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可電影攤兒
-
2 # 農村人小屁孩
我們評價一部電影,一般會從劇本,立意,演技,技術等層面分析,這和電影節的頒獎獎項是一致的。我們普通大眾無法評判攝像技術,服裝,動作,音樂等。但劇本,立意,演技是可以感知的。
劇本上說,銀河補習班講述的是一個被冤枉的父親,用非常規的教育方法培養了一個航天員兒子的故事。這個劇情並不脫離現實,而且其中有一些橋段對於90後的我們來說,感同身受。比如,學校領導對優秀學生的要求,比如吃瓜群眾不明真相就排擠鄧超飾演的工程師,還有最後兒子當上了航天員,卻為了自己的名譽不讓父親平反。這些東西都很現實,並沒有脫離人的範疇。
演技上,鄧超嚴肅起來真的還是有演技的,無論是平靜的眼神,還是突然的爆發,我能有代入感,並不會被他以前的搞怪帶跑偏。雖然他演過幾部爛片,可能想圈錢,但因此就否認他的演技,肯定是偏激的。尤其是張藝謀的影,應該說讓鄧超的演技又上升了一個臺階,顯而易見。電影裡的其他演員,搞笑的繼父,嚴肅的主任,都沒有硬傷。
其實這部電影爭議最大的就是立意。因為電影裡的鄧超公然與應試教育對抗,搞自己的素質教育,最後居然還成功了。這是違背大眾認知的,甚至也是有危害的。我完全理解批評這部電影的人,因為他們深刻地知道應試教育的重要性,也知道高考的公平性,這個根基不應該動搖。如果這部電影讓一部分家長選擇了素質教育,會不會害了一部分學生?畢竟,鄧超自己是高階知識分子。他有能力教,但絕大多數家長根本不具有這樣的能力啊。
但我認為,電影既然是電影,就是藝術加工的作品,本身就是特殊案例。拍司空見慣的人物,沒有戲劇衝突,誰看呢?所以,儘管電影的立意有些非主流,但也不能全盤否定。我相信在當下的社會,不會有多少家長因為看了這樣一部電影,就改變孩子的教育之路。而這部電影中有一些積極的觀點,反而會對一些家長有些啟發,比如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陪伴和實踐,比如言傳身教,從這個角度上說,電影還是有正面效果的。
總而言之,我不認為這是一部爛片。但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有些意識超前。會讓一部分傳統觀念很重的家長接受不了。如果再過十年,二十年,這樣的電影不會被挑戰和質疑的。因為那個時候,整體的國民素質和教育質量都在提升,我們最為艱難的階段已經邁過去了。應試教育的弊端一定會大於優勢,教育要改革,觀念也會改變
-
3 # 鞋扒影
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整部影片我們分成三個不同型別的學生去分析。
第一種,家境比較窮,害怕考不了好學校,整體求神拜佛燒香,父親生病,姐姐嫁不出去,只有母親能夠勞作,所以他必須要做個一本正經的好學生,即使成績不太好,承受家庭太多壓力,也要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是想畢業能有份好的工程師工作才算是出人頭地。
第二種,家境一般,但是父母為了他能考出好成績,做工程師工作,忽略了他最愛好的工作是拍動物寫照,他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工程師工作,因為動物寫真的工作收入比較低,也不夠體面,以至於給戶外寫照專家的信件也沒有勇氣寄出去,因為他怕父母會失望。
第三種,是一個有錢人家家丁的孩子,從小酷愛讀書,因為沒錢讀書只能在教室門口偷學,有錢人家主人的兒子就讓他頂替自己去讀書,這樣他才有了走進教室的機會。當他三年級的時候已經能夠做出六年級的題目了,極其智慧。
這樣的三種人都走進了同所高校,而且還同一個班,三人相處非常融洽,也經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而第三種的那個孩子慢慢影響了前面兩位,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一樣能出頭,而不是非要做工程師,中間經歷了各種挫折,他們最終都選擇了鼓起勇氣去面對身邊帶來的壓力,去釋懷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得不提的是在高校還有一種人,就是死記硬背的那種,最後靠藥物去提升記憶力,這部影片最大的看點就是每個人不同,只有做自己最喜歡的那種,人生才會快樂,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按部就班按照規劃才會有出路,教育意義很深,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
4 # 趣談上下五千年
1、地球上的星星
導演:阿米爾·汗
主演:達席爾·薩法瑞 / 阿米爾·汗
年份:2007
片長:165 min
豆瓣評分:8.8
對於8歲的男孩伊夏來說,世界是充滿了驚奇和高興的萬花筒,他正在用全部他可以想到的方式和這個生疏的世界進行著溝通,同時也充沛的享受著大地萬物大方的贈與。
可是,這樣的伊夏卻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他的成績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後, 腦子裡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深惡痛絕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
2、心靈捕手
導演: 格斯·範·桑特
主演:馬特·達蒙 / 羅賓·威廉姆斯
年份:1997
片長:126 min
豆瓣評分:8.7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藍波在席上釋出了一道困難的數學題,卻被年青的清潔工威爾解了出來。但是威爾卻是個問題少年,成天和洽朋友查克等人四處閒逛,打架滋事。
當藍波找到這個天才的時分,他正因為打架襲警被法庭宣判送進看守所。藍波向法官求情保釋,才使他免於牢獄之災……
3、死亡詩社
導演: 彼得·威爾
主演: 羅賓·威廉姆斯 / 羅伯特·肖恩·萊納德
年份:1989
片長:128 min
豆瓣評分:8.9
爾頓預科學院一貫都是以傳統、保守的方法來教授學生,可是新學期來校的新文學老師基廷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自己班上的學生們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們的才能。告知學生們要“掌握當下”,並以該準則行事……
4、浪潮
導演:丹尼斯·甘塞爾
主演: 尤爾根·沃格爾 / 弗雷德裡克·勞
年份:2008
片長:107 min
豆瓣評分:8.7
一所德國小鎮的中學校園裡,一位前史教師在解說獨裁統治的課上提出了一個問題:獨裁統治在今世社會還有沒有可能發生,學生們對此都不以為然。
接下來,這位教師和他們班上的學生們做了一個模仿獨裁政治的實驗,他給這個班級安排取名叫“浪潮”,引導學生們建立共同的標語、共同的打招呼方法,穿同款的服裝……
5、自閉歷程
導演:米克·傑克遜
主演:克萊爾·丹妮絲 / 朱莉婭·奧蒙德
年份:2010
片長:107 min
豆瓣評分:8.8
天寶四歲時被醫師診斷為自閉症,母親嘗試多種辦法讓天寶開口說話。為了讓天寶擁有正常人的日子,媽媽忍痛送她去一間寄宿校園唸書。
在這裡,天寶認識了開啟她天賦大門的恩師卡洛克博士。在恩師的幫助下,天寶順暢考入了大學。
6、自由作家
導演:理查德·拉·格拉文斯
主演:希拉里·斯萬克 / 帕特里克·德姆西
年份:2007
片長:123 min
豆瓣評分:8.5
林從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就是在威爾遜校園一個糟糕透頂的班級裡擔任教師。這裡有著給教師們帶來噩夢的學生:他們虛度光陰,消磨時辰,把校園當成18歲之前的遊樂場。
更混亂的是,學生們來自社會里的不同種族和各類底層階級,分幫結派互相鬥毆。
7、叫我第一名
導演:彼得·維納
主演:詹姆斯·沃克 / 特里特·威廉斯
年份:2008
片長:95 min
豆瓣評分:8.6
布萊德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這種嚴峻的痙攣疾病,導致他無法控制地扭動脖子和宣佈奇怪的聲音。
而這種奇怪的行為,更是讓他從小不被周圍的人理解,在學校里老師經常批判他,同學們更是對他冷言冷語,就連他的父親也對他失望透頂。
8、風雨哈佛路
導演:Peter Levin
主演:索拉·伯奇
年份:2003
片長:104 min
豆瓣評分:8.1
影片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閱歷人生的艱苦和痛苦,憑藉自己的盡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閱歷。
9、我的教師生涯
那個年代的知青教師,或許現已離咱們太遠。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海外歸國後,梁家輝飾演的主角到了一所名叫月亮灣的村莊小學任教。走過了不同的歷史時期,閱歷了銘肌鏤骨的初戀,到結婚生子,直至成為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
影片以“文革”為背景,但拿捏得很好,梁家輝演得更好,看著看著你會逐漸忘了他,只記住了那個在鄉下度過終身的陳玉,那個愛護學生、堅持理念、熱愛音樂、性情要強、死愛面子的知青教師!
這部電影最讓人感動的便是——真實。日子便是這姿態的,或者說大多數普通人的日子便是這姿態的,就像姜育恆唱的那首歌—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這或許便是教育的姿態。
10、黑板
這部拍攝於2000年的伊朗電影,導演是一位當時年僅20歲的女孩子。這該是一位怎樣的天才少女?
言歸正傳,影片《黑板》描述了在伊朗戰火紛飛的庫爾德地區,一群教師揹著這塊維持生計的黑板到處找學生授課,以此來養家餬口的故事。
透過這一塊小小的黑板,映射出戰爭、難民、飢餓、疾病、婚姻、教育等等問題。當風險降臨的時候,它是難民的避彈掩體,當孩子受傷的時候,它是固定斷腿的夾板。
但始終不渝的是,它的本質沒有變,它依舊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小黑板。
-
5 # 九尾聊電影
一、《三傻大鬧寶萊塢》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瞭解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也是印度為數不多可以拿的出手的好電影,至今豆瓣評分9.2,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教育電影。
二、《放牛班的春天》豆瓣評分9.3分,講述了在新任教師馬修的幫助下,一群不被看好的孩子最終重獲了新生的故事,同時片中的音樂也是非常經典。
三、《死亡詩社》
豆瓣評分9.1,講述的是新學期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一反傳統名校的嚴厲刻板,最終在他那自由發散式是教育方式下,他的學生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的追問人生的路途的故事。
四、《奇蹟男孩》豆瓣評分8.6 ,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在父母的幫助下進入普通學校,並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的勵志故事。
回覆列表
此電影講述了一個摔跤員為了兒子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是如願讓自己的女兒成為了一名金牌運動員。
是一部關於父愛的勵志電影,更是得到了豆瓣9.0的評分,在許多影評中都獲得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