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道衛德馨

    我一直在關注這個孩子,由於工作關係,我面試過許多年輕人,也用過許多年輕人,在實際工作中確實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我有個一個聰明絕頂的秘書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市場營銷碩士研究生,人非常聰明,也因為非常聰明,所以特別喜歡走捷徑,工作紮實不了!愛玩小聰明!業餘時間經常替全國的政府官員研究生寫研究生畢業論文。

    還有一個部下畢業於一所國內著名大學本科,聰明絕頂,但是,非常賴!由於人長的帥,口才好,據說談過四五十個女朋友,現在,還沒結婚!現在一個培訓機構做數學老師,拿個萬把塊錢一個月。

    張炘煬同學如果能在工作之前培養出正確價值觀,正確對待職場要求,不要剛愎自用,尤其如果從事業務型工作,一定可以平安一生。如果從事技術型工作,能夠踏實潛下心來吃苦耐勞,也會有不錯人生。

    沒有隨便的成功,更沒有輕易的失敗。但願這個孩子一生安康。

  • 2 # 小北財經

     很多人都聽說過“張炘煬”是個神童的事蹟。他1995年生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神童。

    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也想知道現在的張炘煬過的到底如何。還會是和以前一樣順風水嗎?中國有句老話“該走的路一步都不會少”

    其實,當一個從小被奉為神童的孩子,一路走來,從僅限對探究科學文化知識的深厚興趣,到如今要面對畢業後的生活,要走上社會,用知識創造財富,此時,他神童的光環就會漸漸消去,一個16歲的未成年人,要承受一個二十七八歲的成年人的競爭和生活壓力,其孤獨和壓力可想而知,當這份焦慮大得超出自己的心智掌控範圍時,思想上有一些扭曲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許,我們並不沒有給予“神童”應有的理解和空間,更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和保護他。

      因為前面的學習都太順利了,所以當真正遇到自己感到困難的學習時,張炘煬曾經一度想到退縮。這是在他讀博期間,到了第四年的時候,當他發現自己還沒達到畢業的標準時,曾經一度出現了很大的思想波動,甚至想到退學。

      相對於前面的順風順水,現在的張炘煬在做研究的時候似乎沒有太大的天才的光環。他表示自己的理想是繼續深造,我們也希望他能夠在未來繼續發揮自己的天才本色!

      最後在導師的積極努力下才堅持下來,預計今年應該可以畢業。 

  • 3 # 動向1

    不用想,和大多數神童一樣,成年走入社會後,只是比普通人強些,但都沒有更輝煌的人生!

    原因在於兩方面:

    1、人生是由生活、工作、娛樂,親情、友情、愛情,等等很多方面的組合。

    一個人在校園期間非常簡單,可以誰都不用理,就一門心思學習就行了,某方面的缺失不太會影響你的考試成績,你的考核內容也僅限於書本知識。

    但如果都二十多歲,步入社會了,你的知識就不能依靠隨手可得的書本來提供了。你的社交能力、人際關係、戀愛觀等等的瑕疵都會成為你羈絆,令你處處碰壁,影響你的進步。

    2、天才是什麼?

    天才,是指人擁有一定的天賦,卓絕的創造力、想象力、靈感,能夠在某一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例如,愛因斯坦在理論物理上是天才,牛頓在經典物理上是天才。

    接受教育的智商是評判天才的重要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我們周圍的能工巧匠、心靈手巧的人都有著天才的素質,包括街舞達人、神廚,甚至鬥地主高手。

    神童不是天才,只是智商早熟。特別是學校裡面的神童,主要表現在對書本知識有著超強的接受能力,擅長應付考試。這樣的神童是無法成為天才的。

    像比爾蓋茨之類的才叫天才,他們智商不低,學習成績也不錯,偶爾跳級。他們不侷限於學校給的書本知識,而是對某一方面有著濃厚的興趣,勤於鑽研、超級熱忱。甚至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不惜輟學。

    而張炘煬這樣的校園神通,實際上是父母一手包辦製造下的畸形。孩子沒有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父母大半生也沒精力幹啥正經事,光顧著做孩子光宗耀祖的大夢了。

    在如今的社會,這孩子就是一個普通的博士畢業生,談不上在某一領域的才能,生活沒有情趣,也沒才藝和個人魅力,情商偏低,找合適的女朋友都困難啊。

    總之,孩子還是在每一個階段都擁有一個正常的生活為好,適當地培養其興趣愛好。這樣塑造一個完整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世界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後能否有出息,靠命運和個人造化吧。

  • 4 # 燕園終身學習

    我是燕園博雅教育,我來回答。

    張炘煬,不愧為神童,95後,兩歲半時,就曾在三個月內認識了一千多個漢字,六歲入小學,連續跳級,半年之內,從一年級跳級到五年級,最終,六年制的小學階段,他僅用兩年就完成了,順利升入初中。

    而後,繼續在高中階段跳兩級,初中畢業後直接進入高三,並在10歲時參加高考,考取了505分的好成績,進入天津工程師範學院念大學,三年後,13歲的張炘煬順利考取北京工業大學的碩士,又三年後,年僅16歲的他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專業。

    張炘煬的求學之路,一直伴隨一個關鍵詞就是“最小”,10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3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研究生,16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博士生。

    這樣的求學速度,是普通人望塵莫及的,神童之稱,名不虛傳。

    但,神童的另外一面是“幼稚”。因為一路“最小”,而且比周圍人小很多,使得這個孩子過早地進入了成人的世界。10歲上大學,周圍都是十七八歲的同學,13歲上研究生,周圍同學都是二十多歲的成人,甚至16歲念博士,依然只是一個孩子,卻面對的是博士同學、同門、導師這樣的相對於他而言“超級大齡”的人,讓他始終很難與環境合拍。

    神童的智力可以因為出類拔萃而早熟,但心理卻不能如智力那樣早熟。一個過早進入成人世界的孩子,與周圍的世界會格格不入,感到的必然是內心的孤獨和不快樂,在現實中的某些行為,就會自然表現出來的是孩子的“任性”,而不會是成人的“成熟”。

    早在13歲時,碩士畢業前夕,張炘煬就“任性”地要求父母必須在北京全款買房,否則就不參與碩士論文答辯。作為普通工薪家庭的張家,哪有能力在房價如此高昂的北京買房?最終,父親把租來的房子說成是買的,才“騙”得他去參與了碩士論文答辯,最終完成碩士學業。

    由於過早進入成人世界,雖然他在學業上幾乎無可挑剔,但思想上卻存在很多問題。比如他在網上稱北京的亂象完全是外地人(尤其東北人)造成的,以及“有錢不一定有素質,但沒錢一定沒素質”等等,觀點幼稚而偏激,引起很多爭議。

    多年來,由於父母總時完全以他為中心,沒有自我,造成了他自私的性格,很多時候,他會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父母及他人的感受,所以與周圍環境更加格格不入。

    幸好他遇到了一個兢兢業業的好導師。

    當他開始讀博後,由於對導師的研究方向缺乏興趣,其導師鼓勵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但換了好幾個,都先後放棄,結果,四年下來,都沒能達到畢業的標準,只好延期。

    在導師的幫助和鼓勵下,張炘煬曾經短期進入中科院信工所學習密碼函式,並繼續自己的研究課題。根據相關資訊顯示,目前,他的研究已經產生成果,預計將於2019年完成博士學業,並很可能進行博士後的研究工作,因為他的理想就是做研究。

    張炘煬的求學之路,先是快得讓人炫目,以至於一路打破記錄,但在博士階段開始遭遇真正的挫折,一直出不了成果,一直達不到畢業要求。這是前期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的反噬,其家長急功近利的培養方式,不但讓他失去了快樂的童年,也沒有機會像正常孩子那樣,一步步地去體驗人生,這對於神童來說,真的就是好事?

    幸好,他一路走來,遇到了很好的老師,遇到了很多關心他成長的人,讓這個神童最終能完成學業,開啟自己的研究之路。

    對他的培養方式,你認同嗎?對於神童的培養,你怎麼看?

  • 5 # 自在人生wub

    神童之所以是神童,就在於他的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能以常人視之,不可以複製,更不可以模仿,他是百年一出、甚至是千年一出的不世奇才。以前我們也談到過不少學霸,但是在真正的學神面前,他們也只有乖乖地俯首稱臣的份,自稱學渣!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人翁——張炘煬。

    張神童“神”在哪兒?2年完成小學學業,2年完成中學學業,10歲參加高考,一舉考取大學;13歲開始讀研;16歲開始讀博。其神乎其神之處,就在於年輕的不像話,學習的速度快的讓人受不了!當然,神童嘛,自然不能以平常之人度之,否則也就沒什麼出神入化之處了。神童的智力確實只能讓人仰望,學神之名,名至實歸!

    神童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伴隨神童卓爾不凡智力水平的,是相對滯後的情商;儘管有科學研究發現,在智力水平接近的情況下,情商對於一個人的成才與成功,發揮著70%以上的關鍵作用,但是神童的智力水平有人能接近嗎?所以這個規律這張神童面前失去功效,只有在他讀博期間,才見出端倪;神童的情商一如尋常少年,也有輕狂和幼稚、甚至是偏執的一面,這成為他讀博時的“攔路虎”,至今難以突破,暫停了“神蹟”表演。

    幸好,張炘煬神童一路走來,之所以能夠順風順水,是因為每在關鍵時刻總有超級好的老師陪伴與耐心細緻的關懷。讀博遇到困難時也是一樣,在其導師的幫助和鼓勵下,張炘煬曾經短期進入中科院信工所學習密碼函式,並繼續自己的研究課題。據說,現在他的研究專案即將產生成果,預計將於2019年完成博士學業,並很可能進入博士後的研究工作,因為他的理想就是做研究。

    最後,筆者再次重複一遍,神童不是培養出來的,不可複製,更不可模仿;不世奇才都是妖孽一般的存在,先有超凡脫俗的智力水平,然後才是倍至呵護和提供有利條件,讓其健康成長。提醒其他家長,欣賞一下就可以了,千萬別胡思亂想,你的祖墳上不會輕易冒青煙的!

  • 6 # 靜靜助學

    10歲讀大學,16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博士,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這麼了得!逆了天了!

    張炘煬確實令許多同齡人望塵莫及。當大多數的同齡人還處於懵懂無知的年齡時,兩歲半的他竟能認識1000多個漢字。6歲,別人家的孩子剛剛背起小書包,艱難地開始寫“1、2、3”時,他已經學完了小學的所有課程。妥妥的神童一枚啊!

    為了把神童培養成才,父母可謂殫精竭慮,父母從來不看電視,只為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而且,為了孩子能好好學習,父母總是盡力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在父母的精心呵護、培養下,10歲的張炘煬,以510分的成績考入一所好大學,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一時成了街頭巷尾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僅如此,13歲時,張炘煬又考取了研究生,16歲考上了博士。

    不過,讀博期間發生的一件事,再次引起轟動,那就是:16歲的

    張炘煬要求父母在北京給他買房,否則就不讀書了。天哪!北京的房價那麼高,作為工薪階層的家長,哪有那麼大的能力,給兒子買房?

    不過,這件事經過媒體炒作,人們對神童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也對父母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質疑。其實,現在很多家長也和張炘煬的家長如出一轍: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問題。久而久之,養成了孩子自私、任性等很多不良的品行,等父母發現時,為時已晚。

  • 7 # 姑蘇講堂

    張忻煬對得住“神童”的稱號!二歲半識字一千多,半年內從一年級跳級到五年級,10歲成為國內最小的大學生,13歲成為國內最小的碩士研究生,16歲成為國內最小的博士生……

    然而,他又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人物!

    曾經逼他的父母在北京給他買套房子,否則就不參加碩士畢業論文答辯!

    曾經說“有錢的人不一定素質就高,到沒有錢的人肯定素質不高!”

    曾經偏執的說“北京的亂象都是外地人造成的,尤其是東北人!”

    他還有很多與常人不同的地方,他從七歲起就不吃肉,因為他認為吃肉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殺生!

    ……

    順風順水的張炘煬,在讀博士之後,學業遇到了不順。甚至無法畢業,最後不得不申請延期畢業。

    揠苗助長式的培養方式,扭曲了人性。

    張炘煬非常喜歡考試,因為每次考試他都能取得成功。以至於他小小的年紀便讀了大學、研究生、博士生……

    這樣的年齡落差,當然更談不上與同學交流了!正是這種交流障礙,直接導致他很孤獨。可以說,他沒有快樂的童年!

    這種揠苗助長式的教育,一味的追求成績。唯獨忘記了人的發展!人的成長,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你中間跳躍式成長,必然導致其發展不完善!

    所以,神童現在已經引起了教育界的反思了。例如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現在就不再高調招生了。

    與其同時期名噪一時的神童王思涵等,後來皆泯然眾人矣!因為這些神童進入大學後,由於無法與身邊人交流,便一頭扎進網路遊戲的虛擬世界中……

    幸運的是,張炘煬遇到了很多特別關心他的導師。給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能讓他由著自己的興趣去發展。

    正常情況下,他在2018年應該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學業。今年應該是博士後了!

  • 8 # 東方朔566

    張炘煬不能簡單的用神童來解釋了。應該解釋為智力超群,學習方法獨樹一幟。張炘煬首先是個學生,但他同時又是個孩子。就因為大家都把他當做孩子,他的一些獨特的見解就會所謂成人當做“幼稚”的行為,或許這些都會扼殺一個極具天賦的人才。早在13歲時,碩士畢業前夕,張炘煬就“任性”地要求父母必須在北京全款買房,否則就不參與碩士論文答辯。而事實證明張炘煬當年的“任性”是對的,或許他是一個投資奇才,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認定房價要進入長期的上漲週期。恰恰因為這個結論是出自一個“孩子”,就被所有人當做一個笑談一笑了之。而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學者,當做一個嚴謹的科學結論而引起大家的注意。試想當年他的父母要是有能力在北京買房,甚至為了讓張炘煬“如願”,舉債在北京買房。有誰不承認張炘煬是一個天才的投資家?

  • 9 # 師說

    提起神童張炘煬已經或即將創造三個全國之最:

    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張炘煬10歲參加高考,以505分的成績,被天津工程學院錄取;

    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研究生,張炘煬13歲時,考取北京工業大學碩士;

    全國年齡最小的博士研究生,張炘煬16歲時,又順利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專業讀博。

    現在張炘煬的情況怎麼樣了呢?據正規渠道的訊息,張炘煬大學、碩士學業都特順利,但讀博時,不斷變換研究方向,調換研究課題,走了一段彎路。後來,才在導師的引導下最後確定下來,現在,已經有了研究成果,雖然博士延期1年,但還將是全國年齡最小戴上博士帽的人。

    在這麼多年發現的神童中,張炘煬是比較特別的一個,不像別的早慧兒童一樣,張炘煬比較獨立,13歲,學校專門安排宿舍讓其父親陪讀,但這個少年卻把父親“趕走了”,以獨立的姿態在大學生活和學習,這是很值得稱道的。

    但是,張炘煬讀大學讀研時,畢竟還是個孩子,他在神童之名之後,再一次吸引人們眼球的是,他要求父親在北京買房,否則就不參加碩士畢業論文答辯。其父只好將租房包裝為買房,讓其參加論文答辯,順利完成碩士學業。

    在張炘煬成長的路上,似乎跟其他神童有所區別,就是他雖然都是跟大了他八九歲的人一起學習,但落差並沒有帶給他巨大的壓力。而上世紀的七十年代三大神童寧鉑、干政、謝俊波,一個隱居不再出世,一個皈依佛門,一個做了一個普通的高校教師,全都泯為眾人了。

    張炘煬沒有,學業一路高歌猛進,在生活上,也是學著成熟,雖然有時候他的成熟是“幼稚”的,但他努力成熟著。他對媒體說,想在大學裡談一場戀愛,可是找不到戀愛的物件,因為同學們都比他大了八九歲。

    他也在網上發表自己的言論,以成熟的姿態,卻仍然讓人看出了他的智商跟情商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比如,他稱在北京男盜女娼的東北垃圾也是"純爺們",稱北京的亂象完全是外地人(尤其東北人)造成的。

    他說白領對北京毫無建設,卻破壞嚴重,蠶食著北京寶貴的資源和就業崗位。在網上遭到無數拍磚。

    他說,礦泉水為什麼貴?因為它佔用了人類的勞動。他還說,吃肉是另一種殺生,是不仁慈。如此等等,都反映出了智力超群的少年,跟社會現實之間的較大落差。

    不過,我們應該理解張炘煬,他一直在趕超,所承受的壓力,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必然造成一定的壓力。能這樣適應下來,這樣挺過來,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我們祝願張炘煬早日戴上博士帽,用自己發達的大腦,為祖國,為人類,作出不同於常人的貢獻。

  • 10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神童總是能引發大家的興趣!確實,神童之所以神,就在於ta遠超常人的智力發展水平。

    張炘煬無疑是一位神童,2歲半開始顯現出天才的潛質,之後他在3個月內就認識1000多個漢字。等到他六歲上小學時,因為覺得學習太簡單,連續跳級。

    張炘煬一年級讀了一個月,跳到二年級,結果二年級也是讀了一個月就升三年級。之後三年級用了四個月的時間,五年級讀了兩個月。最後,張炘煬總共只用了2年的時間完成小學的學習。

    上了初中的張炘煬似乎變得安穩了一些,他正常地上了初一初二。結果到了初三的時候,老師反映他不愛聽課。於是他回到家自學了一段時間,結果初中畢業之後他又有一個讓人驚歎的舉動:直接上高三!你沒有看錯,初三畢業之後直接唸了高三!

    2005年,這個連身份證都還沒有的超低齡考生,在高考中獲得了505分的成績,考取天津工程師範學院。如果單純從高考成績和錄取學校來說,實際上看不出太厲害的地方。但是你要知道,這個考生當年只有10歲。你要知道,和他同齡的學生,大部分還在上小學四五年級。

    13歲那年,張炘煬考取北工大碩士,16歲,他考取北航博士。

    他的學習過程,創造了多個年齡最小的記錄:年齡最小的大學生,年齡最小的碩士生,年齡最小的博士生。

    如果單看這些事蹟,你一定會感嘆這隻能是“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實際上,像這樣讀書順風順水的孩子,其實也會有讓父母煩惱的地方。

    第一:因為年齡小,需要父母陪讀

    天才兒童,主要是智力超常,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需要鍛鍊和經驗的積累,所以ta們實際上也有很多生活能力是嚴重不足的。

    第二:16歲時,張炘煬要求父母給自己在北京買房,否則就不讀書了。也有網友笑稱:天才就是天才,如果當年父母給他買了房,現在真的可以大大的賺了一筆!

    第三:以前太順利了,讀博遇到了困難。

    因為前面的學習都太順利了,所以當真正遇到自己感到困難的學習時,張炘煬曾經一度想到退縮。這是在他讀博期間,到了第四年的時候,當他發現自己還沒達到畢業的標準時,曾經一度出現了很大的思想波動,甚至想到退學。

    最後在導師的積極努力下才堅持下來,預計今年應該可以畢業。

    相對於前面的順風順水,現在的張炘煬在做研究的時候似乎沒有太大的天才的光環。他表示自己的理想是繼續深造,我們也希望他能夠在未來繼續發揮自己的天才本色!

  • 11 # 月亮姐姐Nancy

    為什麼說他神呢?看一下他的成長經歷,你就會豎起大拇指了。當年,作為全國高考年齡最小的學生,張炘煬以510分的成績考進天津工程師範學院。2008年,13歲的張炘煬又透過北工大碩士研究生的複試,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研究生。2011年,16歲的他被北航數學專業錄取。又成為年齡最小的博士生。

    很多家庭如果能出一個天才或神童,那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雖然能生出一個神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但是,神童是真實存在的,比如張炘煬,他就是一個這樣的神童。他走的每一步,都要比同齡的學生搶跑了很遠。神童一般具備這些特點:讀寫能力強、興趣廣泛、愛學習、記憶力好、能處理複雜的事情等等。

    正是具備這些特性的張炘煬,在學習的道路上,一帆風順,連續地跳級,2000年,張炘煬進小學開始學習,六年制的小學義務教育,張炘煬只用了兩年。炘煬進入初中。初一初二正常的唸完了。直到初三下學期,老師開始向張會祥反映,炘煬不能好好聽課。炘煬的爸爸便把孩子帶回了家。在家自學半年後,張炘煬直接跳級到盤山縣高中讀高三。

    這位16歲博士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思維,在碩士論文答辯前,他突然提出,想讓父母給他在北京買房,否則他就不答辯,也不考博士。在16歲博士張炘煬眼裡,成功的標準就是"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他認為已替父母實現了夢想,那麼,父母應該為他留北京而努力,這種想法也是自私的,認為是一種天經地義吧。這種想法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的目標和追求,不管怎麼說,神童張炘煬已經基本完成了很多孩子想完成都完不成的“壯舉”。

    神童也許能成才,但是不一定能成人,就是成為“心智成熟”的人。對於神童的教育,同樣,留給我們很多的思考。

  • 12 # 道道快談

    單純看這個孩子開掛的經歷而言,我感覺這樣的人物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們不能不折服於他的天賦異稟。2歲半就在三個月內認識1000多漢字,10歲時參加了高考並且順利的考上天津工程師範學院,13歲成功考取了北京工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16歲就考博士,成了中國最小的博士。即便這麼輝煌的經歷,大家也並沒有對他有多大的關注,畢竟天賦異稟的孩子放到全國而言,還不是多麼令人矚目的。我想讓他成為人盡皆知的事件,還是他把父母必須買房子來作為完成自己博士學業條件的做法。

    這不禁讓我們深思,我們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我們現在對孩子的評價最主要的標準就是學習成績,只要孩子成績好,就可以成績一好遮百醜了,孩子的價值觀、是非觀可以忽略,孩子的品質和修養可以忽略,孩子是不是可以適應社會可以忽略。據說,慶幸的是,張炘煬遇到了一位優秀的導師,在導師的教育下,他糾正了自己的錯誤行為。

    從2013年以後,大家幾乎就不知道他的訊息了,不管他是否順利畢業、參加工作,他的低調或許說明他想要過正常人的生活,成為焦點縱然令人矚目,但也會遭受很多困擾,我們還是尊重他的選擇,他可能希望迴歸正常生活,我們也不要打擾他了,他現在或許就是一個雖然普通但是很快樂的人!

    當我們在感嘆他可能“泯然眾人矣”的時候,可能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我們不是他,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不被人言挾裹著往前走,或許也是一種難得的勇氣和行為,我們希望他現在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不是別人眼中被人羨慕著難得的高智商,還指責著價值觀有偏差的所謂失敗的典型。

  • 13 # 微雨潤苗

    看到這個題目,我有一個發現:但凡神童,其名字都很有個性,而且名字中出現生僻字的機率非常大,比如我上一篇寫到的張瑩嫇,很多人都不知道嫇(míng)字怎麼讀;再比如我們接下去要談到的張炘煬,有相當一部分人知道這神童姓張,但炘(xīn)煬(yáng)的讀音讓部分讀者抓狂。神童張炘煬,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我拿我家的大寶和張炘煬相比:張炘煬在兩歲多的時候,能夠認識1000多個漢字,而我家的大寶在兩歲多的時候,每天都哭得像頭驢似的,讓她學拼音都會哭成淚人;張炘煬六歲的時候讀一年級,我家大寶在六週歲的時候也讀一年級;在一年級就讀六個月之後,張炘煬完成了從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四級跳”,在跳級方面的能力估計和傳說中的跳騷有的一比,而我家的大寶在一年級讀了6個月之後,就讀於一年級的下學期,雖然一年級的時候經常考雙百(語文100分,數學100分),但和神童張炘煬比起來,簡直是“弱爆”了……可能是張炘煬的名字裡有兩個“火”的緣故,所以張炘煬在完成自己所有的學業過程中火到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小學階段張炘煬差不多用了兩年時間就搞定了,初中的前兩年張炘煬也是按部就班,但到了初三的時候,張炘煬開始不安分了,經常被他的老師“投訴”——老師告訴張炘煬的家長,這傢伙上課的時候如同猴子的屁股一樣坐不住。於是,張父把孩子帶回家自學。張炘煬在家潛心自學半年後,前往盤山縣高中,直接就讀高三,又開啟了他那火到燙手的人生。10歲那年(你沒看錯,就是在張炘煬10歲那年),張炘煬參加高考,高考成績505分,以超過二本線近50分的成績考入天津工程師範學院,可以說,他是國內最年輕的大學生。我家大寶今年也是10歲,她就讀於四年級,和神童張炘煬比起來差了十萬八千里,但我覺得這樣的大寶更真實一些。當張炘煬13歲的時候,直接透過北工大的研究生複試;16歲那年,他又成為北航的博士生……張炘煬的整個學業就讀過程,如同開了掛一般,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學業奇蹟。當你想到他10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已經非常了不起的時候,誰又想到這傢伙在六年之後居然成為傳說中的博士生,位極學位“金字塔”的頂端。如此高逼格的“神童”,他的現狀如何?成為博士生之後,張炘煬的求學之路開始出現了“中梗阻”——由於在博士成果方面“難產”,所以他很難畢業。近年來,在導師的體諒和幫忙下,張炘煬在今年有希望會完成博士學業。

    寫到這裡,我個人覺得像張炘煬這種款式的神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父母千萬不要因此而對孩子進行“催熟”,甚至“揠苗助長”,因為這種神童的求學之路我們是無法“複製”的:每個孩子成長的“花期”都是不一樣的,像張炘煬這樣的神童“花期”特別早,是福是禍誰都無法預料。如今,張炘煬已經24歲了,當年的神童也到了風華正茂的年紀,在他過去24年的時光裡,幾乎沒有金色的童年,也沒有童年的愜意和樂趣,這種人生,真的值得提倡嗎?歡迎朋友們留言探討。

  • 14 # 使用者6634683086

    應該不差吧,天才就是天才,普通人怎麼努力也達不到那個高度,祝福他

  • 15 # 漫天的花

    俺咋沒生出這樣的娃兒呀,甭說買房了,啥都行呀,只要別再讓俺操心學習,真是受不了呀

  • 16 # 劉婧謠

    如果能很好培養的話,相當於陶哲軒或者弗裡德曼

  • 17 # 大聖和多美他爹

    問的是小孩現在怎麼樣啦?大家答的時候著重說這個

  • 18 # 朋友的哥

    如果聽他的,全款買房現在不是賺歡了嘛

  • 19 # 551266

    青出於藍,勝於藍。我記得他的父母是教師。他是遼寧盤錦人。

  • 20 # 書生只是一個願望

    跟可能只是比別人開始走的快了些~最後對於終點來說跟普通人也沒啥大的區別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規劃“米”字鐵路樞紐城市交通便捷時,樞紐地位為什麼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