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哈迪斯愛寫作
-
2 # 華年1979
按《論語·陽貨》。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孔子說:“只有婦女和小人難以對付:太親近了,對你不尊重,為所欲為,太隨便而不知謙遜;若是疏遠了,又怨恨你不夠親近。”
我同意學者李澤厚的看法:“我以為這句話相當準確地描述了婦女性格的某些特徵。對她們親密,她們有時就過分隨便,任意笑罵打鬧。而稍一疏遠,便埋怨不已。這種心理性格特徵本身並無所謂好壞,只是由性別差異產生的不同而已;應說它是心理學的某種事實。至於把“小人”與婦女連在一起,這很難說有什麼道理。但此“小人”作一般人解,或作修養較差的知識分子解,亦可說通。”
李澤厚的觀點,華年不敢掠美。我所強調的是,我們在認清事實之後該有的反思和與之相應的改變方為關鍵所在、意義所在!我們不能整天活在一個自造的或被他造的“受害者”的情景之中,深陷其間,不能自拔,也不願自拔,從而進一步以豢養自己受害者的身份,以此來賺取認同、獲取同情,我以為大可不必,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最後總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至於孔子所說的錯與不錯已經不重要了。
-
3 # 平靜64643908
沒錯,小人就是那樣,對他好他覺得你是應當的,不留神得罪他了,就懷恨在心,侍機報復你,女人,十有八九也是這樣。
-
4 # 七月流火140400643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是孔子輕視婦女和勞動人民的最大罪證。也是老先生從孔子變成孔老二為人詬病和謾罵的原因之一。對此,我可以和大家一樣說一句“罵的對”。可是,就孔子這句話來說,難道他說錯了嗎?
對一個問題或是觀點的評價,是受時代的意識形態所影響的。時代變了,思想觀念變了,對一些問題的評價可能也就變了。孔子的這句話,從他嘴裡說出來,一直到民國之前的兩千多年時間裡,是被大多數人,也就是主流意識形態所認可的。也就是說,他對了最低兩千三百年。五四時期,西方現代思想傳入中國,封建意識形態被拋棄,被打破之後,這句話就變的不對了。到現在為止,錯了大約一百年了。因此,評價一句話的對錯,沒有一個絕對客觀的標準。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為什麼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人們都認為這句話是對的?難道古人都是腦殘嗎?這顯然不是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從現在的觀念入手,來分析一下。在這裡,我把197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工農兵學員對這段話的批判,抄給大家:
人類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沒有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包括廣大勞動女在內的勞動群眾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但是孔丘卻顛倒歷史,混淆是非,把這種情況說成是奴隸主養活了奴隸、婦女和其它勞動人民,這是極端荒謬的。魯迅曾指出:“我們看看孔夫子的嘮叨,就知道他是為了要“養”而“難”,“近之”“遠之”都不十分妥貼的緣故。(《南腔北調集 關於婦女解放》)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婦女和奴隸們的“不孫”和“怨恨”,是階級對立的必然現象,是反抗奴隸主貴族壓迫剝削的表現。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中國婦女和勞動人民是富於革命鬥爭傳統的,是不能忍受黑暗勢力的統治的。孔丘的嘮叨,正是奴隸主階級和一切反動階級對勞動人民的仇視。
孔丘對婦女極端歧視,把婦女和奴隸同等看待,拼命鼓吹“男尊女卑”的謬論,其目的正是為了挽救和恢復當時遭到嚴重破壞的奴隸制宗法等級制度。孔老二的這種歧視婦女的反動觀點,為歷代反動的封建統治者繼承,他們加以發揮,提出“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剝奪了廣大婦女參加政治活動的權利,使她們淪為奴隸和附庸,給婦女捆上了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四條極大的繩索,使她們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生活上受虐待,被壓在了社會的最底層。
憑心而論,工農兵學員的水平還是很高的。他們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是很到位的,也正因此批判的時候,才能一針見血。這句話的關鍵點有兩處,一是“養”二是“女子小人。”在古代,勞動人民和女子,與奴隸主之間,是一種“養”與“被養”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今天的平等關係之下的相處交往是不一樣的。它是不平等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到底是誰養了誰。上面的解析有一點很準確,就是所謂的“小人”不是指的道德方面,而是社會地位,具體在孔子的時代,就是奴隸主,也就是國君大夫等有國有家者治理下的人民。
上面這個意思弄明白了。這個事情主好辦了。“養”與“被養”的關係在今天依然存在。比如,你是阿里巴巴的員工,你認為是老闆馬去養活了你,那麼,證明你的票投給了孔子。如果你認為,是千千萬萬阿里巴巴的員工們養活了老闆馬雲。那麼,你就把票投給了工農兵大學生。
我個人覺得,這種養與被養的關係,不是可以完全割列開來,不是A養了B,就是B養了A。實際情況是,A在養了B的同時,又被B所養。他們是互相依存的。工農兵大學生們說的雖然很有道理,但不是辯證的歷史觀。
就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沒有特別的能力和水平,是單位養活了我。所以,我在單位裡,能勤勤懇懇的幹工作,就算受點委屈,覺得也是正常。假如單位要養活員工,那種只要好處,不想奉獻的人,對單位來說,肯定是最難養的。這樣的人多了,單位遲早要倒閉。如果單位的老闆要變著法兒壓榨員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工農兵學員們批判的,就是這種情況。
孔子的話到底錯了沒有呢?各位還是自己給答案吧!
-
5 # 美麗心情155698619
這句話難道不是孔子對自己家庭夫妻生活的牢騷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遜遠之則怨”~人家最後鬧到離婚了好不好~人家也是凡人,還沒到七十歲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青年一枚而已~感覺他的弟子記事本也太糊弄了,記下一句話,也該有個前因後果吧~呃,我的觀點,滄海一粟~
-
6 # 雪舞200324376
唉,這不很充分表達了老二不想革命到底了麼!嗯,老二,他就是老二啊!不要在這方面去苛求他喲。反正,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小闖將們都是這樣說的:孔子/孔老二。
-
7 # 木山王1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在當時代,孔子說的一點沒有錯。因為當醫療水平低。女子與小孩(小人)年輕時存活很低。女子死在難產大出白血的較多,小人死在出痘天花瘟疫較多。後人把這句話歪曲了。
-
8 # 凝輝溢彩
這句話是男人對女人的絕望的一種哀嚎,尤其是有身份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個社會是由男人和女人構成的,而年輕女性更是受到男性的喜歡,大都願意接近,得到想要的滿足,(這裡不特指那個),那怕有所付出,
但是你們信不信,一個女人一句話,能搞垮一個大公司,能幹掉一個大官,能讓一個人坐牢,水可載舟也可覆州,還有成家後在家裡和老婆講理試試,在社會層面裡女人就是這樣,鮮花時是享受,是色彩,一時澆不到,會象炸彈一樣摧毀一個人的一生,而且天天在身邊,所以丶丶丶。
-
9 # 使用者99245969961
關於"小人""一詞, 有學者解讀為""小孩""。認為小孩,女人柔弱,需要呵護。
孔老先生說這些讓人聽不懂的話幹什麼。
-
10 # 笑看風雲1231936
說對了,太有預見性了。天價彩禮滿天飛,敲詐勒索掃中國,你說難養不難養?小人背後捅刀,暗中使壞,反咬一口,你說難養不難養?孔子就是個未卜先知啊。
-
11 # 縱使一夜風吹去
孔子即使說錯了,也會有一大堆人絞盡腦汁咬文嚼字為之辯護的,有的甚至從句讀下手,改動標點符號的位置來改變語意,以有利於孔子。
回覆列表
意思:和那些內心陰險狡詐、卑鄙無恥的人是最難相處的,和他親近相處時他不懂得謙遜有禮對別人,別人疏遠他了,他又有怨恨。
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中“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譯文分析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被認作是孔子不尊重女性的經典話語,也有為這句話辯解的;他們把這句話的女子的“女”說是另外個字意的“你”,小人說成是“小孩”,但真正翻譯起卻重疊,變成孔子說話反覆,而且還像是罵人的,孔子一個文人不可能話說不直,也不可能低俗罵人,那不通。而是孔子對處理夫妻關係和上下級關係感到頭疼。他自己也馬上給出瞭解決方法,就是下一句的“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可以同時用到兩種關係的處理過程中。所以不能用這句話太斷章取義。“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其實這句話並非歧視女性要理解這句話首先得理解“小人”這個概念,《論語》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現了二十四次“小人”,這些“小人”其實絕大多數可以理解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這是相對大人和士階層的另外一個階層。而此處的“養”字,則指的是相處的意思。
所以,全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講述的是相處之道,大概意思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來說,與女子的關係很難處理好;站在官員的角度來說,與平民百姓的關係很難處理好。因為與他們過分接近了他們就不知道謙遜,過分疏遠了就會怨恨。
很多人理解古文都會按照現代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又或者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而斷章取義,譬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出自《孟子·盡心上》),其中的“為”字有兩種讀音,但是正確的讀法是第二聲,這裡的“為”是動詞,句意為人如果不修習自己的德行,那麼天理難容,朽木不可雕也,而並非討伐人類的趨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