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話險為宜
-
2 # 老怪大雜燴
關鍵他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研發投入高,產出也高,國內少有的好企業,值得投資,當然會有國際企業看的上!再加上藥企本是避險品種,這種特殊時節備守關注也是情理之中!
百濟神州有限公司是一家商業化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開發及商業化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及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百濟神州擁有廣泛全面的產品組合。其產品包括六種內部開發、臨床階段的候選藥物,其中包括三種後期臨床候選藥物,zanubrutinib(BTK抑制劑),tislelizumab(PD-1抗體)與pamiparib(PARP抑制劑)。百濟神州亦獲得五種藥物及在研藥物的授權許可,包括三種已於中國銷售的由新基獨家授權的藥物ABRAXANE、REVLIMID 及VIDAZA,及兩種臨床階段的在研藥物,該種藥物已獲得於中國及亞太地區的其他指定國家開發及商業化的權利。百濟神州於2010年於北京成立並在2016年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截至2018年7月,公司擁有一支超過1300名員工的全球團隊,成為一家擁有涵蓋研究、臨床開發、生產及商業化的全面實力的全球生物技術公司。
-
3 # 小陸財經
醫藥行業中的創新藥是高投入持續高回報的產業,就舉例《我不是藥神》中的慢粒特效藥格列衛,原研藥物是瑞士諾華公司的。
諾華為此投入863億美元,從1960年格列衛的作用靶點“費城染色體”的發現算起,直到2001年5月及2002年2月美國FDA分別批准格列衛應用於CML及GIST的治療,時間跨越了約半個世紀,且是為數不多的僅通過了I期臨床,就以“綠色通道”形式直接獲批的臨床一線新藥。
新藥上市公司就有20年專利保護權,這期間就大賺特賺的時候了。國際藥企就是看上了百濟神州腫瘤藥物在中國的商業化權益!
目前,百濟神州擁有3款已上市抗癌藥物在中國的商業化權益,以及10款臨床階段藥物,其中包含3款已進入臨床後期的自主研發管線藥物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BTK抑制劑澤布替尼、PARP抑制劑Pamiparib,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內公司正在進行或計劃開展的臨床試驗共有50餘項,其中包括23項關鍵性試驗或有望實現註冊的臨床試驗。
百濟神州的創新藥就是隱藏的金礦,所以短期的虧損和長遠的回報相比,小巫見大巫!在科創板的上市的微芯生物,公司僅有一款原創藥產品西達本胺片,佔到公司總營收的99%,公司的估值就達到250多億!
-
4 # 凱恩斯
國際醫藥巨頭安進以2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百濟神州20.5%的股權,這個資訊對於百濟神州是個重大的利好也是雙贏。一方國際巨頭安進可以通過百濟神州擴大其核心產品在中國的銷售。比如安加維(XGEVA)、KYPROLIS以及BLINCYTO這一類。另一方面百濟神州研發已經出成果了。關鍵性研發成功是BTK抑制劑zanubrutinib療法,這是歷史上少有的通過FDA認證的突破性療法。大多數國際醫藥公司的路徑其實是併購,尤其是2000年以後,每一家藥企都在市場上找那些有突破性創新的藥物公司,在早期提前收購。防止對自己的藥物體系衝擊,同時也是增強自己研發能力的必要手段。
個人認為,一家企業的療法或者藥物通過稽核,一般分為幾個層次:
重大利好:通過FDA的突破性療法。
大利好:在國內通過創新藥認定。
一般利好:首仿,me- too,me-better。
所以未來投資人可能關注點不再是那些仿製藥。有些療法太過於普通,雖然現在看著不錯,比如八大單抗,我們依然在關注這些單抗治療,從多肽,抑制劑,激動劑到單抗,實際上單抗的確是最先進的。但如果競爭對手太多,那麼就沒有意義了。企業應該馬上去尋求創新突破療法。現階段國內醫藥企業很多還是靠著銷售端發力,但個人覺得這幾年醫改就是轉折點。未來要新藥,要突破療法。
當然,很可惜的是,安進買了百濟神州太多股份。不過不用擔心,收購的溢價也是對中國醫藥領域的一種推進。我們不太希望連研發三期都沒有完成的醫藥公司上市圈錢,而現在卻有一些公司沒有產品,他們也上市了。說到底還是風險投資領域對於這方面成功率不看好。而這些企業本應該是風險投資支援的範圍。也許百濟神州是一個激勵吧。一個沒有利潤,4年虧損14.5億美元,每年營收靠代理藥物和零星小品種藥物2億美元營收的企業,能夠獲得27億的資金支援。這筆賬已經算過來了,算通了。
當然,作為一個長期關注醫藥創新投資的人來說,我個人建議投資人可以追加百濟神州,但是對於其他一些還沒有產品的醫藥企業,則不要投入過多關注。那是風險投資人的投資領域,他們的做法和你理財有本質不同。
回覆列表
有了核心的競爭抗癌藥在手,這不就是一個隱藏的肉嗎?當大家在談論人家虧損的時侯,國際藥企已經提前埋伏了。
其實跟我們炒股一樣,為什麼掌握了內幕訊息的人總能賺錢一樣。
所以,百濟神州受國際藥企龍頭垂愛,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在這裡我祝大家能開開心心,生意越來越好,錢越賺越多,身體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