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怡然齋
-
2 # 無心齋侃畫
錐劃沙、屋漏痕,都是相同含義。同為中國書畫傳統技法中對用筆功力的一種形容,也是中鋒用筆的一種比喻。
當錐鋒往沙子裡劃的時候,兩邊的沙子必然均勻隆起,中間則深深凹成一線;線條的起止形狀與中間相比,也並沒有明顯的尖形,而呈圓狀。這非常準確地體現了書法的中鋒筆法,以及如此寫出的渾厚飽滿、具有立體感線條的形象。我們常說的力透紙背也就是這種效果,這種高質量的線條,具有很強的藝術張力。
屋漏痕就是房屋漏雨,水沿著牆面不斷往下滲,牆面上會留下一條看似直線,但實際是彎曲不平、粗細不一的流水痕跡。用來形容書畫線條的遲澀厚重,倔強挺拔。這種線條的表現力和概括性非常好。
-
3 # 空谷山人
錐畫沙,
屋漏痕,
這裡談的是一陰一陽。一硬一軟。
水軟牆硬,錐硬沙軟。
軟而隨意,硬而不屈。
這裡是在談筆軟而奇怪生。
筆在執行轉折時任其變化,自然之態最妙。
手的蠻力與軟毫的彈力不同,
會用筆者充分利用筆毫的彈力寫字。
不會用筆者只會用蠻力塗抹。
一知半解者用力過而不知筆毫自然之態之妙也。
用筆要口傳手授。那只是騙人的。用筆就是屋漏痕。破解你就是大師。不二法門。
-
4 # 無為大聖o
錐畫沙、屋漏痕很形象化的講寫毛筆字的意識,和運筆過程中的行筆速度,更重要的是用這種行筆的速度才能寫出筆力來。
比如錐畫沙是要求筆鋒著紙要深入一些(這都是意識問題)不慢不越的書寫,久而久之筆力就顯現出來了,這就是內厭筆力的筆法。
屋漏痕很形象、雨水沿著牆壁非常自由的活潑的往下流動,而且時走時停古代書者發現採來用作行筆速度,正好遇筆力外拓相吻。
以上是自己學寫字的一點體會,一管之見,方家教正。
-
5 # A喵先生の正能量
如果不理解,可以試試在平坦的細沙地上(尤其是乾的沙),用利器刻畫寫字,如果用力方向不正,利器雖深入沙中,卻留不下什麼痕跡。只有持器端正、用力垂直向下,才能使留下的痕跡飽滿、自然。“錐畫沙”形容善用中鋒,筆畫瘦勁爽利,如用錐子畫沙。
再有去淘寶買初級篆刻套,自己刻幾個章。
-
6 # 翰墨書道
錐畫沙、屋漏痕是形容書法"中鋒"和"藏鋒"的一個非常著名的術語。錐畫沙就是指具有中鋒藏鋒形質的點畫形態。屋漏痕則是對豎畫用筆的要求和藝術效果的比喻。這個說法起源於唐朝。在唐褚遂良的《論書》中說,"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褚遂良是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人。顏真卿在《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中描述的更詳細。
長史曰:“予傳授筆法之老舅彥遠曰:‘吾聞昔日說書若學,有工而跡不至。’後聞於褚河南曰:‘用筆當須如印泥畫沙。’思所不悟。後於江島,遇見沙地平淨,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沈著。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矣。真草用筆,悉如畫沙,則其道至矣。是乃其跡可久,自然齊古人矣。但思此理,以專想工用,故其點畫不得妄動,子其書紳。”予遂銘謝再拜,逡巡而退。自此得攻書之術,於茲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黃庭堅說:王氏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蓋言鋒藏筆中,意在筆前耳。
屋漏痕,描述的是豎畫運筆不可一瀉而下,要頓挫行筆,猶如屋漏痕之蜿蜒而下,故謂之"屋漏痕"。這樣的線條圓活生動,自然有致,是顏真卿提出。
-
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錐畫沙、屋漏痕,都是對書寫效果一種比喻,是意向感覺,不是筆法。
錐畫沙,是指筆鋒在紙面上行進時,在彈力作用下,有明顯的阻力和澀感,筆尖走過之處,紙面上出現溝痕,是一種力度感的體現。也就是書法上所講的力透紙背的意思,說明用筆沉穩厚實不漂浮。無論是中鋒、側鋒都是這個感覺。
屋漏痕,原本是指古舊民宅屋頂滲漏雨水,滴在紙糊的棚上向外洇化,水印邊緣出現潤澤的自然現象。
比如,同樣的字,用毛筆蘸墨汁在生宣紙上書寫時,筆跡邊緣向外洇化後,出現毛茸茸很柔和的狀態。而在熟宣紙上書寫,沒有屋漏痕,筆跡質感剛硬。如圖:
△上圖中,左邊的是熟宣紙,右邊的是生宣紙。
這個實驗結果證明,筆法動作是一樣的,而由於紙質不同,效果差別很大。
由此可見,所謂的“藏鋒、逆入、回描……”很可能是一種錯覺,並非筆法所致。所以,我一直以為古人寫字是辦公,並且不寫大字,完全是自然書寫狀態,絕不會像今人某些偽大師理解的那麼麻煩,慢悠悠的,寫一筆停一下,描來畫去的。
我們在臨摹範本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忠實原作,不能因為把字放大幾倍臨寫,就把原帖筆法給惡意篡改了……
回覆列表
古人書論中把不同書派千變萬化的筆法主要歸納為兩大類:“內擫法”和“外拓法”。“錐畫砂”、“屋漏痕”則是對這兩類筆法的形象化的比喻。二者有何區別呢?我們搞清楚了這兩個比喻的內涵,就明白了兩類筆法的要旨和特點。
古人寫字強調中鋒用筆,要求一心一意地注意到紙上的筆毫,在每一點畫的中線上,不斷地起伏頓挫著往來行動,使毫攝墨,不令溢位畫外,務求骨氣十足,剛勁不撓。前人曾說右軍(王羲之)書“一拓直下”,用形象化的說法就是“如錐畫沙”。右軍是最反對筆毫在畫中“直過”,就是毫無起伏地平拖著過去,因此,這個拓法,不是一滑即過,而是取澀勢的。你若在平平的沙面上,用錐尖輕輕地划過去,沙子就會滾回小而淺的劃槽裡,把它填滿,還有什麼痕跡可以形成。當下錐時深入沙裡一些,而且不斷地微微動盪著畫下去,使一畫兩旁的沙粒穩定下來,才有線條可以看出,這樣的線條,兩邊是有凹凸的。所以包世臣說,書家名跡點畫往往不光而毛。這說明前人用“如錐畫沙”來形容行筆之妙,大家都認為是恰當的。凡欲在紙上立定規模者,都須經過這番苦練工夫。但此法因過於內斂,就比較謹嚴些,也比較含蓄,若表達自然物象之奇,則顯得不夠,遂發展為外拓。
外拓用筆,多半是在情馳神怡之際,興象萬端,奔赴筆下,瀚墨淋漓,便成此趣,尤於行草為宜。內擫是基礎,基礎立定,外拓方不致流於狂怪,仍是能顧到“纖微向背,毫法生死”的巧妙的。“屋漏痕”就是外拓法的形象化說法。懷素見壁坼裂痕,悟到行筆之妙,顏真卿謂“何如屋漏痕”,懷素覺得更為自然,更為貼切,大為驚歎,以為妙喻。雨水滲入壁間,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來,其流動不是徑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動盪著垂直流動,留痕於壁上,始得圓而成畫。放縱意多,收斂意少,所以書家取之,以其與運筆相通,使人容易領悟。
綜上所述,“如錐畫沙”一一筆致緊斂是內擫法。反之,“如屋漏痕”一一筆致縱逸是外拓法。內擫是骨(骨氣)勝之書,外拓是筋(筋力)勝之書。舉例而言,大王(羲之)是內擫法,小王(獻之)是外拓法。唐朝歐、虞、褚是內擫法,張旭、顏真卿、懷素是外拓法。兩類用筆法只是區別不同的書風,沒有優劣之分。所以黃庭堅詩云:
魯公筆法屋漏痕,未減右軍錐畫沙。
可惜團團新月面,故教零亂黑雲遮。
無論內擫外拓,運筆均須左右起伏配合著不斷往來行動,才能奏效,若不解運腕,那就一切皆無從做到。
文末附王羲之《集王聖教序》和顏真卿《祭姪稿》,是典型的內擫(錐畫沙)和外拓(屋漏痕)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