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嘯鷹評
-
2 # 厲兵
一句老話再合適不過:保密工作,往往不是怕別人知道有多先進,而是不能讓人知道有多落後。米格31發射的匕首導彈,看起來似乎是黑科技得不得了,其實只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玩文字遊戲。
圖一:匕首導彈的特寫,圓滾滾的身體和銷魂的小翼,不要以為披個馬甲,我們就不認識你是彈道導彈。
教大家簡單地從外形上辨認,美國X-51乘波者這樣又扁又平的,是比較先進的。長得圓滾滾的,肯定不先進。
江湖上目前主要有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兩大流派,彈道派的速度快一些,可以說,自從德國造出了人類第一發彈道導彈時候起,就已經打開了高超音速的大門。射程越遠,彈頭落入大氣層的速度越快,突破10倍音速那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早已經實現的事沒啥好吹牛的,所以江湖上再談高超音速的時候,預設是把彈道派給劃出去的。
圖二:匕首導彈圓滾滾的彈體,請問它的進氣口在哪?
這幾年高超音速武器被炒得火熱,其實大家都談的是巡航派,造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難度很大,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造出實用化的武器,全是工程研究。這是因為巡航導彈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不採用火箭發動機,一般用超燃衝壓發動機,發動機難度很大。而且導彈在高超音速飛行時,彈體跟大氣摩擦產生很多熱量,如果不作特殊處理,導彈直接就爆炸解體,不可能持續飛行。
美國是這個地球上高超音速武器最領先的國家,X-51代表了人類現在最牛的水平。它的速度不過是5馬赫左右,飛行高度約2萬米。又扁又平是因為採用了乘波體理論,目前這個理論也是中國也在努力的方向。俄羅斯何德何能,可搞出個10倍音速的逆天武器。
圖三:X-51是標準的乘波體外形,肚子上有進氣口。
米格31上掛的只不過是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的空射版,是彈道派的鹹魚翻身。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起美蘇爭霸的遺產。美國是果斷放棄了,俄羅斯又重新撿起來湊數。米格31這次發射的匕首導彈,並未採用乘波體外形。X-51因為要在大氣層內飛行,所以必須要進氣,因此額頭下有一個矩形進氣道,吸進氧氣讓衝壓發動機工作。而匕首沒有進氣道,因此只可能採用火箭發動機。
綜上,美國和中國目前在高超音速武器上跑得最快,在中美兩國都還未造出實用化的武器之前,俄羅斯搶先宣佈搞成,只能說明一件事,這事有鬼。從上面的分析中,大家可以看到,俄羅斯目前並未掌握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
-
3 # Numb6893
就是就是你的時候就知道嘛呢幹嘛呢美女晚上好你好,我就給你買寒暑假了沒有錢啊小雪生一個小時後的事嗎好的時候給我說一聲吧嗯⊙∀⊙!還是真的嗎好的時候給我說一聲對不起對不起嘛我在學校裡沒有那麼多的那個了沒有錢吃飯沒有到了打電話給班主任說的是小雪生一個無碼嗎人的一生平安夜狼隊友
-
4 # 九尾狐工作室
出於保密需求吧。匕首可能用了一些非常規的先進技術,現在現在高超音速武器還在實驗階段任何實物都有可借鑑作用。
-
5 # 梁勇10866
要麼是怕洩密,要麼是怕露餡。十馬赫的飛行器,內行一看外形和氣動佈局,就能辨別真偽,我從心裡懷疑,俄羅斯是否有這個能力!我算是個外行,但從個頭就感覺這種導彈不可能用十馬赫的速度飛行兩千公里。因為其體積限制了推進劑的容量!
-
6 # 胡延美律師
可能是它害羞,也可能是它長得不好看,更可能是它身上的紋身涉及軍事機密。真正的原因只有俄軍方知曉,其他人只能是猜測。而單反猜測很少有猜地準的。
我說個標準答案吧:因為它見不得人!
-
7 # 塘坳美如畫
謝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對於這個問題,對於我們這些搒觀者來說不過是青蜓點水,起了點漣漓,願與大家分享從靜思中得到啟發,首先我們不要在(碼)字上下工夫,石馬是表面上的精工製作,看不到它的內心,我們要在製造匕首導彈專家組的內心深處來分析這個(碼),為什麼要用這個(碼),這個(碼)用來做什麼,它起什麼作用,速度,準確,撒熱,免干擾,隱形,千里眼,半途中再加速,利用高空大氣層再充電,不要半途而廢,重新調整準頭,衝破對方強大的防禦網,直接擊中對手的目標後,(碼)可以把剩餘的廢料全滅跡,讓對手完全得不到一點技術物質上的秘密。
-
8 # 使用者166892810
因為那個導彈的尾部涉及到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如果沒有打碼,洩露了會使俄國的“匕首”超音速導彈的製作方法流傳出去,然後別的國家會抄襲並製作,那麼這個導彈就不會成為俄國的了,將成為地球上的每一個國家。
-
9 # 你東來我西往
匕首一出,敵都為之心驚肉跳!高超音速導彈長約三米,點火後各飛行階段都能機動改變彈道,最遠射程超過2000公里,可用常規彈頭或核彈頭攻擊地面、水面目標。在飛行末段,這款導彈的前端會啟動全天候“自動尋的”裝置,使導彈準確攻擊預先設定的目標。
“匕首”導彈系統的機組人員今年已經實施了250次飛行,並且在不同天氣條件下進行了晝夜全方位訓練。此次發射讓“匕首”導彈系統的戰術和技術特點、作戰指標等得到確認。俄國防部說,由於米格-31戰機和高超音速彈道導彈的低雷達能見度以及高機動性,當今世界還沒有能比擬“匕首”導彈系統的同類系統。
馬賽克對於一款尚處於試驗階段的先進武器來說也不為過。當然,對於俄羅斯來說,一下出來這麼多先進武器,我個人覺得也有戰略的意義,至於是否真如俄方所說效能如此先進,還有待時間的考驗。現如今,隨著各國技術的不斷髮展,對於一項技術已不再是你看了也不懂了,而是看一眼就瞭解各八九不離十了,所以適當的偽裝還是很有必要的。
-
10 # 區域拒止
其實“匕首”導彈打碼不是最關鍵的問題,最令人好奇的,是“匕首”導彈的載機,是米格31!
米格31是蘇聯時期為國土防空軍開發的截擊機,基本上只承擔攔截巡航導彈和敵方轟炸機的任務,空戰也只是打光導彈轉向走人。這種戰鬥機的速度非常快,載荷能力不是很強,火控系統相對優秀,格鬥能力不行。
俄羅斯為什麼要給米格31開發高速對地導彈,這反而是令人疑惑的問題。要麼俄羅斯即將給米格31換髮,使其獲得更強的掛載能力。要麼俄羅斯未來的戰鬥機將會具備超熱障飛行能力,如果是這樣,美國真的要蛋疼了。
眾所周知,隱身戰鬥機的塗料在超過音速時會有不小的損傷,而在熱障面前,音障的損傷不過是小兒科。大部分飛機機體都不能承受熱障的超高溫度,隱身塗料也不例外。如果俄羅斯未來戰鬥機成功的超越了熱障,那麼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其裝備了等離子隱身系統。
這種隱身系統之前也僅僅有過少量公開,原理可行,但是並沒有公開驗證機等專案。現在看來,很可能已經開始了初步實驗。這一專案原定於裝載在蘇聯的米格1.44專案上,但蘇聯解體後,最終不了了之。
而“匕首”導彈本身,反而並不是非常神秘的科技。蘇聯時期就有過拿地對地導彈的火箭當防空導彈用的事情,現在拿來當空地彈也毫無問題。就照片公開的體積看,和SS-21導彈大小相差不大,改造為對付點目標的導彈完全有可能。畢竟反艦要求的精度,比防空低多了。
-
11 # 蓑笠翁PK寒江雪
現在國際上有很多國家都有超音速導彈,我們先不管有幾個國家,先說下什麼是超音速導彈,超音速導彈可以在幾秒時間達到1倍到幾倍音速,這樣的導彈都叫超音速導彈,看了下俄羅斯的導彈尾巴打碼了,其實正常,一款武器在試煉、測試、只要不是正式服役前都要在關鍵部位打碼,為什麼要打碼尾巴答案是它採用的發動機尾部不想過早曝光,下圖為超音速導彈
-
12 # 貞觀防務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個事實就是:俄羅斯最新試射的這個“匕首”巡航導彈,它,是核動力的。
對,你沒聽錯,核動力推進的巡航導彈。
一般而言,導彈的動力包括這麼幾種:
1. 噴氣式發動機:燃料是航空煤油。(比如亞音速飛行的AGM-84魚叉)
2. 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就是固體推進藥柱。(大多數空空導彈)
3. 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燃料是煤油+液氧。(洲際導彈,載人火箭)
4. 螺旋槳推進:用電的(基本沒有螺旋槳推進的導彈)
“匕首”巡航導彈是一款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可以飛出10馬赫的極速。
很顯然,他不可能使用螺旋槳推進。在原理上,超音速飛行器上螺旋槳的激波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哪怕是噴氣式發動機也是將吸入的空氣透過激波減速到亞音速才能讓發動機工作)
所以這款“匕首”巡航導彈的動力系統和現如今的各種導彈的動力系統會有很大區別,甚至可以說是劃時代水平的作品,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俄羅斯媒體會給導彈的尾部打碼。
讓我們具體分析一下“匕首”巡航導彈動力系統的可能性:核反應堆產生的動力通常都是透過產生的熱量轉換為機械能發電的方式來驅動機械。比如核動力航母。
也就是說“匕首”的核反應堆會產生熱量。那麼唯一可能符合10倍超音速條件的,應該就是“核動力衝壓發動機”。原理和脈衝衝壓發動機類似,就是高速飛行時的導彈其進氣道吸入的空氣會被壓縮,這個時候如果能加熱空氣,那麼空氣受熱後還會進一步膨脹並向後噴出,產生推力。
這是目前所有技術中“匕首”唯一可以使用的一種。類似的東西很早以前就實驗過了,比如1961年的“特洛伊IIA”就是最早的核動力衝壓發動機,然而當時的這臺機器只工作了幾秒鐘。
1961年的特洛伊II-A
和電磁炮一樣,電磁炮的原理19世紀就已經被提出並實驗過了,但是直到今天也沒有實用化。“核動力衝壓發動機”在技術上的難度非常高。
總的來說,俄羅斯這次是依靠自身的實力搞了一個大新聞,所以打碼保密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俄軍11日成功完成了一次“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實彈發射演習。俄空天部隊米格-31機組,在指定區域開展‘匕首’超音速航空導彈系統實戰發射演習。導彈成功擊中在靶場設定的目標,演習圓滿結束。俄羅斯將該導彈的尾部採用了影象模糊處理,可能涉及機密。求大神分析分析,導彈的尾部可能藏著什麼秘密?
回覆列表
3月11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了試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影片。
據稱匕首導彈飛行速度為十倍音速。
與中國wu14,美國x51或者是ahw屬於同類飛行器。
”匕首”導彈被掛載mig31的機身中軸線上
可以看到俄羅斯公佈的影片中對於”匕首”導彈的尾部進行了模糊處理,看不到上面導彈發動機。
mug-31掛載匕首導彈起飛。
這張圖可以看出”匕首”的體積不是太大,但是考慮到mig31的三萬米高度,三馬赫速度的超高效能,匕首導彈不需要路基導彈那龐大的助推段就能輕鬆達到相同的飛行速度。所以只需要很小的體積就能達到比匕首導彈大數倍的路基彈道導彈的效能
上圖可以看出路基彈道導彈的體積非常大。相比而下,”匕首”可以說是小巧玲瓏。
俄方稱,“匕首”的飛行速度可達10馬赫,屬於高超音速武器,主要用於摧毀包括美國的航母在內的海上和陸上目標,這種導彈的最大特點,就是高超音速和高命中精度,同時也是更重要的就是美國現有的反導系統均無法對其進行攔截,這一次導彈防禦系統又被甩出去了,不過麼依舊達到了恐怖平衡,wu14,七射七勝,awh......臉黑的可怕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匕首導彈應該是超燃衝壓發動機,但是鑑於中美俄三國對於這種高超音速飛行器都是描述甚少,只能推測匕首高超採用了類似於美國由一臺碳氫燃料超燃衝壓發動機推動,尾噴口被遮擋也是為了避免中美從匕首導彈尾部推測出俄羅斯的高超音速導彈的實際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