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冬雨AK
-
2 # 三安5
什麼東西都沒有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利益面前沒有朋友更何況同盟!我們用堅定的信念!打敗了聯合國軍就是這樣的例項!
-
3 # 小健145107595
和平是好的,打仗是不好的。因為和平是理智的,大家有共同利益,那麼很多事情可以協商,看看怎麼排除分歧,或者有分歧也好,只要互不干涉,能合作的部分,還是可以合作一下。但是一旦打仗了,就不同了,就算是朋友,怎麼在我這放了一炮?誤打的,誤會了!失靈了!我誤你個鬼啊誤!打!
-
4 # 張是財
普京總統的一句名言,在應何場合和情況下,首先都要考慮自己的利益。
什麼事情都為盟友兩肋插刀,到頭來只能頭破血流,勞民傷財。
-
5 # Wenlin
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
一是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二戰德國和日本,就是一個聯盟,他們為了共同的侵略利益而合作。合作是為了利益最大化。由於各有各的小算盤,因此又互相牽制。特別是向這種,為了自己私利而損害他國利益的利己主義國家,更是隨時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傷害。因此,合作是相對的,從互相利用走到互相傷害是必然的。
二是如果有更高的思想境界,為了全世界人民的解放事業走到一起來的,在某種程度上,合作會更徹底、更長久。但是也要看到,儘管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對他國可以無私奉獻,但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最終還是會因為某個領導人把個人利益和得失放在高於理想信念之上,放在遠大理想抱負之上考慮問題,同樣會發生因為利益而互相傾軋的事情。即使是向斯大林這樣的領袖也難逃這個規律,因此中國革命或多或少還是中過招的。後來更自私的赫魯曉夫上來了,發動了針對社會主義陣營及針對其他國家的侵略戰爭。當然,後來沒有逃脫“私“的規律,到了戈爾巴喬夫這一代領導人手上,宣佈蘇聯解體了!
核心問題在於“私“心大小!
-
6 # 使用者105047338372
二戰時的歐亞兩戰場地理上相距甚遠,統一籌謀和指揮顯然不現實,兩家都不可一世,協同作戰更談不上,只能是結盟互不侵犯,各幹各的,各打各的,它那裡知道,他們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被捆綁在一起了--他們發動戰爭的性質是相同的戰爭的過程驚人的相似--濫殺無辜,結局必然相同--人類共同的敵人--最終遭世界討伐,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聯想唇亡齒寒這個道理,一味地相信各自的力量,即便是他們中的一家暫時贏了大家也不會讓他長久。如果他們不是同一個命運,也就談不上小算盤和誰拖誰的後退了。
-
7 # 雪山頂上的蘭花草
個人也好,國家也好。首先自身的利益是要第一考慮的。
二戰時的德國是先侵略歐州,而日本是先慢慢的從東北三省侵略起而想佔領我們全中國。
當時的德國和日本都是狼子野心。都想自已國家一手遮天。統霸全世界。
他們互相聯盟,都是為了各自侵略者的利益。一旦牽涉及到以及防礙到自已的利益。他們之間就會互相扯後腿互相損害了。
因為他們都是靠損害別國利益來有利於自已的國家。本身就心血不正。而最後走到互害的地步。這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
8 # 謙謙138911361
他們倆個國家當時都是軍事強國,一山不容二虎,假如他們各自的戰場上打勝了,那麼最後他們倆個國家也會做最後的決鬥。為了利益不是經常發生同夥人反目成仇的嗎?
-
9 # 成長新視點
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一個正常的國家,正常的國家領導人、執政黨和人民,他們永遠是以自己的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為原則的!
這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沒有人會永遠無緣無故的對你好,默默支援你、幫助你而沒有所圖。
奉獻愛心,關懷幫助都有個度,國家之間結盟更是如此。如果,你失去了利用價值,他會毫不猶豫的推開你,甚至制你於死地,都有可能!
人類社會能夠不斷的進步發展,他的規律本身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二戰期間,德國和日本結盟,他們之間有共同的利益訴求,那就是瓜分世界地盤。
在自己可以獲取最大利益的前提下,會全力以赴的配合,否則只是做做樣子,誰都不會無辜的為對方做出奉獻。
沒有永遠的朋友,
只有永遠的利益!
-
10 # 恩惠
因被撒但敗壞後人都自私,有存心、有自利、有私慾,都是各揣心腑事,都想利用別人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人是為了別人而捨己!
-
11 # 統富2
結盟的目的是凝聚部分國家的力量去損害和侵略其他一些國家的利益和財富,在利益和財富面前又互相爭奪,所以友誼是暫時的利益是永久的。中國是不結盟國家,不想損害侵略任何國家,但也不接受任何國家和聯盟的損害和侵略,堅持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利益共享。受到世界很多國家的相應和讚揚。
-
12 # 資料完善度低
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自然不會完全同心。各自既有利益一致的方面,比如”共同瓜分”。又相互設防丶互扯後腿也就很正常,不足為怪。
即使現在的“北約”,也並非都”步調一致”。否則、俄羅斯也沒有叫板的本錢,要麼妥協丶要麼開戰決勝負。
-
13 # 卒頭726
看事物,要看它的發展規律,結合歷史潮流。處理事物,要有高尚的道德,深遠的格局。領袖,帥才,將才,奴才看到的同一件事,理解與處理各有出入,不盡相同。
-
14 # 樓外青山花間酒
1.民族特性決定了國土面積的大小,國家大的民族包容性強,有大局觀,能實現規模龐大的超級工程,但無法做到特別精細,比如中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只要是面積大的國家都很難量產精密小零件
2.倭奴國和德國都是小面積的國家和單一民族思想的國家,能把東西做到精密,但是無法容忍瑕疵,這種民族往往缺少包容精神,缺少大局觀
3.兩國發展思路和戰略目標不同,德國是佔領歐洲統治世界,倭奴是佔領中國徐圖天下,一個是針對蘇聯,一個是針對中國,吃的不是同一碗飯。
4.倭奴和德國都是資源缺乏型小國,並且生產力也不在一個水平,倭奴放棄連發武器節省資源,而德國更有野心,強調火力強大,兩種思路格格不入
-
15 # 帝國中興
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雖然是盟友,由於兩個國家距離遙遠只是表面上的盟友,雖然兩國之間有一些技術上的交流,但是雙方之間由於戰略目的的不同並不能進行很好的協同。歐洲戰場德國主要的作戰目標就是英國和蘇聯,期待擊敗英國和蘇聯統一歐洲,在蘇德戰爭時期德國要求日本在遠東進攻蘇軍,使蘇軍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減輕德國的壓力。
日本早期的戰略目標並不明確,一直爭論是北上還是南下,有鑑於德國要求日本北上與德軍在蘇聯會師的建議,日本為此進行了一次大膽嘗試,這就是諾門罕戰役,這次戰役日本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諾門罕戰役的失敗直接導致日本戰略目標大調整,放棄北上,選擇南下,佔領盛產汽油和橡膠的東南亞地區。為此日本不得不除掉對日本最具威脅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最終迫使美國加入而盟軍陣營。
而希特勒最忌憚的就是美國的參戰,日本招惹美國讓希特勒大罵日本愚蠢,為此德國也不得不對美國宣戰,美國從早期的軍事物資援助直接派兵參戰,把德國置於多面作戰的不利地位,受到世界主要強國的圍攻,加速了德國的失敗程序。日本在亞洲戰場除了美國幾乎沒有強大的對手,當時也由於美國把主要作戰力量部署在歐洲,造成亞洲兵力空虛,才使日本能夠很快佔領東南亞地區。
其實在整個二戰之中,德國和日本的戰略考量使不一樣,德國主要是想征服歐洲,滅亡蘇聯。而日本則是征服中國,佔領印度,和德國在中亞會師,因此他們雖然是盟友但是各自的戰略目標不一樣,他們都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也就很難“尿”到一個壺裡了。
-
16 # 小女天天好
這很正常。盟友之間也是自己的利益為重。特別是大而強的國家,往往不把小兄弟放在眼裡,有時給點恩惠,從加強合作。如損害了自身的利益,連二師兄也不答應。朋友都是利益前提下才有可能為友的。
-
17 # 東斯坦因
德日在利益分配上存在極大的矛盾
雖然德意日三國在二戰時組建了軸心國,並吹噓法西斯同盟堅固如鋼鐵。但其實德意日三國,尤其是德國和日本之間還是存在極大的矛盾的。
例如,二戰之前,德國在中國擁有巨大的利益,德國每年從中國獲得大量的工業原料,而日本對中國的野心 則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為此德日兩國就曾起過齷齪。雖然1938年時,德國為了整體戰略的考量,改變了對華政策,不再支援國民政府,但德日間在在華利益的分配上依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比方說,日本限制德國從日佔區進口大豆 、鎢銻等原料 ,而 這些原料是德急需戰備物資。
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在切實的利益面前,盟友神馬都算是浮雲。利益上的尖銳矛盾,註定了德國與日本之間的盟友關係只是貌合神離。
德日缺乏溝通協調機制自古以來,令出多方,政令不通者成大事!為了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反法西斯舉行了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等數次首腦級別的會議。
反觀軸心國一方雖然在結盟條約中規定定三國在政治 、經濟、軍事上互相援助,但在具體實施中由於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再加德意日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這導致了軸心國在二戰中其實都是各自為戰。
縱觀整場二戰,德日之間就沒有一例互相配合的成例,甚至不拉後腿都是好的。
德國與日本打心底裡看不上對方德國與日本都是法西斯政權執政,不但極端自私反動,還伴隨有極端種族主義,認為除了天,就是自己。所以日本和德國打心底是看不起對方的。雖然暫時由於利益,德國和日本走到了一起,但是“三觀不對”的彼此又怎麼能有效地配合和支援。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回覆列表
說“紙糊的盟友”有點過分了,法西斯陣營中,除了義大利是個逗比外,德國 日本還是比較靠譜的,日本就曾經從德國獲得過虎式坦克 U型潛艇等技術,只是兩國分別在不同的戰場,相互之間沒有協同作戰過。
不過希特勒本人確實看不上日本,尤其是在蘇德戰爭的關鍵時刻,日本不在遠東牽制一下蘇軍也就罷了,偏偏去偷襲珍珠港,直接把世界第一強國拉入二戰,據說希特勒得知偷襲珍珠港的訊息之後氣的破口大罵。
而且,德軍和日軍也是互相看不上。在日蘇諾門坎戰役進行期間,德國的軍事觀察團可以說是大跌眼鏡,在其提交的觀察報告中這樣評價日軍:日本陸軍的整體水平還處在一戰時期,戰術落後,竟然主要訓練士兵進行白刃戰,而且裝備老舊,整體設計十分落後。但不可思議的是日軍從士兵到指揮官都十分狂妄無知,宣稱日軍一個師團可以擊敗蘇軍三個師。所以,德軍認為日軍不能稱為一支現代化軍隊,而且對於日軍殘殺老百姓和戰俘,尤其是傷員的行為十分的不齒。
而日軍同樣如此,也瞧不上德軍,這也難怪,日本一直認為自己大日本皇軍戰無不勝,是天下最勇敢的武士,雖然德軍在二戰初期透過閃電戰橫掃歐洲,但日本軍事觀察員的評價是:德軍士兵戰鬥意志不是很強,士氣不高昂,過度依靠坦克裝甲車飛機,如果和帝國皇軍勇士進行白刃戰的話,他們將不堪一擊!難能可貴的是,日本對德軍的坦克給與了高度評價,認為其效能先進,而且敢於孤軍深入,有武士風采。
所以,二戰德日 不能說尿不到一個壺裡,只是兩者身處不同戰場,戰略目標不同罷了,不過兩軍之間互相瞧不上倒是真的!
(個人看法,不當之處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