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晗藝悠品

    首先把前四個和陳奕迅區別開。陳奕迅並不只是陳奕迅,聽陳奕迅的人實際上聽的是娛樂公司從詞曲編混錄到包裝宣傳定位的整個,這不是陳奕迅一個人做得到的。他是臺前演繹的這個鏈條的最後一環。當然這一環也是重要的。所以陳奕迅的音樂作品是團隊運作產生的娛樂產品,因此具有唱作人不可比擬的團隊運作帶來的雄厚實力,同時也會被有些看重歌手創作能力的人詬病“綜合能力差”或“沒有自己”,不過陳奕迅的定位還是清楚的,因此說他“沒有自己”的觀點並不多。這裡我個人認為,既然只是鏈條的一環,歌手只需要把自己的任務——演唱——做到最好就行,這點陳奕迅做到了。(順便提一句陳奕迅的作曲能力也是強的,比如《沙龍》《落花流水》《反高潮》等等;作詞能力不及格,只有一首《大得太快》是寫給自己女兒的。)前四個大概可籠統歸入音樂人行列。周杰倫對華語流行樂壇的影響已無須贅述,在我看來21世紀的周杰倫幾乎相當於上個世紀的鄧麗君。他們都開創了一代流行音樂先河。也因此,在周杰倫之後的音樂初學者大多數都是在周杰倫的陰影裡——拼命地學周氏情歌,學中國風,學節奏和搞怪……前三人就是在這一“周杰倫時代”裡誕生的。

    許嵩最初就是在周杰倫中文網上出名的。當時獨立音樂人這個詞還不火,大家都叫他們網路歌手。他們普遍用詞沒新意,立意很一般,聽起來千歌一面,都像是降了一層格調又低了一檔水平的周杰倫。不過也各自藉著東風火了一把。在這其中,許汪徐算是音樂水平過線而聽眾最多的三人。陳奕迅和周杰倫本就是不同的路數,他們中有“差別”而非“差距”。而前三者和周杰倫的差距,就是拙劣的後進者與高超的開創者的差距,缺乏打破網路流傳這一圈子和隨時間老去歷久彌新的能力。當網路歌手從最初的模仿中走出來,被簽約,走上正式的音樂之路時,很難讓大眾脫離對他們“網路歌手”的這一印象,同時,他們自己也缺乏可以一下子擊碎大眾印象的作品。雖然他們每張專輯都能看出在努力提高音樂質量,扭轉聽眾標籤,但是事實上他們的聽眾還是最初的那些,而聽眾也會長大,所以很多網路歌手都被大浪淘沙了。在他們中間,許嵩卻是做得最好的,許嵩在成名之初就寫了很多所謂“批判現實”的歌,現在更是把這一寫實的風格發揚光大,新歌《雅俗共賞》在網易雲音樂上已經躋身評論過十萬歌曲榜。我本來高中畢業後就再沒聽許嵩了,但看到新專輯名叫《青年晚報》,還是忍不住去聽了聽。

    至於其他二位,瞭解不多,上次聽還是去年汪蘇瀧的專輯,沒什麼印象。不過我中學畢業後就從未注意過他們這也側面說明他們尚未走出自己的囚籠,在克服網路歌手標籤的道路上還任重道遠。畢竟周杰倫只有一個,雖然周杰倫早年留下的礦產快被模仿者榨乾,想開創一種新的被人記住的風格併火起來卻也是比較困難的。儘管周杰倫自己還在嘗試著。在“後周杰倫時代”(我自己取的名字),陳奕迅靠的是香港那邊早已成熟的娛樂體系,是林夕黃偉文郭偉亮江志仁等等讓內地觀眾還感覺新奇而震撼的音樂作品。李榮浩靠的是自己創作的高格調的都市情歌。徐佳瑩靠的是細膩而有素養的少女心思。聽眾的耳朵愈加挑剔,對音樂的要求愈加高,每個歌手都必須使盡渾身解數才能在華語樂壇佔有一席之地,這一點上曾經的汪徐已經被時代拋在腦後了。

    周杰倫才情豔豔 結束了中島美雪對大陸音樂圈的統治,開闢了獨特的曲風當然也因為時代限制的幸運這種曲風大肆席捲了大陸歌唱界,當然,我很討厭那些迷妹無腦的把周吹上天(好像就你喜歡周杰倫似的),至少他的唱功並不屬拔尖,那個時代他的走紅如果評分是十的話個人能力佔八,幸運值為二。

    陳奕迅呢,才情上個人認為比不上週杰倫,但唱功要比周好,尤其是近兩年越發覺得,雖然我是粉周的,但我不幫親,個人聽陳還是比較喜歡粵語,很舒服,雖然詞曲上陳偶有包辦,但畢竟是少,說實話質量上遠不如林夕,黃偉文等人的作品,簡單點來說陳只是演唱型歌手而周是唱作型的。

    許嵩,才人,為什麼說是才人呢,我覺得才子是全才,就是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的那種,才人呢只要是有一方面就算了,說起許嵩老是有人把它跟周比,論才情上他比不過周,這不可否認(無腦迷妹們請自覺繞行),他的生涯截止今天,且分為三段前期:出道時的作品分兩個風格一種有模仿周的,另一部分是完全自己的,說實話作品矯揉造作空洞浮躁,很難稱得上是什麼好作品(半個許嵩粉,這個時候說不上喜歡他,只是聲線剛好唱他的歌好聽)。中期:作品情情愛愛居多、少量的批判性歌曲出來了,這時候算是他的巔峰了吧情愛歌曲畫面性強故事性完整,對當時處於戀愛前後青春期的少年們有很強的共鳴性,批判性的歌曲張揚、犀利、又有種年輕氣盛的鋒芒,古典功底初現,一首廬州月把我圈粉.後期:這個時候開始過氣,寫的詞慢慢開始成熟了,但我也漸漸沒那麼喜歡他了,因為曲風單一不上臺面,也因為唱功讓我嫌棄,聽過現場我簡直想死,不過或許也是因為唱功所限所以才讓他的曲風單一且單薄至今吧,如果轉幕後,我相信他會是一個很好地詞作人,這個時候所展現的古典文學功底讓我很驚訝也讓我承認了他是個才人,如果他的唱功能跟得上的話我相信他取得的成績能不能和周持平我不敢說,至少這個杰倫第二他是擔的起的(艾瑪我這個恨鐵不成鋼啊)但就目前而言,他之所以被歸為非主流也是因為受時代所限,若非說他是非主流,那他和同時代的非主流的差距就是周和他的差距汪蘇瀧徐良等,這才是妥妥的非主流好嗎,到目前為止所有的作品哪首不是矯揉造作無病呻吟,而且哪首有唱功?你給我挑一首出來,我不是沒喜歡過這些歌手,誰沒有個年輕的時候呢,把許嵩和他們歸為一類,我都替許嵩委屈。最後,沒有什麼非主流歌曲,這是因為那個時代的那批人正好喜歡這種曲風,而其他自詡主流人士不屑於他們的愛好,所以把他們聽的歌曲自動歸為非主流了。

  • 2 # 晴天故事_手寫的從前

    五個人的歌都聽,周杰倫最多,其次大學的時候基本聽的就是許嵩,徐良,汪蘇瀧,陳奕迅聽來聽去都是以前那幾首,本質上的區別就是,周和許都是原創歌手,並且中國風都挺多,周就不評價了,高處不勝寒。許其實是一個很有才的創作型歌手,汪蘇瀧聲線比較好,徐良非主流,現場就是車禍,但大學時期確實迷的一比,陳不評價,情歌居多,失戀的時候他的苦情歌直戳內心。他們五人的歌,現在車上都有,周杰倫百分之90,許嵩百分之3,其他三人平攤。沒什麼區別,音樂好聽就行,沒啥好比較的,以上。

  • 3 # 周同學dashing

    只是時代不同罷了,在那個專輯盛行的時代。不發片的都是非主流,都是掛了名的業餘歌手。

    但是隨著智慧時代的到來。網路發歌逐漸取代了專輯發歌。現在很少有人在去買專輯聽歌,都是在網路上搜索,這樣也為一大批有才華的音樂人提供了便宜。

    還有就是起點不一樣,所以被貼的標籤就不同。當然周和陳的實力是大家所認同的。這也是不容置疑的。

    網路音樂三巨頭的時代是網路發展較快的幾年。一大批優秀的歌手和優質的作品湧現出來。

    記得2010之後大街小巷裡放的歌就已經改變了風向。網路上一首首熟悉的歌響徹街角。

    如果說2010年之前大眾還接受不了這種形勢,說是非主流。我想2010之後就 不應這樣評斷了。一樣的音樂一樣的聽,一樣的歌手一樣的唱。

    說真的,說許汪徐是非主流的往往是那些聽著他們的歌還假清高的人。

    不要隨大流,人云亦云。自己連個基本判斷都沒有。到最後連自己喜歡什麼都不清楚。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沒有什麼主流之分。只有味道不同。不喜歡可以,請閉耳。

    都是優秀的歌手,是代表不同年代的時代記憶。憑什麼就要80後說許嵩非主流,90後說TFBOYS非主流。

    實力沒差,味道不同。

  • 4 # 花音蜜汁甜啊甜

    在我看來,倆者不是一類人,陳奕迅是歌手,而文中提到的許嵩等人,都是作詞作曲編曲演唱甚至混音的全能型音樂人。唱歌好聽的人有很多,但是有才華的人真的不多。至於說非主流,這隻能跟當時的社會定義有關係。在當時網路音樂初開的時候,只有跟唱片公司簽約發行實體唱片只能算作正統歌手,而自己在網路上發表本身作品的被稱作網路歌手就被人定義成非主流。但是從現在來看,所有的歌手都是在網路上發行自己的作品,很多實體唱片已經佔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比重。所以之前所說的非主流現在還能稱為非主流嘛?另外我覺得許嵩徐良汪蘇瀧真的很值得人敬佩,在最開始沒有任何公司包裝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贏得一大批粉絲,這難道不比當時所謂的簽約公司的歌手難度大嗎?另外他們三現在都已經是簽約唱片公司的正統歌手了。另外,以後問創作型音樂人和歌手的差距這種腦殘問題就請不要在問了謝謝。

  • 5 # 上古天真

    首先粗暴地說一些前三者跟陳奕迅的比對,那就是如題主所提的,唱功差距。

    陳奕迅是國內歌壇男星裡唱功最厲害的存在,這不是我封的,是眾多的樂評人和音樂從業者公認的,因為陳奕迅的聲音天賦高,外加後天科學的訓練方式,所以有著非常長青的嗓音條件,音域廣,對歌曲情緒感情的把控也很細緻入微,成為了一個標杆式的存在。總之,唱功是前三者無法望其項背的存在。

    再說說前三者和周杰倫的比對,拿來跟周董比才是比較合適的,因為同為唱作歌手,即是又有創作能力,又是自己演唱的歌手。

    跟周杰倫比對的話,就是周杰倫是超一流的唱作歌手,有歷史意義的那種,跟周杰倫同檔次的,要去找崔健、羅大佑、李宗盛這類人物。

    再周杰倫下面還有一檔,就是王力宏、陶喆、林俊杰這種同時代的才華橫溢的天才,他們是一流的唱作歌手。

    再下面還有李榮浩、常石磊這型別的唱功強悍、創作能力強悍但可能沒那麼紅的唱作歌手,可能許嵩可以列在這個檔次吧,但徐良和汪蘇瀧吧...可能就是真的比較遠了。

  • 6 # 兔老師

    本質上就是創作能力差距。但要分開來說。

    但拋開這些來說,陳奕迅的團隊所擁有的創作能力是極高的。有陳小霞這樣的金牌作曲人給陳奕迅寫《十年》,周杰倫也給陳奕迅寫過《淘汰》。其強大的創作團隊奠定了他成為流行天王的作品基礎。

    回到問題本身,“qq音樂網路歌手”和周杰倫陳奕迅的差距,就是最終作品反映出來的創作能力的差距。雖然不得不承認也有唱功差距,畢竟陳奕迅的唱功是十分過硬的;但唱功差距並不會對一個藝人的樂壇成就造成影響——周杰倫早期唱功並不過硬,卻也沒影響他的作品地位。

    因此造成現在他們與主流歌手區別的主要原因,就是作品本身。雖然之後三位都有所進步,但是音樂圈子畢竟藏龍臥虎,幕後經常有創作力極高的新人湧現,讓他們三人的競爭力變得不再明顯。

    的確他們三人這些年相對於自己而言,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相對於主流水平而言,還沒有達到基準水平線——無論產量,還是質量。比如李榮浩和周杰倫,在出道之前給他人寫的作品已經數以百計;林俊杰出道前也給當年炙手可熱的阿杜寫過不少曲子,而且這些曲子都是熱門主打。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創作圈子裡比較受人歡迎的一批;業內的認可還是很高的。

    而許嵩,徐良,汪蘇瀧雖然一直在進步,也獲得了一些民眾的喜歡;但在業內並沒有獲得足夠的認可。業內並不會因為出身帶有色眼鏡看人;李宗盛以前還是送煤氣的呢。但創作是需要功力來證明的,只有寫了足夠多的好作品,才能真正在音樂史上留下痕跡。

  • 7 # 孟德爾的貓

    我覺得就是曲風的問題,許嵩和現在的汪蘇瀧還好,去聽聽徐良和過去的汪蘇瀧的歌,風格基本上差不遠。以徐良為例,徐良的唱功真不敢恭維,而且歌曲往往是和女生合唱,比如《請話》、《七秒鐘的記憶》等等,這些合唱的女生相當一部分唱歌聲音非常嗲,讓人聽了感覺有造作之嫌,歌曲偏輕快節奏,與主流的偏慢的情歌不同,而且歌詞比較淺,說難聽點有點矯情和故作深沉,因此受眾偏中小學生,而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覺得自己很洋氣,裝作看透了愛情的樣子,所以大眾打上了非主流的標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是老師,最近待在家裡脾氣越來越大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