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點微言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意思就是說,家中如果有一位年紀老人的話,應該是一家人的福氣。什麼意思呢?應該主要是說,家中有一位老人,也就相當於一家人有一個主心骨,做什麼事都可以與老人商量商量,少走彎路,畢竟歲數大,經歷的事情多,不管怎麼說,經驗肯定比年輕人要豐富得多。這樣,老人可能提一些建議,作為晚輩也能在做事的時候踏實一些,成功率也高些。但是,事情也得多方面看,家有一老,可能也不一定是什麼好事,在家庭中老人與晚輩的代溝所帶來的衝突時有發生,這就是一些例證。雖然孝順老人一直是社會倡導的義務,是我們晚輩應該做的事情,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些人或者有些家庭並不能完全做得到,甚至是說一套做一套。晚輩如此,長輩也可能如此,甚至長輩有時候也可能會犯一些錯誤。俗話說,“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句話說的就是由於老人所犯錯誤從而在這個方面所產生的矛盾。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一個傳統美德,這既得益於晚輩的努力,也需要長輩的維持。一個家庭中每個人都必須懷著一顆孝敬老人的心,大家才能夠和睦的共存下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並不是這樣的,因為老人在年紀大了之後,難免會做出一些糊塗之事,如對子女不是一碗水端平,厚此薄彼的,從而導致子女不和、父子不睦的。舉個例子說吧,據報道,就有不少的老年人由於看不得兒女發展不平衡,所以有時候就喜歡拿自己的養老錢或者是平常子女的孝敬錢補貼搞得不好的子女,而不管搞得好點的子女的意見,從而導致產生矛盾。這種情況當然對於獨生子女就無可厚非的了,但對於有幾個子女的家庭來說,那就得注意端平這碗水了,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引發內訌。注意,作為父母,在這種情況下一定不要有偏心,一定要注意將一碗水端平了。如果有偏心,其他子女有意見不說,如果偏心的這位不孝順的話,可能還會害了他或她,因為這樣的父母所表達出來的就是近似於溺愛,最後可能會毀了這個孩子的未來。先秦有這麼一個《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故事省略500字,大家可百度)。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造成共叔段這樣結局的罪魁禍首,其實就是其母武姜的溺愛。父母愛孩子固然沒錯,但如果溺愛就一定會影響到這個孩子的人生。如果什麼事都替他們安排了,他們只會一味依靠,最終成為一事無成的啃老族。尤其是那些子女多的家庭,當偏愛一個孩子之時,另外的孩子一方面會有意見從而孤立被偏愛的一方,同時也會助長他們的想法,要想好就得靠自己,於是可能會更快地成長起來,在這樣的反差對比之下,被溺愛的一方反而會成為弱勢的一方,等到老人撒手而去後,兄弟姐妹的關係自然不會和睦,甚至反目成仇。這樣的結局當然不是當父母的所願意看到的,但這就是由於父母糊塗的偏愛所產生的必然結果。所以,要我說,作為老人,一定要把一碗水端平了(多子女家庭),不能因為哪個子女搞得好就不管不問,相反去偏向搞得不好的,最終弄得父子、兄弟、姐妹不和,等到了行動不便之時,估計也就是矛盾爆發之日,到時後悔可就晚了。

  • 2 # 國學大觀園

    俗語是老一輩人根據多年經驗總結出來的,這些俗語有一定的道理,讓人深有感觸。而這句“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是很久遠的一句俗語了,現在符合情況的已經不多了。

    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說老人就像是一條龍,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老人更偏向誰,長大了以後往往誰家會更窮。老人像條龍

    這句話說的是以前的人生的孩子都特別多,這和以前的社會背景有關,以前沒有計劃生育,大家也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每家每戶都會生很多孩子。

    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用“龍”來形容以前的老人再合適不過了。以前人們也經常生“九子”,孩子比較多,並且各個孩子的性格能力等也都各不相同。

    並且,老人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位老師,從說話到為人處世的道理,都是老人言傳身教的,就像是條龍一樣指引著孩子們。

    向誰誰家窮

    向誰誰家窮,這個現象是確實是真實存在的。雖說現在計劃生育,人們一般只生一兩個孩子,但是再老一輩,也就是父母的那輩人,五六十年代,兄弟姐妹就非常多。

    以前孩子多,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老人顧不過來,再加上以前的封建思想,老人就是說一不二的存在,老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那麼多的孩子當中,肯定又幾個是最討老人喜歡的。一般這些孩子從小就是嬌生慣養,家裡兄弟姐妹多,也不用幹活,有些什麼好吃的好玩的老人都是先給最受寵的。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這種生活,極度依賴父母,所以真正等到自己成家立業的時候,嬌生慣養習慣了,什麼苦什麼累都吃不了,生活自然也不會好。

    那些不受寵的孩子,髒活累活也肯定是首當其衝,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的本事,並且心裡都明白,老人肯定是指望不上了,做事會更加的努力。而這些不受寵成家以後的生活反而會越過越好,越過越滋潤。

    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個朋友,他們兄弟姐妹有五個,當年爺爺最疼他,後來大家都成家立業了以後,就他家最窮,直到現在也是。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歡迎和大家講一講。 對於子女,不要都依賴老人,靠自己去奮鬥去打拼,實現富裕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才更加的踏實。對於有錢的老人,看哪個孩子家困難幫誰,也是人之常情,但老人也不要太慣孩子,也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

  • 3 # 小小嬴政

    “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是一句農村常聽到的俗語,什麼意思呢?簡單說明一下,就是指老人如果過於溺愛家中的孩子,那麼這個孩子恐怕將來是最沒有出息的。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農村,以家庭為單位,儼然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

    在這個家庭中,年紀最大的那個老人肯定是說一不二的,就像是《闖關東》中的朱開山。其他人基本上是圍繞著這個長者打轉轉,對他發出的各種指令言聽計眾。

    這種架構的家庭模式,有利有弊,利在於可以保持大家族的穩定性,可以最大限度把家庭成員聚合在一起,特別是在亂世年代,可以求得自保。弊在於由於老人是一言堂,容易產生對某個晚輩的溺愛現象。

    一旦被溺愛的物件缺乏歷練,那麼在他長大成人後,就難以負擔起復興整個家族的重擔。所以一直以來,中國農村都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而根源就在老人身上,所以才會有“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的說法。中國封建社會從皇家到普通人家,都很好的應驗了這種說法。

    以清朝皇家為例,最早的努爾哈赤,皇太極,不僅年輕有為,孔武有力,而且上馬能提槍作戰,下馬能讀書辯理。可是進關之後,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最後還出現了同治皇帝二十幾歲就病亡的現象。

    當然,這跟大環境有關,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家族內部長者對後輩的溺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居安時不思危,總是覺得當下生活已經很好了,天下已經太平了,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結果呢,缺少鍛鍊的後來幾個清朝皇帝,別說提槍上馬打仗,連自己的身體都掏空了。

    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在皇家,一般溺愛的是長子,而在普通老百姓家裡,溺愛的往往是最小的那個孩子。老人確實是條龍,但是他們可能忘記了,這龍究竟是怎麼養成的,那也是經風雨,歷磨難,吃盡人間萬般苦才成功的。

    像一些大富豪比爾蓋茨,李嘉誠,年輕時吃的那個苦你想都不想到,後來他們成名了,深知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所以對待自己的子女要求極為嚴格。像比爾蓋茨,家財萬貫,可是每個月給孩子的零花錢少得可憐,全部要孩子們自己去想辦掙才行。

    愛並沒有錯,愛是人類特有的情感表達,特別是在人情化極重的中國農村,老人對子女的愛幾乎是無私的。但是無數的事例證明了,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的道理是顛簸不破的。要想讓自己的家族長盛不衰,就得讓晚輩接受各種鍛鍊,哪怕有的時候孩子們吃虧上當,撞得頭破血流,也是一種難得的經驗積累。

    而這種歷練對於晚輩的成長是極為難得的。千萬不要再去溺愛後輩了,愛到極致,等於是害到極致。老人總有故去的那一天,如果老人去世,而後輩無法擔當起重擔,那麼家族的衰敗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 4 # 樹德漢碩

    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話有無道理,要看如何理解認識,持什麼心態觀點去看了。清官難管家庭事,哥說哥有理,弟說弟有理,很難說清楚明白的。

    龍是圖騰,是天子皇帝,崇拜偶像,是絕對權威。老人是條龍,如皇帝一般,有絕對權威,要晚輩孝敬,晚輩要絕對服從,如此,老的向著誰,誰家真的會窮。沒有自由,沒有個人能力的發揮,誰能富?

    過去多兒女,多子多福,父母無法一碗水端平,總有偏向性,有過份溺愛的。父愛長子,母寵小兒,過分溺愛,寵幸,對人成長都是不利的。這也就有了“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之說。現在少子化,爺輩更是溺愛孫輩,這對孫輩成長不利。不應過份寵愛溺愛,這不是在幫人而是在害人,要讓孫輩吃些苦,經歷風雨才是,不應總留在溫室裡,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 5 # Longsuixinyuan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溺子如殺子”吧!老人偏心,往往造成的後果就是,那個被偏愛的孩子有恃無恐,常常會不奮鬥,養成一個啃老的習慣,什麼事也不出頭也不努力,就等著家長幫著解決。久而久之,養成了一個惰性和依賴性的品質,真就是一事無成了。

    小區裡有一家人,我們彼此都非常熟悉。

    他們家有四個孩子,父母一直偏疼那個最小的妹妹,從小就是一直花樣誇,說她多麼可愛多麼聰明,一家四個孩子,前三個都奮鬥,考上了大學,從而分配 到了一個相對很理想的工作環境。而小妹妹呢,在父母一直誇聰明的狀態下,學習不用心,最後才勉強考了個技校,當了個工人。

    可是在父母嘴裡,她就是不學,想學就一定能學好。

    父母在管理前三個的時候,基本都是嚴肅加訓斥,唯獨對最小的這個,捨不得管。

    這個小妹妹工作不順利,幹啥也不用心,父母經常在家裡絮叨著單位領導不像話。

    後來,小妹妹隨便找個小混混就結婚了,父母反而樂得了不得,說自己孩子有魅力!後來就飛快地離婚了,扔了一個小孩子給父母。父母對這個小孩子更是視若珍寶,對其它三個孩子的孩子幾乎看不見,還開家庭會議安排:哪個幫小妹什麼事,哪個幫著她接孩子等等,並總結道:她離婚了,咱們不幫她誰幫她!

    那三個孩子聽到就裝聽不到。父母氣得,說以後 他們的房產和財產全給小妹!因為她過得最不好!

    可是,整個過程。不全是他們一手溺愛出來的嗎?

    溺子如殺子,一點不假!這跟題目中的“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一個道理吧!
  • 6 # 閱樸賞真

    不僅僅是有道理,對於普通沒礦的人家來說,簡直是真理。

    普通百姓家裡,日常困難是常見的。如果被優待的子女,遇見困難父母就幫著解決了,他恍惚以為什麼問題都可以不費腦子、不費力氣,長此以往,失去鬥志。渾渾噩噩、懶惰成性,甚至揮霍無度,最終過不好日子。

    相反,那個不被善待的子女,凡事只能靠自己,鍛鍊了自己的抗挫折能力,養成了節儉度日的習慣,日子過得都比較好。

    但是,如果是教育投資就不一樣了,在現行的社會體制下,受教育的程度還是決定了賺錢能力。有的父母偏心,能力又差,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那個被迫輟學的,很難過得比別人好。還有,如果你是李嘉誠,你把你所有的財產都給一個兒子,另外兩個白手起家,也很難做到彎道超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時光倒流,你最不希望自己錯過什麼?