作經費博得了過億票房,而且還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揭秘這部低成本電影《攝影機不要停》背後的故事,也許你們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電影的前30分鐘是講述一個沒有錢的劇組在荒廢工廠裡拍戲,因為男女主角演技一般,一個鏡頭甚至重拍了43次還不過關。他們拍的是喪屍片,但是女主角卻總也演不出導演想要的效果。

    正在他們對拍攝計劃一籌莫展之時,他們遭遇了真正的喪屍襲擊,劇組人員一個接一個死去,但是喪心病狂的導演為了追求最真實的表演,並沒有暫停拍攝。而是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攝影機不要停,一直拍攝下去,拍攝最真實的喪屍。

    導演瘋狂的決定讓大家十分無奈,他們一邊要躲避喪屍的追擊,一邊還要逃出導演的騷擾。先是攝影師被咬,後來劇務、男主角紛紛被咬,只剩下女主角一個人活到了最後。

    這時影片告一段落,螢幕上也開始滾動播出演職員表。但是時間才剛剛過去30分鐘,說明這部電影絕不是這樣一部低成本的粗糙喪屍片。

    果不其然,鏡頭一轉,時間來到一個月之前,喪屍片的籌備開始的時候。

    導演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只能拍攝低成本的電視節目導演,他從未導演過任何能讓觀眾記得住的作品。導演的妻子是一位退出演藝圈的女演員,因為演戲太過投入而經常毀脫稿演出,曾經弄斷過主角的手臂,從而被迫退出演藝圈。

    電影接下來介紹了他們籌劃拍攝的過程,包括找演員、定計劃、找道具、對臺詞等等,所有微小的地方他們都有照顧到。即便如此,拍攝過程也是會千變萬化,他們到時候只能隨機應變。

    接下來一個小時的時間,電影都是在對他們拍攝喪屍短片的全程揭秘,她們是如何完成這種高難度的,不能暫停的拍攝的。而且他們在面對狀況頻發的拍攝現場時,是如何有效應對的。

    首先他們就出師不利,本來在短片中應該飾演“導演”的男演員,因為車禍缺席拍攝,車禍中受傷的還有女場務。面對這當頭棒喝,他們沒有束手就擒,而是臨時決定讓導演來演“導演”,導演妻子來演“女場務”。

    好不容易湊齊了演員,可以正常開拍。但是當劇情正常進行時,短片中的“收音師”因為憋不住要去蹲大號,只能改變了原有的劇情,提前變成了喪屍,而迫使劇本一改再改。

    不僅如此,導演妻子也不是盞省油的燈,她本身就是一位戲痴,演起戲來不管不顧。她演到陶醉處便開始了自我發揮,而又因為她練過防身術,沒有人能夠阻攔她。在拍攝人員將她制服的過程中,我們開始看到的“女主角對著鏡頭大聲喊叫了近30秒時間”,也是為了避免穿幫。

    到了拍攝末尾他們又遇到意外情況——攝像搖臂被摔壞,他們就沒辦法從高處拍攝俯視鏡頭,就沒辦法顯示出最後的“血咒”,從而會影響短片的完整性。

    他們急中生智,抱著對工作的負責態度,他們疊起了羅漢,最後終於完成了這個高難度的鏡頭拍攝,圓滿完成了拍攝任務。雖然拍攝過程不是太順利,好在他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最終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完整的短片作品。

    “戲中戲”的設定已經稱不上是新鮮了,就像我們熟悉的周星馳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就有周星馳和家人合起夥來演戲的橋段,其中甚至添加了“頒發表演獎項”的劇情,讓人忍俊不禁。

    但是能夠用2倍的時間,對自己的短片進行拍攝過程的揭秘,甚至將這種只能稱作“花絮”的東西,放入電影正片以饗觀眾,這是電影史上的首例。

    剛開始的喪屍短片有很多地方確實看著不可理解,所以看完揭秘我們才懂得為什麼收音師執意要出門,是因為憋不住要蹲大號;為什麼女場務突然發飆,是因為她的職業病犯了;為什麼長時間對著女主角特寫她的哭喊畫面,是因為演員們在處理突發狀況;為什麼高潮戲的時候停停頓頓,是因為搖臂壞了,而由工作人員疊起的羅漢不是那麼平穩。

    前半段我們看到了這部電影的用心,確實是用一個鏡頭拍攝了整整30分鐘有餘,雖然道具簡單,劇情薄弱,卻也看得津津有味。

    後半段揭秘了拍攝過程,讓我們看到了工作人員的用心,以及年輕人不怕吃苦的精神。這是一群真正愛電影的人,只有真正愛這份職業,他們才能面對突發狀況時從容應對。

    本來的定位是“不用拍的那麼講究,沒有人會看那麼仔細,順利拍完才是重點”,到後來的全劇組齊心協力解決困難,“任何細節都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到最好”,這才是電影的精神。

    這部電影如今的豆瓣評分8.4,遠超那些所謂的大製作電影。同時也為其他低成本電影樹立了榜樣,電影的優劣和成本的多少沒有直接關係,和劇本、演員、團隊協作密不可分。

  • 8 # 麥克瘋說電影

    《攝影機不要停》是由日本獨立電影導演上田慎一郎執導的一部充滿著黑色幽默和cult風格的勵志爽片,雖然影片只有300萬日元的製作費用,但卻在日本賺取了將近20億日元的票房,再次上演了以小搏大的影史奇蹟。

    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打破了常規敘事傳統,故事結構新奇有趣,觀影過程出人意料:電影的前三十多分鐘裡,一隊前往廢棄工廠拍攝恐怖片的劇組,不幸遇到了“喪屍”襲擊,劇組人員相繼被感染,最後只剩下女主角一個人存活下來。

    看到這裡,很多觀眾會誤以為這仍是一部偽記錄式的喪屍電影,沒想到打出片尾字幕之後,電影的“正片”才剛剛開始,頓時讓觀眾才恍然大悟:原先的三十多分鐘戲份,原來是電視臺所錄製的一檔直播節目。

    很多影視作品都涉及過“戲中戲”的情節,但如果只是為了單純還原出拍攝過程,就未免過於枯燥無聊了。而《攝影機不要停》則是將短片放到了電影開頭,再通過後來對拍攝花絮以及短片製作過程的呈現進行穿插互動,讓觀眾腦海中留存著的恐懼一點點被瓦解殆盡,並轉化為“哭笑不得”。

    譬如演員在扮演恐怖喪屍時,其詭異舉動實非演戲,而是醉酒後的表現;短片裡扮演工作人員的演員“受到驚嚇”後奪門而逃,真實情況是急著尋找廁所;還有攝影師被演員撞到手臂脫臼,卻意外地讓攝影角度有了“新的變化”;結束最後一個俯拍鏡頭時,因搖臂損壞,眾人只好以“疊羅漢”的方式完成拍攝。

    可以說幾乎每個拍攝環節,都發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眾人就是在手忙腳亂,“奮力救場”之中,誤打誤撞完成了這出一鏡到底,但其實是洋相百出的恐怖直播秀。

    當然這並不是真實的花絮,最後觀眾還是置身在電影的世界裡,去感受導演想要傳達的東西。本片讓我們見識了一個電視直播秀的誕生過程是多麼的不易,背後的影視從業人員又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和艱辛,進而引申為整個大影視行業的“甘苦談”。

  • 9 # 浙江直通車

    看電影的途中,小編曾多次暫停倒退回去看,在導演呈現給我們的鏡頭之外,還有多少層鏡頭,拋開電影情節裡劇中導演給我們呈現的花絮鏡頭,還有整部電影導演的視角給我們展現了一部電影的誕生過程,以及在正式片尾的花絮視角。綜合來看,現場至少有7個鏡頭在同時呈現一個場景。小編一直沉浸在找鏡頭的歡樂中不能去自拔。日本電影擅長腦洞大開的故事,,總是能在平凡中尋找閃光點。這大概也是我們的電影人需要學習的地方。

    今年的驚喜神作,值得一看!

  • 10 # 大聰看電影

    目前內容在網上已經有了,此片必火,雖不能說逆襲我的三觀,但看的時候依然能讓我驚喜連連,給了我這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半夜讓我笑出豬叫。

    它就是——《攝影機不要停》

    《攝影機不要停》成本說出來嚇死人,只有300萬日元,差不多就18萬人民幣,估計有些人櫻花季去一趟日本血拼,差不多就這個價格吧。

    但就是這樣極極極小成本的電影,光在日本本土,就逆襲了將近2億人民幣票房,在日本如此小的國土,這麼小的成本,這樣的票房回報率,足以看出影片的黑馬效應。

    到目前為止,各國發行商力求引進,在各種電影節上《攝影機不要停》提名拿獎到手軟,各種小規模放映點映也都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光在北京的日本新片展裡,《攝影機不要停》秒光,重現前段時間《小偷家族》點映搶票盛況。

    那麼這部僅18萬的喪屍片,到底有什麼魔力呢?!

    答案是不斷給你製造驚喜!不斷給你製造意想不到的笑果!到最後還能被他們的毅力感動!

    這讓我想起來看電影的一個標準,就是好的電影,能把你的某一種情緒掏空,比如好的文藝片會掏空你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好的動作片會掏空你的腎上腺素,好的驚悚恐怖片會把你嚇到不能自已,好的喜劇片那必須讓你笑到知足。

    雖然這是比較大眾式對電影的評判,但也足以證明每種型別電影的功能性。

    《攝影機不要停》就有掏空你驚喜感,刺激感,歡樂感的功能。

    喪屍片型別在今天已經非常成熟了,大熱美劇有《行屍走肉》,經典但是最後拍得爛尾的有《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大製作有《活死人黎明》,《殭屍世界大戰》,《釜山行》等等。

    現在的喪屍片如果要做到觀眾感興趣,必須要十分有創意。

    《攝影機不要停》變成爆款,影片的創意就在於有種指鹿為馬的感覺。

    先說下開頭,不會影響觀影效果。

    影片前面基本是一個傳統喪屍片,講述一群小成本電影製作團隊,來到一個連手機訊號都沒有的廢棄工廠,要拍一個極低成本只有男女主角的喪屍片。

    片中導演因為女主不瞭解什麼是真正的恐懼,於是在天台畫出血咒,找來了真正的喪屍,導致整個劇組的人接連變成喪屍。

    最後整個“影片”只剩下女主一人。

    整個戲中戲的喪屍片一鏡到底,當時我在看的時候,心裡就在嘀咕,難道這片子成為爆款就是因為一鏡到底?!

    現在一鏡到底對於電影技術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呀,哪有什麼難度。

    看到這裡的我,就想給這部片子一箇中庸的標籤,結果...真香!

    當片子放到三十七分鐘時,這部戲中戲的喪屍短片出字幕了!這就很奇怪了,難道還來個戲中戲中戲?!

    ——深度劇透——

    果然,一鏡到底的鏡頭沒有了,迴歸了傳統電影語言視角,講述了一個月以前導演為了籌拍這部喪屍片的前後。

    也就是說,整部《攝影機不要停》後面的三分之二,還原的是前面喪屍短片的幕後,但是這個幕後可要把人笑出腹肌了。

    在看前面喪屍短片的時候,我就納悶有一些橋段為何如此奇怪,但又在腦子裡琢磨,這可能是這部影片的特色之處吧。

    比如,男女主角和化妝師坐在那聊防身術,這一段尬聊似乎在消磨時間,但防身術在後面的戲份中,我們只要從畫外音聽到“碰”!就知道是化妝師出大招。這時候裝逼的我就覺得,嗯,這段尬戲的功能就是解釋後面防身術的畫外音。

    此外防身術貌似對後面被喪屍抓到,也有一技防身之術,這一段尬戲安插其實還很有用的說。

    正好,他們說到這地方被詛咒時,門外有一聲巨響(影片幕後片段有解釋),這也太應景了!

    誰知道,幕後另有玄機...

    又比如,配音師逃跑的橋段,看短片的時候總以為是害怕而出逃,誰知道...知道真相的我笑噴了。

    還有導演對著攝像機大喊:“攝影機不要停!”

    看短片時,裝逼的我還在腦子裡想,這不就是戲劇語言中的:“打破第四面牆”嗎,也沒太大驚喜呀,《紙牌屋》系列都用爛了好麼,而且這也是幾千年前莎士比亞開創的。

    誰知道...我被深深諷刺了一把。

    在“短片”中還出現了,當時逃跑時女主撞了攝像機,鏡頭倒在草地上,一直靜止不動,畫面內只有不到一半的有效取景。

    這個時候裝逼的我又在想,這是偽紀錄片拍攝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故意要讓鏡頭掉在地上,不經意間拍到重要資訊,以增加真實感。

    這樣的拍法在《科洛弗檔案》中已經用過了,最後攝像機掉在草地上,拍到的就是怪獸的特寫。

    誰知道...是我想太多...

    再來就是女主角天台長時間吶喊,裝逼的我又在想,這不就是致敬《驚魂記》中女主在浴室的恐懼特寫嗎,希區柯克曾經提到過,未知的才是最恐懼的,當觀眾看不到兇手真面目時,腦子裡就會胡思亂想鏡頭外的事情,從而產生未知的恐懼。

    而且女主恐懼的特寫,對比了一開始假裝演恐懼的臉,讓人覺得好恐怖。

    誰知道...事情並不是我想的那麼豐富。

    其實《攝影機不要停》中短片鏡頭的構思,確實是運用到了這些鏡頭語言,只是說,導演把這些經典的鏡頭語言,變成了後面所有包袱的巧思,從而造出十分驚喜的笑點。

    特別是化妝師的越來越無厘頭的演技,雖然後面有解釋,但是如果只看那部短片,其實也不違和,cult片不就是這樣的誇張表演方式嗎,而且日本演員有時候漫畫式的誇張演技,也是一種特色。

    更讓人驚奇的是,在這些驚喜之中,還包裹著一層暖暖的父女情。

    導演原本是不接這部一鏡到底的喪屍片的,但因為片中男主是女兒愛豆,才決定接下。

    而且導演為了女兒的不妥協,在拍攝這部短片中,也漸漸變得不妥協,即使這部短片是二半夜的深夜電視節目,導演也選擇盡心盡力做到完美。

    這樣的匠心精神,由女兒感染了父親,父親又回饋到女兒,父女從開始的互相誤會到後來的和解,讓人不禁鼻子一酸。

    此外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相應的心路歷程,每一個角色彼此的作用相互繫結,彼此依存和成長,看似各種輕鬆偶然的拍攝的創意,其實都是精心設計的劇情和動作。

    當然,如果你要從這部型別框架很強的電影中,去感知一些深度和意義,那肯定是不存在的,就如導演自己在訪談說的,他只是想創作有意思的東西,電影只是一種娛樂,觀眾體驗非常重要。

    導演照著自己內心的獨白,果然拍出了一部十分有意思的《攝影機不要停》。

    我想不到什麼理由不推薦這部作品,因為影片的體驗,真的太讚了!!

    最後用影片剛火起來時,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做結尾吧:總之快去看吧!

  • 11 # 英皇娛樂經紀人

    每當觀眾被爛片荼毒,不由感嘆影視行業一潭死水,演員演技尬,電影成本低廉,製作粗製濫造,拍攝環境糟糕,可是電影之所以爛,有些原因卻不為人知,這部日本影片為我們揭開所謂爛片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把拍攝過程呈獻給觀眾,哪怕是區區30分鐘的戶外真人秀直播,也會面臨許多拍攝困難,更何況電影了。不難看出,導演想為電影人伸冤,想祈求觀眾理解影視從業者的艱辛,但我想說的是,如果演員尊重藝術,努力敬業,片子爛我們也不會埋怨,不會演哭戲,允許你用眼藥水催淚,可某些國內藝人,臺詞只會背數字,文戲都要找替身,演技拙劣又不願打磨歷練,從影十幾年毫無建樹,這就怨不得觀眾群情激憤,怒而噴之了。

  • 12 # 電影鯊

    看完《攝影機不能停》,立馬明白為什麼它會被這麼多影迷評為自己的2017年度最佳。將一部惡俗恐怖片拍得這麼勵志生活流,虧得導演上田慎一郎能夠做到。

    《攝影機不能停》是一部在電影裡講電影的電影,這種敘事手法其實說不上新鮮。好萊塢最擅長在電影裡講電影的導演當屬伍迪·艾倫,他的作品《凱撒萬歲》、《好萊塢式結局》、《雙生美蓮達》等講述的都是導演們在劇本研討過程中,籌備拍片過程中發生的趣事。國內也有好多影片延續了這種方法,比如大鵬的《煎餅俠》、姜文的《一步之遙》、馮小剛的《甲方乙方》,探究的都是一部電影生成的幕後真相。

    《攝影機不能停》也是如此,它的外在電影是一部殭屍恐怖片,這部外在電影,它色調渣、攝影渣、劇情渣、演技渣,簡直渣到一無是處,但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每一個“渣點”恰巧成為了電影幕後,內在故事裡的淚點、笑點和感動點。內在電影裡,與這個外在渣電影的每處“渣點”所相對應的愛情故事、友情故事、親情故事構成了這樣一部感人至深、勵志生活流的溫馨喜劇片。

    我覺得,《攝像機不能停》這個電影中的電影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片子裡的外在電影和內在電影,這兩條線不是平行敘述的,關係疏遠的,而是相互作用的,交集頻繁的。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它做得比以往電影裡的電影都要更好。那麼,導演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呢?

    一、每個角色都有伏筆二、每處漏洞都有解釋

    除此之外,電影《攝像機不能停》為什麼給人留下勵志溫暖印象,除了片中高潮部分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裝扮成殭屍的劇組成員齊心協力搭起人肉航拍機,還有一個原因是導演在片中加入了多條感人至深的“夢想照進現實”的故事線:

    第一條來自導演本人,一個平時只能接些卡拉ok電影、綜藝節目VCR錄製任務的無名小卒也終於有機會承接一部one cut to the end的短片;

    第二條來自導演夫人,由於表演過於投入,常深陷角色情緒,回不到現實生活,導演夫人常常被劇組勸退,這次機緣巧合地參演了這部殭屍短片,雖然也鬧出了不少風波,但總算是圓了自己的演員夢;

    第三條講的是導演女兒,平時是業務能力強,但過於追求完美的助理導演,這次在爸爸不得不參演的情況下頂替了爸爸的位置,竟也將工作完成得很好;

    第四條則是攝影師助理,因為攝影師腰肌勞損,臨時下陣,使得她終於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拍攝這部殭屍短片。

    從一鏡到底的血漿真人秀到揭開幕後製作過程,這部《攝像機不能停》讓人看到在即便在所有粗製濫造背後,也隱藏著無數人的辛苦努力。而將這兩者揉合在一起的過程既讓人捧腹大笑,又讓人唏噓感動。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有甘南自駕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