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怡C

    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我認為從以下幾點考慮:

    1:孩子的性格天生一部分,後天形成一部分,後天培養一部分。想要孩子的性格積極樂觀,首先家庭環境是溫暖有愛的為人父母也是積極樂觀的不管生活中遇到什麼挫折困難啊,首先是積極樂觀的。榜樣的力量其實比什麼都強。

    2:為人父母在孩子學習時,應該是鼓勵式的,語言要激昂有力度感,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應該正面開導孩子。

  • 2 # 小小思維家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鬱,因為時時可能遭受孤獨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不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特別是同齡朋友。本身性格內向、抑鬱的孩子更適宜多交一些開朗樂觀的朋友。

    教會孩子與人融洽相處

    父母不妨帶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和不同型別的人融洽相處。當然,孩子首先得學會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親戚融洽相處。此外,家長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做到熱情、真誠待人,不勢利卑下,不在背後隨意議論別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讓孩子愛好廣泛

    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就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感覺。試想:只愛看電視的孩子一旦晚上沒有合適的節目時,心頭必然會鬱鬱寡歡。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電視時愛讀書、看報或做遊戲,同樣可樂在其中。

    引導孩子學會擺脫困境

    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時就注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還可以教育孩子學會忍耐,或在逆境降臨之時尋求另外的精神寄託,如參加運動、遊戲、聊天等等。

    建立快樂的家庭氣氛

  • 3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所謂的“快樂”和“不快樂”,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的態度。

    經常感到快樂的人,更傾向於看到生活中更多積極的方面,即便是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也是如此。比如:

    做錯事了,就自嘲地幽自己一默;事情辦砸了,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積極思考其他補救的辦法,思考接下來怎麼做才是最好的。

    這樣看來,快樂和頑強是相關的。

    爸媽們肯定有這樣的經驗,把一個剛剛會爬的寶寶放在墊子上,再在她前面放上玩具。一開始寶寶肯定很小心,動都不敢動,每隔幾秒鐘就看看媽媽,一旦確認安全後,他才會爬過去玩玩具。

    孩子覺得安全時,會感受到積極情緒,才願意去探索和冒險,向外擴張,構建認知、社會和身體資源。

    而探索,也使得孩子更有控制感,這種控制感又能給孩子帶來積極情緒,互相形成正反饋,就像一個螺旋樓梯一樣,扶搖直上。

    孩子嘛,當然難免發脾氣、大哭大鬧、打架……爸爸媽媽一對上這些事兒,心裡一著急,很容易就把各種育兒建議、方法都忘記到腦後去了。

    即便這樣,爸爸媽媽也不用太過自責,養孩子的時候犯點小錯無可厚非,但大方向我們肯定是明白的:

    幫助孩子構建積極的情緒和人格特質。

    主動幫孩子構建積極的情緒,比時刻想著如何化解消極情緒更加重要。

    分享幾個幫孩子構建積極情緒,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一、玩同步遊戲,讓孩子覺得自己有影響力

    啥叫“同步遊戲”?很簡單,寶寶做什麼,爸爸媽媽也跟著做同樣的事情就好了。比如:

    寶寶敲了兩下小鼓,我們也跟著敲兩下。寶寶可能會抬起頭來看我們,然後自己敲三下,我們也跟著敲三下,寶寶就會笑得很開心。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會學習到:我的行為能影響到別人,我是很重要的!

    用同步原則選玩具:

    同步遊戲的原則,也可以幫助爸爸媽媽給孩子挑選到合適的玩具。

    當寶寶的能力,和玩具的挑戰相匹配的時候,這個玩具就會給孩子帶來自我滿足感。

    所以,我們首先要看寶寶是否喜歡,然後挑選那些能讓寶寶透過自己的動作來發生改變的玩具。

    比如,寶寶一搖,就能發出聲音的撥浪鼓,一捏就能發出叫聲的小鴨子等。

    總之,讓寶寶可以透過自己壓、拉、捏、戳等動作,得到玩具的迴應,從而收穫滿足感。

    二、“是”和“不”

    “不”這個詞在孩子的生活中,確實很重要,因為它表示限制和危險。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麼重要,“不”才不應該被濫用。

    說“不”的時機很珍貴,儘量留到需要制止真正危險、或面對原則性問題的時候再說。比如:

    不能玩火、不要在馬路上瘋跑。

    然而有時候,我們脫口而出的“不行”,是為了避免孩子給我們大人帶來不便,而不是真的為了避免孩子發生危險。比如:

    孩子想自己拿飲料杯喝飲料,媽媽卻大聲說“不行”。

    媽媽其實是怕孩子打翻杯子,弄溼衣服地板,從而給自己帶來不便,但對孩子來說,並沒有真正的危險。

    所以,這種時候,爸媽應該提醒自己用替代的言辭和方案,比如:把飲料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或是說:

    “小心點,媽媽幫你扶著。”

    為什麼要少用“不”?

    想想一下,如果孩子從小到大,聽得最多的都是父母憤怒、焦急的“不要”、“不行”、“不可以”……那在進入一個新情境的時候,要接受一個新挑戰的時候,孩子心裡的聲音是“不”,還是“是”呢?

    三、重視睡前最好的時光

    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玩具也高階,不一定就能感到快樂。

    真正和快樂有關的,是孩子的小腦袋裡有多少積極的記憶、期待、信念,每天有多少好的想法,有多少壞的想法。

    匹茲堡大學有兩位心理學家曾經統計過人們擁有的積極和消極想法的比例。他們發現:

    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1:1不抑鬱的人:積極想法和消極想法為2:1

    爸爸媽媽們可以利用睡前最好的時光,來塑造孩子的積極心理比例,並希望它們能內化到孩子的生活中。比如:

    睡前,媽媽和寶寶抱在一起,媽媽問問寶寶:

    親愛的寶貝,今天你做了哪些很喜歡的事情?

    於是媽媽和寶寶一起回憶今天遇到的開心、愉快的事情。

    接著還可以問問寶寶:

    寶寶今天有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呢?

    如果寶寶跟媽媽講述了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媽媽可以先對寶寶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把這件不好的事情,解釋為小範圍、偶爾發生的事情(這很重要,否則,孩子會覺得不好的事情隨時都會發生,還會長久地追隨自己,就不太可能樂觀得起來了)。

    最後,和寶寶分享一下解決辦法。

    比如:

    寶寶:琪琪把我的小黃鴨搶去玩了。

    媽媽:哦,這真不好,你當時一定很生氣吧?

    寶寶:嗯,非常生氣

    媽媽:我也不喜歡琪琪搶你的小黃鴨,不過琪琪還小,她喜歡你的小黃鴨,卻不知道怎麼跟你說,等她大一點,就會知道好好跟你說,而不是搶你的小黃鴨了。

    寶寶:或許是吧。

    媽媽:看來你今天過得不錯,有8件好事,才有1件壞事。

    寶寶:啊!一天有8件好事啊!

    心理學家Barbara Fredrickson 就指出:

    良性的情感,會拓寬我們的精神關注點。

    喜悅、有興趣、滿足這樣的情感,會給人創造出遊戲的迫切需求,讓人變得更有創造性,使生活更有滋味,去尋求心的體驗、整合以及成長。

    即便是在承受壓力的時候,良性的情緒,也使得人們在解決問題時更有創造性,從而更主動地應對逆境,而不會因為暫時的挫折而停頓下來。

    在孩子7歲以前,這種積極教養孩子的方式,主要在於增加孩子的積極情緒,改變孩子對生活的看法,更多地關注生活中的好訊息,而不是消極訊息。

    到7歲以後,爸媽們就可以看到孩子的優勢凸顯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娜多什麼景點比較好玩,吃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