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飛揚144540908
-
2 # 奇人9999
人生不是一場交易,賣完朋友賣自己,何謂利益永遠,無利朋友就走,別把自己過高的估計了。有道是:無利不交友,錯把人生看成了遊戲規則。其實朋友不是為利而生,反而是舍利相助,從來不計較索取無良知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取之有道,取之有理,如同“孔融讓梨”一樣,舉止禮讓。生活中,利益關係是:名和利的搭配,想要做到“名利雙收”是一種忌度,別把朋友關係利益化。永遠是朋友,是人性的夲質,利益至上找不到明友,也不可能成為朋友。
-
3 # 四野的
“朋友”是什麼?“利益”是什麼?二者根本就是“水”與“石”不相干的物質。
將“朋友”與“利益”混淆本身就是目的不純的思想品德,哦!不對,本身就是將“朋友”為利益所用唯一目的思想意識,有什麼長久不長久的呢?何況,這世界上有什麼“利益”是可長久的呢?連“利益”都沒有“長久”,又要求“朋友”長什麼“久”呢?一句話:什麼都唯“利”而恆量的意識形態極其醜陋。
-
4 # 使用者王江濱1385993086
這個對國與國之間,商人們之間的表述很正確✅但在兒時的夥伴,工作中的同志,就學時的同學,軍隊中的戰友之間建立起的友誼上,雖沒有絕對的永遠,但終生互助不相忘的朋友是誰都可以見得到的
-
5 # 使用者3195691051154
我不這樣認為,我五十歲了,有十來個至交朋友,在二十多歲我們從相識至今天關係都特好,沒事的時候聚聚,互相說說自己生意情況家庭串事情,誰有困難了互相幫一下都很好。關鍵是都要坦誠相戴才能處理好關係
-
6 # 清風無界1
作為農村出來的我也許對這個社會有很多不滿!但是我覺得這話說的很對!
現在的社會確實正在重複重新整理人民的三觀!笑貧不笑娼的事情在新聞裡屢見不鮮!
民眾對金錢的痴狂早已經超過了友情,甚至大有超過親情之勢!為了一丁點的財物,至親至愛的人反目成仇的事情屢見不鮮!
-
7 #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試答:有人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對於這句話,你怎麼看?
一個叫帕麥斯頓的英國“老頭”,在出任英外交大臣期間,為政府及其本人外交政策辯護時,說出了“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後來,這句話就成為國與國之間交往中真實寫照。
這句話“來到”中國之後,聰明的華人把中間部分去掉,用於來考驗或者檢驗一個人是如何看待“朋友”和“利益”的關係。
華人是懂得感恩的,中國社會是個人情社會。
“捨生取義”的故事也很多很多。
我結論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8 # 八零後的老李講故事
兄弟就是你困難的時候他能幫你。
你富有的時候他也不會高攀你。
當你落魄的時候。他還會幫你。
這樣的兄弟不多。朋友也不多。
珍惜身邊要好的朋友
-
9 # 興海亭
這個話說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是楊尚昆主席說的。對人與人之間,還有愛情親情友情以及團結協作精神,還有道德底線。說人與人之間也是隻有永久的利益是片面的。
-
10 # 雙千童叟對不起條友們
這就是外華人的悲哀,華人目前也陷入“邱吉爾"的怪圈,成為了世界名句,並且正在付諸實施。因為人們為了利益可以夫妻離異,父子反目,敵人可成朋友,朋友而成仇敵。為了利益在不擇手段!
-
11 # 手機使用者6695330916
這話很對,富有哲理。無論是國際關係還是個人關係都是這樣的。現在的“合作、互利、共贏”理念也正是這個哲理。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老驢啃癢,一來一往。朋友間的利害關係都是相互的,一味地讓一方付出或奉獻,而另一方無動於衷取之當然,不會過三,對方就會大失所望,看不起這樣的朋友了。小事見真情,彼此互利,朋友關係才能久長。
-
12 # 1azmlp159
沒有永恆的朋友,只能永遠的利益,這是事實,沒有無緩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緩無故的很恨。朋友,為什麼能成為朋友,與人只是萍水相逢,一面之交,能成為朋友嗎?能真心成為患難與共的很少,之所以能成為朋友,是我在最困難的時候,你幫助了我,一句活能幫助別人嗎,?能,但是是在特定的場合,但並非朋友,或者是路人,朋友,是相互予取予求,各取所需,這就是利益,相互如此感覺,反之,能成為朋友嗎?
好了,簡單幾句話,略括世間情。
-
13 # 淋雨Jasman
我認為這其實是對娑婆眾生的人性弱點進行的一種很精闢的概括描述。這世間,眾生萬相,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性,而這世間的感情也不外乎就是親情、愛情、友情,而友情通常都是由一個人自已的內心喜好而產生,今天你可能因為一個興趣愛好的相同而成為了好朋友,明天或許會因為一些的共同話題而成為好朋友,後天又也許因為一些觀念上的不一樣而出現面紅耳赤,吵吵鬧鬧之後成為了死敵,又或者因為自已的興趣愛好的改變而疏遠了。因此,這世間確實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因為朋友之間的關係並沒有一種特別的感情來維繫著,不像親情或者愛情等。而對於利益來說則是一種永遠都無法放手的關係,世人有誰不喜歡獲得利益,又有誰願意捨棄自身的利益?不是說什麼道義放兩旁而利字擺中間嗎?因為人性好利,為了利益不惜用盡各種手段,因此這個世界才會成為現在的世界,而在利益面前人性的弱點就更是顯露無疑……
-
14 # 舟姐悄悄話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很殘酷,也很現實。
古話有:親兄弟,明算帳;你想想看,我們的老祖先很早就預警我們了,無論是父子,兄弟之間利益都要分的很清,何況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朋友,兩肋插刀的朋友是有,前題是要在互幫互助的利益上,如果你這人又尖又酸,估計你連朋友也沒有
我覺得做人做事,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大,對朋友對家人,多一點寬容和大度,我相信你不僅擁有利益,還會擁有很多朋友。
-
15 # 曾枯榮
我覺得應該換個說法來理解這句話。
任何的關係,都是一種利益交易。
我們跟一個人交朋友,因為他體貼懂我,會照顧我。他的這些體貼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利益。如果這個人不是這個樣子的,不是這樣體貼的,那我不會跟他交朋友,這說明我們之間開始沒有了雙方想要的利益。
這幾天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兩個人之間的金錢交易越來越大,其實代表著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深厚。
我跟一個人關係越來越好,所以我會越來越捨得為他花錢;對方也是。
哪怕是在工作上,跟客戶之間的交易額度越來越大,其實也是因為雙方越來越信任對方,跟你合作我放心。
回覆列表
本來這是丘吉爾的一句名言,用來表述國與國之間關係的:沒有永久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這你把它引用到人與人的關係,我覺得也能說得過去,這是由人的經濟屬性決定的。如果說有永遠的朋友的話,那就是由人的社會屬性決定的。我是這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