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雄風投資

    藥明康德作為獨角獸公司,上市前和上市後,都是吸引股民的關注。對於藥明康德這樣的行為,我的專業觀點是:

    一,藥明康德變更募集資金的用途。

    在剛剛上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面,藥明康德就將新股發行募集的70%資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而沒有根據當初募集用途去投入專案生產和研發,這樣的行為,確實不是一個厚道公司的做法,也是對投資者和股東不負責任的行為,屬於不合理的行為。

    並且,這筆資金接近15億元,也不是小數目。因此,對於藥明康德這樣的行為,建議相關部門需要密切關注,如果違反相關規定,必須給予嚴厲處罰。

    二,藥明康德的股票走勢。

    藥明康德在開啟漲停板之後,股價已經開始調整,目前已經下跌20%的幅度。按照2017年的業績,藥明康德市盈率是100倍左右,這是一個很高的估值,必將使得藥明康德的股價面臨較大的下跌壓力。同時,2018年一季度,藥明康德的業績就出現下滑,淨利潤出現13%的下降,這樣的新股剛剛上市就出現業績變臉,更加擔心這個公司的基本面和未來。

    三,上市公司變更募集資金用途。

    其實,在A股市場的新股裡面,上市之後變更資金用途的公司,數量不少,但是像藥明康德這樣變更70%的資金比例,也是比較少見的情況。上市公司變更資金用途的原因是,在上市之前,已經投入資金進行相關專案的建設,大量資金閒置在公司賬戶之後,就打算透過買理財產品的方式,提高資金的收益率,也可以增加公司的利潤。對於一些現金流很好的公司,它們確實不差錢,就經常使用閒置資金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

  • 2 # 毒舌財經

    如果這個資金用途經過股東大會決議透過,那就是合理的,如果未經股東大會表決,私自將募集資金改變用途,用途購買理財產品,那就不是合不合理的問題,而是違規操作了。

    但是有時候合規並不代表合理,因為存在一股獨大的情況。

    我們先看下藥明康德上市之初的資金使用說明

    藥德康明在其a股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計劃募集資金57億元,但最終縮水至21.3億元。招股書中明確說明,藥明康德稱將用募資金額用於藥物安全評價中心擴建專案、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中心、研發中心、補充流動資金等用途,其中補充流動資金約6.4億元。

    但是藥明康德上市剛滿一個月卻累計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總額為14.999億元。理財產品包括:購買蘊通財富定期型結構性存款(保本型)6.5億元、購買利多多對公結構性存款固定持有期(保本型)5.889億元、購買結構性存款(保本型)2.61億元,除此還購買天添利1號、中銀機構貨幣、匯添富現金寶貨幣等理財產品。

    很多上市公司都有把上市募集資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做法

    其實利用上市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並不是藥明康德的獨家做法,很多上市公司都有這種操作。

    有業內人士統計過,截至2018年6月5日,有273只股票上市不滿一年,其中107只股票購買了理財產品,累計理財總額達178.1478億元,其中很多上市公司與藥明康德一樣利用大佔比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但是像藥明康德這樣把70%以上的募集資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還是比較少見。

    使用上市募集的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是否合規?

    上市公司透過IPO或者股權再融資方式獲得的資金,其最終出資人是股票市場的公眾投資者。如果變更資金使用用途,相當於違背了最初融資時與公眾投資者簽訂的契約。即使在契約中設定了某些例外條款或者進行了事後公告,也並不能改變這一問題的性質。

    因此上司公司改變資金用途理論上必須獲得全部出資人的認可才可以。 但是上市公司的出資人數量比較多,而且分散,因此現有監管規則將這一許可權賦予了股東大會。

    所以改變資金用途是否合規具體要看改變資金用途的做法是否獲得股東大會的表決透過。

    《證券法》第十五條規定 公司對公開發行股票所募集資金,必須按照招股說明書所列資金用途使用。改變招股說明書所列資金用途,必須經股東大會作出決議。

    這意味著如果未經股東大會表決透過,上市公司私自把募集的資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那就算違規的。

    但是有時候上市公司改變資金用途合規並不一定代表合理,因為很多上市公司都存在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也就是公司法人及高管控制著公司的絕對股權,因此股東大會根本不會收到普通投資者的影響,這種情況下股東大會的決議代表的上市公司法人的意志而不是大部分股東的意志。

    違規變更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有什麼後果?

    擅自改變用途而未作糾正的,或者未經股東大會認可的,不得公開發行新股,上市公司也不得非公開發行新股。

    此外監管部門會對上市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實施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資料庫。同時可能對企業相關負責人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 3 # 譚浩俊

    上市企業將募集來的資金用於理財,以增加收益,本身並不錯。關鍵在兩個方面:一是風險把控,二是購買多長時間的理財產品。

    從風險把控來說,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如果一味地追求回報率,而購買風險很大的理財產品,就是有問題的。畢竟,上市公司的資金。是全體股東的,必須經過股東會同意才能購買。不然,要對行為人追究責任。尤其發生了重大經濟損失,更要視損失大小,嚴厲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從理財時間來說,主要是考慮企業上市時的承諾是否真實,是不是存在虛假資訊,虛假編造投資專案,虛假資金用途等。因為,在實際工作中,不少上市公司提出的募集資金專案都是虛構和編造的,實際並沒有或被無限誇大導致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極低,承諾的效益難以兌現。所謂業績變臉,甚至翻臉,很大程度上都與此有關。

    從藥明康德來說,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只要符合法律手續,應當問題不大。就看以後是否一直是靠購買理財產品過日子。如果這樣,有關方面就應當組織調查,看其上市募集資金說明書上的專案和資金用途馮是否真實了。如果虛假,就該追究企業經營者和董事會成員,包括中介機構等的責任。

  • 4 # 王陽521

    社會上很缺錢,錢去哪了,第一房地產,第二就是上市公司圈走了。中國股市就是個笑話,老百姓想在股市賺錢也是一個笑話。真心希望老百姓能認識自己,遠離股市,不要把血汗錢白白扔了,弄的一身傷

  • 5 # 阿雷55063323

    首先要搞清楚企業上市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擴大企業的生產模式而上市融資因大力支援,如上市融資為了理財這比經融加槓桿更可惡。個人一或機構加槓桿風險自已承擔。上市企業融資理財是一拿股民的血汗錢搞投資風險是股民承擔。這樣的企業因阻其上市,上市了也因讓其退市不能再坑股民。

  • 6 #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藥明康德剛上市就將募集來的資金7成用於理財,這顯然不合適。這說明你藥明康德不缺錢,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說明藥明康德上市前招股說明書是假的,是在欺騙投資者,你藥明康德上市前招股說明書上準備投資的專案到哪裡去了?是不是編了個假專案來欺騙投資者?這恐怕就是這幾天藥明康德股價從138.87元跌倒108.12元的原因吧。

    為什麼說藥明康德將募集來的資金7成用於理財不合適?一是說明藥明康德沒有未來,因為你沒有為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去儲備專案,只顧眼前,在快速發展的今天,任何公司眼前的優勢很快就會消失,上市公司更是如此,眼前你有賺錢的專案,如是要你現在不考慮下一步,下幾步的事情,不斷的為未來儲備更多的產品和優質專案,公司在這坐吃山空,現在的賺錢專案很快就變成不賺錢的專案了,你還有未來嗎?投資者買股票是買上市公司的未來,一個沒有未來的上市公司還值得投資者去投資嗎?

    二是藥明康德將募集來的資金7成用於理財,只能說明藥明康德除了現有專案外,根本就沒有新的專案,沒有新專案,上市公司可以用你募集來的資金與地方政及銀行合作建立產業基金平臺,建立一個培育新專案的平臺,為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提前作好準備,而不是躺在過去等著被市場淘汰。所以,藥明康德剛一上市就不思進取,將大量資金去理財,我認為是沒有前途的行為。

  • 7 # 正商參閱

    筆者認為剛上市公司募資後用大量的資金去購買理財產品是不合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企業上市就是為了企業發展而提供的一個市場。也就是說如果企業上市不是因為企業發展缺錢了,而是來圈錢的就違背了上市的初衷。用股民投資的錢,買理財,怎麼看都不對。

    我們再來看看藥明康德的情況,瞭解市場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前不久上市僅一個月的藥明康德連續16個漲停,打破了塵封已久的歷史,也就是說藥明康德上市確實“圈”到了很多很多的錢。

    而這次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總額為14.999億元,佔其募集資金的70.41%之多。

    經過媒體調查,原來上市之前藥明康德就有買理財的習慣,四年時間,藥明康德用了35億元買理財。

    值得注意的是,4年來,藥明康德的研發費用僅佔總金額的7,93億元,佔應收比例的3%左右。

    如此看來,中國的醫療貴也就可以理解了,畢竟像藥明康德這種公司肥的流油、買著理財,還要上市圈錢、同時還能獲得補貼。

  • 8 # 郭施亮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這應該是A股市場近年來比較普遍的現象。然而,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利用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一方面在於降低資金站崗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則是提升資金利用率,而透過購買理財產品跑贏真實通脹率,也是一種比較穩妥的策略。但是,對於上市僅僅一個月的新股,卻用募資總額的7成購買理財,這確實顯得有所不妥。本來,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剛剛進行IPO募資,本身意味著公司希望透過IPO拓寬募資渠道,啟用資金來源,但公司上市沒多久,卻用龐大的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這恰恰說明了公司並不缺錢。確實,對於上市公司的募資行為,需要實時監控,同時也需要對上市公司的閒置資金進行投資,進行合理地評價,這也會直接影響到其餘公司的跟風效應,進而帶來不合理的市場影響。

  • 9 # 首席投資官

    然而,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僅1個月的公司,募資總額7成買理財,如果只是短期現象,那沒什麼問題,如果長期都如此,就很不合理了。為什麼呢?因為企業上市融資是要拓展主營業務的,業務擴大需要錢,公司缺錢,才上市融資的,7成買理財,說明公司要麼不缺錢,要麼根本沒想著擴大業務,只是上市圈一波股民的錢罷了,這種上市還有什麼意義呢?

    更何況,上市是需要經過漫長審批的,很多企業排隊排了很多年,一個並不需要上市的公司上了市,會擠佔真正需要擴張業務,需要融資的這些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因此,上市公司長期買理財,不擴充套件業務,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因此,一方面,廣大投資者需要觀察,這類企業買理財是短期避免資金浪費的需要,還是長期資金閒置導致。另一方面,證監會需要更為嚴格地稽核上市公司,是否真正有融資的需求,避免資源浪費。

  • 10 # 青蔥光明草

    兩面看:

    一、善用閒餘資金,這70%的資金暫時空置;

    二、有70%的資金空置也意味著過度融資。

  • 11 # 布衣永平

    一塊錢成本 開盤就賣50塊 炒作一下賣200塊 哪個大股東還能安心做企業 不是買房就是買理財 虧了的話再20元套現股票還有19倍的利潤

  • 12 # zj心安是福

    我沒有辦法改變股市遊戲規則,也沒辦法控制人家理不理財,我就像大海里的一點水,在大海里是由不得自己。只有離開這個股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 13 # 黃眼鏡11

    絕對天大笑話,股東投資者交給你的錢是用來發展生產的,不是用來理財的。如果是去買理財產品,倒不如股東投資者自己去買,用不著買你這個股票。

  • 14 # 使用者4197519858725

    其實這些公司根本就不缺少資金,想盡一切辦法到證券市場圈錢放在自己賬戶上踏實,什麼公司發展不發展的圈錢是第一位,最後一地雞毛都留給投資者。

  • 15 # 大胖牛1

    首先第一步,不能讓錢閒著,能掙點是一點,第二步,立項,投資,錢花了,就是沒效益,第三步,把股票質押,能流通的統統賣掉,第四步,坐等公司倒閉,和我無關

  • 16 # 食堂飯卡

    很合理,這麼大規模資金你不可能一次性投入,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國90%的噴子都是亂噴,瞎噴,不懂裝懂!!禍害!!

  • 17 # 身強力壯東張西望錢包鼓鼓六神無主

    募集資金用於投資專案不可能一次性投下去,進行短期理財可以理解,如果是用於1年以上的甚至是3-5年的理財,那就是肆無忌憚的圈錢斂財了

  • 18 # 東邊一豪士

    這就是我們的獨角獸 良心企業 好企業 是積極尋求發展 而又被資金制約發展 所以必須回國內 先吹大泡泡 然後讓國內投資者來分享企業成長,有責任心的企業

  • 19 # 調1373782

    肯定不對呀,買了理財,它股價又不漲,也不分紅。投資者為啥不自己買?公司上市就是為了融資去拓展公司,一家連融資計劃都沒有的公司憑什麼上市來融資?就是為了騙錢。不要臉。

  • 20 # 陳哥16862248

    套路依舊:一,上市圈錢。二,理財增值。三,逐漸透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實控人與高管據為已有。四,跑路,最終留下一地雞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員工和職工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